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桂明珠

作品数:57 被引量:339H指数:11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7篇农业科学
  • 10篇生物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大豆
  • 10篇亚麻
  • 9篇电镜
  • 9篇醋栗
  • 8篇雄配子
  • 8篇雄配子体
  • 8篇穗醋栗
  • 8篇配子体
  • 8篇黑穗醋栗
  • 7篇电镜观察
  • 7篇雄配子体发育
  • 7篇配子体发育
  • 7篇解剖学
  • 7篇发育
  • 6篇扫描电镜观察
  • 6篇雌雄配子体
  • 5篇豆荚
  • 5篇孢子
  • 5篇雌雄配子体发...
  • 4篇种子

机构

  • 46篇东北农业大学
  • 9篇东北农学院
  • 3篇黑龙江省农业...
  • 3篇中国科学院植...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北京市植物细...
  • 1篇北京农业工程...
  • 1篇新疆大学
  • 1篇中国水稻研究...

作者

  • 56篇桂明珠
  • 24篇李桂琴
  • 21篇胡宝忠
  • 15篇王学东
  • 9篇苍晶
  • 8篇任喜英
  • 8篇姚晓敏
  • 6篇崔琳
  • 5篇谭余
  • 4篇王晓凯
  • 3篇史芝文
  • 3篇郝乃斌
  • 3篇李晶
  • 3篇李桂芹
  • 3篇弭忠祥
  • 3篇戈巧英
  • 3篇吴秀菊
  • 2篇崔崇士
  • 2篇杨丽娟
  • 2篇李兆亮

传媒

  • 12篇东北农业大学...
  • 9篇中国麻作
  • 6篇东北农学院学...
  • 4篇电子显微学报
  • 3篇大豆科学
  • 3篇园艺学报
  • 2篇植物学通报
  • 2篇果树学报
  • 2篇第二届全国扫...
  • 1篇玉米科学
  • 1篇经济技术协作...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作物学报
  • 1篇高等农业教育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植物研究
  • 1篇中国甜菜
  • 1篇中国科教创新...
  • 1篇植物学报

年份

  • 3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8篇2003
  • 4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4篇1998
  • 9篇1997
  • 1篇1996
  • 3篇1995
  • 5篇1994
  • 5篇1993
  • 2篇1992
  • 2篇1991
  • 3篇1989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效唑对绿豆黄化幼苗生长及肌醇磷脂代谢的抑制作用被引量:9
1998年
多效唑抑制绿豆黄化幼苗生长和茎尖初生分生组织细胞分裂,降低内源IAA、ABA和甾醇水平。应用放射性标记及薄层层析技术,发现多效唑抑制肌醇磷脂代谢,PI、PIP和PIP2含量均高于对照,而DAG含量低于对照。
李冬梅李兆亮桂明珠
关键词:多效唑绿豆
李的裂果机制及防止措施被引量:49
2006年
研究李果皮组织细胞生长以及水分和可溶性固形物(TSS)与裂果发生的关系,对裂果发生的组织解剖特点进行了观察,探索了喷施硼砂溶液、氢氧化钙溶液以及搭建塑料大棚等措施防止裂果发生的效果。研究结果如下:1.解剖学观察和显微测量表明,绥李3号果实开裂的直接原因为果实外皮层与内部薄壁组织细胞生长不协调所致。与吉林6号和绥棱红相比,绥李3号果实在快速生长期内部薄壁组织细胞生长速率显著过大(P<0·05),而表皮细胞生长缓慢或停止。加之其表面纹饰空隙较大容易形成潜在突破口,这样内外相互作用致使果实开裂。2.裂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正常果(P<0·05)。3.喷施硼砂可以减轻裂果,但喷施氢氧化钙溶液无明显效果。4.果实临近成熟时(8月初),土壤含水量与裂果程度呈正相关(P<0·05);搭建塑料大棚并在周围挖排水渠可以有效地减少绥李3号果实开裂,说明水分是影响绥李3号裂果的主要驱动因子。
张林静桂明珠
关键词:裂果可溶性固形物土壤水分氢氧化钙硼砂
几种酰胺类除草剂生物活性及除草效应的研究
1989年
拉索、都尔与乙草胺对禾本科杂草的作用部位是幼芽(胚轴与胚芽鞘),其次是侧根。在此3种除草剂中,乙草胺的活性最高。这些除草剂造成胚芽鞘部位细胞横向加宽、长度缩短、液泡化,胚轴横切面直径加大,皮层细胞层数增多,造成胚轴短而粗,胚芽鞘极度缩短,紧包胚芽,侧根少而短或无侧根。3种除草剂施于芽区与种子区的抑制效应最强,在大豆地与茅毒混用可显著扩大杀草谱,特别是乙草胺+茅毒的除草效果最突出,比2次人工除草显著增产。
苏少泉桂明珠刘丽君
关键词:胚芽鞘人工除草生物活性大豆地皮层细胞
高光效大豆品种豆荚解剖学特性被引量:19
2002年
采用光合速率不同的大豆品种黑农 37(普通高产品种 )、黑农 4 0和黑农 4 1(高光效品种 ) ,分别于R3、R4 、R5、R6 和R7时期取荚进行了解剖学观察。结果表明 :1.不同光合类型品种间 ,豆荚表皮上气孔密度彼此接近 ,无明显差别 ;2 .豆荚同化组织细胞内叶绿体数目 ,高光效品种均大于普通高产品种 ,且在相同品种中豆荚叶绿体分布的密度为豆荚的两端大于豆荚的两面。在R6 时期叶绿体的体积高光效品种也大于普通高产品种。叶绿体中基粒的数目也是如此 ;3.豆荚两侧维管束密度以及腹。
张桂茹杜维广满为群栾晓燕陈怡王学东李桂芹桂明珠戈巧英郝乃斌李卫华
关键词:大豆光合特性
黑穗醋栗花粉形态的电镜观察被引量:3
1989年
本文以黑穗醋粟(Ribes nigrum L.)哈尔滨地区3个品种和红穗醋粟(R.rubrum L.)为材料,利用TEM和SEM电镜对其花粉形态及壁的结构进行了观察。观察表明,4种供试材料的花粉形态基本相似,种间差异较大,而品种间差异较小。
桂明珠弭忠祥胡宝忠
关键词:黑穗醋栗花粉电镜观察醋栗
亚麻苗期缺素症状的研究被引量:8
1997年
以黑亚3号为材料进行了亚麻苗期11种缺素症状研究。结果表明:缺N、Ca、Ms、Fe等地上部症状明显,表现生长缓慢、叶数少、叶色失绿等。缺N、Ca、Mg、K、Mo等对根量有明显影响;从干物质积累看,大部缺素处理,如缺N、P、Ca、Cu、Mo、Mn和B与CK相比明显减少;缺N、Ca、Mg、Fe等处理畸变部位的解剖结构与对照相应器官的结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其大体变化趋势是细胞内失水变形,叶绿体破坏以及细胞瓦解破坏。
李桂琴桂明珠史芝文
关键词:亚麻症状
黑穗醋栗腺体的研究被引量:1
1996年
研究结果表明,1)厚度品种植株地上幼嫩部分表面普遍有腺体产生,形如铜钮扣收,大小为70~180μm.分布密度为42~45个/cm2;2)切片现察,腺体起源于器官的原表皮层,由腺体原始细胞分化产生,由基细胞、柄和头部分泌细胞组成;3)腺体分泌细胞表面具发达的角质层,后期角质层与分泌细胞脱离,分泌物贮存于其中,最后角质层破裂释放出分泌物质.
桂明珠王学东李桂琴胡宝忠吴秀菊
关键词:黑穗醋栗腺体角质层
药用植物北细辛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发育的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药用植物北细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北细辛有12枚雄蕊,上下两轮各6枚,相间排列。花药的着生方式为背着药,成熟花药开裂方式为纵裂。花药横切面呈碟形,具4个小孢子囊。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属于同时型,小孢子在四分体中的排列方式为四面体形和十字形。花药壁的发育方式为基本型,腺质绒毡层,在单核花粉粒发育过程中,绒毡层的内切向壁上有大量圆球状的乌氏体。成熟花粉粒为2-细胞型,扁球形,无明显萌发孔,外壁表面呈网纹状,具瘤状突起。
李媛吴秀菊金峰桂明珠
关键词:北细辛小孢子发生雄配子体发育
大豆种柄的扫描电镜观察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对大豆种柄部位各种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深入地研究.对搞清楚该部位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王学东苍晶崔琳桂明珠
关键词:光合器官扫描电镜超微结构
文献传递
红树莓(Rubus idaeus L.)雌雄配子体发育的研究被引量:2
1993年
红树莓雄蕊多数,排成3轮、同一轮花药发育基本同步,各轮间发育不同步,自外向内顺序发育。最早的造孢细胞和小孢子母细胞于5月下旬产生。小孢子母细胞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呈四面体型,成熟花粉为2—细胞。雌蕊亦多数离生,整齐排列在膨大的花托上。每一子房内有2枚胚珠,但后期仅1枚正常发育。胚珠倒生、单珠被、厚珠心。胚囊发育属蓼型,但大孢子母细胞、功能大孢子常有异常现象。
桂明珠李桂琴谭余
关键词:红树莓雌配子体雄配子体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