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苟钟勇

作品数:18 被引量:126H指数:8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4篇肉鸡
  • 11篇黄羽肉鸡
  • 7篇营养
  • 7篇日龄
  • 6篇饲粮
  • 5篇需要量
  • 4篇营养需要
  • 3篇抗氧化性能
  • 3篇粗蛋白
  • 3篇粗蛋白质
  • 2篇营养需要量
  • 2篇营养研究
  • 2篇营养研究进展
  • 2篇肉种鸡
  • 2篇肉仔鸡
  • 2篇饲料
  • 2篇种鸡
  • 2篇仔鸡
  • 2篇抗氧化
  • 2篇黄羽肉种鸡

机构

  • 15篇广东省农业科...
  • 2篇广东省农业科...
  • 1篇长江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18篇苟钟勇
  • 17篇蒋守群
  • 12篇李龙
  • 11篇陈芳
  • 10篇林厦菁
  • 8篇郑春田
  • 5篇蒋宗勇
  • 4篇丁发源
  • 4篇周桂莲
  • 3篇范秋丽
  • 2篇余德谦
  • 2篇阮栋
  • 2篇谢秀珍
  • 1篇孙艳发
  • 1篇杨烨
  • 1篇洪平
  • 1篇李颖颖
  • 1篇文杰
  • 1篇付睿琦
  • 1篇赵桂苹

传媒

  • 8篇动物营养学报
  • 5篇中国家禽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中国饲料
  • 1篇广东畜牧兽医...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8篇2017
  • 4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肉鸡抗氧化应激营养调控研究新进展被引量:9
2015年
导致肉鸡机体发生氧化应激反应的因素较多,如高温、高密集饲养、饲料霉变、氧化变质、重金属超标、抗生素等药物过量或频繁应用、疾病等因素。研究显示,饲粮氧化导致黄羽肉鸡肠黏膜损伤,免疫机能降低,生长发育受阻。饲粮添加维生素A、E显著提高了肉鸡机体维生素A、E贮存,添加锌、铜、锰、硒等微量元素可提高肉鸡机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抗氧化酶活性,改善肉鸡机体抗氧化机能。大豆异黄酮(SI)能缓解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感染肉鸡发病早期空肠黏膜抗氧化功能的降低,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在氧化饲粮中添加SI提高了肉鸡肌肉系水力,降低了乳酸和丙二醛(MDA)含量,调控肌肉中的抗氧化酶过氧化氢酶(CAT)、SOD和GSH-Px活性,并从分子水平上调胸肌中GSH-Px m RNA的表达。在应用高水平菜粕饲粮中添加SI也可降低血清MDA的含量,有利于非常规饲料的安全高效利用。总之,抗氧化应激营养技术研究将有助于改善肉鸡生长性能和产品品质。
蒋守群苟钟勇
关键词:肉鸡抗氧化应激营养调控
1--21日龄快大型黄羽肉鸡饲粮粗蛋白质需要量被引量:9
2014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快大型黄羽肉鸡的粗蛋白质需要量,为快大型黄羽肉鸡营养需要和生长提供参考依据。试验选取1 500只1日龄快大型黄羽肉鸡,采用2(性别)×5(粗蛋白质水平)试验设计,共10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鸡。5个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8.0%、19.5%、21.0%、22.5%、24.0%,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以生长性能、蛋白质沉积率为评价指标时,得到的公、母鸡最适饲粮粗蛋白质需要量一致,为21.0%;以胴体品质为评价指标,确定公、母鸡最适饲粮粗蛋白质需要量分别为19.5%和21.0%;以血清尿酸含量为评价指标时,确定公、母鸡最适饲粮粗蛋白质需要量分别为21.0%和22.5%。对生长性能等指标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1~21日龄快大型黄羽肉鸡最适饲粮粗蛋白质需要量为20.6%~21.6%。综合评价各指标,本试验确定1~21日龄快大型黄羽肉鸡公、母鸡饲粮粗蛋白质需要量均为21.0%,公、母鸡的每日粗蛋白质需要量分别为6.04和5.52 g。性别因素不影响1~21日龄快大型黄羽肉鸡的饲粮粗蛋白质需要量,但影响每日的粗蛋白质需要量。
苟钟勇周桂莲蒋宗勇蒋守群丁发源余德谦
关键词:黄羽肉鸡粗蛋白质需要量
黄羽肉鸡营养研究进展
黄羽肉鸡营养研究工作在近十多年来得到了较系统而全面的开展.本文综述了中国黄羽肉鸡能量、粗蛋白和氨基酸、矿物元素、维生素的营养需要及相关研究以及黄羽肉鸡饲料添加剂的相关研究进展.表明目前中国对黄羽肉鸡营养需要的研究主要集中...
苟钟勇周桂莲蒋守群
关键词:黄羽肉鸡饲料添加剂饲粮能量粗蛋白质
文献传递
22~63日龄快大型黄羽肉鸡粗蛋白质营养需要量被引量:12
2014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22~42日龄和43~63日龄2个阶段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胴体品质、蛋白质沉积率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快大型黄羽肉鸡饲养中、后期的粗蛋白质营养需要量。选用22、43日龄岭南黄羽肉鸡各1 600只,每阶段采用2(性别)×5(粗蛋白质水平)因子试验设计,共设10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40只鸡。22~42日龄各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6.0%、17.5%、19.0%、20.5%、22.0%,43~63日龄各组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4.0%、15.5%、17.0%、18.5%、20.0%,每阶段试验期均为21 d。结果表明,22~42日龄:1)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母鸡平均日采食量、公鸡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P〈0.05);2)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公、母鸡腹脂率、胸肌率、腿肌率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影响;3)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公、母鸡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和尿酸含量及蛋白质沉积率也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影响。43~63日龄:1)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公、母鸡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粗蛋白质摄入量以及公鸡料重比有极显著影响(P〈0.01);2)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不同,各组间公鸡胴体品质(腹脂率、胸肌率、腿肌率)差异显著(P〈0.05),母鸡腿肌率差异极显著(P〈0.01);3)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公、母鸡蛋白质沉积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和尿酸含量也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影响。综合所有数据及回归分析结果,22~42日龄母鸡推荐粗蛋白质水平为19.00%~19.23%,公鸡推荐粗蛋白质水平为19.00%~19.41%;43~63日龄母鸡推荐粗蛋白质水平为17.00%~17.28%,公鸡推荐粗蛋白质水平为17.00%~18.50%。
林厦菁周桂莲蒋守群蒋宗勇郑春田陈芳苟钟勇李龙
关键词:黄羽肉鸡粗蛋白质需要量胴体品质
饲粮添加维生素E和酵母硒对黄羽肉种鸡产蛋性能、孵化性能及蛋中维生素E和硒沉积量的影响被引量:16
2017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维生素E和酵母硒对黄羽肉种鸡产蛋性能、孵化性能及蛋中维生素E和硒(Se)沉积量的影响。试验采用3×3双因子设计,设3个维生素E添加水平(0、20、40 IU/kg)和3个Se添加水平(0、0.15、0.30 mg/kg)。选用32周龄快大型岭南黄羽肉鸡父母代种母鸡864只,根据产蛋率和体重一致性原则随机分成9个组,分别为VE_0Se_0组、VE_0Se_(0.15)组、VE_0Se_(0.30)组、VE_(20)Se_0组、VE_(20)Se_(0.15)组、VE_(20)Se_(0.30)组、VE_(40)Se_0组、VE_(40)Se_0.15组和VE_(40)Se_0.30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鸡。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1)饲粮中维生素E和Se添加水平对黄羽肉种鸡的体增重、平均日产蛋量、料蛋比、平均蛋重、产蛋率、破蛋率和不合格蛋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中维生素E和Se添加水平对黄羽肉种鸡的蛋长径、蛋短径、蛋白高度、蛋黄颜色、哈氏单位、蛋黄重、蛋壳重和蛋壳厚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3)饲粮中维生素E和Se添加水平对黄羽肉种鸡的健雏出壳重、孵化率、弱雏率和受精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4)饲粮中维生素E添加水平对黄羽肉种鸡血浆MDA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随饲粮中维生素E添加水平的升高血浆MDA含量呈降低趋势,其中维生素E添加水平为40 IU/kg时血浆MDA含量显著低于0 IU/kg时(P<0.05);饲粮中维生素E和Se添加水平对血浆MDA含量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其中VE_(40)Se_0组的血浆MDA含量显著低于VE_0Se_(0.15)和VE_0Se_(0.30)组(P<0.05)。5)随饲粮中维生素E和Se添加水平的升高,黄羽肉种鸡蛋中维生素E和Se含量显著增加(P<0.05);饲粮中维生素E和Se添加水平对蛋中维生素E和Se含量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结果提示,维生素E可以提高黄羽肉种鸡的抗氧化水平,饲粮中维生素E和Se添加水平可以显著影响蛋中维生素E和Se的含量;建议在无任何应激因素刺激和不使用Se缺乏地区饲料原料的情况下
林厦菁蒋守群李龙陈芳苟钟勇吴绮雯范秋丽蒋宗勇
关键词:黄羽肉种鸡维生素E酵母硒种蛋孵化
1~21日龄黄羽肉鸡饲粮铜营养需要量的研究被引量:21
2015年
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饲粮铜添加水平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发育、抗氧化性能、肝脏和血清铜含量等的影响,以探讨1~21日龄黄羽肉鸡铜的营养需要量。选用1日龄健康、发育良好的快大型岭南黄羽肉公雏鸡1440只,根据体重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鸡,组1(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2.80 mg/kg铜),组2、3、4、5、6饲粮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4、8、16、32、64 mg/kg铜。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1)饲粮添加4和64 mg/kg铜显著提高试鸡平均日采食量( P<0.05),饲粮中铜添加水平对末重、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无显著影响( P>0.05)。2)与对照组相比,8 mg/kg组法氏囊指数显著升高( P<0.05),而饲粮铜添加水平对胸腺和脾脏指数无显著影响( P>0.05)。3)与对照组相比,8、16、32和64 mg/kg组血清和肝脏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各组间血清和肝脏丙二醛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16、32、64 mg/kg铜显著降低血清铜蓝蛋白活性(P<0.05)。4)与对照组相比,16、32和64 mg/kg组血清铜含量显著降低(P<0.05),铜添加水平对肝脏铜含量和肝脏金属硫蛋白含量影响不显著( P>0.05)。综合考虑各项指标,为获得较好生长性能和免疫器官发育、抗氧化性能,1~21日龄快大型黄羽肉鸡饲粮铜适宜添加水平为8 mg/kg,加上基础饲粮铜含量2.80 mg/kg,则该阶段黄羽肉鸡铜需要量为10.80 mg/kg;以血清CuZnSOD活性为依据,通过非线性回归分析估测得到1~21日龄黄羽肉鸡铜需要量为13.38 mg/kg。
李龙蒋守群郑春田苟钟勇陈芳阮栋余德谦
关键词:黄羽肉鸡需要量抗氧化性能
黄羽肉鸡饲料原料代谢能的测定被引量:4
2017年
试验选用35日龄快大型黄羽肉鸡96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鸡,分别饲喂以玉米淀粉、大麦、鱼粉和花生粕为基础原料配制的4种日粮。采用指示剂法测定玉米淀粉、大麦、鱼粉和花生粕的总能消化率、表观代谢能(AME)和氮校正表观代谢能(AMEn)。结果表明:黄羽肉鸡玉米淀粉、大麦、鱼粉和花生粕的总能消化率分别为68.77%、65.67%、89.57%、75.85%,AME分别为8.82、9.45、13.27、11.22 MJ/kg,AMEn分别为8.71、9.34、13.00、10.99 MJ/kg。
林厦菁蒋守群李龙陈芳苟钟勇崔艺燕
关键词:黄羽肉鸡代谢能玉米淀粉大麦花生粕
黄羽肉鸡与白羽肉鸡胃肠道消化酶活性比较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试验选取1日龄罗斯308公鸡(白羽肉鸡)和1日龄快大型岭南黄鸡公鸡(黄羽肉鸡)各240只,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检测7、14、21、28、35、42、49、56、63日龄罗斯鸡和岭南黄鸡腺胃胃蛋白酶和小肠中淀粉酶、脂肪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的活性,探讨黄羽肉鸡与白羽肉鸡胃肠道消化酶分泌的差异。结果:淀粉酶、脂肪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均表现为空肠和回肠中的活性高于十二指肠;黄羽肉鸡小肠脂肪酶、淀粉酶和腺胃胃蛋白酶活性高于白羽肉鸡,小肠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低于白羽肉鸡。说明黄羽肉鸡对于淀粉类和脂肪类的饲料原料消化能力比白羽肉鸡更强,而白羽肉鸡对于蛋白质类的饲料原料消化能力比黄羽肉鸡强。因此,在配制饲料中,应根据黄羽肉鸡、白羽肉鸡消化酶活性不同的特点补充适宜的酶制剂或者调配饲料成分从而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林厦菁蒋守群洪平苟钟勇陈芳李龙丁发源
关键词:白羽肉鸡黄羽肉鸡胰蛋白酶糜蛋白酶胃蛋白酶
黄羽肉鸡营养研究进展
黄羽肉鸡营养研究工作在近十多年来得到了较系统而全面的开展。本文综述了中国黄羽肉鸡能量、粗蛋白和氨基酸、矿物元素、维生素的营养需要及相关研究以及黄羽肉鸡饲料添加剂的相关研究进展。表明目前中国对黄羽肉鸡营养需要的研究主要集中...
苟钟勇周桂莲蒋守群
关键词:黄羽肉鸡营养需要
文献传递
北京油鸡AMPK基因表达规律及其对肌肉和脂肪细胞内脂肪沉积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本研究旨在揭示一磷酸腺苷激活蛋白酶(AMPK)基因在北京油鸡(BJY)腿肌中的表达规律及其在肌内脂肪(IMF)沉积的中的作用。选择体质量一致的1日龄北京油鸡(BJY)9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5只,饲养于标准鸡舍,饲养过程自由采食和饮水,在相同营养标准和管理条件下饲养至1、56、112日龄进行屠宰,测定腿肌AMPK各亚基基因和脂肪代谢基因表达水平与肌内脂肪的含量,通过计算2-ΔΔCT值来衡量不同阶段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BJY鸡腿肌AMPKα2和AMPKγ2基因在56日龄的表达量低于1(P>0.05)和112日龄(P<0.05)的表达量,与腿肌肌内脂肪(IMF)含量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和γ、脂肪酸转位酶CD36(FAT/CD36)、脂肪酸合成酶(FAS)、Ca信号受体(CASR)等基因表达量的变化趋势一致;而AMPKβ1、AMPKβ2和AMPKγ1基因的56日龄表达量高于1(P<0.05)和112日龄(P>0.05)的表达量,与腿肌肌内脂肪含量及脂肪代谢基因(PPARα、PPARγ、FAT、FAS、CASR)的变化呈相反趋势。细胞培养研究表明,前体脂肪细胞经过AMPK激活剂AICAR处理后,细胞脂质蓄积能力和PPARα、PPARγ基因表达有所降低,而经过抑制剂Compound C处理后,细胞脂质蓄积能力和PPARα、PPARγ基因表达会增加。这些结果表明AMPK对脂肪细胞的脂质蓄积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AMPK基因对肌内脂肪沉积具有一定调控作用,特别是AMPKβ1、AMPKβ2和AMPKγ1基因具有显著的负调控作用。
杨烨宋娇付睿琦李颖颖苟钟勇孙艳发赵桂苹文杰
关键词:肉鸡AMPK肌内脂肪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