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少敏
- 作品数:14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胆道感染235株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胆道感染是临床外科的常见疾病,与胆石症常为因果关系。了解引起胆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对临床经验治疗和术前抗感染治疗尤为重要。为此,笔者对福建省立医院3年内胆道感染患者胆汁培养阳性的235株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作回顾性分析,从而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 李柏中潘少敏胡辛兰
- 关键词:胆道感染胆汁病原菌耐药性
- 诺卡菌感染10例临床及药敏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诺卡菌革兰染色阳性分枝状杆菌,菌丝呈粗细不等的串珠状,某些菌株伸入琼脂培养基生长.诺卡菌可引起人类皮肤软组织、肺组织、中枢神经系统、手术切口等部位的感染[1].由于诺卡菌感染的微生物学特点,影像学特征和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造成诺卡菌病的临床诊断率偏低,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随着基础疾病及免疫功能损害患者的增加以及微生物实验室鉴定水平的提高,该病检出率有所提高.诺卡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和抗菌敏感性随诺卡菌种类的不同而各异.因此,准确鉴定诺卡菌菌种对于疾病诊断和选择合理抗生素治疗至关重要.
- 潘少敏黄东红孙细欢
- 关键词:诺卡菌药敏试验菌种鉴定
-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艰难梭菌毒素基因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同时检测艰难梭菌毒素A、B基因和二元毒素基因的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方法收集2014年1-9月医院120例住院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用艰难梭菌选择性培养基CCFA分离培养艰难梭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厌氧菌鉴定试剂盒鉴定;采用酶免夹心与终点荧光检测相结合技术(ELFA),检测艰难梭菌毒素A、B基因,并分析其毒素特征;将艰难梭菌纯培养出的菌落用多重PCR方法测定艰难梭菌的毒素A、B基因和二元毒素基因。结果 120例腹泻患者送检粪便标本中,分离培养出19株艰难梭菌,艰难梭菌分离率达15.8%;应用免疫学方法检测毒素检出率为52.63%;用多重PCR方法艰难梭菌A、B毒素基因检出率为94.7%;15例患者送检粪便标本检测艰难梭菌A、B毒素阳性中,10株分离培养并鉴定出艰难梭菌;105例患者送检粪便标本检测艰难梭菌A、B毒素阴性中,有9例分离培养并鉴定出艰难梭菌。结论利用多重PCR检测艰难梭菌毒素A、B基因和二元毒素基因,较传统的免疫学方法敏感性高,能够准确地区分艰难梭菌毒素基因的类型,多重PCR是一种快速、特异的一步筛选艰难梭菌毒素基因的方法。
- 潘少敏黄东红谢若腾蔡俊锋章宏斌曾秀玉
- 关键词:艰难梭菌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毒素毒素基因
- 1091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耐药性分析
- 目的 了解福建省泉州地区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检出率及其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2 年1 月至2013 年6 月我院临床送检1091 例泌尿生殖系感染患者标本支原体培养鉴定...
- 潘少敏
- 磷霉素对体外培养巨噬细胞吞噬和杀伤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的影响及其机制
- 2023年
- 目的探讨磷霉素对体外培养巨噬细胞吞噬和杀灭胞内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vKP)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磷霉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采用hvKP感染巨噬细胞(THP-1)建立感染模型,加入不同浓度的磷霉素孵育细胞,对照组加入PBS缓冲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测处理4 h后细胞吞噬细菌的数量;单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不同浓度磷霉素处理12 h及8μg/ml磷霉素处理不同时间后胞内hvKP的数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结果磷霉素对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的MIC>256,体外无抑菌活性;经磷霉素处理后,巨噬细胞中被吞噬的细菌数量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在感染12 h后胞内细菌的数量少于空白对照组(P<0.05),且少于低剂量组(P<0.05);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磷霉素能抑制胞内hvKP的存活;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低剂量和高剂量的磷霉素均增加了巨噬细胞中ROS的水平及氧化应激相关基因的表达(P<0.05)。结论磷霉素能促进巨噬细胞对hvKP的吞噬作用,且高剂量的磷霉素效果更加显著,呈现剂量依赖性;磷霉素能促进巨噬细胞对胞内hvKP的杀伤,其机制主要是通过增加细胞内ROS的释放水平来发挥作用。
- 徐玉金李培芬黄加铭孙细欢林颖颖张晓川潘少敏
- 关键词:磷霉素巨噬细胞
- 泌尿生殖道感染者1091例的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
- 2014年
- 目的了解泉州地区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的检出情况及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临床送检的1 091例泌尿生殖系感染者的分泌物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1 091例患者中支原体阳性有163例(14.94%),其中解脲脲原体阳性143例(13.11%),人型支原体阳性6例(0.55%),解脲脲原体与人型支原体混合感染14例(1.28%)。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支原体对强力霉素、交沙霉素、四环素、原始霉素敏感率较高,分别为94.48%、96.94%、90.19%、96.94%。对喹诺酮类抗生素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的敏感率较低,分别为8.59%、4.90%。结论临床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支原体主要是解脲脲原体,其检出率明显高于人型支原体,且耐药率较高,进行药敏试验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 潘少敏黄东红
- 关键词:生殖道支原体耐药性
- 2013年—2016年主要革兰阴性菌的耐药性变迁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分析医院感染常见革兰阴性细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情况。方法 2013年1月—2016年12月用VITEK 2 Compact检测了我院临床标本中分离获得的5 168株革兰阴性细菌的药敏结果,并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2016年判断标准进行判断,用WHONET-5.6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4年间共检出5 168株,前4位是大肠埃希菌(2 140株,41.4%)、铜绿假单胞菌(956株,18.5%)、鲍曼不动杆菌(537株,10.4%)、肺炎克雷伯菌(454株,8.8%)。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株的总检出率分别为51.0%和30.5%,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敏感率最高(94.9%~99.6%)。铜绿假单胞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保持相对稳定的低水平;鲍曼不动杆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尤以2016年上升幅度大。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给临床抗菌感染治疗带来极大挑战,连续性的细菌耐药性监测可以给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黄加铭范春梅黄东红潘少敏
- 关键词:革兰阴性菌耐药性抗生素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LST分型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进行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初步了解泉州地区MRSA的MLST分型、MRSA的耐药性与ST及ST克隆系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2015年本地区分离47株MRSA,采用MLST对受试菌的7个等位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同时进行网上数据库比对,得到每个菌株相应的等位基因号。结果 47株菌分为14个ST型,2个型别为新的型别(已提交未反馈)。每个型别包含1-17株菌。ST59是优势型别(36.2%),包含17株菌;其次为ST239(17.0%),包含8株菌;ST59分布于2013年、2014年、2015年,表示该型别菌株在本地区长期存在;ST59分布于3所医院,表示该型别菌株本地区广泛分布。结论本地区MRSA分离株基因多态性大,ST59和ST239是本地区MRSA分离株的优势ST型。
- 黄东红范春梅朱炎陈文标潘少敏
- 关键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分析
- 泉州市6例布鲁菌病的微生物生化鉴定及分子生物学确认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验证布鲁菌的微生物鉴定和PCR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利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血(骨髓)培养阳性的标本进行微生物鉴定,提取细菌DNA,应用布鲁菌通用引物BCSP31进行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结果 6例培养阳性的病原菌经鉴定为布鲁菌。经荧光PCR检测、测序结果在线blast分析确认为布鲁菌。结论细菌的分离培养结合PCR方法可以提高布鲁菌的检测。
- 黄东红郑友限潘少敏余晓完
- 关键词:布鲁杆菌病分子生物学聚合酶链反应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 社区产ESBLs大肠埃希菌泌尿系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探索社区泌尿系感染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纳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2年7月至2014年12月期间确诊为社区产ESBLs大肠埃希菌泌尿系感染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使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研究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106例患者,根据药敏结果分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组(68例)和对照组(38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ESBLs组在入院前3个月内使用抗生素(χ^2=11.292,P=0.001)、使用三代头孢菌素(χ^2=11.033,P=0.001)、尿路梗阻性疾病≥3种(χ^2=16.464,P=0.000)、贫血(χ^2=5.956,P=0.015)、尿管留置史(χ^2=6.695,P=0.010)、泌尿系统手术(χ^2=9.730,P=0.002)等的发生率明显更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尿路梗阻性疾病≥3种[OR=14.675,95%CI(2.699,79.796),P=0.002]、贫血[OR=7.976,95%CI(1.785,35.632),P=0.007]、入院前3个月内使用抗生素[OR=7.057,95%CI(1.597,31.175),P=0.010]、使用三代头孢菌素[OR=6.344,95%CI(1.145,35.146),P=0.034]、尿管留置史[OR=3.844,95%CI(1.058,13.967),P=0.041]是社区产ESBLs大肠埃希菌泌尿系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应严格控制使用抗生素的指征,特别是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尽量减少尿管留置,纠正贫血,以降低社区产ESBLs大肠埃希菌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 陈夏容张华平曾秀玉黄东红潘少敏
-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尿路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