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明
- 作品数:29 被引量:85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解放军总医院临床科研扶持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HBx诱导p16^(INK4a)高甲基化在Chang细胞株恶性转化倾向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X(HBx)蛋白对p16INK4a表达和甲基化的影响,以及其在肝细胞癌早期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脂质体法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B-HBx和pcDNA3.1B质粒分别稳定转染Chang细胞,构建表达HBx的细胞株Chang-HBx和不表达HBx的细胞株Chang-vector;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上检测Chang-HBx、Chang-vector和Chang细胞株中的p16INK4a表达;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HBx对细胞中p16INK4a启动子甲基化的影响;CCK-8溶剂检测3种细胞株的增殖曲线,流式细胞仪观察3种细胞的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重复3次。结果:成功构建了Chang-HBx和Chang-vector稳定细胞株,Chang-HBx细胞生长速度增快,Chang-HBx细胞的S期平均比率明显高于Chang-vector细胞和Chang细胞(28.96%vs.21.53%,P<0.001;28.96%vs.21.5%,P<0.001),而且Chang-HBx细胞的细胞凋亡率平均值明显低于Chang-vector细胞和Chang细胞(2.71%vs.3.69%,P<0.001;2.71%vs.3.36%,P<0.001)。初步机制研究证实HBx蛋白介导肝细胞的p16INK4a高甲基化,进而导致p16INK4a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表达均下降。结论:HBx通过诱导p16INK4a高甲基化下调后者的表达水平,可能在Chang细胞的恶性转化倾向中发挥作用。
- 吕文平周开伦高彬陈永亮向昕苏明董家鸿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甲基化
- 受体肝纤维化大鼠小体积肝移植模型的建立
- 2014年
- 目的建立稳定的受体肝纤维化大鼠小体积肝移植模型。方法采用肝纤维化的SD大鼠,行56.3%比例的小体积肝移植12例,95.8%比例的全肝移植12例。结果成功构建了受体肝纤维化大鼠小体积肝移植模型;受体肝纤维化大鼠的全肝移植组术后24 h肝功能、7 d生存率明显优于小体积肝移植组(P<0.05)。结论成功建立了受体肝纤维化大鼠小体积肝移植模型,可作为相关研究的有效动物实验平台。
- 苏明陈永亮万钧
- 关键词:肝移植肝纤维化动物模型
- 肝星状细胞的激活在大鼠供肝冷缺血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在大鼠全肝移植模型的基础上,检测大鼠全肝移植中,肝星状细胞的激活在供肝冷缺血损伤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全肝移植模型,按冷缺血时间,分为冷缺血1h组和冷缺血5h组.观察两组7d生存率;术后6,48h处死大鼠,取下肝脏标本,应用αSMA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测定肝星状细胞(hepaticstellatecell)的激活程度.结果:成功建立了大鼠全肝移植模型;冷缺血1h组和冷缺血5h组7d生存率分别为91.7%(11/12)和25%(3/12);两组间比较,在各时间点上,冷缺血5h组αSMA的表达均高于同一时间点冷缺血1h组αSMA的表达,表明冷缺血5h组HSC激活的程度总体上高于冷缺血1h组.结论:在大鼠全肝移植中,肝星状细胞的激活与供肝冷缺血损伤密切相关.
- 苏明万钧黄志强周宁新
- 关键词:肝移植星形细胞
- 肿瘤标记物CA19-9、CEA、AFP和CA125在胆囊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探讨CAD-9、CEA、AFP和CA125及其联合检测对胆囊癌的诊断意义。方法30例胆囊癌患者,男15例,女15例,年龄(55.3±7.8)岁;同期住院的胆囊息肉患者50例,男25例,女25例,年龄(54.2±4.1)岁。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全部患者血清CA19—9、CEA、AFP和CA125,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胆囊癌组血清CA19—9、CE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O.05),血清AFP、CA125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CA19—9,CEA平行法联合检测可将灵敏度提高到84.4%;系列法联合检测可将特异度提高到90.7%。结论CA19—9、CEA联合检测有利于胆囊癌的临床诊断。
- 苏明赵欣
- 关键词:CEAAFP
- 腹腔镜解剖性肝段切除探讨被引量:1
- 2021年
- 近年来,腔镜肝切除技术治疗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得到广泛发展,手术技术不断完善和成熟。随着肝脏解剖结构熟悉、腹腔镜超声和染色技术的应用,腔镜解剖性肝段切除在经验丰富的肝脏外科中心逐渐开展,包括腔镜解剖性肝段切除、亚段切除及联合肝段切除等。上述手术方式涉及多种技术手段,要求术者不仅要熟知肝内解剖,还要具备丰富的腔镜超声技术和腔镜手术经验。
- 陈继业苏明韩骏蔡守旺
- 关键词:肝段肝细胞癌解剖性肝切除微创治疗
- 射频消融过程肿瘤破裂相关物理学因素的理论性模拟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A)过程中发生肝细胞癌破裂的相关物理学因素。方法以不同体积的密闭小球作为肿瘤模拟计算对象,球体内选择水作为介质。模拟RFA加热过程,观察在密闭球体内温度不同的情况下,小球内壁所承受的压力变化。结果随着密闭球体内部温度升高,其内壁所承受的压力呈几何倍数增加,从最初的7.38kPa(40℃)逐步升高到70.14kPa(90℃),增加约9.5倍;当球内温度升至100℃时,其内壁压力达到101.33kPa,与外界大气压平衡;若继续升温,则水介质出现大量气化,体积迅速膨胀,如升高至120℃时,球内压力增加至198.64kPa,150℃时则达到476.24kPa。结论肿瘤内部压力随温度升高呈几何级数迅速增加,当温度达到100℃以上时,肿瘤内液体发生气化膨胀,使瘤体内压力超过外界压力,是导致RFA过程中肿瘤破裂的主要因素。
- 姜凯陈照军刘洋陈永卫苏明赵向前张文智王敬董家鸿黄志强
- 关键词:导管消融术
- 射频消融过程中肝组织热传导效应的模拟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A)热量在周围肝脏组织中的热传导效应(HCE)及其有效作用范围。方法以离体猪肝为实验对象,模拟射频消融在肝组织中的热传导效应,记录猪肝组织在不同温度热源及作用时间下,热源中心向外辐射的温度场随时间的衰减规律,观察肝脏表面色泽及形态变化并记录范围数据。结果肝组织热源中心温度70℃以上时,在10min以内有效作用半径均达到smm,若继续增大至10mm,则热源温度需维持在80~90℃以上,其中80℃时维持近40min才会达到治疗温度(〉55℃),而90℃仅需要25min。结论当热源温度维持在80~90℃时,持续25~40min,热传导效应可使周围肝组织10mm范围达到55℃以上的治疗温度。
- 姜凯苏明刘洋赵向前张文智王敬董家鸿黄志强
- 关键词:射频消融术热传导
- 腹腔镜下尾状叶肝细胞癌一次性完全射频消融的可行性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评价腹腔镜下尾状叶肝细胞癌(HCC)一次性完全射频消融(RFA)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解放军总医院2009年12月-2010年12月连续收治的尾状叶HCC患者10例,男9例,女1例,平均年龄48(32-65)岁,Child-Pugh A级9例,B级1例,肿瘤平均直径2.6(1.8-3.2)cm。腹腔镜下进行射频消融治疗,观察射频消融区域肝组织颜色、温度以及鼻温变化。结果 10例患者消融结束时,消融区域平均温度86.4(83-97)℃,鼻温平均升高1.5(1.1-2.0)℃。肿瘤消融术后无其他补充治疗,术后6个月复查均无局部复发征象,达到了一次性完全消融。随访24-36个月,所有患者生存良好。结论腹腔镜下对尾状叶肝细胞癌施行一次性完全射频消融是安全可行的。
- 姜凯苏明刘洋赵向前张文智王敬董家鸿黄志强
- 关键词:肝细胞射频消融术腹腔镜
- 腹腔镜下保留胆囊的毗邻胆囊肝细胞癌一次性完全射频消融治疗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评估腹腔镜下对毗邻胆囊的肝细胞癌进行一次性完全射频消融(RFA)治疗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毗邻胆囊周边不同部位的肝细胞癌患者5例,肿瘤直径2.5~4.2cm,采用腹腔镜辅助射频消融治疗,腹腔镜下对胆囊不作分离与切除,射频消融过程保中持胆囊壁的连续完整。术后通过B超及CT了解肿瘤有无复发,并观察患者生存状况。结果术后3d行B超检查见胆囊壁近消融区处边缘增厚,厚度0.3~0.5cm,CT显示胆囊壁密度增高。术后6个月增强CT显示5例患者肿瘤边缘均无强化,胆囊完整,达到肿瘤一次性完全消融。随访18~36个月,所有患者均生存良好。结论腹腔镜下对毗邻胆囊的肝细胞癌达到一次性完全消融并保持胆囊壁的连续与完整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
- 姜凯苏明刘洋赵向前陈永卫张文智王敬董家鸿黄志强
- 关键词:肝细胞射频消融术腹腔镜
- 肝星状细胞的激活和Rho-ROCK信号通路在纤维化大鼠小肝移植中的作用被引量:10
- 2005年
- 目的在建立大鼠纤维化肝移植模型的基础上,检测肝星状细胞的激活,探讨Rho- ROCK信号通路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在小肝移植后供肝损伤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纤维化肝移植模型;分全肝移植组和小肝移植组。观察两组7 d生存率;移植后不同时间点取样本,应用α-SMA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测定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的激活程度;Western blot检测Rho、ROCK I及VEGF的表达。结果成功建立大鼠纤维化肝移植模型; 全肝移植组和小肝移植组7 d生存率分别为58.3%(7/12)和8.3%(1/12,P<0.05);在同一组内不同时间点上,α-SMA的表达呈上升趋势;在各时间点上,小肝移植组α-SMA的表达均高于同一时间点全肝移植组,表明小肝移植组HSCs激活的程度总体上高于全肝移植组;小肝移植组Rho、ROCK I和VEGF的表达均高于同一时间点的全肝移植组。结论由于Rho—ROCK信号通路导致的肝星状细胞激活在大鼠纤维化肝移植中小体积供肝损伤有显著意义。
- 苏明万钧黄志强周宁新吴德斌范上达
- 关键词:肝纤维化肝移植肝星状细胞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