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廷会

作品数:8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燕麦
  • 3篇胁迫
  • 3篇结瘤
  • 3篇结瘤因子
  • 3篇菌素
  • 3篇旱胁迫
  • 3篇干旱
  • 3篇干旱胁迫
  • 3篇LCO
  • 3篇TH17
  • 2篇阴山北麓
  • 2篇土壤
  • 2篇作物
  • 2篇北麓
  • 1篇氮磷配施
  • 1篇性状
  • 1篇叶片
  • 1篇叶片衰老
  • 1篇栽培
  • 1篇渗透调节物

机构

  • 8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麦吉尔大学
  • 1篇基尔大学

作者

  • 8篇胡廷会
  • 6篇李立军
  • 5篇刘景辉
  • 3篇张婷婷
  • 3篇刘锁云
  • 3篇陈磊庆
  • 3篇刘晓芳
  • 2篇李杨
  • 1篇田帅

传媒

  • 2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水氮处理对燕麦功能叶衰老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为给燕麦高产栽培中水氮管理提供依据,在防雨棚肥水控制条件下,研究了水氮处理对燕麦不同生育期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生理指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氮及其互作对燕麦叶片各生育期生理指标影响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在水分胁迫条件下,适量施氮可使整个生育期保持较高的叶片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含量及较低的MDA含量,延缓功能叶片衰老,增加燕麦产量;过量施氮会加剧燕麦的水分胁迫效应,导致叶片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含量下降,提高MDA含量,加快叶片衰老,降低产量。在供水较充足的条件下,施氮明显提高叶片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叶绿素含量,降低MDA含量,使叶片衰老进程变缓,产量大幅增加,但当施氮量达到180kg.hm-2时,肥效下降。
刘锁云陈磊庆胡廷会李立军刘景辉
关键词:燕麦水氮处理叶片衰老
干旱胁迫下LCO和TH17对燕麦形态、生理指标及根际土壤环境的影响
本试验针对燕麦主产区干旱严重的问题,通过干旱胁迫下浸种和喷施两种生长调节物质结瘤因子(脂壳寡糖,lipo-chito-oligosaccharides, LCOs)和苏芸金菌素(thuricin17, TH17),探究L...
胡廷会
关键词:结瘤因子燕麦干旱胁迫
文献传递
干旱胁迫下LCO和TH17对燕麦出苗及苗期生理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为了解结瘤因子(LCO)和苏芸金菌素(TH17)对燕麦幼苗抗旱性的调控机制,以坝莜3号和蒙燕1号为材料,用LCO和TH17溶液浸种4h,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重度干旱(SS)、中度干旱(MS)、轻度干旱(LS)和正常供水(NS)条件下LCO和TH17对燕麦出苗情况及苗期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含量、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干旱胁迫条件下,LCO和TH17浸种能提高燕麦出苗率和株高,降低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LCO和TH17对燕麦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基本上表现为降低效应,但对游离脯氨酸含量多表现为正向效应,在SS和MS条件下更为明显;LCO和TH17在LS条件下提高燕麦SOD活性,在SS条件下提高POD活性。说明LCO和TH17能促进燕麦出苗和生长,通过提高抗氧化和渗透胁迫的能力增强抗旱性。
胡廷会李立军刘晓芳田帅张婷婷刘景辉Donald L Smith
关键词:燕麦结瘤因子
干旱胁迫下LCO和TH17对燕麦形态、生理的指标及根际土壤环境的影响
本试验针对燕麦主产区干旱严重的问题,通过干旱胁迫下浸种和喷施两种生长调节物质结瘤因子(脂壳寡糖,lipo-chito-oligosaccharides,LCOs)和苏芸金菌素(thuricin17,TH17),探究LCO...
胡廷会
关键词:抗旱栽培干旱胁迫作物生理学
文献传递
氮磷配施对阴山北麓旱作荞麦赖氨酸和黄酮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研究甜荞北旱生在内蒙古武川县(地处阴山北麓)不同氮、磷配施处理下赖氨酸和黄酮含量的变化,对于武川区域荞麦药用种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试验于2010年6月在内蒙古武川县上秃亥乡马铃薯种薯繁育中心进行,试验设氮、磷2个因素,作随机区组设计。测定荞麦现蕾期,盛花期,成熟期3个时期,荞麦茎,叶黄酮含量以及荞麦籽粒中黄酮和赖氨酸的含量。结果表明:在P6N8水平下,赖氨酸含量最高,达到120.14 mg/g,与对照相比增加了118.08%。在P8N8水平下,茎,叶黄酮含量最高,与对照相比,现蕾期分别减少了1.8%,2.7%;盛花期1.0%,8.6%;成熟期39.4%,12.7%。而荞麦籽粒,在P6N8水平下,黄酮含量最高,达到98.25 mg/g与对照相比增加了127.6%。
陈磊庆刘锁云胡廷会李立军刘景辉
关键词:氮磷配施阴山北麓赖氨酸黄酮
水氮耦合对燕麦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3
2013年
为了解水氮耦合对燕麦旗叶光合特性的影响,揭示不同水分条件下的氮肥效应,探明适宜燕麦生长的最佳水氮条件。以燕科1号为供试材料,在防雨棚内肥水控制的条件下,研究燕麦在不同水氮条件下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摩尔分数(Ci)、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供水欠缺的W1、W2条件下,适量的施氮可以提高水分胁迫下植物的渗透调节能力和抗旱性,达到增加Pn、Ci、Gs、Tr及WUE的目的;在供水较充足的W3条件下,施氮可明显提高燕麦各光合生理指标,而且与施氮135kg.hm-2(N3)耦合,可充分发挥水氮互作优势,为最佳水氮耦合模式,但当施氮量达180kg.hm-2时,各光合生理指标有下降趋势,水氮互作优势减弱。可见,水、氮水平以及水氮互作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燕麦的光合生产能力。水、氮两因素及其互作效应对Pn、Tr、Gs、Ci、WUE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刘锁云陈磊庆胡廷会李立军刘景辉
关键词:燕麦水氮耦合光合特性
结瘤因子和苏芸金菌素对干旱胁迫下燕麦产量及其保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结瘤因子(LCO)和苏芸金菌素(TH17)在逆境环境下对作物生长具有重要调节作用。该试验在盆栽条件下,以‘坝莜3号’燕麦品种为材料,分别在苗期、拔节期和抽穗期进行干旱胁迫并叶面喷施浓度为0.01μmol/L的LCO和TH17,比较燕麦产量、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和几种保护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1)与喷施清水对照(CK)相比,正常水分条件下喷施LCO和TH17能促进燕麦生长,提高产量;在干旱胁迫下(SS)喷施LCO和TH17能减轻燕麦株高、穗长、穗粒数、生物产量、单株粒重以及干物质积累速率的降低幅度,且在苗期喷施LCO和TH17燕麦单穗粒重增加幅度最高,分别较干旱胁迫对照(SSCK)提高61.25%和65.00%。(2)干旱胁迫下,LCO和TH17使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最多的时期是拔节期,分别较SSCK增加27.19%和41.00%;可溶性总糖在抽穗期提高幅度最大,分别较SSCK高61.43%和112.54%;可溶性蛋白在苗期提高幅度最大,且分别较SSCK提高9.58%和13.80%。(3)干旱胁迫下,LCO和TH17使SOD和POD活性增加幅度最大的时期均是抽穗期,CAT活性则是在拔节期增加幅度最大。(4)干旱胁迫下,在苗期LCO和TH17使燕麦叶片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降低幅度最大,分别较SSCK降低17.61%、36.67%和43.43%、30.28%。研究表明,在苗期喷施LCO和TH17使燕麦产量提高幅度最高;干旱条件下,不同时期喷施LCO和TH17能提高燕麦自身渗透调节能力、抗氧化保护酶活性和增强细胞膜的稳定性,从而使其更好地适应干旱条件。
胡廷会李立军李杨刘晓芳张婷婷刘景辉DONALDL SMITH
关键词:结瘤因子干旱胁迫渗透调节物质
阴山北麓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呼吸的影响
2015年
不同作物对土壤碳汇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不同,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碳汇能力的影响也不同。笔者设计连续5年6种轮作模式试验,探究轮作模式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呼吸、微生物量碳的机理。结果表明,在越冬后,由于该地区多风、干旱和少雨等气候环境,土壤蒸发导致20cm以上土层水分丧失严重,含水量呈随土层深度加深而增加的趋势。S2和S3能显著提高土壤越冬保水能力,在秋收后大部分处理的土壤含水量能达到14%,在越冬后还能保持在8%~10%的水平上,而其他处理均降到5%以下;同时,S2和S3能保持土层的不同深度的含水量都在较高水平,均匀稳定,其他处理随土层加深水分流失严重。土壤地表温度最高峰出现在8月上旬,S7,S3的地表温度(约25℃)显著低于其他处理(30~35℃),而在50cm深层土壤又高于其他处理,该处理温度的稳定性不仅表现在土层深度之间,同时表现在全生育期,不随夏季气候变化而发生剧烈的起伏。土壤呼吸值(土壤微生物,植物根呼吸)在全年总体水平上S9〈S2〈S3〈S4〈S8〈S10〈S1〈S5〈S6〈S7,轮作处理能明显降低表层土有机碳矿化的散失,保持土壤碳汇能力。研究还发现土壤呼吸和土壤地表温度呈显著相关。燕麦苜蓿混作(1年)、苜蓿(1年)、燕麦(1年)、马铃薯(2年)和燕麦苜蓿混作(1年)、苜蓿(1年)、马铃薯(3年)这2个轮作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土壤碳汇能力,改良土壤理化性质。
李杨李立军胡廷会刘晓芳张婷婷
关键词:作物轮作土壤理化性状土壤呼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