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明
- 作品数:29 被引量:85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解放军总医院临床科研扶持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HBx诱导p16^(INK4a)高甲基化在Chang细胞株恶性转化倾向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X(HBx)蛋白对p16INK4a表达和甲基化的影响,以及其在肝细胞癌早期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脂质体法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B-HBx和pcDNA3.1B质粒分别稳定转染Chang细胞,构建表达HBx的细胞株Chang-HBx和不表达HBx的细胞株Chang-vector;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上检测Chang-HBx、Chang-vector和Chang细胞株中的p16INK4a表达;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HBx对细胞中p16INK4a启动子甲基化的影响;CCK-8溶剂检测3种细胞株的增殖曲线,流式细胞仪观察3种细胞的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重复3次。结果:成功构建了Chang-HBx和Chang-vector稳定细胞株,Chang-HBx细胞生长速度增快,Chang-HBx细胞的S期平均比率明显高于Chang-vector细胞和Chang细胞(28.96%vs.21.53%,P<0.001;28.96%vs.21.5%,P<0.001),而且Chang-HBx细胞的细胞凋亡率平均值明显低于Chang-vector细胞和Chang细胞(2.71%vs.3.69%,P<0.001;2.71%vs.3.36%,P<0.001)。初步机制研究证实HBx蛋白介导肝细胞的p16INK4a高甲基化,进而导致p16INK4a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表达均下降。结论:HBx通过诱导p16INK4a高甲基化下调后者的表达水平,可能在Chang细胞的恶性转化倾向中发挥作用。
- 吕文平周开伦高彬陈永亮向昕苏明董家鸿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甲基化
- 腹腔镜解剖性肝段切除探讨被引量:1
- 2021年
- 近年来,腔镜肝切除技术治疗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得到广泛发展,手术技术不断完善和成熟。随着肝脏解剖结构熟悉、腹腔镜超声和染色技术的应用,腔镜解剖性肝段切除在经验丰富的肝脏外科中心逐渐开展,包括腔镜解剖性肝段切除、亚段切除及联合肝段切除等。上述手术方式涉及多种技术手段,要求术者不仅要熟知肝内解剖,还要具备丰富的腔镜超声技术和腔镜手术经验。
- 陈继业苏明韩骏蔡守旺
- 关键词:肝段肝细胞癌解剖性肝切除微创治疗
- 射频消融过程肿瘤破裂相关物理学因素的理论性模拟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A)过程中发生肝细胞癌破裂的相关物理学因素。方法以不同体积的密闭小球作为肿瘤模拟计算对象,球体内选择水作为介质。模拟RFA加热过程,观察在密闭球体内温度不同的情况下,小球内壁所承受的压力变化。结果随着密闭球体内部温度升高,其内壁所承受的压力呈几何倍数增加,从最初的7.38kPa(40℃)逐步升高到70.14kPa(90℃),增加约9.5倍;当球内温度升至100℃时,其内壁压力达到101.33kPa,与外界大气压平衡;若继续升温,则水介质出现大量气化,体积迅速膨胀,如升高至120℃时,球内压力增加至198.64kPa,150℃时则达到476.24kPa。结论肿瘤内部压力随温度升高呈几何级数迅速增加,当温度达到100℃以上时,肿瘤内液体发生气化膨胀,使瘤体内压力超过外界压力,是导致RFA过程中肿瘤破裂的主要因素。
- 姜凯陈照军刘洋陈永卫苏明赵向前张文智王敬董家鸿黄志强
- 关键词:导管消融术
- 纳米刀消融胰腺组织的动物实验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 纳米刀(不可逆电穿孔)是一种新的肿瘤消融技术.其作用机理是利用电脉冲引起胞膜发生纳米级穿孔,导致细胞凋亡.本研究的目的旨在了解纳米刀对胰腺消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3头实验用猪正常胰腺组织行开腹纳米刀消融.于消融术前、术后留取血液测白细胞及淀粉酶.本文对猪正常胰腺组织进行了实验研究,分别于消融术后5、10、15天处死,取大体标本,通过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组织细胞及亚细胞结构的变化.结果 3头实验猪术后均恢复良好,胰腺周围组织未见明显粘连、消融区胰腺组织质地略硬.所有猪白细胞及淀粉酶在术后即有升高,术后第3天便降至术前水平.光镜下显示三个时间段消融区猪胰腺组织与正常区域对比均有明显的区别.消融区可见大量细胞死亡,经TUNEL染色可见凋亡细胞,透射电镜下可见亚细胞结构改变,但主胰管及其较大属支胰管、动静脉结构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纳米刀消融可对胰腺组织产生不可逆性损伤;在消融区域,胰管及血管结构得以保存;在合理的电压及电脉冲设置下,纳米刀消融对实验动物是安全的.
- 宋飞虹陈永亮苏明顾万清卢实春冯健严力
- 关键词:胰腺消融
-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特征及诊治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总结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patic angiomyolipoma,HAML)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探讨其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6年4月-2010年4月我院收治的20例HAM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患者中男6例,女14例,多无明显临床症状(16/20)。肿瘤长径平均5.25cm。B超多表现为高回声不均质光团(9/13)。大部分患者CT或MRI动态增强扫描表现为动脉期病灶明显强化(19/20),门脉期及延迟期仍持续不同程度的强化。病理结果提示病灶由不同比例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及脂肪组成。免疫组化显示HMB45(20/20)、SMA(16/20)表达阳性。CK、AFP均呈阴性。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切除,随访无复发。结论由于HAML影像学表现多样,HAML术前确诊存在一定困难,最后确诊需依靠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分析。治疗目前仍以手术切除肿瘤为首选,效果良好。
- 苏明姜凯蔡守旺史宪杰纪文斌张文智董家鸿
- 关键词:肝肿瘤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肝切除
- 肝星状细胞的激活和Rho-ROCK信号通路在纤维化大鼠小肝移植中的作用被引量:10
- 2005年
- 目的在建立大鼠纤维化肝移植模型的基础上,检测肝星状细胞的激活,探讨Rho- ROCK信号通路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在小肝移植后供肝损伤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纤维化肝移植模型;分全肝移植组和小肝移植组。观察两组7 d生存率;移植后不同时间点取样本,应用α-SMA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测定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的激活程度;Western blot检测Rho、ROCK I及VEGF的表达。结果成功建立大鼠纤维化肝移植模型; 全肝移植组和小肝移植组7 d生存率分别为58.3%(7/12)和8.3%(1/12,P<0.05);在同一组内不同时间点上,α-SMA的表达呈上升趋势;在各时间点上,小肝移植组α-SMA的表达均高于同一时间点全肝移植组,表明小肝移植组HSCs激活的程度总体上高于全肝移植组;小肝移植组Rho、ROCK I和VEGF的表达均高于同一时间点的全肝移植组。结论由于Rho—ROCK信号通路导致的肝星状细胞激活在大鼠纤维化肝移植中小体积供肝损伤有显著意义。
- 苏明万钧黄志强周宁新吴德斌范上达
- 关键词:肝纤维化肝移植肝星状细胞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
- 2011年
- 目的评价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6月-2010年5月期间对70例怀疑患有前列腺癌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多点穿刺活检术。结果本组70例穿刺均成功获得病理标本,其中确诊前列腺癌3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26例,前列腺炎8例。穿刺术后发生血尿12例、发热23例,及时对症治疗症状消失,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多点穿刺活检术操作简单、安全,有助于提高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率。
- 赵欣苏明
- 关键词:前列腺疾病超声检查
- 胰腺肿瘤致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一例
- 2017年
- 患者男,31岁,因面部浮肿伴乏力1个月入院。在外院住院检查示血钾低,血浆皮质醇、24h尿游离皮质醇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均明显升高;糖耐量异常;肾上腺强化CT示双侧肾上腺增厚;胰尾乏血供占位;颅脑磁共振成像(MRI)提示脑萎缩;PET—CT提示胰尾占位,考虑恶性肿瘤可能;左侧肾上腺增生。
- 梁锋韦娜陈秋楠严力徐凯王锁邢清苏明陈永亮
- 关键词: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胰腺肿瘤尿游离皮质醇脑磁共振成像肾上腺增生面部浮肿
- 受体肝纤维化大鼠小体积肝移植模型的建立
- 2014年
- 目的建立稳定的受体肝纤维化大鼠小体积肝移植模型。方法采用肝纤维化的SD大鼠,行56.3%比例的小体积肝移植12例,95.8%比例的全肝移植12例。结果成功构建了受体肝纤维化大鼠小体积肝移植模型;受体肝纤维化大鼠的全肝移植组术后24 h肝功能、7 d生存率明显优于小体积肝移植组(P<0.05)。结论成功建立了受体肝纤维化大鼠小体积肝移植模型,可作为相关研究的有效动物实验平台。
- 苏明陈永亮万钧
- 关键词:肝移植肝纤维化动物模型
- 肝星状细胞的激活在大鼠供肝冷缺血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在大鼠全肝移植模型的基础上,检测大鼠全肝移植中,肝星状细胞的激活在供肝冷缺血损伤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全肝移植模型,按冷缺血时间,分为冷缺血1h组和冷缺血5h组.观察两组7d生存率;术后6,48h处死大鼠,取下肝脏标本,应用αSMA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测定肝星状细胞(hepaticstellatecell)的激活程度.结果:成功建立了大鼠全肝移植模型;冷缺血1h组和冷缺血5h组7d生存率分别为91.7%(11/12)和25%(3/12);两组间比较,在各时间点上,冷缺血5h组αSMA的表达均高于同一时间点冷缺血1h组αSMA的表达,表明冷缺血5h组HSC激活的程度总体上高于冷缺血1h组.结论:在大鼠全肝移植中,肝星状细胞的激活与供肝冷缺血损伤密切相关.
- 苏明万钧黄志强周宁新
- 关键词:肝移植星形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