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
- 作品数:30 被引量:156H指数:8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BTLA及其抑制剂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应用
-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是BTLA及其抑制剂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应用。本发明为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了新的靶标。本发明选择肝星状细胞特异性条件性BTLA基因敲除小鼠和同背景同窝野生型小鼠为实验对象,分别构建小鼠肝...
- 沈筱芸蔡秀军王琦陈萍冀彤林中杰
- 不同液体复苏方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各器官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观察大鼠失血性休克时各器官细胞的凋亡情况及不同液体复苏方式对其影响。方法将32只SD大鼠制作成未控制性重度失血性休克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无液体复苏组(NF组)、限制性液体复苏组(NS40组)和快速大量液体复苏组(NS80组),每组8只,比较各组的救治疗效,并采用光镜、流式细胞仪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失血/复苏/急救后各组存活大鼠的肝、肾、肺和小肠黏膜等脏器细胞凋亡。结果NS40、NS80两组液体复苏(14/16)大鼠的存活率较NF组(3/8)明显增高(P<0.05),而血清乳酸水平明显降低(P<0.01)。各组存活大鼠的肝、肾、肺和小肠黏膜等器官经TUNEL法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均可见发绿色荧光阳性细胞,其中NS80组存活大鼠的肾(2.6±0.8个/高倍视野)和小肠黏膜(48.0±4.0个/高倍视野)等器官中凋亡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NF组(分别为1.3±0.7个/高倍视野、32.4±4.4个/高倍视野)和NS40组(分别为1.3±0.6个/高倍视野、37.8±5.6个/高倍视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NS80组大鼠的肝(0.74%±0.24%)、肾(4.62%±1.19%)和小肠黏膜(9.98%±1.01%)等器官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NF组(分别为0.44%±0.14%、1.29%±0.18%、2.55%±0.28%)和NS40组(分别是0.34%±0.12%、1.67%±1.
- 陆远强蔡秀军顾琳慧王琦鲍德国
- 关键词:休克大鼠器官原位末端标记法早期病死率休克模型血清乳酸
- Bcap37完全细胞抗原冲击树突状细胞诱导特异性抗乳腺癌免疫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02年
- 目的 研究 Bcap37完全细胞抗原冲击树突状细胞 (DC)能否诱导特异性抗肿瘤免疫 ,探索乳腺癌的免疫治疗方法。方法 从人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 ,用 GM- CSF和 IL - 4诱导出 DC,反复冻融制备 Bcap37完全细胞抗原 ,将此抗原冲击的 DC与 T细胞共培养 ,以 7天后分离的 T细胞为效应细胞 ,与肿瘤细胞混合培养 ,MTT法测定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 单核细胞经细胞因子诱导 8天 ,形态、表型及功能鉴定为成熟 DC;完全细胞抗原冲击 DC诱导的 T细胞对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Bcap37完全细胞抗原冲击
- 张在云吴金民潘宏铭王林波程浩芦桂青王琦方向明
- 关键词:免疫疗法树突状细胞
- 不同镇静方案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被引量:22
- 2016年
- 目的对感染性休克患者临床常用的3种镇静方案进行评估和比较。方法采用简单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45例感染性休克病例按镇静药物的使用分为3组,分别给予咪唑安定、丙泊酚和右美托咪啶镇静。观察3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28d死亡率和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百分比。Treg检测由20例健康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3组患者28d死亡率和机械通气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CU住院时间咪唑安定组(19.7±5.7)d〉丙泊酚组(17.8±5.7)d〉右美托咪啶+丙泊酚组(15.2±5.6)d,ICU住院时间右美托咪啶组较咪唑安定明显缩短(P〈0.05)。3组患者入ICU时外周血Treg百分比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右美托咪啶组治疗后第3天外周血Treg百分比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丙泊酚和咪唑安定组第5天外周血Treg百分比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感染性休克的患者,右美托咪啶镇静的患者ICU住院时间最短,免疫抑制状态的时间也最短。
- 郭丰王琦严春燕黄海英于雪屠骆洋
-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右美托咪啶咪唑安定
-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基因对肝癌细胞杀伤作用及旁观者效应研究
- 2004年
-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TRAIL)基因在诱导肝癌细胞凋亡时是否存在旁观者效应 ,以及旁观者效应的可能机制。方法 构建表达TRAIL基因的双腺病毒载体系统Ad/GT TRAIL +Ad/PGK GV16 ,通过 2 93包装细胞产生的病毒上清液将TRAIL基因转入肝癌细胞SMMC772 1细胞中 ,RT PCR检测TRAIL基因的表达 ,以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 ;不同比例混合培养SMMC772 1/TRAIL和SMMC772 1细胞 ,检测混合细胞生长抑制率来评价TRAIL基因的旁观者效应 ,并以滤去细胞成分的转染细胞培养液培养未转染细胞 ,观测可溶性因子在TRAIL基因旁观者效应中的作用。结果 TRAIL基因对SMMC772 1细胞的生长抑制率与PBS、LacZ基因和Bax基因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SMMC772 1细胞的凋亡率 ,TRAIL基因与PBS、LacZ基因和Bax基因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混合细胞的生长抑制率 ,以SMMC772 1/TRAIL占 0 %时为 0 ,占 5 %时为 15 .9% ,占 2 5 %时为 6 7.0 % ,占 5 0 %时为 80 .2 % ,占 10 0 %时为 87.7% ;以PBS对SMMC772 1的生长抑制率为 0 ,则滤去细胞成分的转染细胞培养液对SMMC772 1的生长抑制率为 4 % ,两者差异无显著性。
- 何超劳伟峰胡晓彤徐向明许靖王琦方炳良
- 关键词:TRAIL基因肿瘤坏死因子旁观者效应基因疗法
- 尖锐湿疣病损组织粗提蛋白对IL-12和IFN-γ分泌的影响
- 目的:研究尖锐湿疣病损组织粗提蛋白对树突状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L-12和蛋白刺激后的树突状细胞对T细胞分泌IFN-γ水平的影响。材料和方法材料:外周血来自健康自愿献血者;尖锐湿疣组织来自患者外阴皮损;包皮来自包皮过长儿童患...
- 芦桂青程浩吴金民张在云方向明王琦赵可佳
- 关键词:尖锐湿疣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
- 利用TaqMan技术定量检测基因表达的引物探针设计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建立优化的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引物探针设计参数。方法设计引物和探针时的原则包括:①上、下游引物的融解温度(Tm值)应尽量相同或相差越小越好,以利于PCR退火温度的优化;②扩增区域应当跨越不同的外显子(在基因组DNA上至少一个以上的内含子),以利于区分基因组DNA扩增产物和cDNA扩增产物;③引物和探针的位置最好位于外显子和内含子交界处,以避免引物和探针与基因组DNA的结合;④扩增区域最好靠近基因的3’端,以减少不完全逆转录的影响。本次研究设计了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人甲胎蛋白mRNA的引物和探针,并提取临床肝癌组织标本中的RNA,检测其中甲胎蛋白的表达。结果本次研究设计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甲胎蛋白mRNA的引物和探针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可用于临床标本的检测。结论本次研究确定的原则对提高利用TaqMan技术定量检测目的基因结果的可靠性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 张行叶景佳魏群陈萍王琦曹江
- 关键词:TAQMAN技术基因表达定量PCR
- 荧光定量PCR检测尖锐湿疣皮损Toll样受体的表达水平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检测尖锐湿疣皮损中Toll样受体(TLRs)的mRNA表达水平,探讨TLRs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免疫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提取40例尖锐湿疣患者皮损和35例HPV阴性的慢性宫颈炎患者宫颈刮落细胞的总RNA,逆转录为cDNA后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TLRl~10的mRNA表达水平,并检测40例尖锐湿疣的HPV分型。结果40例尖锐湿疣患者以低危型HPV6和11型为主(77.5%和55%)。55%尖锐湿疣患者感染两种以上HPV亚型,其中35%合并高危型HPV感染。尖锐湿疣组TLR3、7、8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其他TLRs,TLR9的mRNA表达水平低于其他TLRs(P均〈0.05)。尖锐湿疣皮损TLR1—10的mRNA表达水平在HPV6型和HPV11型感染间以及在低危型与合并高危型HPV感染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尖锐湿疣组TLR1~3、TLR5~8和TLR10的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HPV阴性的慢性宫颈炎组(P均〈0.05),其中TLR2、7、8的mRNA表达水平升高更显著(P均〈0.01)。而TLR4、11LR9的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尖锐湿疣皮损中部分TLRs(3、7、8)表达水平较高,但TLR9表达水平较低。相对于HPV阴性的慢性宫颈炎,尖锐湿疣皮损中TLR1—3、TLR5~8和TLR10的mRNA表达上调。不同HPV型别感染的尖锐湿疣皮损中TLRs表达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推测尖锐湿疣TLRs表达谱的改变可能与HPV感染有一定关系,是否与HPV感染的免疫逃逸机制及持续感染有关尚有待进一步明确。
- 朱小霞程浩张行朱可建周强陈大方王琦
- 关键词:荧光定量PCR尖锐湿疣人乳头瘤病毒TOLL样受体
- 钙网蛋白基因120片段和人乳头瘤病毒6bE7基因诱导的小鼠细胞免疫反应
- 2005年
- 目的研究嵌合DNA疫苗钙网蛋白基因120片段(CRT120)和人乳头瘤病毒6b型E7基因(HPV6bE7)的免疫学特性。方法克隆、构建重组质粒即嵌合DNA疫苗pcDNA3.1-GFP-CRT120/ HPV6bE7、pcDNA3.1-GFP-HPV6bE7、pcDNA3.1-GFP-CRT120;经脂质体转染获得HPV6bE7转染阳性 B16细胞株;用肌内注射法对C57BL/6小鼠进行重组质粒DNA疫苗免疫;检测免疫小鼠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小鼠脾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杀伤活性以及与靶细胞共孵育后白介素2和干扰素γ的分泌水平。结果获得构建正确的嵌合DNA疫苗pcDNA3.1-GFP-CRT120/HPV6bE7以及稳定表达HPV6bE7 的阳性细胞株。CRT120/HPV6bE7较之HPV6bE7能引起免疫小鼠外周血中CD8+T淋巴细胞亚群分化和 TCRγδ T细胞上调(P<0.05),脾淋巴细胞与靶细胞共孵育上清液中白介素2和干扰素γ的浓度也明显高于HPV6bE7和CRT120组(P<0.05);CRT120/HPV6bE7免疫的小鼠淋巴细胞对靶细胞B16/HPV6bE7 有明显的杀伤活性。结论 CRT120/HPV6bE7嵌合DNA疫苗能够诱导免疫小鼠的病毒抗原特异性细胞免疫。
- 徐妍程浩赵可佳叶俊张行宋韬陈民利王琦
- 关键词:钙网蛋白
- 重症急性胰腺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被引量:16
- 2003年
- 目的 阐述中性粒细胞凋亡在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的发生以及进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2 0 0 0~ 2 0 0 2年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测定SAP组、轻症急性胰腺炎 (MAP)组和健康对照组各 2 0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 ,并分析急性胰腺炎发生系统性炎性反应综合征 (SIRS)、MODS与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关系。结果 SAP组、MAP组和对照组中性粒细胞凋亡分别为 (2 2 6± 0 76 ) %、(3 0 7± 1 10 ) %、(3 88± 1 2 0 ) %。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未发生SIRS组、SIRS组与MODS组胰腺炎病人中性粒细胞调亡分别为 (3 35± 1 0 2 ) % ,(2 6 9± 0 84 ) % ,(1 80± 0 6 7) % ,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外周血延缓的中性粒细胞凋亡在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是胰腺炎病人发生SIRS并进展为MODS的重要环节。
- 林玲方力争王琦
-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