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汤瑛芳

作品数:38 被引量:249H指数:9
供职机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领域

  • 20篇农业科学
  • 16篇经济管理

主题

  • 6篇农业
  • 6篇马铃薯
  • 6篇旱区
  • 6篇干旱
  • 6篇干旱区
  • 6篇半干旱
  • 6篇半干旱区
  • 5篇水分
  • 5篇温室
  • 5篇节水
  • 4篇日光温室
  • 4篇水分利用
  • 4篇光温
  • 4篇旱地
  • 3篇水分利用效率
  • 3篇小麦
  • 3篇利用效率
  • 3篇粮食安全
  • 3篇粮食生产
  • 3篇垄沟

机构

  • 34篇甘肃省农业科...
  • 4篇甘肃省农业科...
  • 2篇甘肃农业大学
  • 2篇甘肃省统计局
  • 1篇吉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会宁县农业技...

作者

  • 38篇汤瑛芳
  • 15篇李红霞
  • 12篇张绪成
  • 5篇王保福
  • 5篇梁伟
  • 5篇王恒炜
  • 5篇沈慧
  • 5篇马丽荣
  • 4篇马一凡
  • 3篇陈文杰
  • 3篇于显枫
  • 3篇方彦杰
  • 3篇王红丽
  • 3篇沈慧
  • 3篇侯慧芝
  • 3篇王建连
  • 2篇上官周平
  • 2篇吕和平
  • 2篇马胜
  • 2篇高世铭

传媒

  • 12篇甘肃农业科技
  • 4篇中国农业资源...
  • 2篇西北农业学报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甘肃农村科技
  • 1篇农业科技管理
  • 1篇北方园艺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生产力研究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甘肃科技
  • 1篇草业学报
  • 1篇耕作与栽培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西北园艺(蔬...

年份

  • 1篇2023
  • 7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6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产销平衡区粮食安全评价及形势分析——以甘肃省为例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粮食安全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评估粮食安全状况、分析粮食安全形势,可为科学选择新时期粮食安全战略路径、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经济持续发展、构建生态屏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文章以粮食产销省份甘肃省为区域,选择粮食产消、粮食供需、口粮保障、粮食储备、粮食流通和粮食生产等6个指标,系统评价2010—2020年区域粮食安全状况;运用产销平衡区粮食安全预警模型,评估近10年甘肃省粮食储备、流通和供需等结构体系的安全性;采用GM(1,1)模型和线性回归组合模型预测粮食生产趋势,评估近10年甘肃省粮食生产的稳定性。[结果](1)甘肃省粮食自给率高,人均粮食生产占有量达到了FAO要求的安全水准以上,粮食储备充裕并逐步向合理的储备规模调整,省内外粮食购进和外销保持稳定的流通态势,粮食总供求个别年份出现短缺轻警,总体保持紧平衡态势。(2)2021—2030年甘肃省粮食产量趋势增加,变化范围在1159万~1335万t,粮食生产实际产量高于趋势产量,但粮食生产波动指数年际间变幅较大,粮食生产的稳定性欠佳,且主要的口粮作物小麦呈隐性减产态势。[结论](1)政策支持、财政资金扶持和技术进步共同作用,保障了甘肃省粮食供应链安全;生态、气候、耕作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对科技突破、农业机械化、防灾减灾能力的提升提出了更高挑战和要求。(2)甘肃省作为经济欠发达的产销平衡区省份,尤其需要优化仓储布局、提升粮食物流能力、强化应急保障能力,保障地域优势不明显的边缘地区、粮食生产能力薄弱的少数民族地区和寒旱区、贫困区的粮食安全。(3)未来甘肃省必须在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发展现代丝路寒旱特色产业,丰富绿色产品供给,协调发展农牧林草业,科学配置资源优势,提�
汤瑛芳李红霞尹嘉德沈慧赵荆玉
关键词:粮食安全
旱地高效节能日光温室节灌效应研究
1999年
为解决干旱,半干旱区高效节能日光温室节水技术问题,以越冬茬黄瓜为指示作物,以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吨水产值,节水效率,土壤供水量为指标,对渗灌,滴灌,膜下暗灌的供水效应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渗灌的各项指标最高,个体发育快,生长良好,是一种可在旱区推广应用的高效节水灌溉方式。
汤瑛芳
关键词:灌水方式日光温室节水灌溉
全文增补中
甘肃马铃薯省域竞争力分析被引量:25
2019年
以1997-2016年统计数据为依据,运用集中度、综合比较优势、区位熵和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指数测算和分析了甘肃省马铃薯省域竞争力。结论表明:全国马铃薯生产集中度排名格局基本形成且保持稳定;我国马铃薯种植区域向西北和西南集聚;各省马铃薯种植的CAI与EAI变动趋势具有相对一致性,马铃薯生产综合优势的"极化效益"提升;甘、贵、渝、蒙、宁、云、陕、川8个省份的马铃薯生产具有较高的专业化水平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甘肃省马铃薯生产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规模比较优势指数、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区位熵均居全国第一,表现出显著的区域优势和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李红霞汤瑛芳沈慧
关键词:马铃薯产业区位熵竞争力
半干旱区不同覆盖方式对豌豆耗水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为探讨半干旱区旱地不同覆盖方式对豌豆耗水特征、产量以及土壤含水量的影响,连续2年测定并研究了全膜覆土穴播(PMS)、全膜覆盖穴播(PM)和露地穴播(CK)3种不同处理的豌豆发育动态、0~200 cm土壤水分季节变化、豌豆地上生物量动态、产量和耗水量。结果表明:PMS处理使豌豆营养生长期缩短,生殖生长期延长,并延长全生育期天数,PMS处理的豌豆生育期在2011、2012年分别较CK延长了12 d和7 d,较PM分别延长了17d和13 d;地膜覆盖使豌豆全生育期0~20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增加,但3种处理全生育期的耗水量无显著差异;在开花前,PM的地上生物量最大,其次为PMS,CK最小,在收获期,PMS的生物量和籽粒产量均显著高于PM;PM和PMS的产量较CK分别在2011、2012年提高了50.8%和27.2%、70.3%和30.3%,与PM处理相比,PMS的豌豆产量在2011、2012年提高了12.9%、5.6%,但2个处理的土壤耗水量在2年均无显著差异。尤其重要的是,地膜覆盖种植2年豌豆后,PM和PMS的土壤贮水量较CK提高了89.3 mm和95.7 mm。因此,通过覆盖降低棵间蒸发是提高旱地豌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主要途径。
汤瑛芳张小红张绪成
关键词:豌豆土壤含水量
旱地节能日光温室集雨节灌效应研究被引量:7
2000年
以棚面、集水面集水作为自供、半自供水源解决干旱、半干旱区节能日光温室节水问题,以越冬茬黄瓜为指示作物,以产量、水分利用率、吨水产值、节水效率、土壤供水量为指标,对渗灌、滴灌、膜下暗灌的供水方式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渗灌的各项指标最高,个体发育快,生长良好,是一种可在旱区推广应用的高效节水的灌溉方式。
汤瑛芳
关键词:旱地日光温室集雨节灌
甘肃省主要粮食作物种植经济效益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以2004—2018年数据为依据,运用产出投入比、成本利润率测算和分析了甘肃省主要粮食作物种植效益、种植成本以及与经济作物的比较效益。结果表明:甘肃省小麦、玉米、马铃薯三大主要粮食作物经济效益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逐年下降;与特色经济林果(苹果)、高原夏菜(甘蓝)进行比较,多年来粮食作物成本利润率均低于经济作物,种植粮食比较效益低影响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对粮食种植成本进行综合分析,推动成本上涨的首要因素是人工成本,其次是机械作业费,再次是种子费、化肥费等。从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健全粮食补贴政策体系、强化行政推动及财政支持、积极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和专业化服务、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率、提高粮食生产综合产能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发展思路和对策建议。
李红霞汤瑛芳马丽荣王建连刘锦晖
关键词:粮食作物成本利润率
陇中黄土高原丘陵区建设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的经验及建议被引量:2
2007年
介绍了陇中黄土高原丘陵区建设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的意义及经验,提出该区水土保持性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是: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必须以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为出发点;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注重发展灌木林。
汤瑛芳王保福梁伟
关键词: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
氮素对不同抗旱性春小麦叶片温度、气体交换和WUE关系的影响被引量:12
2007年
重点探讨了不同抗旱性春小麦幼苗叶片温度和叶片气体交换、作物水分利用效率(WUE)之间的关系及其氮素响应机制。通过对不同氮素水平和抗旱性春小麦苗期叶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测定,研究了叶片温度(Tl)与水分-光合参数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旱地品种Tl显著高于水浇地品种,并随氮素水平的提高其变化幅度显著低于水地品种;氮素供应后Tl显著升高,但在N15和N30处理之间叶片温度变化幅度降低;单叶WUE与Tl之间存在显著的负二次相关,在Tl<30℃时,WUE随Tl升高持续增加,其机理在于在此温度区间光合速率(Pn)与Tl存在显著正相关,气孔导度(Gs)下降和蒸腾速率(Tr)升高均对WUE无明显影响;当Tl>30℃时,主要受气孔行为的限制,WUE下降。氮素通过提高小麦叶片温度,增强光合机构活性来提高Pn和单叶WUE,从而提高小麦适应环境胁迫的能力和实现抗旱性和光合同化与水分高效利用的协调统一。
汤瑛芳张绪成上官周平
关键词:水分利用效率氮素春小麦
不同耕作方式对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被引量:9
2021年
为明确新型耕作技术——立式深旋耕作对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土壤水分含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于2016和2017年设置立式深旋耕作40 cm(VRT)、深松40 cm(SS)、旋耕15 cm(TT)和免耕(ZT)4种耕作方式,测定0—3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地上生物量、叶面积指数(LAI)和SPAD、产量等指标,计算阶段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WUE)等。结果表明,VRT在2017年播前0—40 cm土层的土壤贮水量分别较SS、TT、ZT增加了7.7、8.6、6.6 mm,在0—100 cm土层增加了18.2、22.8、20.2 mm,均达到显著差异。VRT显著促进干旱年的花前耗水和平水年的花后耗水,提高玉米地上生物量、LAI和SPAD,其中地上生物量较SS、TT、ZT分别增加了14.7%—18.3%、12.7%—18.8%和22.8%—29.1%。基于较为优势的植株生长,VRT籽粒产量较SS、TT和ZT分别增加了12.0%—13.0%、13.7%—33.6%、24.0%—47.4%。因此,虽然VRT提高了玉米耗水,并与ZT达到显著差异水平,导致收获后土壤贮水量低于其他三种耕作方式,但2017年播前0—10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耕作处理;尽管0—30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较SS、TT和ZT下降了11.4、14.8、20.5 mm,但它们之间无显著差异。以上结果表明,VRT能够同时促进玉米耗水和降水入渗,维持土壤水分平衡,是一种有效的抗旱增墒耕作方法,可在半干旱区玉米生产中推广应用。
张绪成马一凡马一凡侯慧芝王红丽方彦杰侯慧芝
地膜糜子节水补灌技术研究被引量:9
2001年
试验对地膜糜子的最佳供水时期、供水量和节水灌溉材料进行了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 ,地膜糜子的最佳供水时期为抽穗期 ,适宜供水量为 30mm ,供水材料以渗灌最为节水。
张绪成汤瑛芳
关键词:糜子供水量渗灌地膜覆盖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