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浩
- 作品数:8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分子生物学和组织工程学在皮肤溃疡治疗中的应用
- 2014年
- 本文对近10年来分子生物学和组织工程学在皮肤溃疡治疗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 熊浩兰海梅
- 关键词:皮肤溃疡
- 儿童狼疮性脑病1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观察儿童狼疮性脑病(NPSLE)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总结我院19例NPSLE患儿的临床资料(病史、查体、辅助检查、治疗等)进行分析。结果:7例患儿首诊时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12例患儿出现NPSLE前有不同病程的SLE病史。NPSLE患儿中癫痫症状发生频率最高(7例)。均出现狼疮活动的指标(如血沉加快,补体C3、C4下降)。6例患儿行头颅MRI检查,均有阳性发现。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冲击联合免疫抑制剂以及血液净化等综合治疗为NPSLE有效治疗方法。结论:NPSLE可发生于儿童。癫痫在NPSLE患儿中发生率高,是SLE致死主要原因之一。脑脊液(CSF)、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MRI)、脑电图(EEG)等联合检查有助于NPSLE的早期诊断。对NPSLE应采取个体化综合治疗。
- 陈名华赖宽彭宇声张静熊浩王智琴曾抗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脑病儿童
- 尖锐湿疣角质形成细胞中陷窝蛋白1的表达与细胞增殖和凋亡的相关性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陷窝蛋白1在尖锐湿疣角质形成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和凋亡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化EnVision法和TUNEL技术检测40例尖锐湿疣皮损组织和10例健康人包皮组织中角质形成细胞陷窝蛋白1、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和细胞凋亡,计算陷窝蛋白1平均吸光度、增殖指数和凋亡指数,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尖锐湿疣组中陷窝蛋白1表达与增殖指数、凋亡指数的相关性。针对陷窝蛋白1基因设计3条siRNA,用脂质体转染法将siRNA导入HaCaT细胞,用荧光定量PCR方法筛选出干扰效果最佳的siRNA,转染HaCaT细胞为实验组,转染非特异序列的细胞为阴性对照组,未转染的细胞为空白对照组。Western印迹和免疫荧光检测转染48h后陷窝蛋白1的表达水平;MTS法分别测定干扰陷窝蛋白1基因24、48、72h后HaCaT细胞增殖的变化;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干扰陷窝蛋白1基因48h后HaCaT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尖锐湿疣角质形成细胞中陷窝蛋白1的表达(0.042±0.021)显著低于正常包皮组织(0.181±0.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43,P〈0.001)。尖锐湿疣皮损中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指数(65.63%±19.86%)和凋亡指数(24.12%±10.86%)均显著高于正常包皮组织(23.51%±4.00%,3.13%±1.1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40、11.970,均P〈0.001)。尖锐湿疣组陷窝蛋白1表达与增殖指数呈显著负相关(r=一0.798,P〈0.05),与凋亡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825,P〈0.05)。荧光定量PCR显示siRNA一2在浓度25nmol/L下抑制效果最佳。Western印迹和免疫荧光显示,转染siRNA48h后,实验组陷窝蛋白1的表达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MTS结果显示,实验组细胞24、48和72h时的A值分别为0.563±0.013、0.628±0.006和0.811±0.018,高于空白对�
- 熊浩黎倩刘清秀陈平姣陈名华张静高琰曾抗
- 关键词:尖锐湿疣角蛋白细胞细胞增殖
- 小腿溃疡449例病因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明确下肢溃疡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方法:对449例小腿溃疡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主要发病原因依次是外伤性感染(40.5%)、下肢静脉曲张(22.9%)和糖尿病(10.7%)。结论:外伤性感染、下肢静脉曲张和糖尿病是小腿溃疡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
- 兰海梅熊浩
- 关键词:下肢溃疡外伤下肢静脉曲张糖尿病
- 类似颈静脉球体瘤临床表现的面神经纤维瘤一例
- 2008年
- 患者女,36岁,因左侧突发性面神经麻痹10年,左耳搏动性耳鸣、听力下降4年余于2006年11月20日入院。10年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嘴角向右侧歪斜,当地医院以Bell面神经麻痹治疗,效果一般,但未进行性加剧。4年前出现左侧持续高调搏动性耳鸣,与脉搏节律一致,按压同侧颈部血管区后明显减轻;
- 陈怀宏梁勇熊浩李湘萍欧阳天斌
- 关键词:颈静脉球体瘤搏动性耳鸣听力下降颈部血管
- 陷窝蛋白1与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控蛋白激酶在尖锐湿疣皮损中的表达及意义
- 2016年
- 目的:探讨陷窝蛋白(caveolin)-1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控蛋白激酶(p-ERK)在尖锐湿疣(CA)组织中的表达及在CA发病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40例CA患者组织(CA组)和12例正常人包皮组织(正常对照组)中caveolin-1和p-ERK的表达和分布,比较二者在2组标本中棘层和基底层的表达差异及相关性。结果:1CA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棘层中caveolin-1的表达显著下降(P<0.05),p-ERK的表达显著上升(P<0.05),在基底层中caveolin-1和p-ERK的表达均无差异(P>0.05);2Caveolin-1和p-ERK在CA组棘层中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CA皮损组织棘层中caveolin-1表达下降,p-ERK表达上升,二者的表达成负相关,caveolin-1表达下调可能引起ERK1/2信号通路活化加强,参与CA的发病。
- 杨正慧熊浩刘清秀陈平姣陈名华张静高琰曾抗
- 关键词:尖锐湿疣
- 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顽固性血小板减少一例
- 2015年
- 患者女,40岁,全身水肿1个月。患者于2013年4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耳鸣不适伴听力下降,在外院诊断为左耳感音神经性耳聋。给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具体不详)后耳鸣闷塞感缓解出院。出院后逐渐出现颜面部轻度水肿,以眼部为主,进行性加重,累积四肢,致行走不便。伴全身乏力、胸闷不适、腹胀、酸痛,以肾区疼痛为主,按压时加重。院外超声提示:双肾结石。
- 曹灿王茜王梦蕾曾抗韩凯熊浩黎倩杨磊李莉
- 关键词: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血小板减少顽固性并发糖皮质激素类全身水肿
- 颞部巨大溃疡性外毛根鞘癌1例
- 2015年
- 患者女,76岁。右颞部溃疡逐渐增大5年,加重2个月。皮损表现为右颞部一7cm×5cm大小溃疡,边界清楚,呈堤状隆起,表面伴脓血性分泌物,右耳后一2cm×2cm暗红色肿物。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大致正常,真皮浅层见大片肿瘤细胞团块,呈分叶状分布,未与表皮相连,团块边缘肿瘤细胞呈栅栏状排列,团块中央肿瘤细胞多由透明细胞组成,伴有均质性角化,部分瘤细胞有显著的异型性和核分裂象。诊断:外毛根鞘癌。给予一个疗程的放射治疗后,患者失访。
- 熊浩曾抗彭宇声曹灿王梦蕾兰海梅
- 关键词:溃疡外毛根鞘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