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光蓉

作品数:84 被引量:242H指数:8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75篇医药卫生
  • 8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8篇抗体
  • 18篇病毒
  • 12篇肝炎
  • 11篇蛋白
  • 11篇血清
  • 11篇乙型
  • 11篇化学发光
  • 10篇乙型肝炎
  • 10篇细胞
  • 9篇化学发光法
  • 9篇肝炎病毒
  • 8篇乙型肝炎病毒
  • 8篇临床免疫
  • 8篇临床免疫学
  • 8篇教学
  • 7篇免疫
  • 7篇抗原
  • 7篇RNA干扰
  • 6篇特异
  • 6篇肿瘤

机构

  • 76篇川北医学院附...
  • 57篇川北医学院
  • 8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南充市中心医...
  • 2篇攀钢集团总医...
  • 2篇遂宁市中心医...
  • 2篇博奥赛斯(天...
  • 1篇成都医学院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成都市第三人...
  • 1篇四川省肿瘤医...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巴中市人民医...
  • 1篇攀枝花市中西...
  • 1篇遂宁市人民医...
  • 1篇营山县人民医...
  • 1篇甘洛县人民医...

作者

  • 84篇汪光蓉
  • 55篇王强
  • 49篇张国元
  • 31篇凡瞿明
  • 25篇卢小岚
  • 24篇杜琴
  • 16篇蔡艳娟
  • 13篇王东生
  • 11篇唐中
  • 11篇林芳
  • 10篇何兰
  • 9篇杜娟
  • 8篇罗光成
  • 7篇朱道银
  • 7篇赵明才
  • 7篇唐恩洁
  • 6篇毛明
  • 6篇郭晓兰
  • 6篇杨健
  • 5篇邢艳

传媒

  • 8篇现代检验医学...
  • 6篇川北医学院学...
  • 4篇热带医学杂志
  • 4篇国际检验医学...
  • 3篇卫生职业教育
  • 3篇重庆医学
  • 3篇中药药理与临...
  • 3篇检验医学与临...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临床检验杂志
  • 2篇四川医学
  • 2篇免疫学杂志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病毒学报
  • 2篇继续医学教育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现代免疫学
  • 2篇科技视界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9篇2014
  • 7篇2013
  • 3篇2012
  • 11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 6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2
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h17细胞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关系的研究
目的:通过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及关节液中Th17细胞表达情况,探讨其与RA的关系。方法:收集49例RA患者和25例健康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以及15例RA患者关节液单个核细胞,佛波酯/离子霉素(PMA/Ion)...
王强凡瞿明汪光蓉罗光成张国元
文献传递
川东北地区表面健康人群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参考范围调查
2014年
目的建立适合川东北地区表面健康人群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Anti-Rib-P)的参考范围。方法体格检查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的表面健康人群共118人,按性别和年龄层次进行分组,采用Alegria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和配套的检测试剂以及检测参数检测其血清Anti-Rib-P浓度。结果 Anti-Rib-P检测系统的天内和天间的检测精密度良好,其他性能参数符合临床使用要求。表面健康人群〈40岁年龄组血清Anti-Rib-P浓度为(2.15±0.50)IU/ml,明显低于≥40岁年龄组的(2.80±1.00)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872,P=0.000);而不同性别之间血清Anti-Rib-P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68,P=0.713)。血清Anti-Rib-P参考范围在〈40岁年龄组为0.00~2.90 IU/ml,≥40岁年龄组为0.00~5.02 IU/ml。结论Anti-Rib-P参考范围应按年龄分别设定,建立一个适合本地区人群的Anti-Rib-P参考范围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蔡艳娟王强王东生凡瞿明汪光蓉杜琴卢小岚张国元
关键词: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
不同方法检测HBeAg低值血清的效果评价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通过检测HBeAg低值血清,评价ELISA方法和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IrMA)的检测效果.方法 对2014年1月至6月我院HBeAg阳性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收集门诊和住院受检人群化学发光法(CMIA)检测HBeAg结果为1.00~29.99 S/CO区间内的低值血清样本81份,采用ELISA和IFMA法进行复孔检测.结果 HBsAg阳性人群的HBeAg检测结果与HBsAg呈正相关(r=0.680,P<0.01).HBeAg阳性样本占HBsAg阳性样本的32.69%,HBeAg低值样本占HBeAg阳性样本的39.35%,均主要分布于青中年人群.HBeAg阳性率随HBsAg阳性人群的年龄增高而降低(x2=386.041,P<0.01).ELISA和IFMA法检测HBeAg低值样本的阳性率分别为60.49%和45.68%,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569,P>0.05).两种方法在检测1.00~4.99S/CO、5.00~29.99 S/CO水平的阳性率分别为25.64%、92.86%(ELISA)和10.26%、78.57%(IFMA).相关性分析中,ELISA和IFMA法检测HBeAg低值样本的结果与CMIA方法检测结果均呈明显正相关(r=0.868和0.858,P<0.01).结论 由于方法灵敏度方面的原因,ELISA和IFMA法在检测HBeAg低值样本时存在较高比例的漏检情况,因此上述两种方法不适用于检测HBeAg低值样本以评估受检者感染HBV的疾病状况.
严明生王强杜琴王东生蔡艳娟汪光蓉凡瞿明张国元
关键词:ELISA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化学发光法乙肝E抗原
三种方法在不同状态低值血清HIV Ag/Ab筛查中的效果评价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通过对HIV Ag/Ab不同状态低值血清的筛查,评价化学发光法(CLI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斑点金免疫层析试验(DICA)的筛查效果。方法对18份HIV抗体确诊试验阳性血清样本分别用正常血清、脂血血清、溶血血清和黄疸血清进行1∶2、1∶4、1∶8和1∶16稀释,采用CLIA、ELISA和DICA对稀释后血清进行HIV Ag/Ab复孔检测。结果 CLIA检测脂血组、溶血组和黄疸组HIV Ag/Ab分别为(1.38+2.26)、(1.46+2.27)、和(1.53+2.34)S/CO,均高于正常组的(1.42+2.29)S/CO(P均<0.01)。脂血、溶血和黄疸对CLIA方法的干扰率分别为(4.71+8.15)%、(5.86+6.77)%和(10.44+8.72)%,黄疸组高于脂血组和溶血组(P均<0.01);ELISA检测溶血组和黄疸组HIV抗体分别为(11.63+22.12)和(9.76+16.86)S/CO,均高于正常组的(8.90+16.97)S/CO(P<0.01)。溶血和黄疸对ELISA干扰率分别为(28.08+23.80)和(10.10+32.45)%,均高于脂血组的(-4.00+15.18)%(P均<0.01);ELISA检测正常组、脂血组、溶血组和黄疸组HIV抗体低值血清的阳性率分别为94.44%、93.06%、94.44%和100.00%,均高于CLIA法的63.89%、66.67%、66.67%和70.83%以及DICA法(P均<0.01)。结论脂血、溶血和和黄疸能干扰CLIA和ELISA检测HIV Ag/Ab的效果,因此在检测该类样本出现低值阳性结果时,应重新采血并建议随访。
王强王东生卢小岚蔡艳娟汪光蓉杜琴张国元
关键词: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维生素D受体基因BsmI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基因BsmI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技术,检测107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AS组)和16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维生素D受体BsmI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结果维生素D受体BsmI基因型Bb和bb在AS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22.4%和77.6%,在对照组中分别为7.8%和92.2%,两组之间的基因型频率分布有显著性差异(χ2=11.83,P<0.05),AS组与对照组均未检测到BB基因型;等位基因B和b的分布频率在AS组中分别为11.2%和88.8%,在对照组分别为3.9%和96.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7,P<0.05)。结论维生素D受体BsmI基因多态性与AS有一定的相关性,Bb基因型可能增加AS的易感性。
廖涛汪光蓉邢艳蒋红赵明才
关键词:强直维生素D受体BSMI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实验教学探讨被引量:3
2018年
本文从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角度提出实验教学策略,寻找适合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教学方法,培养合格的新型检验专业人才。
汪光蓉王强林芳卢小岚杜琴邢艳
关键词:实验教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在检测儿童EB病毒感染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EB病毒抗体在儿童临床EB病毒(EBV)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28例符合EB病毒感染诊断标准的患儿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样本中VCA-IgM、EA-IgG、EB-NA-IgG、VCA-IgG含量。结果血浆VCA-IgM、EA-IgG、EBNA-IgG、VCA-IgG的检出率分别为84.65%、20.61%、25.88%、76.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种抗体以不同组合方式出现VCA-IgM阳性分类中,以VCA-IgM+VCA-IgG组合模式最为多见,VCA-IgM阴性分类中,则以VCA-IgG+EBNA-IgG组合模式最为多见;不同年龄段儿童VCA-IgM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次感染的年龄段主要集中在0~3岁。结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EB病毒抗体对儿童EB病毒感染的明确具有早期、全面、快速等优点,适合临床检测。
汪光蓉王强凡瞿明何兰杜琴蔡艳娟毛明张国元
关键词:化学发光技术EB病毒儿童
乙型肝炎病毒核酸相关抗原在评价病毒复制中的应用价值
2011年
目的通过对乙型肝炎病毒核酸相关抗原(hepatitis B virus nucleic acid related antigen,HBV NRAg)与HBeAg和乙型肝炎病毒DNA(hepatitis B virus DNA,HBV DNA)之间的比较,探讨HBV NRAg在评价病毒复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57例HBsAg阳性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测定(CMIA)和荧光定量PCR法分别对血清进行HBV NRAg、HBeAg和HBV DNA含量检测。同时对188例HBsAg阴性血清进行HBV NRAg特异性检测。结果 157例HBsAg阳性血清中,HBV NRAg,HBeAg和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75.79%(119/157)、37.57%(59/157)和51.59%(81/157),HBV NRAg与HBeAg和HBV DNA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9.88,P=0.000;χ2=46.69,P=0.000)。分别在HBeAg和HBV DNA阳性病例中,HBV NRAg S/CO值与HBeAg S/CO值和HBV DNA基因组拷贝数呈正相关(r=0.506,P=0.000;r=0.499,P=0.000)。在一致性评价中,HBV NRAg同HBeAg和HBV DNA两个指标联合用于评价病毒复制的一致性较好(Kappa=0.52),其阳性符合率为94.79%,总符合率为78.98%。HBV NRAgELISA检测特异性为99.40%。结论 HBV NRAg可作为临床评价HBV复制以及乙肝治疗效果监测的初筛指标,适合在各个层次的医院开展检测。
王强汪光蓉凡瞿明赵明才唐中何兰张国元
关键词:HBEAGHBVDNAHBV复制
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与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传统实验教学相融合的应用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研究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与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传统实验教学相融合的可行性分析。方法:以2018级医学检验系本科二班39名学生作为对照组,以川北医学院2018级医学检验系本科一班40名学生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讲解+示教”教法,实验组采用“讲解+示教”联合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教法,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实验操作失误率、实验成功率及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操作失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教学效果问卷调查发现,实验组学生对实验步骤及技术要领的领悟、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结果及实验结果满意度方面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在对实验难易程度的评判上,对照组约38.46%的学生认为实验比较难,明显高于实验组的7.50%(P<0.05);此外实验组对虚拟仿真融入实验教学的教学模式具有较高认同度。结论: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与传统“讲解+示教”相融合的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培养了高素质、知识结构全面的检验人才。
卢小岚雷燕雷燕王强
人附睾蛋白4检测在肺癌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人附睾蛋白4 (HF4)在肺癌患者血清及胸水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在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别收集31例肺癌患者,22例肺良性疾病(包括肺炎、结核等)患者的血清和胸水以及38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作为对照...
汪光蓉陈传艳王强林芳王东生凡瞿明
关键词:肺癌肿瘤标志物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