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源长

作品数:165 被引量:677H指数:13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7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 1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8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3篇疼痛
  • 28篇麻醉
  • 23篇镇痛
  • 21篇术后
  • 20篇芬太尼
  • 19篇气管
  • 13篇插管
  • 12篇神经节
  • 12篇手术
  • 12篇气管插管
  • 10篇受体
  • 10篇细胞
  • 10篇经痛
  • 10篇背根
  • 10篇背根神经节
  • 9篇神经痛
  • 9篇通气
  • 8篇神经病
  • 8篇神经病理
  • 8篇神经病理性

机构

  • 164篇第二军医大学
  • 5篇济南军区总医...
  • 4篇复旦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上海市杨浦区...
  • 2篇北京协和医院
  • 2篇成都市新都区...
  • 2篇上海市第七人...
  • 2篇宜兴市人民医...
  • 2篇淄博市妇幼保...
  • 1篇成都军区昆明...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沈阳军区总医...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中医医...

作者

  • 165篇熊源长
  • 60篇邓小明
  • 38篇许华
  • 30篇陈辉
  • 26篇李金宝
  • 17篇马宇
  • 10篇陈辉
  • 10篇刘毅
  • 9篇毛燕飞
  • 9篇吕虎
  • 8篇赵晓虹
  • 7篇范晓华
  • 7篇朱科明
  • 7篇刘佩蓉
  • 6篇王嘉锋
  • 6篇许华
  • 6篇王晓琳
  • 6篇龚政
  • 5篇侯炯
  • 5篇孙继虎

传媒

  • 15篇第二军医大学...
  • 14篇临床麻醉学杂...
  • 13篇中华麻醉学杂...
  • 9篇中国疼痛医学...
  • 9篇上海医学
  • 8篇国际麻醉学与...
  • 3篇介入放射学杂...
  • 3篇解放军医院管...
  • 3篇实用疼痛学杂...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中国危重病急...
  • 2篇人民军医
  • 2篇国外医学(麻...
  • 2篇老年医学与保...
  • 2篇麻醉与监护论...
  • 2篇西部医学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11篇2016
  • 13篇2015
  • 7篇2014
  • 18篇2013
  • 11篇2012
  • 8篇2011
  • 14篇2010
  • 12篇2009
  • 20篇2008
  • 14篇2007
  • 10篇2006
  • 2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1
  • 4篇2000
  • 1篇1999
  • 7篇1998
1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镜面罩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06年
熊源长陈辉许华邓小明
关键词:氧吸入疗法内镜面罩支气管镜麻醉
部分液体通气对大鼠内毒素肺损伤的治疗作用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探索部分液体通气对内毒素急性肺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16只 SD大鼠经颈静脉注射内毒素制成急性肺损伤模型后 ,随机分为两组 :急性肺损伤 (AL I)组和部分液体通气 (PL V)组。所有动物行机械通气 ,PL V组在注射内毒素 30 min后经气管插管给予氟碳液 ,剂量 10 ml/ kg,造成 AL I,在 6 h内测定血气、血流动力学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 ,实验结束后取肺作病理检查。结果 :两组对循环功能无明显影响 ,PL V可改善内毒素引起的 Pa O2 和 p H下降 ,病理显示部分液体通气时肺间质及肺泡毛细血管扩张不明显 ,仅有少量的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急性肺损伤的大鼠行部分液体通气能够显著改善气体交换 。
李金宝邓小明朱科明李文献熊源长徐美英
关键词:部分液体通气内毒素急性肺损伤
不同剂量依托咪酯麻醉诱导时瑞芬太尼抑制病人气管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被引量:6
2008年
依托咪酯是临床常用短效静脉麻醉药,起效快、安全界限大、ED50/LD50比值为26.4、清醒迅速、对呼吸无明显抑制、无术中知晓是其突出优点。瑞芬太尼是超短效μ受体激动剂,可抑制气管插管反应。本试验拟研究不同剂量依托咪酯麻醉诱导时瑞芬太尼抑制病人气管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Cp50),为临床提供参考。
赵晓虹李金宝邓小明熊源长赵建华宁吉顺
关键词:气管插管反应瑞芬太尼依托咪酯麻醉诱导靶浓度
内镜型口咽通气道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镜型口咽通气道,以解决经口消化内镜检查或操作时会发生气道梗阻等临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镜型口咽通气道,包括防咬型口圈(1)、口咽通气道和通气吸痰通道(...
杨宇光熊源长王嘉锋李博刘征邓小明
文献传递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机制和临床进展被引量:20
2001年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由水痘疱疹病毒引起的带状疱疹发病后遗留下的严重并发症,在老年患者发病率较高, 临床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国内外对此作了较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薛明喜熊源长王景阳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病机制
知觉痛觉定量分析仪在预测气管插管反应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应用知觉痛觉定量分析仪(PainVision)测定给予芬太尼前后患者电流感知程度的变化,探索其预测气管插管反应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选取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Ⅰ或Ⅱ级的肛肠外科术前患者50例,入手术室后进行心电监测,应用知觉痛觉定量分析仪测定患者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kg)前后的感知阈和痛阈,并计算变化率。在进入手术室(T0)、两次测定感知阈和痛阈时(T1、T2)、气管插管前即刻(T3)和气管插管后即刻(T4)各时间点,记录患者的收缩压(SBP)和心率(HR),并计算气管插管前后SBP和HR的变化。分析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与感知阈变化率(ST%)和痛阈变化率(PT%)之间的关系。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PT%的最佳判断阈值,并计算该阈值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T4时间点的SBP显著高于T3时间点(P<0.05),HR显著快于T3时间点(P<0.05)。芬太尼注射后的感知阈和痛阈分别为30.96±27.33和72.69±44.77,均显著高于注射前的13.46±8.72和43.54±29.65(P值均=0.000)。ST%与气管插管前后SBP和HR的变化均不相关(r=0.230、0.268,P值均>0.05),PT%与气管插管前后SBP和HR的变化均呈负相关(r=-0.802、-0.885,P值均<0.05)。根据ROC曲线确定PT%最佳界值为50%,此值的灵敏度为73.1%,特异度为95.8%,阳性预测值为95.0%,阴性预测值为76.7%,正确指数(灵敏度+特异度-1)为68.9%。PT%<50%组气管插管反应阳性19例、阴性1例,PT%≥50%组气管插管反应阳性7例、阴性23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693,P=0.000)。结论知觉痛觉定量分析仪操作方便,患者易耐受,短时间内可评估疼痛值,相对客观。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kg后,患者的感知阈、痛阈明显提高;且痛阈提高越明显,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越小,PT%≥50%者在气管插管时发生心血管反应的构成比明显低于PT%<50%者;但感知阈与气管插管反应的关系不大�
吕娟陈辉沈祎蕾封莉莉熊源长
关键词:痛阈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变化
机械通气下静脉麻醉药对兔内毒素损伤炎症反应的影响被引量:5
1998年
目的:通过建立内毒素(LPS)损伤兔模型,研究咪唑安定、芬太尼和异丙酚在机械通气条件下对机体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32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四组,除埘照组外,其余各组分别以芬太尼、咪唑安定和异丙酚行静脉诱导并持续用药,呼吸机呼吸,平稳后静注LPS2μg·kg^(-1)诱发损伤。结果:三种静脉麻醉药持续静脉用药、呼吸机控制呼吸可明显降低LPS血症时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峰值活性,减少平均动脉压的下降程度;不同药物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各种药物对血清磷脂酶A_2活性变化无显著影响。结论:三种静脉麻醉药在控制呼吸下可减轻LPS对机体的早期损伤,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TNF的合成或释放而实现的。
倪文熊源长邓小明刘树孝
关键词:内毒素血症机械通气静脉麻醉药
疼痛治疗的并发症
1概述各种治疗过程中都可能出现并发症,急性或慢性疼痛治疗也不例外。预防治疗并发症的最好方法是详细了解药物治疗靶位邻近解剖结果并且懂得如何使治疗带来的损伤最小化。许多疼痛治疗方法都是在放射透视技术引导下实施,这大大提高了许...
熊源长韩烨刘毅
文献传递
活性氧对背根神经节P2X3受体介导的痛信号功能影响
<正>目的:探讨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对P2X3受体介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影响。方法:采取成年雌性SD大鼠建立背根神经节慢性压迫(CCD)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选取模型成功的3...
陈辉吕虎徐娟娟许华孙继虎熊源长
文献传递
颈椎手术围手术期的麻醉处理被引量:9
2009年
随着脊柱内固定器械种类和使用方法的进展,颈椎手术范围和种类日益增多,对麻醉技术的要求已不仅仅满足于无痛、无意识和肌松等基本要求。麻醉医师已参与到脊柱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处理的全程中。现将近年来颈椎手术麻醉经验教训及颈椎手术麻醉方面的进展综述如下。
马宇熊源长邓小明侯铁胜
关键词:颈椎手术麻醉处理脊柱内固定器械手术范围麻醉技术麻醉医师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