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雷
- 作品数:7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Rathke囊肿并垂体腺瘤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总结垂体腺瘤伴Rathke囊肿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伴有Rathke囊肿的垂体腺瘤病例资料。结合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手术治疗以及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2例病人均经翼点入路行开颅手术,术后病理结果为垂体腺瘤合并Rathke囊肿。1例术后随访13个月复查MRI示未见肿瘤及囊肿复发,1例术后视力较术前好转。结论伴有Rathke囊肿的垂体腺瘤临床罕见,鞍区MRI提示垂体腺瘤旁存在囊性信号应考虑合并Rathke囊肿。临床明确诊断依赖于组织病理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标记。对于压迫症状明显且伴有Rathke囊肿的垂体腺瘤可手术治疗。
- 王雷王峻简志宏易伟连海伟余信远刘仁忠
- 关键词:垂体肿瘤中枢神经系统囊肿神经外科手术
-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诊治分析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12例PCNSL患者,手术+放疗+化疗6例,手术+放疗1例,活检+放疗+化疗4例,活检+放疗1例。结果本组仅2例术前诊断为PCNSL。病理学检查示弥漫性大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10例,小细胞T细胞淋巴瘤2例。10例患者出院后随访10个月至5年,手术+放疗+化疗5例,生存2~40个月,平均12.4个月;活检+放疗+化疗4例,平均生存11.9个月;活检+放疗1例生存3个月。结论PCNSLIN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依赖病理学检查;化疗结合放疗是主要治疗手段;部分病例可考虑个体化手术治疗。
- 刘仁忠王峻连海伟杨振兴王雷刘佳秦兴平余信远
- 关键词: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 经顶枕入路手术切除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
- 2016年
- 目的探讨经顶枕入路手术切除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5月经顶枕入路手术切除的24例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24例肿瘤均全切,无死亡患者。术后出现视野偏盲2例,颅内感染3例,硬膜外血肿2例(行急诊手术清除血肿),脑积水4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结论对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评估手术风险,制定手术方案;娴熟的显微手术操作技巧及术后个体化治疗方案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王雷简志宏易伟王峻连海伟余信远丁昊刘仁忠
- 关键词:脑膜瘤侧脑室三角区显微手术
- 年龄和性别因素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17年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年龄和性别因素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有着深远影响。衰老加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缺血性卒中患者在幼年及大于30岁人群中男性占多数。脑卒中事件中"雄性易患"现象可能与卵巢激素的保护作用有关。性别和与之有关的性激素对脑卒中的预后有重要影响。我们将讨论缺血性脑卒中的年龄和性别差异,为临床制定更有效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提供帮助。
- 王雷熊晓星简志宏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年龄性别性激素炎症反应预后
- 翼点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被引量:4
- 2015年
- 鞍结节脑膜瘤多指起源于鞍结节的脑膜瘤,也包括起源于前床突、视交叉沟及鞍隔等部位的脑膜瘤,约占颅内脑膜瘤的5%~10%[1]。因肿瘤位于颅底中线部,位置深在,与视神经、视交叉、下丘脑、颈内动脉及海绵窦等重要结构毗邻,完全切除肿瘤及神经功能保护难度大[2]。2010年1月~2014年6月,我院采用翼点入路和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4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王雷简志宏葛培林易伟王峻连海伟刘仁忠
- 关键词:鞍结节脑膜瘤翼点入路
- 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分型及其显微手术治疗被引量:12
- 2011年
- 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ACoA)动脉瘤的临床分型及其显微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0年4月显微手术夹闭的154例ACoA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瘤顶指向将动脉瘤分为指向前方型、指向上方型、指向后方型、指向下方型和复杂指向型共五型。结果出院时按GOS评分,预后良好(GOS4~5分)134例(87.01%),差(2~3分)12例(7.79%),死亡(1分)8例(5.19%)。146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3年,无再出血及死亡病例。结论 ACoA动脉瘤瘤顶指向复杂多变,根据其瘤顶指向类型进行个体化手术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 王雷田道锋陈治标徐海涛黄书岚蔡强吴立权陈谦学
- 关键词:前交通动脉动脉瘤显微手术
- 缺血性脑卒中后免疫反应与肺部感染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6年
- 缺血性脑卒中是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之一。脑卒中后局部及全身免疫系统的改变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日渐受到重视。脑卒中后存在免疫激活和免疫抑制,炎症反应可以清除坏死组织,但过度的炎症反应会导致继发性损伤;免疫抑制可能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但增加了感染的机会。
- 简志宏王雷金桐古丽娟熊晓星
- 关键词:脑卒中后肺部感染相互作用免疫反应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神经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