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震震

作品数:63 被引量:371H指数:11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1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1篇血压
  • 23篇高血压
  • 20篇动脉
  • 14篇动脉顺应性
  • 14篇血管
  • 14篇顺应性
  • 13篇基因
  • 10篇多态
  • 10篇多态性
  • 9篇心血管
  • 9篇血脂
  • 9篇基因多态性
  • 8篇胰岛
  • 8篇胰岛素
  • 7篇蛋白
  • 7篇血压水平
  • 6篇患病
  • 6篇患病率
  • 6篇发病
  • 5篇血管病

机构

  • 56篇江苏省人民医...
  • 10篇南京医科大学
  • 5篇金坛市卫生防...
  • 3篇南京医学院
  • 3篇太仓市第二人...
  • 2篇金坛市卫生局
  • 1篇哈佛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南京医学院第...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金坛市河头镇...

作者

  • 63篇王震震
  • 34篇钱卫冲
  • 29篇李新立
  • 21篇杜福昌
  • 19篇黄峻
  • 18篇张仕清
  • 17篇王海燕
  • 16篇朱杰
  • 15篇王海燕
  • 12篇张海锋
  • 8篇廖静
  • 8篇倪春辉
  • 8篇姚才良
  • 8篇蒋素华
  • 7篇曹克将
  • 7篇钮菊英
  • 7篇梁立荣
  • 6篇马文珠
  • 6篇朱铁兵
  • 6篇郭剑涛

传媒

  • 12篇中华心血管病...
  • 11篇江苏医药
  • 8篇高血压杂志
  • 8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国循环杂志
  • 3篇心脑血管病防...
  • 2篇中国慢性病预...
  • 2篇中华高血压杂...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中国行为医学...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高血压杂...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华医学会2...
  • 1篇2005年中...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07
  • 4篇2006
  • 9篇2005
  • 3篇2004
  • 7篇2003
  • 5篇2002
  • 4篇2001
  • 4篇2000
  • 1篇1999
  • 6篇1998
  • 5篇1997
  • 1篇1996
  • 8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3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量白蛋白尿与代谢综合征及动脉顺应性的关系
目的探讨微量白蛋白尿与代谢合征(MS)及动脉顺应性的关系。方法依据美国ATPⅢMS诊断标准,按所聚集的代谢综合征的0个、1-2个、3个及3个以上成分将362例中年受试者分为正常对照组、临界组、MS组。采用CVProfil...
徐琼李新立童敏卢新政张海锋周艳丽王震震曹克将黄峻
文献传递
α_(2B)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I/D多态性与小动脉顺应性的关系被引量:1
2006年
李新立梁立荣倪春辉张海峰王震震廖静周建伟曹克将黄峻
关键词:基因I/D多态性动脉顺应性肾上腺素能受体Α2B内皮功能失调冠状动脉事件
血压水平与冠心病发病关系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2
1993年
报告了我省心血管病监测人群血压水平与冠心病发病关系的前瞻性研究结果。1983年该人群男女平均血压水平为16.64/10.24kPa 和16.87/10.25kPa 时,人群急性心肌梗塞发病率男女分别为8.0/10万和2.1/10万。其后经7年的前瞻性观察,积极进行高血压病防治工作。1989年该人群男女血压水平分别降至16.25/10.36kPa 和16.46/10.14kPa 时(P<0.05),人群急性心肌梗塞发病率男女分别较前下降2.6/10万和1.7/10万(P<0.01)。
朱杰杜福昌王海燕姚才良王震震钮菊英王敬良
关键词: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
代谢综合征与动脉顺应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9
2005年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与大小动脉顺应性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intima-mediathickness)改变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美国ATPⅢ指南MS的诊断标准,将221例受试者分为对照组46例、代谢综合征组亚组1(有1项异常,n=94)、亚组2(有2项异常,n=58)和亚组3(有3项以上异常,n=29)。采用美国HDICVProfilorDO2020动脉波形分析仪和HP5500超声仪检测各组大小动脉顺应性(C1、C2)和颈动脉IMT。结果代谢综合征各亚组随着组份聚集的增多,C1和C2逐渐降低,颈动脉IMT逐渐增厚。其中与对照组比较,C1和颈动脉IMT与亚组2和亚组3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但与亚组1均无差异(P>005);而C2与各亚组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等级相关分析显示HOMAIR、颈动脉IMT与代谢综合征组份聚集程度呈正相关(rs=0493,rs=0261,P均<001),C1、C2与其负相关(rs=-0138,P<005,rs=-0195,P<001)。结论C1、C2降低,颈动脉IMT增厚与MS及其各组份的聚集程度密切相关;C2减退可作为反映胰岛素抵抗引起的血管早期病变-内皮功能障碍的敏感指标之一。
梁立荣李新立吴成权许迪王震震钱卫冲廖静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动脉顺应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内皮功能障碍高血脂高血糖
江苏12城乡人群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分布被引量:3
1996年
观察江苏省12个城乡不同人群的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的分布状况,结果显示平均血压水平列前二位的城市为扬州、镇江;农村为张家港及海门。高血压患病率居前二位的城市为同样为镇江、扬州;农村为张家港及洪泽。我省城市男女平均血压水平分别为123.1/72.0mmHg和117.3/70.8mmHg,人群总的高血压标化患病率男女分别为15.1%和13.0%。农村男女平均血压水平为117.3/72.3mmHg和114.1/69.5mmHg.总的高血压标化患病率为8.5%和7.4%。总趋势为城市较农村高。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在南北城乡之间的分布无明显规律。
潘云香朱杰杜福昌钱卫冲王震震张仕清王海燕姚才良沈洪兵钮菊英
关键词:城乡人群血压高血压患病率
人体测量指标与血脂、血糖及血压水平的典型相关被引量:7
1997年
目的:探讨人体测量指标与心血管危险因素水平的相互关系,确定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最密切的人体测量指标。方法:在江苏省金坛县农村抽取35~59岁自然人群(男492名;女606名),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腹围、臀围和血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收缩压、舒张压,计算出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腹/臀比(AHR)和锥削度指数(CI)后,与血脂、血糖及血压水平作典型相关分析。结果:人体测量指标与心血管危险因素指标呈典型相关(典型相关系数为0.31~0.50);人体测量指标中,体重指数的贡献最大,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最密切;血压是心血管危险因素中与人体测量相关最密切的指标。结论:体重指数是本组人群中最简单但最有价值的人体测量指标;而血压是受肥胖影响最大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指标。
钱卫冲王海燕杜福昌王震震朱杰张仕清姚才良钮菊英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血脂血糖血压
国人载脂蛋白B基因Xba Ⅰ 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研究被引量:2
1998年
为研究载脂蛋白B(apoB)基因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I)的关系,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了国人85例ACI和56例正常人(NC)的apoB基因的XbaⅠ位点多态性。结果显示:中国人XbaⅠ位点等位基因频率与国外种族有差异。本研究X+等位基因频率高于日本人、新加坡人,低于印度人、南亚人及欧洲人。NC组X-X+基因型血浆总胆固醇(TC)水平明显高于X-X-基因型(P<0.001)。X-X-基因型个体:ACI组血浆TC、甘油三酯(TG)、apoB、Lp(a)水平明显高于NC组,apoA水平明显低于NC组。提示:X-X-基因型可能与ACI患者血脂异常有关。
李弘钧姚娟王颖王颖丁新生王震震徐希平
关键词:载脂蛋白B基因动脉粥样硬化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脑利钠肽水平与左室重构的关系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脑利钠肽(BNP)水平与左室重构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8例EH患者和2 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BNP浓度;对EH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按检查发现分为EH左室重构组(14例)和EH正常构型组(2 4 )例。结果 EH左室重构组血清BNP水平(3 .31±1 .5 8ng/ml)明显高于EH正常构型组(1. 83±0 .6 5ng/ml)和健康对照组(1 .94±0 . 97ng/ml) (P <0 . 0 1) ,EH正常构型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EH患者血清BNP水平与左室重量指数(LVMI)、平均室壁厚度(WT)呈正相关(P <0 . 0 5 )。结论 有左室重构的EH患者血清BNP水平明显升高,血清BNP水平能反映EH患者左室结构的异常。
陈广胜李新立许迪吴成权王震震廖静
关键词:高血压左室重构脑利钠肽
脂蛋白脂酶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关系的初探被引量:12
1998年
目的探讨脂蛋白脂酶(LPL)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择106例住院存活的心肌梗塞病人按1∶1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吸烟、LPL基因型PVUⅡ(--)和单倍体基因型H+P-是冠心病独立的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载脂蛋白(Apo)A/B比值是冠心病的保护因素。去除其它因素的影响后,LPLPVUⅡ(--)/非(--)和H+P-/非H+P-的OR值为17.18和3.67;HDL-C、ApoA/B比值的OR值在模型A和B中分别为0.14、0.15和0.04、0.09。结论除传统的危险因素外,LPL基因型PVUⅡ(--)和单倍体H+P-可能是易患冠心病的遗传标志;HDL-C。
钱卫冲王强朱铁兵王震震王连生王海燕杜福昌徐希平
关键词:冠心病脂蛋白脂酶基因多态性
免疫反应性胰岛素、真胰岛素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比较研究
2002年
目的 研究免疫反应性胰岛素 (IRI)、真胰岛素 (TI)在不同的人群中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在江苏省邳州市农村共调查 1196名 35~ 5 9岁的常住居民 ,其中男性 5 33名 ,女性 6 6 3名。Spearman相关分析被用来比较在全人群、“正常人群”、高空腹血糖、高血压、超重、高胆固醇血症人群中两种胰岛素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 全人群中 ,两种胰岛素浓度与各变量的关系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外基本相同 ,分层分析显示结果不尽相同。超重患者的舒张压与IRI呈正相关 ,而与TI的相关未达显著性水平 ,女性超重患者、男性高血糖患者、女性高血压患者、男性高胆固醇血症的胆固醇水平与IRI正相关 ,而与TI无此相关关系。女性高血压患者的空腹血糖与IRI的相关未达显著性水平 ,而与TI呈正相关。高胆固醇患者、男性高血压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TI呈负相关关系 ,而与IRI的相关关系未达显著性水平。结论 传统方法所检测的IRI并不能够代表TI的水平 ,以特异的TI的检测来代替IRI的检测 。
贾恩志马建锋陈士伟戚光跃尤春发张静馨王震震钱卫冲李新立王海燕马文珠
关键词:免疫反应性胰岛素真胰岛素心血管危险因素胰岛素抵抗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