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扬

作品数:119 被引量:715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78篇期刊文章
  • 32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3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9篇睡眠
  • 20篇失眠
  • 13篇轻度
  • 13篇轻度认知
  • 12篇多导睡眠图
  • 12篇睡眠障碍
  • 11篇失眠症
  • 11篇睡眠呼吸
  • 11篇睡眠呼吸暂停
  • 11篇睡眠呼吸暂停...
  • 11篇综合征
  • 10篇抑郁
  • 10篇阻塞性
  • 10篇阻塞性睡眠
  • 10篇阻塞性睡眠呼...
  • 10篇阻塞性睡眠呼...
  • 10篇阻塞性睡眠呼...
  • 9篇帕金森
  • 9篇帕金森病
  • 9篇轻度认知损害

机构

  • 108篇北京大学第三...
  • 23篇北京大学
  • 5篇北京大学第一...
  • 4篇航天中心医院
  • 4篇自治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清华大学第一...
  • 3篇藤田保健卫生...
  • 2篇伯明翰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北京医院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15篇沈扬
  • 74篇樊东升
  • 26篇张俊
  • 18篇王丽平
  • 17篇张燕
  • 13篇杨志杰
  • 12篇康德瑄
  • 10篇刘娜
  • 10篇高飞
  • 10篇张新宇
  • 8篇高金颖
  • 8篇古雅兰
  • 8篇冬雪川
  • 8篇张英爽
  • 8篇李小刚
  • 6篇王立军
  • 6篇郑菊阳
  • 6篇孙阳
  • 6篇杨琼
  • 5篇张纯

传媒

  • 7篇中华神经科杂...
  • 6篇第2届中国睡...
  • 5篇中国临床康复
  • 4篇中国康复理论...
  • 4篇中华内科杂志
  • 3篇北京大学学报...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华医学教育...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北京医学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家庭医药(就...
  • 2篇中华老年多器...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2篇第十二届全国...
  • 2篇第九次全国神...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年份

  • 2篇2018
  • 5篇2015
  • 7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8篇2010
  • 10篇2009
  • 15篇2008
  • 11篇2007
  • 11篇2006
  • 10篇2005
  • 15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2
  • 4篇2001
1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失眠症的治疗
2007年
失眠是在世界范围内发生率较高的影响人类健康的疾患。2006年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成都、杭州等6城市普通人群调查表明,成年人在过去12个月中睡眠障碍发病率为57%。同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普通人群对失眠采取的对策有:60%无措施,33.4%服催眠药,22.3%看医师,14.5%服中药,13.1%饮酒。
沈扬樊东升
关键词:失眠症睡眠障碍发生率
中青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轻度认知损害临床研究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青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患者认知功能的筛查,探讨其MCI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入选标准为2003年...
沈扬高金颖樊东升张燕杨志杰高飞谷亚兰
文献传递
失眠症的治疗现状
2003年
沈扬
关键词:失眠症健康
伴轻度认知障碍的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多导睡眠图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伴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ormal tension glaucoma,NTG)患者多导睡眠图的特点。方法本研究对35例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确诊为NTG的患者,均进行神经心理量表测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rrp quality index,PSQI)和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检查,其中伴MCI者16例(伴MCI组),不伴MCI者19例(不伴MCI组)。结果 PSQI显示伴MCI组中有睡眠障碍者占43.8%(7/16例),其PSQI总分高于不伴M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伴MCI组患者睡眠效率正常,且优于伴M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G显示伴MCI组患者87.5%(14/16)存在PSG睡眠结构紊乱。伴MCI组较不伴MCI组NREM期N3期睡眠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MCI组NTG患者更易出现睡眠障碍,睡眠结构紊乱、尤其是NREM期N3期睡眠时间的缩短与NTG患者认知功能下降有关。
刘洁琼王丽平沈扬冬雪川张纯古雅兰杜晨宋昱
关键词:正常眼压性青光眼轻度认知障碍阿尔茨海默病多导睡眠图
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多导睡眠图的研究被引量:66
2006年
目的探讨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互关系,并通过对多导睡眠图(PSG)睡眠参数的定量分析,对失眠症患者的主客观睡眠状况进行评估。方法对失眠症患者和正常人各98例分别运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症状自评量表问卷(SCL-90)进行评定,并分别进行多导睡眠图的整夜睡眠描记,次日晨起后询问夜间睡眠情况。结果失眠症组PSQI各成分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失眠症组SCL-90评定总分及躯体化、抑郁、焦虑各因子分[分别为(72.89±25.67)分,(2.13±0.49)分,(2.25±0.69)分]与对照组[分别为(31.28±12.73)分,(1.81±0.58)分,(0.73±0.57)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失眠症组的睡眠潜伏期延长、总睡眠时间减少、觉醒次数增多、睡眠效率降低、快眼动睡眠时间减少[分别为(43.69±11.54)分,(314.65±91.89)分,(9.89±9.07)分,(64.51±18.59)分,(33.26±15.61)分],与对照组[分别为(16.01±10.44)分,(446.41±77.81)分,(3.54±2.89)分,(91.32±3.58)分,(93.21±21.63)分]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失眠症组自我对总睡眠时间的评估较PSG检测值显著减低、对睡眠潜伏期的评估较PSG检测值显著增高,自我评估与实际睡眠时间不一致。结论失眠症患者不仅睡眠质量差,且伴有较多的心身症状。失眠越严重,心身症状就越明显。失眠症患者的PSG各睡眠参数有特征性的改变,利用PSG定量分析可区分出主观性失眠和客观性失眠。失眠症患者对失眠情况的主观评估与客观检测结果不一致,存在过高估价睡眠潜伏期和过低估价睡眠时间的倾向。
孙阳杨志杰古雅兰沈扬樊东升吕旌乔
关键词:失眠症睡眠质量心理健康状况多导睡眠图
帕金森病猴三重目的基因共转导的初步实验研究
目的帕金森病是老年人群最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病之一。通过在纹状体内直接导入编码与多巴胺合成有关的生物酶基因以获得稳定的表达,从而改善症状,是帕金森病基因治疗的主要策略之一。我们已经报道了以不同种类腺相关病毒(adeno-a...
沈扬樊东升康德碹王立军
文献传递
急性卒中者中无症状性脑梗死的检出及临床分析被引量:12
2003年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急性脑卒中者中无症状性脑梗死 (ACI)的发病率、危险因素、MRI特征及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本研究包括 83 6例因急性脑卒中在我院就诊并进行MRI检查的患者 ,对无症状脑梗死的MRI特征、危险因素、以及在各组脑卒中者中的分布情况加以分析。结果  83 6例中 ,3 1.8%有无症状性脑梗死 ,占脑梗死组的 4 9.4 %、腔隙性梗死组的 3 3 .8%、TIA组的 15 .0 %、脑出血组的 2 0 .6%。ACI主要为腔隙性脑梗死 ,分布于内囊、基底节、丘脑及半卵圆中心。逻辑回归分析表明 ,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年龄及低血压是其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CI主要以腔隙性为主、并与缺血性卒中呈正相关 。
沈扬王继琛康德瑄蒋学祥
关键词:无症状性脑梗死发病率磁共振成像检查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多态性与睡眠时间的相互作用对卒中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群中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多态性与睡眠时间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卒中发病危险的影响。方法:在病例-对照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中,分别对245例脑梗死患者,222例脑出血患者及282例无脑血管病对照人群进行了自我报告的睡眠时间分析以及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多态性的分析,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多态性与睡眠时问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卒中发病危险的影响。结果:经过调整主要混杂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1)睡眠时间延长(每晚睡眠〉8h)与脑梗死发病危险显著相关(OR=3.90;95%CI:2.43~6.26);但与脑出血发病危险无显著相关(OR=1.16,95%CI:0.71-1.92);另一方面,失眠(睡眠时间〈6h)与脑梗死及脑出血发病危险均无显著相关。(2)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TT基因型显著增加脑梗死发病危险(OR=2.01;95%CI:1.12~3.61);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多态性与脑出血发病危险无显著相关(OR=1.16,95%CI:0.71~1.92)。(3)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rr基因型与睡眠时间延长之问的相互作用对脑梗死发病危险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OR=6.22;95%CI:2.44—15.83)。结论: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TT基因型和睡眠时间延长是增加脑梗死发病危险的独立危险因素。中国汉族人群中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TT基因型与睡眠时间延长具有对脑梗死发病危险的显著协同作用。
张燕谢汝萍沈扬樊东升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睡眠多态现象
肌萎缩侧索硬化99例诊断过程分析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探讨影响肌萎缩侧索硬化 (ALS)诊断过程及误诊的主要相关因素 ,从而寻找可能的解决办法。方法回顾性分析 1999— 2 0 0 3年我院收治的 99例ALS患者 ,对其临床特点及诊断过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平均确诊时间为 (13 1± 7 5 )个月 ,肌电图检查的时间与确诊时间正相关。患者来我院之前的误诊率为 5 8 6%,最常见的误诊疾病为颈椎病。 40— 5 9岁年龄段患者的误诊率要高于其他年龄段 ,以上肢和球部症状起病患者的误诊率低于以下肢症状起病患者。早期行颈椎MRI检查的患者误诊率偏高。结论导致ALS患者误诊的原因 ,主要是医生对此病认识不足、对影像和电生理检查结果的错误解释等。
沈扬刘小旋周棉樊东升徐迎胜张华刚张俊康德
关键词:误诊
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主要照料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初步筛查
目的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作为难治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患,其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状态已得到相对广泛的认知和重视。而ALS患者的主要照料者对于ALS患者的生存预期和生...
王丽平张新宇樊东升张俊沈扬
关键词:肌萎缩侧索硬化照料者焦虑抑郁
文献传递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