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樊红琼

作品数:15 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细胞
  • 6篇骨髓
  • 5篇多发
  • 5篇多发性
  • 5篇多发性骨髓瘤
  • 5篇骨髓瘤
  • 2篇地西他滨
  • 2篇凋亡
  • 2篇多发性骨髓瘤...
  • 2篇血小板
  • 2篇预后
  • 2篇造血
  • 2篇造血干
  • 2篇造血干细胞
  • 2篇造血干细胞移...
  • 2篇三氧
  • 2篇三氧化二砷
  • 2篇细胞凋亡
  • 2篇粒细胞
  • 2篇耐药

机构

  • 13篇吉林大学第一...
  • 2篇吉林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15篇樊红琼
  • 5篇李薇
  • 5篇高素君
  • 4篇靳凤艳
  • 4篇杨岩
  • 3篇刘春水
  • 3篇杨艳萍
  • 2篇白晶
  • 2篇郭强
  • 2篇刘子玲
  • 2篇石秀敏
  • 2篇丁筱
  • 1篇孙京男
  • 1篇任芳
  • 1篇孙明莉
  • 1篇张一琼
  • 1篇曲林琳
  • 1篇李卓
  • 1篇王冠军
  • 1篇刘蒙蒙

传媒

  • 3篇中华血液学杂...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白血病.淋巴...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高校医学教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西他滨治疗20例MDS-RAEB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总结地西他滨治疗MDS-RAEB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2年1月在我中心住院治疗MDS-RAEB的患者共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中位年龄50(28~72)岁,MDS-RAE...
杨岩李徽高素君樊红琼石秀敏刘子玲
关键词:地西他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地西他滨治疗MDS-RAEB 20例临床分析
杨岩李薇高素君樊红琼石秀敏刘子玲
既往真菌感染史患者再次进行抗真菌治疗
2011年
既往真菌感染史是再次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通过病例分析,介绍既往有真菌感染病史的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再次进行抗真菌治疗的体会。
任芳樊红琼
兄弟同患多发性骨髓瘤二例
2017年
例1,男,70岁。因“左侧髋部疼痛伴麻木11个月余、乏力3个月”于2012年2月15日入住我院。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查体:贫血貌,无皮肤瘀斑,左侧髋关节触痛明显,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
李昱瑛樊红琼王聪白晶刘春水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同患凹陷性水肿髋部疼痛皮肤瘀斑双下肢
原肌球蛋白、丙酮酸激酶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耐药细胞中表达上调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筛选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维甲酸敏感细胞株(NB4细胞株)和维甲酸耐药细胞株(NB4-R1细胞株)的耐药相关蛋白。方法利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检测,比较NB4和NB4-R1细胞株的总蛋白,建立二维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E)图谱。从多个差异蛋白质点中选择出2个在NB4-R1细胞株中表达明显上调的蛋白质点进行MALDI-TOF-MS生物质谱分析,并用Mascot软件在SwissProt和NCBInr数据库中进行同源比较和分析鉴定。结果确定表达明显上调的两个蛋白质分别为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TM)和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PK)。结论本研究表明维甲酸耐药细胞中原肌球蛋白和丙酮酸激酶表达上调,提示它们在肿瘤耐药中有重要作用。
孙明莉李薇张一琼樊红琼王冠军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蛋白质组学原肌球蛋白丙酮酸激酶
以临床胜任力为导向的“互联互通”实验诊断学教学创新实践被引量:4
2022年
实验诊断学教学创新以培养医学生临床胜任力为目标,搭建“互联互通”体系,通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创新,在“互联互通”体系模式下,多元化手段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于教学全程,创设沉浸式、参与式、互动式情境,实现多学科知识整合、多元化能力养成和多维度情感价值构建,最终培养主动学、会应用、有情怀、勤思考的医学人才。
高丹丹李卓樊红琼续薇曲林琳
关键词:实验诊断学教学创新互联互通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用于多发性骨髓瘤自体造血干细胞动员的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用于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PBSCM)的效果及药物经济学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住院治疗的91例初治MM患者资料。根据患者意愿,采用大剂量化疗结合皮下注射PEG-rhG-CSF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进行干细胞动员,分别为42、49例。分析两组动员后采集单个核细胞(MNC)数、采集物CD34+细胞数、动员中最高中性粒细胞(mANC)数、动员的费用以及移植后白细胞和血小板植入时间。结果PEG-rhG-CSF组和rhG-CSF组的中位采集MNC数分别为5.86×10^(8)/kg[(1.08~24.54)×10^(8)/kg]和6.61×10^(8)/kg[(0.83~33.80)×10^(8)/k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883.00,P=0.245);PEG-rhG-CSF组的中位采集物CD34+细胞数高于rhG-CSF组,分别为5.56×10^(6)/kg[(0.94~19.90)×10^(6)/kg]和4.82×10^(6)/kg[(1.12~14.61)×10^(6)/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732.00,P=0.038)。PEG-rhG-CSF组动员期间中位mANC数较rhG-CSF组低,分别为20.50×109/L[(7.26~61.30)×109/L]和32.08×109/L[(6.92~69.99)×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90.00,P=0.001)。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后,PEG-rhG-CSF组白细胞计数(WBC)恢复至1.0×109/L的时间较rhG-CSF组短[(11.59±1.98)d比(12.93±2.8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5,P=0.019);PEG-rhG-CSF组血小板计数(Plt)恢复至20.0×109/L的时间也较rhG-CSF组有缩短趋势[(12.86±2.62)d比(14.80±5.47)d],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49,P=0.085)。PEG-rhG-CSF组的动员总费用与rhG-CSF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405.47±7365.98)元比(22976.83±10264.34)元,t=-0.721,P=0.474]。结论PEG-rhG-CSF联合大剂量化疗是MM患者PBSCM的有效方案,其动员费用与rhG-CSF相当。PEG-rhG-CSF可能是MM患者PBSCM的更好选择。
丁筱黄文阳刘雪莲杨艳萍樊红琼岳婷婷邹德慧邱录贵靳凤艳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造血干细胞动员造血干细胞移植
原发性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3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2009年收治的34例原发性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4例患者以中年男性为主,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病灶主要分布于回盲部及结肠,单发病灶常见,全部经手术切除,病理以弥漫大B细胞型为主(26例),非生发中心来源(non-GCB)19例,占73.1%,单纯手术14例,术后化疗18例,CHOP方案为基础的化疗有效,加用利妥昔单抗进一步提高疗效,残留病变放疗2例。结论原发性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表现复杂,术前诊断困难,确诊依靠病理,弥漫大B细胞型为主要病理类型,最佳治疗方案是手术联合CHOP为基础的方案化疗。
刘春水王俊凤李薇樊红琼白欧
关键词:病理类型
吉西他滨及低剂量辐射对巨核细胞发育和血小板生成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放化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吉西他滨是临床上治疗实体瘤和淋巴瘤的常用化疗药物,常常导致血小板减少,不但影响肿瘤治疗,甚至可能发生危及生命的出血风险。目前吉西他滨及电离辐射对巨核细胞增殖、多倍体形成、分化成熟及血小板生...
樊红琼
关键词:血小板生成吉西他滨低剂量辐射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多发性骨髓瘤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 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两种疾病发生顺序及克隆起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1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诊疗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该例患者以腰骶部疼痛起病,完善骨髓穿刺、流式细胞术检查、血液及尿液免疫固定电泳后诊断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多发性骨髓瘤,建议Rd方案(来那度胺+地塞米松)或者MPV方案(美法仑+泼尼松+硼替佐米)治疗,但患者未行化疗,1个月后死于感染性腹泻。结论 多发性骨髓瘤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生可以是同一克隆起源,也可以是不同的新克隆,二者同时发生非常罕见,治疗上倾向于更具侵袭性的多发性骨髓瘤为主的方案。
于小源丁筱刘英敏樊红琼苏克举杨艳萍郭强靳凤艳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克隆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