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云华

作品数:34 被引量:100H指数:6
供职机构:四川省第三测绘工程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 11篇农业科学
  • 3篇水利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7篇土壤
  • 7篇消落带
  • 6篇三峡库区消落...
  • 5篇三峡库区
  • 5篇土壤侵蚀
  • 5篇库区
  • 4篇水准器
  • 4篇公路
  • 3篇地质
  • 3篇都汶公路
  • 3篇摄影测量
  • 3篇近景摄影
  • 3篇近景摄影测量
  • 3篇采样器
  • 2篇地表覆盖
  • 2篇地磁
  • 2篇地理国情
  • 2篇地质生态
  • 2篇地质灾害
  • 2篇悬移质

机构

  • 27篇中国科学院
  • 16篇四川省第三测...
  • 7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鲁东大学
  • 1篇中国国土资源...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成都工业学院
  • 1篇四川省蜀通岩...
  • 1篇中铁四川生态...

作者

  • 34篇胡云华
  • 18篇贺秀斌
  • 16篇鲍玉海
  • 9篇唐强
  • 7篇钟荣华
  • 7篇郭丰
  • 2篇应国伟
  • 2篇裴向军
  • 2篇毕景芝
  • 2篇刘清华
  • 2篇王蕾
  • 2篇李胜
  • 2篇朱宏伟
  • 2篇孟祥瑞
  • 1篇雷发洪
  • 1篇巨莉
  • 1篇郭进
  • 1篇何福红
  • 1篇曹伟超
  • 1篇鲁小丫

传媒

  • 3篇水土保持通报
  • 3篇中国水土保持...
  • 2篇测绘
  • 1篇中国地质灾害...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世界科技研究...
  • 1篇现代地质
  • 1篇测绘通报
  • 1篇科技导报
  • 1篇山地学报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灾害学
  • 1篇测绘科学
  • 1篇四川地质学报
  • 1篇鲁东大学学报...
  • 1篇成都工业学院...
  • 1篇中国测绘地理...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8
  • 6篇2016
  • 2篇2015
  • 9篇2014
  • 10篇2013
  • 2篇2012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在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侵蚀调查中的应用
三峡库区消落带微地貌扫描是监测库区消落带地表变形、揭示消落带波浪侵蚀过程的重要手段,随着摄影测量技术的进步,利用普通数码相机快速获取地形数据的近景摄影测量技术逐渐成熟。本研究利用普通单反相机获取三峡库区库岸研究区影像数据...
胡云华鲍玉海贺秀斌王蕾甄艳
关键词:近景摄影测量消落带土壤侵蚀三峡库区
防止耕作侵蚀锄头的改进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止耕作侵蚀锄头的改进装置,包括锄头本体,锄头刃口部位置对称的开有两个大小相同的矩形刃口部窗口,刃口部窗口顶部有弧形的刃口,左、右侧缘上也开有刃口,且位于锄头本体的两侧,靠近锄把的位置,对称的开有两个用于漏...
张一澜胡云华巨莉郭进俱战省
文献传递
一种坡面综合测量仪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坡长、坡度、坡向的综合测量装置。它主要包括激光测距仪、测距仪固定器、坡向测量罗盘、圆形水准器、支撑杆5个部分,激光测距仪通过测距仪固定器固定在支撑杆上,支撑杆上同时还固定有坡向测量罗盘和圆形水准器。装置利...
胡云华贺秀斌张一澜鲍玉海郭丰唐强钟荣华
文献传递
生态产业型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规划与实践——以简阳南冲堰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为例
2020年
以四川省第一个获批的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简阳南冲堰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的规划建设为案例,从园区选址、功能结构与分区、功能布局等方面分析川中丘陵区生态产业型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的规划,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规划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高进长胡云华
关键词: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气候及下垫面变化对嘉陵江流域径流与输沙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为定量评价气候、下垫面2种驱动因子的变化对嘉陵江流域产流输沙变化的贡献率,采用SWAT模型,对嘉陵江流域1975年以来的径流和输沙过程进行模拟,通过模型控制变量的方法,分析嘉陵江流域径流和泥沙变化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988—2010年的23年间,由于下垫面变化,导致嘉陵江流域径流总量比1956—2010年的平均径流总量减少了1 718.54亿m^3,输沙总量减少了14.62亿t,下垫面变化对径流量减少的贡献率为76.19%,对输沙量减少的贡献率高达91.8%;因此,说明下垫面变化是造成嘉陵江流域径流量和输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胡云华冯精金王铭烽田风霞贺秀斌
关键词:SWAT模型水沙变化
强震区都江堰市白沙河流域松散物源时空演变趋势遥感分析
2023年
白沙河流域是成都市主城区主要饮用水源地,“5·12”汶川特大地震导致大量崩塌滑坡碎屑物质在陡峭的斜坡积累,在暴雨时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对水源地供水产生严重影响。开展流域松散物源调查和变化趋势分析,对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选取地震前1年和地震后10年共4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利用面向对象遥感自动解译结合人机交互提取松散物源,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物源空间分布及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5·12”汶川特大地震导致流域内产生总面积达86.26 km 2的新增松散物源,震后10年流域内植被恢复明显,物源总面积减少66.95 km 2,流域下游物源缩减趋势明显,呈逐步稳定的状态。虽然流域生态修复明显,但离震前还存在一定差距。上游西南偏西、西北偏西、西北偏北3个方向物源仍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是下一步需重点治理的区域。
胡云华刘晶晶江怡鲍玉海
关键词:强震区水源地面向对象分类GIS空间分析
一种坡面综合测量仪
一种坡面综合测量仪,包括激光测距仪、测距仪固定器、坡向测量罗盘、圆形水准器、支撑杆5个部分,激光测距仪通过测距仪固定器固定在支撑杆上,支撑杆上同时还固定有坡向测量罗盘和圆形水准器。它利用相似三角形和解直角三角形的原理,求...
胡云华贺秀斌张一澜鲍玉海郭丰唐强钟荣华
文献传递
基于GIS的都汶公路沿线地质生态社会环境评价被引量:4
2016年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生存空间的紧缺导致大量人口不得不生活于山区,同时为了克服山区相对较差的交通条件,人口又多聚集在公路沿线。山区公路沿线地质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且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故而针对山区公路沿线开展地质、生态、社会环境的全方位调查与评价,对于山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都(江堰)汶(川)公路沿线区域为研究范例:1)从地质、生态、社会发展三方面选取了共计18个指标,进行地质、生态、社会环境评价;2)基于GIS平台和一系列评价标准,对各评价指标进行量化计算,并以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得到地质、生态、社会环境三方面的评价分区结果;3)结合评价结果对研究区进行综合分区,并从耕地资源和建设用地两方面对研究区进行了人口承载容量分析。所得成果与研究区实际情况相符,对山区公路沿线区域发展规划有显著借鉴意义。
孟祥瑞裴向军刘清华张雄胡云华
关键词:环境评价人口容量
基于RS与GIS的生态环境质量动态评价——以昆明市呈贡区为例被引量:3
2016年
昆明市呈贡新区城市建设迅猛发展,使得当地地表变化频繁,由于地处滇池东岸,当地生态环境状况对于滇池流域生态环境及滇池水质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开展呈贡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客观反映当地生态环境现状及变化情况,可为当地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指导新区建设提供数据支持。本研究基于呈贡区从2007-2015年间的4期高分遥感影像获取的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参照我国现有的生态环境评价标准,构建了基于地表覆盖分类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对呈贡区生态环境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7-2015年,呈贡区林地、草地和水域三大生态要素的总覆盖度增加,虽然近年来当地植被覆盖指数、生物丰度指数、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均略有下降,但变化幅度较小,未造成生态环境发生明显改变。
李建勇胡云华李胜应国伟
关键词:地表覆盖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CLIGEN天气发生器在长江上游地区的适用性评价被引量:5
2013年
CLIGEN天气发生器是WEPP土壤侵蚀模型的组成模块之一,用于模型预测预报以及天气数据缺测时生成模拟天气数据;但是CLIGEN天气发生器是基于美国的天气条件研发的,在其他地区模拟的精度具有不确定性。以长江上游沱沱河站、马尔康站、丽江站、都江堰站和沙坪坝站5个典型国家气象站40年的日观测数据为基础,分析评价CLIGEN天气发生器在该地区模拟的日和月天气数据的精度。结果表明:CLIGEN天气发生器天气参数的输入对于模拟结果具有较大的影响;模拟结果在长江上游5个不同地貌区气象站的精度基本相当;模拟的日天气数据误差较大,模拟的月天气数据效果好于日天气数据;模拟的各月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平均值较实际值偏低,部分参数模拟值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存在一定的月际差异。
胡云华贺秀斌郭丰
关键词:WEPP天气发生器长江上游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