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建民

作品数:61 被引量:253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航天支撑技术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领域

  • 34篇航空宇航科学...
  • 15篇理学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机械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0篇模态
  • 17篇火箭
  • 14篇结构动力
  • 14篇结构动力学
  • 12篇运载
  • 12篇运载火箭
  • 10篇航天
  • 9篇有限元
  • 8篇航天器
  • 7篇模态试验
  • 6篇动力学
  • 6篇模型修正
  • 6篇航天器结构
  • 4篇有限元模型
  • 4篇振动
  • 3篇正弦振动试验
  • 3篇声发射
  • 3篇陶瓷
  • 3篇气动
  • 3篇稳定性

机构

  • 60篇北京强度环境...
  • 7篇中国运载火箭...
  • 4篇中国空间技术...
  • 3篇北京空间飞行...
  • 3篇北京宇航系统...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大连海事大学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河北大学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北京宇航系统...

作者

  • 61篇王建民
  • 15篇张忠
  • 13篇韩丽
  • 10篇李海波
  • 9篇邱吉宝
  • 8篇秦朝红
  • 6篇郭静
  • 6篇原凯
  • 5篇黄卫瑜
  • 5篇任方
  • 5篇高博
  • 4篇刘振皓
  • 4篇刘武刚
  • 4篇秦玉灵
  • 4篇谭志勇
  • 4篇张德文
  • 4篇韩增尧
  • 4篇荣克林
  • 4篇邹元杰
  • 3篇靳荣华

传媒

  • 18篇强度与环境
  • 6篇航天器环境工...
  • 5篇导弹与航天运...
  • 3篇宇航学报
  • 1篇振动工程学报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仪表技术与传...
  • 1篇航天器工程
  • 1篇中国空间科学...
  • 1篇无损检测
  • 1篇Transa...
  • 1篇载人航天
  • 1篇中国科学:技...
  • 1篇第八届全国加...
  • 1篇中国计算力学...
  • 1篇北京力学会第...
  • 1篇第五届国防科...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 1篇北京力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9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谐振式三点弯高温疲劳试验机
本发明公开了谐振式三点弯高温疲劳试验机,下夹具、主动杆、动力传感器、静力传感器、激振杆、激振器相互连接构成动力加载运动组件,为保持动力加载运动组件轴向单自由度运动,利用下运动定位簧片、上运动定位簧片将动力加载运动组件横向...
王建民李海波丁竹生吴建国刘宝瑞王龙任方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识别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脉动推力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识别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脉动推力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固体火箭发动机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加速度,加速度为时间域t的加速度;将时间域t的加速度变换为时间域τ的加速度,得到对应时间域τ的加速度,固体火箭发动...
王建民韩丽李海波韦冰峰肖健张忠刘振皓任方
文献传递
带有连接结构的导弹动特性试验研究方法被引量:7
2006年
导弹的头体连接对导弹的整体结构动力学特性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这种结构会呈现较强的非线性特征,其动特性参数会随着外界载荷和振动量级的变化而变化,而该参数又是飞行稳定控制系统设计的重要依据。因此,为了考察和评定带有间隙结构的导弹动特性参数随载荷和振动量级变化的情况,本文阐述了一种不同于以往导弹全弹结构动特性试验的新的试验思路-加载试验方法和变量级试验方法,针对一个具体的导弹型号,给出了典型载荷的加载实现方式,最后还给出了试验结果并对结果进行了原理性的解释。通过本文的研究表明,本文提出的试验方法在今后的导弹型号研制当中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该方法也可推广到其他类似的民用结构的应用当中。
王建民李国栋黄卫瑜
关键词:导弹结构动力学模态
航天器结构虚拟动态试验技术研究
随着航天器结构越来越复杂仅仅用数值分析方法或者仅仅用实尺动态试验方法都不能解决现代航天器结构动力学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采用航天器结构虚拟动态试验技术。简要综述如下:1)虚拟模态试验技术。提出了适用于航天器复杂结构模...
邱吉宝王建民张正平
关键词:结构动力学航天器结构
文献传递
空气舵气动力-脉动压力-结构耦合响应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气动力、脉动压力、结构振动相互作用,组成复杂的多场耦合系统,给动力学分析带来极大的挑战。文章基于PCL和DMAP语言自主研发了气动力–脉动压力–结构耦合响应分析软件,以复合材料空气舵为研究对象,建立其有限元模型,并开展模态分析;进而,建立基于Van Dyke修正活塞理论的气动模型,基于模态法分析了气动力–脉动压力–结构三者耦合的空气舵响应,并与不考虑气动力效应的非耦合结构响应进行对比,探究了气动力耦合效应对空气舵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气动弹性效应能使得空气舵振动响应从随机振动变为发散极限环振荡形式的高阶运动,显著改变脉动压力响应谱。可以预测,结构声疲劳分析中必须考虑气动弹性效应。
郭静张忠谷迎松王建民李海波高博
关键词:气动力活塞理论有限元模型模态分析
航天器结构动态优化设计仿真技术被引量:20
2003年
本文简要回顾了航天器结构设计技术的发展情况 ,说明结构动态实验仿真技术是结构动态优化设计仿真技术的基础 ,介绍了两种模态试验仿真技术与试验建模技术 ,给出捆绑式运载火箭试验仿真技术实例 。
邱吉宝王建民谭志勇黄卫瑜
关键词:航天器仿真技术建模技术模态试验
基于地面试验数据的航天飞行器力学环境预示平台
针对目前航天飞行器力学环境预示存在的工作分散、数据利用率低且预示结果与实际情况差别较大等问题,提出基于地面试验数据的力学环境预示平台,将实物试验数据与虚拟分析有机结合,研究了平台的系统结构、各子系统所采用的方法与输入及地...
韩丽王建民李海波秦朝红任方
关键词:力学环境
噪声作用下加筋板的几何非线性随机响应被引量:1
2020年
提出了一种降阶模型、等效线性化和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对噪声荷载作用下加筋板的几何非线性随机振动进行分析。基于大挠度有限元公式,得到加筋板的非线性运动方程。为了减少计算量,建立了结构的降阶模型,然后通过DMAP语言编程将等效线性化技术集成到NASTRAN有限元软件中。针对加筋板建立了梁-板组合的有限元模型,梁单元与壳单元共用节点,并确定梁的偏置和截面属性。本方法可以分别获得梁、板单元的应力响应均方根值,并可得到加筋板有/无加筋面各自的应力分布。最后对比分析了分别由线性和等效线性化方法得出的统计动态响应结果。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分析加筋板的几何非线性随机响应。几何非线性因素在加筋板随机振动响应预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强噪声载荷下。
杨少冲李有晨杨庆生王建民
关键词:加筋板噪声载荷等效线性化
界面韧性对C/SiC材料拉伸强度影响分析
2023年
C/SiC复合材料的损伤失效行为与内部微细观组分的原位力学性能的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多尺度建模结合渐进损伤分析,研究了微观界面层断裂韧性对C/SiC宏观拉伸强度的影响。微观渐进损伤分析表明不同界面层韧性可以产生两种损伤扩展模式,显著改变纤维束横向拉伸和轴向剪切强度值;基于三维Hashin准则的细观损伤分析进一步表明会对C/SiC的宏观拉伸强度产生8.2%的影响。本文的结果可以为C/SiC复合材料失效分析及优化设计提供支撑。
李尧王晓晖刘宝瑞侯传涛王建民吴振强
关键词:陶瓷基复合材料界面层断裂韧性
多点激振系统的模态试验技术被引量:7
1999年
综合论述了多点激振系统的硬件、软件的组成与配置,以及模态试验技术的理论依据和基本算法。利用该系统进行了一系列试验(从典型件到若干个实际型号的大规模的地面模态试验),已经取得了工程上可用的满意的结果。经讨论说明了该系统的技术水平是先进的。
黄怀德郎德民黄卫瑜王建民刘一峰
关键词:重型运载火箭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