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伟中

作品数:25 被引量:124H指数:7
供职机构: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骨折
  • 9篇关节
  • 6篇手术
  • 6篇疗效
  • 5篇疗效分析
  • 5篇股骨
  • 4篇膝关节
  • 4篇内固定
  • 3篇腰椎
  • 3篇韧带
  • 3篇手术治疗
  • 3篇疏松性
  • 3篇椎间盘
  • 3篇微创
  • 3篇骨质
  • 3篇骨质疏松
  • 3篇骨质疏松性
  • 3篇骨质疏松性骨...
  • 3篇固定术
  • 3篇关节置换

机构

  • 20篇太仓市第一人...
  • 6篇苏州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作者

  • 25篇沈伟中
  • 11篇蒋忠
  • 6篇杨桢榕
  • 6篇沙蕉
  • 6篇骆园
  • 6篇闫楷忠
  • 3篇史建勇
  • 3篇蒋大庆
  • 3篇唐伟华
  • 2篇赵际童
  • 2篇王磊
  • 2篇曹晓东
  • 2篇陈俊峰
  • 2篇蒋忠
  • 1篇陈世益
  • 1篇徐又佳
  • 1篇李宏云
  • 1篇华英汇
  • 1篇陈疾忤
  • 1篇李云霞

传媒

  • 5篇中国骨与关节...
  • 4篇苏州大学学报...
  • 2篇淮海医药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骨伤
  • 1篇中国运动医学...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实用诊断与治...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4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髋关节钢板螺钉系统(PC.C.P)与Gamma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比较使用Gotfried髋关节钢板螺钉系统(PC.C.P)及Gamma钉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疗效。方法对5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别行PC.C.P与Gamma钉内固定手术的治疗。结果 PC.C.P组在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率、术后疼痛、功能恢复时间、髋关节功能评分方面均优于Gamma钉组,而在手术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较之Gamma钉,PC.C.P更适用于骨质疏松及合并症较多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
沙蕉沈伟中蒋忠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内固定器
DAA入路短柄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短期疗效随访结果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采用直接前方入路(DAA)行Metha短柄全髋关节置换的手术技巧及适应证选择,报道中短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06--2014-03采用DAA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的35例(37髋)髋关节疾息,分别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直腿抬高时间、VAS评分、Harris评分及影像学方面进行评估。结果本组获18-49(35.23±9.43)个月随访,手术时间80~110(93.60±8.92)min,术中出血量220-380(272.45±15.40)ml。所有患者髋关节功能均获明显改善,VAS评分由术前4~8(5.65±1.26)分改善为术后1个月1-3(2.65±0.26)分。髋关节Harris评分由术前35-60(46.25±10.24)分改善为末次随访87-96(92.02±3.18)分。无股外侧皮神经损伤、假体松动、假体周围感染和深静脉血栓栓塞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无一例需行翻修术。结论DAA为肌肉神经间隙入路,软组织损伤小、术后康复快,是一种可靠微创入路;Metha短柄的设计可以保留宿主骨量,适合微创置入,具有较好的力学传导性能;DAA入路行Metha短柄全髋关节置换可取得满意的中短期疗效。
骆园蒋忠唐伟华沈伟中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
后路腰椎间盘镜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05年
回顾分析采用后路腰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6例的临床资料.初步探讨后路腰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结果:306例共318进行了间隙手术,平均出血40 ml,平均手术时间40 min,平均住院6.5 d,术后平均离床时间16 h,并发症5例,发生率1.6%.随访3~12个月,手术优良率99.4%.提示该方法可以替代传统的开窗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患者痛苦小等优点.
沈伟中
关键词:后路腰椎间盘镜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治疗
胫骨结节楔形截骨在复杂初次膝关节置换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探讨胫骨结节楔形截骨技术在膝关节僵直患者行初次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中的应用,分析其临床疗效及手术技巧,为临床手术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2005年5月至2014年10月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及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采用膝关节表面置换治疗膝关节僵直患者23例23膝,其中男8例,女15例;年龄52~75岁,平均62岁。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膝关节功能评分(knee society score,KSS)及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未发生感染、血管神经损伤、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45个月,平均35个月,截骨处均于5个月内愈合。VAS评分由术前平均(5.25±1.56)分(4~8分)降低至术后(1.26±0.64)分(0~4分),KSS评分由术前平均(42.76±7.80)分(35~56分)提高到术后(90.05±17.24)分(67~92分),膝关节活动度由术前(52.36±24.45)°(15°~80°)改善为末次随访(90.15±17.56)°(60°~110°)。结论 胫骨结节截骨技术是一种增加膝关节暴露安全有效的方法,楔形截骨可以分散螺钉承载的应力,在截骨块断端间给予持续动力加压,增加截骨块愈合概率,纠正下肢力线,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王磊沈伟中蒋忠孙俊英骆园
关键词:膝关节僵直人工膝关节置换
Oxford第三代单髁系统治疗单纯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的初期疗效
2016年
目的:探讨采用膝关节单髁置换系统(UKA)治疗单纯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的初期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单纯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方案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膝关节单髁置换系统治疗单纯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23例(23膝)。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分别从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VAS评分)、术后首次直腿抬高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术后1年膝关节活动度(ROM),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HSS评分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完整随访。无1例患者出现感染、血管神经损伤、术后衬垫脱位等并发症。1例术后1个月因骨水泥松动行全膝关节翻修术,2例报告膝关节残余疼痛,不剧烈可耐受。经统计学分析,相比于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文献报道,本组患者在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VAS评分、首次直腿抬高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结论:膝关节单髁置换系统只重建病变的间室、保留正常的间室和正常的韧带结构,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患者满意度高等优点,对于经严格选择的膝关节单间室骨关节炎患者其初期疗效优于全膝关节表面置换。
王磊沈伟中蒋忠骆园
关键词:关节成型术全膝关节表面置换
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在胸腰椎骨折后路手术中应用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28例与前期36例无植骨病例作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有1例断钉,对照组有7例断钉。两组矫形角度丢失存在显著差异。结论: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能培强椎体早期抗压稳定性,加速骨折坚强愈合,减少内固定长时间过大应力造成断裂、折弯、切割等引起矫形角度丢失。
沈伟中蒋忠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
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远端骨折25例疗效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LISS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25例,根据影像学测量结果及Lysholm评分标准进行临床效果评定。结果18例(72%,18/25)获随访4~32个月,平均21个月,无肢体缩短、膝关节内外翻畸形及内固定松动断裂;膝关节功能按Lysholm评分标准,结果为优9例,良6例,可3例。结论LISS操作简便,锁定螺钉置入角度选择性高,内固定稳定性好,避免了原始及继发复位的丢失,是手术治疗复杂股骨远端骨折安全、有效的内固定方法。
杨桢榕蒋大庆沈伟中史建勇
关键词:股骨远端骨折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自体血回输的安全及有效性评价被引量:14
2016年
背景:目前虽然自体血回输装置已经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减少了异体输血,避免了输异体血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提高了患者的安全用血,但自体血回输在髋关节置换后的应用报道较少。目的:评价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自体血回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行初次单侧人工全髋置换的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自体血回输组127例放置引流管进行自体血回输;负压引流球组73例单纯使用负压引流管。置换后进行异体血输血的标准是患者血红蛋白<80 g/L。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置换前、置换后第1,7天的血红蛋白变化,置换后6 h内、置换后总引流量以及异体血的输注情况。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置换前及置换后第7天血红蛋白水平,置换后6 h内引流量和置换后总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置换后第1天自体血回输组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负压引流球组(P<0.05)。自体血回输组置换后自体血回输量平均为324.2 mL,其中有31例患者输注了异体血,平均输入量146.7 mL,输注自体血患者均未出现输血反应。负压引流球组置换后有49例患者进行异体血输血,异体血输入量平均为261 mL。自体血回输组患者在置换后输入异体血的输血量及输血比例均显著低于负压引流球组(P<0.05)。异体血输入患者中有7例患者输血过程中出现了发热反应。提示自体血回输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输血方式,可以有效减少全髋关节置换后异体输血量及输血反应,避免血液传播疾病,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赵际童蒋忠陈俊峰曹晓东骆园沈伟中
关键词:骨科植入物人工假体自体血回输全髋关节置换
骨质疏松性骨折临床经济学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随着太仓地区的老龄化进程,骨质疏松已成为老年人常见病,易引起反复脆性骨折.现对骨科手术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脆性骨折患者的数量及住院费用进行纵向对比分析,从而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数量及诊疗费用的变化趋势有总体性了解. 统计2009~2010年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数据及住院费用,进行统计对比分析.医院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例数总体呈上升,尤其是髋部骨折手术治疗数量呈明显升高趋势,提示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例增加、治疗费用上升.
张振东唐伟华沈伟中徐又佳沙蕉
关键词:骨质疏松脆性骨折经济成本
UKA与TKA治疗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初期疗效比较被引量:31
2015年
目的比较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A)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初期疗效,为临床手术方案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05—2011-12采用TKA治疗及2012-01—20013-05采用UKA治疗的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42例(42膝),UKA组12例,TKA组30例。记录并比较2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 d VAS评分、首次直腿抬高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1年膝关节活动度(ROM)和膝关节功能HSS评分评定。结果 42例均获得平均15(12~25)个月随访。UKA组2例膝关节残余疼痛但可耐受。TKA组1例因术后感染行膝关节清创+更换衬垫翻修术,4例膝关节活动时疼痛但可耐受。UKA组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1 d VAS疼痛评分、首次直腿抬高时间、住院时间方面优于TK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手术时间、术后1年ROM和膝关节功能HSS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KA只重建病变的间室,保留正常的间室和功能正常的韧带结构,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但UKA对病例选择要求较高,且存在特定并发症,需引起重视。
蒋忠沈伟中骆园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膝关节单髁置换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