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樊向利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软骨
  • 2篇微球
  • 2篇纳米
  • 2篇纳米微球
  • 2篇关节
  • 2篇合金
  • 1篇弹性模量
  • 1篇形态发生蛋白
  • 1篇植入
  • 1篇植入物
  • 1篇质粒
  • 1篇软骨细胞
  • 1篇生物材料
  • 1篇生物相容
  • 1篇生物相容性
  • 1篇生物相容性材...
  • 1篇体外
  • 1篇体外转染
  • 1篇人骨形态发生...
  • 1篇重组人骨形态...

机构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解放军总医院...
  • 1篇中国科学院金...

作者

  • 4篇樊向利
  • 3篇郭征
  • 3篇李小康
  • 2篇李勇
  • 2篇杨巍
  • 2篇孟祥飞
  • 2篇王财儒
  • 1篇李述军
  • 1篇付军
  • 1篇张春礼
  • 1篇刘邦定
  • 1篇万鹏
  • 1篇王攀
  • 1篇吴红
  • 1篇杨柯
  • 1篇赵晶鑫
  • 1篇王军
  • 1篇范宏斌

传媒

  • 2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多孔钛合金表面镁涂层改性及其成骨效应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 探讨多孔钛合金表而镁涂层改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成骨效应. 方法 采用真空离子镀技术在多孔钛合金材料内、外表面制备镁金属涂层.扫描电镜观察材料表面及孔隙内部涂层形态,能谱分析涂层的元素组成.取成年家兔24只,随机分为2组(n=12),建立双侧股骨外侧髁部骨缺损模型,分别植入未涂层的多孔钛合金(对照组)和镁涂层多孔钛合金(实验组),于取材前2周及前2d分别荧光标记骨小梁.术后2、4、8周取材,应用显微CT检测成骨情况,硬组织切片荧光显微镜观察骨小梁的生长速率,Van Gieson染色后光镜下观察材料周围的成骨情况. 结果 电镜下镁涂层致密且形态规则,与材料表面结合良好,能谱分析显示镁元素存在于材料表面.显微CT结果显示:术后4、8周实验组的新生骨体积百分比平均分别为7.81% ±1.21%、16.83%±2.3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38%±0.75%、12.08%±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双标的骨小梁染色结果显示:术后4、8周实验组材料周围双标骨小梁之间的距离平均分别为(49.96 ±5.34)、(67.25±6.75) μm,均显著大于对照组[(26.08±3.64)、(34.69±8.71) 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结果显示:术后4、8周实验组材料新生骨面积百分比平均分别为9.37%±1.66%、16.51%±3.06%,均显著大于对照组(6.70%±0.79%、l2.1 8%±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孔钛合金表面镁涂层改性处理对多孔材料内部的骨长人和骨修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裴轶丰李小康王财儒李勇樊向利杨巍孟祥飞蓝平衡万鹏杨柯郭征
关键词:生物相容性材料合金
rhBMP-2明胶纳米微球制备及体外缓释效果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制备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rhBMP-2)明胶纳米微球并检测其体外缓释效果。方法 "二次凝聚法"制备明胶纳米微球,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粒径分析仪检测纳米微球的表面形态、内部结构、粒径,计算其溶胀率;将rhBMP-2与明胶纳米微球复合,计算其包封率和载药量,并对其体外缓释效果进行检测。结果明胶纳米微球的表面形态良好,分散均一,内部结构多孔隙、通道,平均粒径(171.49±50.12)nm,溶胀率为1.83;rhBMP-2明胶纳米微球的包封率为(98.13±0.131)%,载药量为(58.89±0.079)ng/mg;rhBMP-2明胶纳米微球释药时间在1个月以上,呈"双相缓释",第1天为"突释相",释药量约为7%,以后平缓释放呈"缓释相",40%左右的药物于28 d内释放,约60%的药物在1个月以后释放。结论成功制备rhBMP-2明胶纳米微球,不但包封率高,而且体外缓释效果好。
孟祥飞郭征李小康李勇裴轶丰王财儒杨巍樊向利
关键词:明胶纳米微球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生物材料
新型低弹性β钛合金关节表面微假体治疗犬膝关节软骨全层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 评价新型低弹性β钛合金关节表面做假体治疗犬膝关节软骨面全层缺损的可行性与效果。方法 取8只成年家犬,制备双侧股骨髁直径为7lnm的软骨面全层缺损,选用两种弹性模量钛合金材料制备关节表面微假体并植入软骨缺损区,左侧为低弹性模量组(弹性模量为42GPa),右侧为高弹性模量组(弹性模量为110GPa)。3个月后取材,行x线片、显微CT扫描、骨计量学分析和组织学检测观察两组关节表面微假体的稳定性及周边骨与软骨的牛长情况。结果x线片示关节表面微假体钉帽周围软骨生长良好,完全填充钉帽周边软骨间隙,关节软骨而平整。显微cT二维重建及骨计量学分析显示低弹性模量组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目及骨组织密度平均分别为0.389%±0.025%、(0.049±0.002)LLm、(8.9±0.4)mm一、(652.7±12.6)mg/mm^3,而高弹性模量组平均分别为0.253%±0.024%、(0.038±0.002)¨m、(5.9±0.4)mm^1、(595.2±7.6)mg/mm^3,以上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屁示低弹性模量组微关节表面假体固定钉周围有更多的新生骨小梁包绕,钉骨结合牢固,界面成骨量明显多于高弹性模量组。结论新型低弹性β钛合金关节表面微假体治疗关节软骨面缺损是可行的,其低弹性模量的特点更有利于钉骨界面骨的形成。
王攀郭征李述军付军李小康樊向利王才儒刘邦定王军
关键词:软骨关节假体和植入物弹性模量
壳聚糖携载质粒纳米微球体外转染兔关节软骨细胞的实验研究
2011年
目的:研究携载质粒的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纳米微球的包裹率和保护DNA的能力,镜下观察其大小和形态,观察其对原代兔关节软骨细胞的转染效率。方法:利用酶消化法消化3周龄新西兰大白兔的关节软骨,贴壁培养原代兔关节软骨细胞。购买相对分子量在5K和800K之间的八种壳聚糖,利用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质粒(pEGFP)作报告基因,通过复合凝聚法制备壳聚糖-质粒纳米微球。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不同N/P比值对不同分子量壳聚糖和质粒的结合能力及包封率的影响;纳米粒度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考察纳米微球的粒径分布和形态;荧光显微镜观察壳聚糖纳米微球介导pEGFP在体外培养的兔关节软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流失细胞仪计算具体转染效率。结果:①N/P值为4及4以上时,各分子量的壳聚糖可完全包裹质粒成球;N/P值为2时,分子量为5K、50K、85K仅部分包裹质粒,其余可完全包裹;N/P值为1时,各壳聚糖均与质粒部分包裹;N/P值为0.25时,各壳聚糖均与质粒完全分离。②纳米粒度仪分析得出:N/P值为4时,各分子量的壳聚糖纳米微球的平均粒径均在1微米以下,③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均可观察到球形或不规则形的大小不同的微球。荧光显微镜可大致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在软骨细胞内表达的表达情况。④流式细胞仪得出具体转染效率,分子量为170K、250K和800K的壳聚糖纳米微球的转染效率均高于5K、50K和85K的壳聚糖纳米微球,其中800K的壳聚糖纳米微球与脂质体相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脂质体相比,N/P比值为4时,相对分子量为800k的壳聚糖纳米微球可高效转染原代培养的兔软骨细胞,可以作为今后进一步体外、体内实验的首选转染载体。
赵晶鑫范宏斌吴红樊向利张春礼
关键词:转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