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潘晓芬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儿童
  • 2篇遗传性
  • 2篇遗传性肾炎
  • 2篇肾炎
  • 2篇输尿管
  • 2篇突变
  • 2篇突变分析
  • 2篇尿管
  • 2篇紫癜
  • 2篇临床病理
  • 2篇基因
  • 2篇家系
  • 2篇过敏
  • 2篇过敏性
  • 2篇过敏性紫癜
  • 2篇候选基因
  • 2篇反流
  • 2篇膀胱
  • 2篇膀胱输尿管
  • 2篇膀胱输尿管反...

机构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潘晓芬
  • 6篇刘玉玲
  • 4篇林国模
  • 4篇付四毛
  • 2篇李小琳
  • 2篇吕峻峰
  • 1篇廖艳
  • 1篇雷辛衍
  • 1篇龙晓玲
  • 1篇张泉山
  • 1篇吴涛
  • 1篇周涛
  • 1篇舒建义
  • 1篇周涛
  • 1篇吴涛

传媒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皖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中国小儿急救...
  • 1篇北方药学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婴幼儿泌尿道感染药敏分析以及潜在病因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婴幼儿泌尿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耐药状况以及潜在的病因,为临床诊治提供指导。方法: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0~4岁尿培养阳性患儿药敏结果以及潜在病因。结果:尿培养阳性标本221例,其中大肠埃希菌139株(62.9%),肺炎克雷伯杆菌16株(7.2%),屎肠球菌23株(10.4%),这三种细菌对青霉素、磺胺类以及一、二代头孢敏感性较低,对第三代头孢耐药率逐步增加,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较好,27名患者发现存在潜在病因,其中输尿管膀胱反流19名。结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屎肠球菌是婴幼儿泌尿道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对当前常用抗生素已产生了广泛的耐药性,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可作为婴幼儿泌尿道感染的推荐用药,反复泌尿道感染的患者需加强病因的追查。
潘晓芬刘玉玲林国模
关键词:泌尿道感染婴幼儿大肠埃希菌膀胱输尿管反流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对过敏性紫癜患儿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对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小儿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HSP患儿80例为研究组,取同期我院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行13C呼气试验(13C-UBT)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将研究组分为Hp阳性组和Hp阴性组;两组患儿均根据患者肾损害病情进行相关治疗,其中Hp阳性组采用Hp根除三联疗法。比较各组Hp感染率,Hp感染对HSP患儿肾脏损害发生率及肾损害恢复率,并记录HSP患儿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结果:研究组Hp感染率63.75%,对照组40.00%,研究组Hp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7.002,P=0.008)。伴Hp感染HSP患儿肾脏损害发生率为66.67%,显著高于无Hp感染HSP患儿(34.48%,P〈0.05);伴Hp感染HSP患儿经Hp根除治疗后门诊随访3个月肾损害恢复率为85.29%,无Hp感染HSP患儿门诊随访3个月肾损害恢复率为50.00%,两组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Hp阳性HSP患儿经Hp根除治疗后第1个月及第3个月UMA、UMA/UCr、24 h尿蛋白显著降低,且低于同时段Hp阴性组(P〈0.05);Hp阴性的HSP患儿常规治疗后第3个月UMA、UMA/UCr显著降低(P〈0.05),而其余指标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p感染对HSP患儿肾损害有明显影响,及时发现并根除Hp感染,对避免HSP患儿发生肾损害及促进损害后的修复具有重要作用。
舒建义龙晓玲张泉山潘晓芬
关键词:幽门螺旋杆菌过敏性紫癜肾功能
41例儿童膀胱输尿管反流临床特征和随访研究
刘玉玲付四毛林国模潘晓芬李小琳雷辛衍
遗传性肾炎一家系临床病理及候选基因突变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通过对一遗传性肾炎家系进行临床、病理及候选基因突变分析,明确临床诊断、遗传方式及致病基因突变位点,为该家系的临床治疗及遗传咨询提供指导。方法由肾脏专科人员进行家系调查、收集临床资料,对先证者及另2名患者进行肾脏穿刺活检,标本经光镜、电镜及常规免疫荧光、Ⅳ型胶原蛋白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同时采集先证者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EB病毒转染后提取mRNA,RT-PCR扩增COL4A3、COL4A4基因cDNA,异常片段直接测序,与基因组DNA对比,寻找突变位点。结果该家系临床诊断为X-连锁显性遗传型Alport综合征(AS),病理检查2名男性患者出现基底膜病变,但先证者肾脏病理、Ⅳ型胶原a链及基因检测未发现明显异常。结论该家系可能是尚未认识的新的遗传性肾病类型,或者AS具有遗传异质性,是由于编码肾小球基底膜其它与通透性有关的蛋白质基因突变所致。
刘玉玲吕峻峰潘晓芬付四毛周涛吴涛
关键词:遗传性肾炎病理遗传异质性
儿童再发过敏性紫癜3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儿童再发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purpura,HSP)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广东省中山市博爱医院儿科2007年12月至2011年12月39例再发HSP患儿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对再发HSP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复发危险因素、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再发情况:研究期间住院的HSP患儿共有275例,其中再发HSP39例,再发率为14.18%(39/275),再发者平均年龄(7.10±2.48)岁;非再发者236例,平均年龄(6.05±2.63)岁,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4)。再发发生时间:最短1个月,最长1年。再发的临床表现:皮疹首发多见,其次为腹痛,较少出现关节症状。再发诱因:感染是HSP再发的主要诱因(41.02%),多见于幽门螺旋杆菌及链球菌感染;食物过敏也是HSP再发因素之一。再发者合并肾损害情况:再发HSP的患儿中,51.28%(20/39)合并肾脏损害,非再发HSP合并肾脏损害发生率16.1%(38/23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20例再发HSP肾损害者中,孤立性血尿8例,血尿及蛋白尿12例。12例进行了肾活检,病理分级:Ⅱa级7例(58.33%),Ⅲa级5例(41.67%)。非再发HSP合并肾脏损害16例进行了肾活检,病理分级:Ⅰ级2例(12.5%),Ⅱa级8例(50.0%),Ⅲa级6例(37.5%)。治疗及预后:19例未合并肾损害者经过治疗均治愈,包括3例血液灌流者均无肾损害发生;20例肾损害者16例治愈,4例在随访中,无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发生。结论再发HSP临床表现以皮疹多见,但肾损害发生率高于非再发者。感染是再发HSP的第1位诱因。严重HSP患者血液灌流治疗可能预防肾损害发生。
李小琳刘玉玲付四毛潘晓芬林国模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肾损害儿童
原发性夜间遗尿症儿童气质特点与家庭环境研究
2012年
【目的】了解原发性夜间遗尿症儿童的气质特点与家庭环境,探讨气质与家庭环境对原发性夜间遗尿症的影响,为早期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研究65例5~7岁原发性夜间遗尿症患儿气质特点与家庭环境,再与正常儿童进行对比。【结果】原发性遗尿症组儿童中难养型和中间偏难养型占的比例大,分别为29.2%(19/65)和30.7%(24/65),高于对照组,表现为普遍难养,而启动缓慢型则无明显差异。在气质维度方面原发性遗尿组情绪本质(3.42±0.59)分、节律性(4.12±0.53)分、持久性(3.78±0.65)分、适应性(4.35±0.55)分不同于正常对照组[(3.13±0.65)分、(4.34±0.63)分、(3.24±0.72)分、(4.75±0.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NE组家庭环境中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方面的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矛盾性、控制性方面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独特的气质以及相对不良的家庭环境可能是原发性遗尿的影响因素,但可能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减,早期的心理干预可作为辅助治疗的手段有利于症状的快速缓解。
潘晓芬刘玉玲廖艳林国模
关键词:原发性遗尿症气质家庭环境儿童
遗传性肾炎一家系临床病理及候选基因突变分析
刘玉玲吕峻峰潘晓芬付四毛周涛吴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