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尔西丹·伊麻木

作品数:8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脂肪酸
  • 2篇药理
  • 2篇药理学
  • 2篇肿瘤
  • 2篇网络
  • 2篇网络药理学
  • 2篇抗氧化
  • 2篇抗肿瘤
  • 2篇挥发油
  • 2篇活性
  • 2篇基于网络
  • 2篇分子对接
  • 1篇单因素
  • 1篇单因素实验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抑菌
  • 1篇油酸类
  • 1篇油脂
  • 1篇脂肪酸成分

机构

  • 8篇新疆医科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新...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南安普顿大学

作者

  • 8篇胡尔西丹·伊...
  • 4篇阿布力米提·...
  • 3篇阿吉艾克拜尔...
  • 2篇热娜·卡斯木
  • 1篇海力茜·陶尔...
  • 1篇张君萍
  • 1篇马庆苓
  • 1篇高艳华

传媒

  • 1篇微量元素与健...
  • 1篇食品工业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广东化工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安徽医药
  • 1篇食品安全质量...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不同品种鹰嘴豆油脂肪酸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采用石油醚对不同品种的鹰嘴豆油进行提取,甲酯化后利用GC-MS分析其脂肪酸成分,并利用体外清除DPPH自由基和抑菌试验评价了鹰嘴豆油的生物活性。试验结果显示,不同品种的鹰嘴豆油中主要脂肪酸有4种,分别是棕榈酸(8.35%~11.1%)、亚油酸(49.06%~65.52%)、油酸(22.93%~40.63%)和硬脂酸(1.05%~3.21%),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总脂肪酸含量的87.79%~90.56%。含量最高的亚油酸是一种必须脂肪酸,在人体生命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鹰嘴豆油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差异不大,其IC50值均在3.3 mg/mL左右;抑菌活性研究表明,不同品种的鹰嘴豆油的脂肪酸提取物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试验分析确定了不同品种鹰嘴豆油的脂肪酸种类、含量以及生物活性,为鹰嘴豆油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董强胡尔西丹·伊麻木高艳华ISHIMOV U.J.BERDIEV N.Sh.阿布力米提·伊力
关键词:脂肪酸抗氧化抑菌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预测茴香籽挥发油抗肿瘤的作用机制
2023年
使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茴香籽抗肿瘤的效果和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茴香籽挥发油15个活性成分为研究对象,利用TCMSP数据库、SwissTargetPrediction平台预测茴香籽挥发油活性成分的潜在靶点;利用Genecards数据库、OMIM数据库、DrugBank数据库筛选疾病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使用David平台对疾病靶点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和GO功能富集分析;使用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共得到30个茴香籽抗肿瘤共同靶点,主要包括MTOR、MAPK3、RELA、PIK3CA、ESR1等关键靶点,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16条癌症相关通路。将化合物与靶点进行分子对接,提示茴香籽挥发油15个活性成分与MTOR、MAPK3、RELA、PIK3CA和AR均能自发地结合。本研究预测了茴香籽抗肿瘤的作用机制,表明茴香籽抗肿瘤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为进一步探究其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邱子玥陈荣玲胡尔西丹·伊麻木
关键词:抗肿瘤网络药理学
罗勒籽脂肪酸及其对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PTP1B)抑制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利用索氏提取法提取罗勒籽油,向罗勒籽油加入氢氧化钾甲醇溶液后并用水浴加热,加入正己烷和蒸馏水萃取,上清液即为罗勒籽油中脂肪酸,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脂肪酸进行鉴定。共鉴定出了4种脂肪酸,其中α-亚麻酸为62.88%、亚油酸为20.66%、棕榈酸为10.67%、硬脂酸为5.79%。对罗勒籽脂肪酸进行PTP1B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脂肪酸对PTP1B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IC50为11.12μg/mL。该研究为深入研究罗勒籽的药理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胡尔西丹·伊麻木马庆苓阿布力米提·伊力热娜·卡斯木阿吉艾克拜尔·艾萨
关键词:脂肪酸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莳萝子中挥发油和油脂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2023年
目的 提取莳萝子的挥发油和油脂,并对其组成进行分析,筛选出活性成分,为莳萝子挥发油、油脂的临床应用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2021年6月至2022年2月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经石油醚索氏提取油脂,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联用仪分析鉴定其组分,并通过检测清除自由基能力评价抗氧化活性。结果 莳萝子挥发油提取率为(5.850±0.141)%,共鉴定出19种化合物,主要含有黄酮类化合物(61.418%)及萜类化合物(29.471%);莳萝子油脂提取率为(13.168±0.117)%,共鉴定出16种化合物,主要包括亚油酸甲酯(5.58%)、顺式亚油酸(5.58%)、十八碳六烯酸甲酯(56.73%)等。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结果是挥发油的IC50值(半抑制浓度)为42.963 mg/L,油脂的IC50值为28.430 mg/L;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胺盐(ABTS)自由基清除率结果是莳挥发油的IC50值为21.129 mg/L,油脂的IC50值为9.722 mg/L。结论 莳萝子挥发油、油脂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陈荣玲陈惠琴殷超胡尔西丹·伊麻木热合巴提·努尔夏提
关键词:黄酮类萜类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罗勒子油的超临界CO2提取工艺及其成分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研究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对超临界CO_2萃取罗勒子油得率的影响,进行了工艺的优化。结果表明,影响超临界CO_2萃取罗勒子油得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A(压力)>C(时间)>B(温度),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00 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为3 h。在此工艺条件下,罗勒子油得率为17.05%。罗勒子油脂肪酸组成主要为亚麻酸(85.76%)、棕榈酸(8.54%)和硬脂酸(5.1%),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6.35%。
胡尔西丹·伊麻木张君萍艾合米丁·外力热娜·卡斯木阿布力米提·伊力阿吉艾克拜尔·艾萨
关键词:超临界CO2萃取GC-MS脂肪酸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莳萝子油脂抗肿瘤的生物活性
2023年
中药莳萝子油脂含有多种脂肪酸,本文旨基于网络药理学揭示抗肿瘤的关键基因,并基于分子对接技术识别并探讨莳萝子油脂中脂肪酸成分对肿瘤的作用机制,为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本研究通过定性分析和筛选获得15个活性成分,结合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和TCMSP数据库预测靶点获得相关基因,疾病基因和成分靶点基因交集得到164个基因,用Cytoscope筛选出10个关键基因,通过David数据库导入微生信得到KEGG通路15条,GO分析条目45条。运用autodock分子对接技术发现莳萝子油脂中的4种活性成分与关键基因的结合能力较好。本实验揭示了肿瘤的关键基因,初步揭示莳萝子脂肪酸抗肿瘤的有效成分及潜在靶点。
蒋佳敏陈荣玲牛圣皓胡尔西丹·伊麻木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抗肿瘤
药食兼用植物罗勒子中微量元素的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初步研究罗勒子中微量元素含量。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了维药罗勒子中各矿质元素的含量。结果:维药罗勒子中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含量较高,尤其是P、Ca、Mg、Fe、Al和Sr元素的含量比较丰富。检测方法的回收率在93.0%~105.0%之间。结论:罗勒子作为维吾尔民药及中药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胡尔西丹·伊麻木艾合米丁·外力孙连阿布力米提·伊力阿吉艾克拜尔·艾萨
关键词:微量元素ICP-AES
响应面法优选芜菁中蛋白质的提取工艺及蛋白质抗氧化活性的评估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借助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优选芜菁中蛋白质的提取工艺,并评估芜菁蛋白质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超声辅助提取芜菁中蛋白质。通过单因素实验,选取实验因素与水平,分别研究了料液比、超声功率、超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蛋白提取量的影响。根据Box-Ben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采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对蛋白质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同时通过比较芜菁蛋白质与维生素C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评估芜菁蛋白质抗氧化活性。结果优化后的芜菁蛋白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8.88(m/V),超声功率120 W,超声提取时间6.12 min。当芜菁蛋白质溶液质量浓度为25 mg/mL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99.3%。在此条件下得出的芜菁的蛋白质含量为21.71 mg/g,与预测值相近。结论在最优条件下,芜菁中蛋白质的提取率得到了提高。其对DPPH的清除能力随其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其清除能力弱于抗坏血酸。
胡尔西丹·伊麻木李亚童乔丽洁莫罕美竟也海力茜·陶尔大洪杨飞
关键词:芜菁蛋白质响应面优化单因素实验抗氧化活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