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灵

作品数:24 被引量:173H指数:8
供职机构:湘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电针
  • 5篇针灸
  • 4篇电针治疗
  • 4篇足三里
  • 4篇黏膜
  • 4篇黏膜损伤
  • 4篇胃黏膜
  • 4篇胃黏膜损伤
  • 4篇膜损伤
  • 3篇电针足三里
  • 3篇针刺
  • 3篇疗效
  • 3篇康复
  • 3篇急性胃黏膜损...
  • 3篇骨质
  • 3篇骨质疏松
  • 3篇关节
  • 2篇性关节炎
  • 2篇治疗偏头痛
  • 2篇痛风

机构

  • 14篇湘南学院
  • 14篇湘南学院附属...
  • 4篇湖南中医药大...
  • 2篇湖南城市学院
  • 1篇江苏省中医院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南大学
  • 1篇东莞市东阳光...

作者

  • 24篇王灵
  • 16篇谢菊英
  • 9篇肖丽
  • 5篇王珊玺
  • 4篇邓常青
  • 3篇彭楚湘
  • 3篇李晓毛
  • 3篇周国平
  • 2篇李志宏
  • 2篇李高权
  • 2篇贺莉萍
  • 2篇陈菁
  • 1篇吴晓莲
  • 1篇李晓玲
  • 1篇胡蓉
  • 1篇陈璐
  • 1篇李铁浪
  • 1篇李启秀
  • 1篇沈菁
  • 1篇唐伟

传媒

  • 3篇针灸临床杂志
  • 3篇湖南中医杂志
  • 3篇湘南学院学报...
  • 2篇中国针灸
  • 2篇湖南中医学院...
  • 1篇智慧健康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医药学刊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 5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5
  • 3篇2012
  • 1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7
  • 3篇2006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腕踝针与传统腕踝针对痛症疗效的比较观察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新腕踝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治疗组采用新腕踝针针刺,对照组采用传统腕踝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平均起效时间及持续缓解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腕踝针对肩周炎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腕踝针组。
王珊玺谢菊英王灵肖丽
关键词:腕踝针肩周炎
中药熏蒸辅助治疗踝关节骨折中后期的疗效观察与护理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治疗踝关节骨折中后期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中后期的患者共81例,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设计,按照住院号的奇偶将81例患者分为熏蒸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活血化瘀、通经活络药物注射并配合微波治疗及康复护理指导,熏蒸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以中药熏蒸治疗代替微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改善程度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第7天症状体征总体的改善程度即开始出现差异,第21天两组疗效统计显示,熏蒸组的总有效率为92.68%,对照组为65.00%,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熏蒸疗法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减轻炎症反应、消肿止痛、松解粘连的功效,对骨折中后期症状体征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用于其辅助治疗。熏蒸时须注意护理,以充分发挥疗效并避免烫伤。
吴晓莲何国平王灵
关键词:中药熏蒸踝关节骨折疗效观察护理
一种骨质疏松预防诊断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骨质疏松预防诊断装置,包括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固定连接在注射部上,且注射部滑动套装在清理防护部上;支撑装置上旋转轴接有诊断装置;支撑装置的底部分别旋转轴接有铅防护装置;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设有两组...
谢菊英李高权肖丽曹夏胡丽萍陈菁王灵王珊玺刘海涛石俊林胡晓妹黄敏曹丽英唐晓艳
文献传递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选穴规律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选穴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针灸治疗IBS的临床文献,筛选文献并提取腧穴处方,运用软件分析取穴规律。结果:描述性分析提示,针灸治疗IBS最常选取的经脉分别是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和任脉;主要选取募穴、下合穴、五输穴等特定穴,腧穴部位分布以四肢和胸腹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得出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核心穴对为“天枢-足三里”,核心腧穴处方为“天枢、足三里、上巨虚”。结论: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探索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取穴规律,为临床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提供科学依据。
李锂孙建华裴丽霞裴丽霞陈昊耿昊陈昊
关键词:针灸肠易激综合征数据挖掘选穴规律
电针对去势SD大鼠骨密度的影响
2012年
目的从骨密度探讨针刺防治不同程度骨量丢失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的作用机理。方法选用10~12月龄清洁级雌性SD大鼠分组:假手术大鼠为对照组;去势大鼠按骨量丢失程度分层,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电针组、药物组、电针加药物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不摘除卵巢,其余4组均摘除双侧卵巢。术后8周,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股骨、第4及第5腰椎的骨密度。结果模型组骨密度值明显低于假手术组;电针组与药物组比较骨密度值相当;电针加药物组与模型组比较骨密度明显高于模型组。结论电针在改善去势SD大鼠骨密度方面具有与药物(阿仑磷酸钠)相同的功效,在服用阿仑磷酸钠的同时,辅以电针,电针能够明显促进药物的功效。
肖丽谢菊英王灵王珊玺
关键词:绝经后骨质疏松骨密度动物实验
胰岛素皮下注射致脂肪营养不良的治疗研究
2007年
目的研究胰岛素皮下注射致脂肪营养不良的治疗方法。方法将使用胰岛素注射治疗的糖尿病患者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为TDP(神灯)照射组,对照组(31例)为空白对照组,治疗组每天TDP照射2次,1月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22例痊愈,9例好转,1例无效。对照组5例痊愈,20例好转,6例无效。结论TDP照射是胰岛素皮下注射致脂肪营养不良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李晓毛谢菊英王灵
关键词:胰岛素脂肪营养不良TDP
电针足三里与内关公孙不同配伍对胃黏膜损伤大鼠NO EGF的影响被引量:17
2006年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与内关、公孙不同配伍对胃黏膜损伤大鼠表皮生长因子(EGF)、一氧化氮(NO)的影响以了解不同配伍其效应有何差异。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足三里组、足三里配内关组、足三里配公孙组、足三里配内关公孙组、模型组、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用无水乙醇按0.6mL/100g灌胃,造成胃黏膜损伤模型。各组检测胃黏膜EGF、血清和胃黏膜N0含量。结果:各电针组胃黏膜EGF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血清和胃黏膜NO含量高于模型组(P<0.05);足三里组、足三里内关组、足三里公孙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而足三里内关公孙组对比这三组均有显著差异。结论:电针足三里与内关、公孙不同配伍能提高胃黏膜EGF含量,促进NO的合成与释放,起到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内关、公孙与足三里单独配伍没有明显地增效作用,而两穴合用时可有明显增效作用。
王灵彭楚湘周国平邓常青
关键词:足三里内关公孙不同配伍电针胃黏膜
多元化教学方法在临床运动疗法教学中的运用被引量:1
2015年
临床运动疗法学是康复治疗学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学习内容多,概念抽象及治疗技术多,理论知识记忆难,治疗手法复杂多样,掌握难。通过对这门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最终达到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肖丽谢菊英王灵欧阳子腾
关键词:教学方法康复治疗学
电针足三里、中脘对急性胃黏膜损伤大鼠NO、GAS、EGF的影响被引量:26
2010年
目的:观察足三里与中脘配伍电针对表皮生长因子(EGF)、一氧化氮(N0)、胃泌素(GAS)的影响,来探讨单穴或多穴配伍治疗对胃黏膜损伤修复作用的差异。方法: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足三里组、中脘组、足三里配中脘组、模型组、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用无水乙醇按0.6 ml/100 g灌胃,造成胃黏膜损伤模型。各组检测胃黏膜EGF、血清和胃黏膜N0、GAS含量。结果:各电针组EGF、NO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GAS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足三里组、中脘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足三里配中脘组与这两组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足三里、中脘两穴配伍对胃黏膜损伤修复有协同增效作用。
王灵
关键词:足三里中脘胃黏膜胃泌素
在线提取HPLC-ABTS联用分析葛花中抗氧化成分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建立样品在线提取HPLC-ABTS联用的方法快速分析葛花中的抗氧化活性成分。方法 葛花样品与硅藻土1∶50混合后,取适量置于在线提取罐中,使用流动相进行在线提取。采用Agilent 120 SB-AQ色谱柱(4.6 mm×50 mm,2.7μm),0.1%甲酸-乙腈作为流动相,1 mL·min^(-1)流速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64 nm;经色谱柱分离后的各成分与柱后引进的ABTS溶液混合反应后,于750 nm波长下在线检测抗氧化活性成分。结果 同步完成了葛花样品的提取、分离和抗氧化检测,从中分离得到14个色谱峰,并鉴定了11个化合物,其中5个成分具有抗氧化活性。结论 建立的分析技术简便可行、高效稳定,可实现葛花药材的同时提取、分析与筛选其抗氧化活性成分,对葛花的综合质量评价及相关产品的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陈菁王巧黄琦沈千汇王灵谢菊英钱正明
关键词:葛花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