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枫

作品数:16 被引量:598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亚洲开发银行技术援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劳动力
  • 7篇农村
  • 6篇农村劳动力
  • 5篇农民
  • 5篇农民工
  • 5篇民工
  • 4篇劳动力流动
  • 3篇中国农村劳动...
  • 3篇实证
  • 3篇农村劳动力转...
  • 3篇劳动力转移
  • 2篇实证分析
  • 2篇跨省
  • 2篇跨省流动
  • 1篇弟弟
  • 1篇对外贸易
  • 1篇对外贸易发展
  • 1篇多变量
  • 1篇性别
  • 1篇性别构成

机构

  • 11篇北京科技大学
  • 8篇北京大学
  • 3篇中央财经大学
  • 2篇国务院发展研...
  • 2篇国务院发展研...
  • 1篇对外经济贸易...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深圳证券交易...

作者

  • 16篇胡枫
  • 4篇李善同
  • 3篇王其文
  • 3篇史宇鹏
  • 1篇陈玉宇
  • 1篇何建武
  • 1篇刘成彦
  • 1篇王皓
  • 1篇张少军

传媒

  • 3篇金融研究
  • 2篇世界经济文汇
  • 2篇山西财经大学...
  • 2篇调查研究报告
  • 1篇经济研究参考
  • 1篇人口学刊
  • 1篇人口研究
  • 1篇浙江社会科学
  • 1篇中国经济问题
  • 1篇统计研究
  • 1篇管理世界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7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农民工汇款与家庭收入不平等:基于反事实收入的分析被引量:15
2010年
本文利用来自于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湖北省的调研数据来考察农民工汇款对输出地家庭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我们简单将农民工汇款看成外生的转移收入时,农民工汇款能改善农村家庭的收入不平等状况。不过,当考虑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选择性,并通过引入工具变量来构建那些外出劳动力户的反事实收入时,我们会得到相反的结论:由于那些外出务工劳动力往往来自于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农民工汇款扩大了农村家庭的收入不平等状况,家庭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数从反事实收入情形下的0.3551上升至实际收入情形下的0.3774。
胡枫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农民工
有弟弟会影响女性的性别角色观念和认知能力吗
2023年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研究了兄弟姐妹性别构成对女性性别角色观念和认知能力的影响。本文基于我国胎儿性别鉴定技术普及前,家庭中第二个孩子性别随机的假设,通过研究第二个孩子的性别对长女性别角色观念和认知能力的影响,较好地缓解了同胞性别构成的内生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有弟弟”会显著增强长女的性别认同感和传统性别角色观念。“有弟弟”还会显著降低长女的数学认知能力,但对字词认知能力的影响并不显著。本文的发现表明,家庭环境对女性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胡枫刘艳荣赵学存
关键词:性别角色观念家庭环境
农民工回流的选择性与非农就业:来自湖北的证据被引量:49
2013年
近年来,随着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农民工回流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利用来自湖北省的农村劳动力调查数据研究农民工的回流原因与返乡非农就业状况。农民工的回流决策不仅要受到其人力资本的影响,也与老人需要赡养、农业负担较重、与家人团聚等家庭因素以及输出地经济的发展程度有关。相对于那些仍然外出的农民工而言,回流农民工往往是负向选择的结果,并没有表现出比从未外出农村劳动力更倾向参与非农就业。因此,农民工回流对输出地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可能并不像大部分研究结果所显示的那么乐观。
胡枫史宇鹏
关键词:城乡劳动力流动农民工回流非农就业
中国的农民工汇款是利他的吗?--基于区间回归模型的分析被引量:21
2008年
对于移民汇款动机的解释主要有两类观点:利他主义和利己主义。利用2005年农民工汇款问卷调查数据和区间回归模型,本文考察了中国农民工汇款的影响因素及汇款动机。结果表明,男性已婚者的汇款量显著高于其它类型农民工,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民工、举家外出打工的农民工以及具有失业经历的农民工汇款较少,而农民工老家的家庭非汇款纯收入对汇款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利他主义并不能完全解释中国农民工的汇款行为,中国农民工汇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外出农民工的利己性。
胡枫史宇鹏王其文
关键词:利他性
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0
2008年
利用2005年农村流动劳动力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考察了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已婚的农村劳动力更倾向于跨省流动,而受教育程度对跨省流动概率的影响呈倒U型,即受教育程度较低和受教育程度较高者均倾向于省内流动而不是跨省流动;农村劳动力的家庭人均非汇款收入越高,其越倾向于跨省流动;东部沿海地区的农村劳动力更倾向于省内流动,而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劳动力更倾向于跨省流动。因此,要使农村劳动力获得更好的跨省就业机会,以提高农村家庭收入和有效地减少贫困人口,必须提高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地区人口的教育水平,增加他们的人力资本,并加强对农村低收入家庭劳动力转移的支持,减少其远距离外出打工的现金约束。
胡枫王其文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跨省流动LOGIT模型
外贸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的定量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李善同何建武胡枫张少军
关键词:对外贸易发展经济社会发展进出口总额
关于农民工汇款行为的实证研究: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
2006年
我们利用最近所做的农民工汇款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影响农民工汇款的因素和农民工汇款的用途。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的年龄和打工收入、农村老家的非汇款收入和耕地对汇款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是否有失业经历、是否全家一起外出打工以及家庭中外出打工劳动力的数量对汇款量具有负向的影响。
李善同胡枫
关键词:农民工汇款影响因素
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跨省流动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相对于省内流动来说,跨省流动可被视为一种更持久、成本更高的人口流动。在人口的重新分配和缩小地区发展不平衡等方面,农村劳动力的跨省流动比省内流动作用更为明显。本文利用最近的农村流动劳动力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对包括农村流动劳动力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以及所在地特征等在内的影响中国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的因素进行考察。
李善同胡枫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
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基于5城市农民工调查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33
2009年
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规模的不断增加,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利用2007年5城市农民工调研数据来考察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研究发现,父母外出务工,尤其是远距离外出务工,会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下降。而当留守家庭的子女数量较多时,留守女童所受到的负面影响更为明显。不过,与其他类似研究不同的是,我们还发现父母外出打工所寄回的汇款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这种负面影响,而且这种正面作用对于初中及以上学习阶段的留守儿童来说较为显著。另外,留守儿童监护人是否为其父亲或母亲对留守儿童教育并没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胡枫李善同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留守儿童教育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一个文献综述被引量:47
2007年
在实行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曾经是一个人口流动率极低的国家。而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农村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当地乡镇企业以及异地转移。这种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已经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并成为许多学者研究和讨论的热门话题。关于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已经非常丰富,本文试图从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背景、转移状况、影响转移的因素以及转移所带来的影响等角度,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进行系统的全面回顾,并指出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胡枫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劳动力转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