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中毒
  • 2篇乳酸脱氢酶
  • 2篇生化
  • 2篇污染
  • 2篇煤烟
  • 2篇煤烟型
  • 2篇氟污染
  • 2篇氟中毒
  • 1篇地方性砷中毒
  • 1篇地质
  • 1篇地质环境
  • 1篇定量构效关系
  • 1篇定量构效关系...
  • 1篇血清
  • 1篇血清流行病学
  • 1篇血清流行病学...
  • 1篇淹没区
  • 1篇致突变
  • 1篇致突变性
  • 1篇砷中毒

机构

  • 5篇同济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石云
  • 3篇杨晓萍
  • 2篇张利平
  • 2篇蒋玲
  • 2篇鲁生业
  • 1篇彭责力

传媒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内蒙临河市地方性砷中毒病区井水中砷及几种元素含量调查研究被引量:16
1997年
为探讨内蒙古临河市地方性砷中毒病区饮用井水中As含量高的原因及分布情况,笔者对As、Se、Cu、Zn、K、Ca等元素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发现水中含砷量平均为0.19~0.319mg/L,As+3为主要存在形态,占总砷的58.57%~96.69%。井水中Se、Zn含量低于对照区而Cu含量高于对照区,文章分析了这些环境及地质因素对地方性砷中毒的影响。结果提示地质因素是导致该地人群砷中毒的主要因素。在水源改造时应对当地地质环境及水源微量元素含量的情况做充分的调查,以避免可能发生的疾病。
蒋玲石云鲁生业全涛徐高升牛培健
关键词:地方性砷中毒井水地质环境微量元素
主成份回归分析在苯胺类化合物致突变性定量构效关系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
1996年
本文运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法,对15种苯胺类化合物致突变性定量结构活性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主成分回归分析可消除自变量间共线性关系,使回归模型更符合实际情况。
彭责力蒋玲石云鲁生业
关键词:定量构效关系苯胺类致突变性
煤烟型氟污染人群健康效应的生化评价指标探讨被引量:2
1993年
为探讨评价煤烟型氟污染人群健康效应的生化指标,本研究选择了湖北省秭归县磨坪乡三个村10岁以下的健康儿童进行对比研究。NR村为煤烟型氟污染较严重的村;R村过去污染严重,但已使用降氟炉5年,氟污染水平已大大降低,C村为烧柴区,无氟污染。对59名儿童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功酶、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全血中谷胱甘肽氧化酶(GSH—px)活性分析的结果表明,氟污染严重的NR村儿童血清中LDH和AKP酶活性明显高于使用了降氟炉的R村和对照C村的儿童(P<0.01),R村和C村儿童血清中此两种酶的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SOD和GSH—px,以及LDH同功酶三个村儿童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提示,血清中LDH和AKP酶是氟污染早期效应的灵敏指标,且氟进入机体后对此两种酶活性的影响可能存在一个阈值。但由于LDH和AKP酶活性受影响的因素较多,作为评价氟污染及防治的健康效应时应结合机体的氟负荷和氟暴露史进行综合评定。
杨晓萍石云张利平
关键词:煤烟型氟污染氟中毒乳酸脱氢酶
三峡工程库区煤烟型氟污染人群健康效应的生化评价指标探讨被引量:1
1992年
为探讨评价煤烟型氟污染人群健康效应的生化指标。本研究分析了三峡库区煤烟型氟污染区59名10岁以下健康儿童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工酶、碱性磷酸酶(AKP)的活性。结果表明血清LDH与AKP是氟污染早期效应的灵敏指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在中等程度煤烟型氟污染区湖北省秭归县磨坪乡选择NR、R及C共3个村(表1)10岁以下健康儿童59名,对其尿、发氟进行了分析。
杨晓萍石云张利平
关键词:氟中毒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
红水河龙滩水库拟淹没区人群立克次氏体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
1991年
1987年3~5月,研究者对拟建红水河龙滩水库淹没区人群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人群中立克次氏体病感染率较高。788份健康人血清中斑疹伤寒阳性者为309份(39.21%),恙虫病阳性者13份(1.65%),Q热阳性者33份(4.19%)。x^2检验表明。不同年龄、性别、职业人群上述3种病的血清抗体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但不同地区人群的斑疹伤寒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
杨晓萍石云关碧玮
关键词:立克次氏体病流行病学水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