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贺秀斌

作品数:191 被引量:1,838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9篇期刊文章
  • 28篇专利
  • 1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8篇农业科学
  • 3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0篇天文地球
  • 14篇水利工程
  • 4篇经济管理
  • 4篇生物学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艺术

主题

  • 57篇土壤
  • 39篇水土
  • 30篇三峡库区
  • 30篇库区
  • 29篇消落带
  • 28篇土壤侵蚀
  • 21篇水土保持
  • 19篇水土流失
  • 19篇耕地
  • 18篇水库
  • 18篇泥沙
  • 17篇三峡水库
  • 16篇紫色土
  • 14篇坡耕地
  • 13篇生态
  • 12篇植被
  • 11篇黄土高原
  • 10篇丘陵区
  • 10篇小流域
  • 8篇污染

机构

  • 182篇中国科学院
  • 37篇中国科学院大...
  • 15篇中国科学院研...
  • 14篇重庆师范大学
  • 9篇西北农林科技...
  • 6篇四川大学
  • 5篇西南大学
  • 5篇中国水电工程...
  • 5篇中华人民共和...
  • 4篇中国科学院城...
  • 4篇四川省水土保...
  • 4篇四川省第三测...
  • 3篇北京林业大学
  • 3篇中国水利水电...
  • 2篇北京大学
  • 2篇云南大学
  • 2篇西华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生...
  • 2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作者

  • 191篇贺秀斌
  • 79篇鲍玉海
  • 41篇张信宝
  • 29篇唐强
  • 29篇文安邦
  • 22篇韦杰
  • 20篇钟荣华
  • 18篇胡云华
  • 16篇高进长
  • 13篇南宏伟
  • 12篇齐永青
  • 10篇龙翼
  • 9篇花利忠
  • 9篇阎丹丹
  • 9篇郭丰
  • 8篇唐克丽
  • 8篇刘艳锋
  • 7篇汪阳春
  • 7篇王莉
  • 6篇张云奇

传媒

  • 21篇水土保持研究
  • 2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4篇中国水土保持
  • 13篇中国水土保持...
  • 12篇水土保持学报
  • 8篇山地学报
  • 6篇土壤学报
  • 5篇世界科技研究...
  • 4篇长江流域资源...
  • 4篇第四纪研究
  • 3篇生态学报
  • 3篇科技导报
  • 3篇人民长江
  • 3篇核技术
  • 2篇土壤通报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地理研究
  • 2篇地球科学进展
  • 2篇生态环境
  • 2篇地球与环境

年份

  • 5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7篇2019
  • 7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9篇2015
  • 11篇2014
  • 13篇2013
  • 10篇2012
  • 12篇2011
  • 17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 23篇2007
  • 11篇2006
  • 13篇2005
  • 9篇2004
1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用于测量近岸波浪的压力式测波仪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测量近岸波浪的压力式测波仪固定装置,包括螺纹竖杆、可调式三脚架及仪器放置箱笼3个部分。所述三脚架上部基座固定安装有竖杆固定螺母,且所述螺纹竖杆通过所述竖杆固定螺母与所述可调式三脚架相连接,所述仪器...
李峪鲍玉海贺秀斌
黄土丘陵区土壤侵蚀对土壤有机碳流失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5
2004年
土壤侵蚀是造成土壤中有机碳迁移、流失的主要原因,也是陆地碳循环的重要动力过程之一。通过野外径流小区观测和室内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流失主要随着泥沙流失,最高可以达到95%以上;土壤侵蚀造成了有机碳在泥沙中的富集,且富集比大于1。植被覆盖度对小区有机碳的流失有很大的影响,随着植被覆盖度增大,土壤有机碳的流失减小。侵蚀强度与泥沙中有机碳含量呈递减的对数关系;而与土壤有机碳流失程度呈明显的线性关系。
贾松伟贺秀斌陈云明郑粉莉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土壤侵蚀碳循环泥沙
林地开垦土壤质量的结构性指标响应被引量:2
2002年
土壤质量是现代土壤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它不仅注重土壤在生态系统内支撑生物生产力、保持环境质量的功能,而且还强调食物安全和动植物的健康。近年来,土壤质量问题为国内外土壤学研究的热点,就土壤质量的概念、评价指标、土壤质量与生产力、土壤质量与环境质量及动物、人类健康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及报导。土壤质量物理指标是土壤最基本的质量指标,土壤结构是土壤质量物理指标重要内容,他控制了生态系统内的许多功能,特别是在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为化学物质成分均一且抗侵蚀较弱的黄土,土壤结构特性决定了该区土壤质量的主要功能。对黄土高原开垦林地土壤质量的结构性指标体系的建立及量化方法进行探讨,对林地开垦过程土壤孔隙的变化及其对士壤质量影响讲行了初步研究.
贺秀斌郑粉莉李占斌张成娥唐克丽
关键词:黄土高原土壤结构林地开垦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在周期蓄水影响下的磁性变化被引量:5
2012年
对三峡库区消落带内紫色土土壤磁化率空间分布特征及土壤粒径组成进行了系统性研究。重点探寻在长时间高压淹水与高温干旱交替变化条件下,消落带土壤磁化率特性的演变过程,阐明磁化率特性与土壤粒径空间分布的特定相关关系。研究表明,库岸坡地土壤经反季节周期性淹没后,其磁化率值宏观上沿着不同海拔自高到低先缓慢下降,维持一段平稳状态后再急速抬升。根据土壤粒径分布的变化规律可推断,此现象是在高水位时江水冲蚀以及低水位时雨水侵蚀等作用引起的水土流失过程中,土壤在坡面中上部侵蚀、分选及在下部堆积等多因素迭合造成的。
朱宏伟贺秀斌唐强郭丰胡云华
关键词: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磁化率土壤粒径分布紫色土
重庆地区紫色土和紫色泥岩的物质组成与微结构研究被引量:14
2012年
根据紫色土与紫色泥岩的X-射线矿物鉴定、粒度分析、电镜鉴定及野外观察,研究了紫色土与紫色泥岩的矿物组成、粒度组成及其易发生侵蚀的原因。结果表明,紫色土与紫色泥岩矿物成分与含量差异很小,均以石英和长石为主,黏土矿物中蒙脱石含量较其他矿物多;粒度成分也非常接近,以粉砂和黏粒为主。紫色土以碎屑粒状孔隙充填式胶结微结构为主,另有少量粒状接触胶结微结构和粒状块状胶结微结构,胶结物以黏土为主,仅含有3%左右的Fe2O3化学胶结物;紫色泥岩微结构的突出特点是微型片结构和微型块状结构占主要地位。蒙脱石的较高含量指示紫色泥岩与紫色土为膨胀类岩土。紫色泥岩与紫色土在湿润气候条件下的频繁胀缩是它们易于发生物理风化和易受侵蚀的主要原因,微型块状结构、微型片状结构和密集微型裂隙也是其抗蚀性差的重要原因。紫色泥岩的微型块状与微型片状结构和密集微型裂隙主要是在成岩过程中产生的,是原始沉积形成的大量球形、椭球形黏土形态受到成岩过程中挤压作用的结果。
赵景波贺秀斌邵天杰
关键词:膨胀性
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干支流及消落带泥沙颗粒特征分析被引量:12
2014年
采集长江干支流悬移质泥沙和长江干流典型消落带沉积剖面泥沙,通过分析其颗粒组成了解三峡水库水位变化下泥沙特性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空间上从江津到忠县悬移质泥沙呈现沿程逐渐细化的趋势;时间上旱季高水位时期忠县石宝镇悬移质泥沙较粗,而雨季低水位时期悬移质泥沙较细。2010-2011年消落带总沉积泥沙大致呈随采样点海拔的增加而逐渐变粗的趋势,而消落带多年净沉积泥沙粗细变化受海拔影响不大。悬移质和沉积泥沙在时空上的变异多数表现为:砂粒变异系数最大,粘粒次之,粉粒最小。
阎丹丹鲍玉海贺秀斌唐强钟荣华高进长
关键词:悬移质泥沙消落带三峡水库
长江上游及西南诸河区水土流失现状与综合治理对策被引量:28
2008年
长江上游及西南诸河区横跨我国地貌第1级台阶和第2级台阶,地形起伏显著,构造运动强烈,降雨集中,人类活动强度大,水土流失发育,侵蚀类型多样。该区水土流失的特点有:坡耕地分布广泛,侵蚀强烈,是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泥石流、滑坡量大面广,活动频繁,威胁工程与公共安全;库区水土流失普遍发育,面源污染严重,威胁水库水质;江河源区冻融、水力、风力侵蚀交互作用,草地退化严重,降低生态功能;石漠化过程加剧,危及土地安全,导致区域贫困;工程建设规模巨大,侵蚀产沙剧烈,成为新增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针对该区水土流失的特点,提出如下治理对策:进行以坡改梯和坡面水系建设为主的坡耕地综合整治;重点治理泥石流和滑坡,控制沟谷蚀;建设清洁小流域,综合控制面源污染;改良牧业生产方式,保护草地,修复生态;开展石漠化综合防治,抢救性保护土壤资源;加强水土保持预防监督,落实工程建设水土保持,有效减轻工程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
崔鹏王道杰范建容王玉宽贺秀斌朱波韦方强王根绪
关键词:土壤侵蚀泥石流滑坡
水库消落带典型草本植物根系对土壤抗冲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4
2019年
为明确水库消落带典型草本植物根系对土壤抵抗径流侵蚀性能的影响,以裸地为对照,通过原状土冲刷试验研究了狗牙根、扁穗牛鞭草和苍耳3种草地0—20cm土层的土壤抗冲性能,并探讨了不同草本植物的根系特征及其对土壤抗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3种草本植物根系均集中分布在0—10cm土层,扁穗牛鞭草的根重密度、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和根体积密度均显著高于狗牙根和苍耳(P<0.05)。(2)冲刷过程中各土样的径流含沙量均是先急剧降低后趋于稳定,放水冲刷0~3min含沙量较高且快速降低,3~6min缓慢降低,6~10min趋于平稳。与对照相比,不同草地在10min冲刷过程中均可有效减少径流含沙量,其中0—10cm土层的径流含沙量大小表现为对照>狗牙根>苍耳>扁穗牛鞭草,10—20cm土层则表现为对照>狗牙根>扁穗牛鞭草>苍耳。(3)冲刷过程中各土样的土壤抗冲指数均为先缓慢增大后迅速增大,抗冲指数在0~3min内较小且缓慢增大,3~6min时逐渐增大,6min后迅速增大。与对照相比,不同草本植物根系均可有效增加土壤抗冲指数,其中各草地0—10cm土层的抗冲指数与对照相比有显著差异,扁穗牛鞭草草地土壤抗冲指数最大,是对照的2.15倍,其次为苍耳、狗牙根草地,分别为对照的1.60,1.43倍;10—20cm土层扁穗牛鞭草和苍耳草地的土壤抗冲指数与对照相比仍具有显著差异,而狗牙根草地则差异不显著。(4)草本植物根系对土壤抗冲性能的增强效应主要发生在0—10cm土层,扁穗牛鞭草根系对土壤抗冲性能的增强效应最大,其次是苍耳,狗牙根最小。土壤抗冲性能的提高与根系分布、形态指标等密切相关,D≤1.5mm径级根系根表面积密度和根体积密度是影响土壤抗冲指数的关键因子。
徐文秀鲍玉海韦杰杨玲贺秀斌贺秀斌
关键词:抗冲性能
一种水库缓坡消落带土地有限耕种利用方法
一种水库缓坡消落带土地有限耕种利用方法,步骤如下:a、于水库水位下降期间及农作物播种季节选择坡度较缓,土层较厚的消落带地块;b、根据拟种植农作物的生长需求按照一定间距确定作物的播种点位,对每个播种点位进行整地松土,其他地...
贺秀斌鲍玉海唐强
文献传递
三峡水库消落带淹水--落干交替下紫色土力学特性变化模拟被引量:8
2017年
三峡水库消落带在高压淹水浸泡和干湿交替作用下,土壤力学特性必然发生变化,影响土体抗侵蚀性能,破坏库岸稳定性。目前对消落带土壤力学特性变化及其对淹水—落干驱动的响应尚不明确。以三峡水库消落带广泛分布的紫色土为研究对象,模拟水压作用和淹没—出露交替过程,研究紫色土应力—应变和抗剪强度参数对高压淹水和干湿交替作用的响应。结果表明:水柱压力、干湿交替次数和干湿交替幅度都能显著驱动紫色土力学特性发生变化。与对照组相比,随着水柱压力增加,紫色土刚度逐渐增强,黏聚力降低幅度变小,内摩擦角增大。随干湿交替次数增加,紫色土刚度逐渐减小;内摩擦角有所增大,黏聚力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且随干湿交替次数的增加而显著降低。随干湿交替幅度增加,抗剪强度迅速降低(相同围压下),黏聚力增大,内摩擦角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干湿交替幅度越小,土壤的内摩擦角增大越多,黏聚力降低越多。
吕发友鲍玉海贺秀斌张淑娟唐强王铭烽曹植菁
关键词:三峡水库消落带干湿交替应力-应变紫色土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