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学东

作品数:70 被引量:448H指数:12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电子电信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9篇农业科学
  • 24篇生物学
  • 2篇电子电信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4篇大豆
  • 17篇电镜
  • 17篇超微
  • 17篇超微结构
  • 15篇豆荚
  • 12篇电镜观察
  • 11篇大豆豆荚
  • 9篇叶片
  • 9篇扫描电镜观察
  • 9篇光合作用
  • 8篇细胞
  • 6篇猕猴桃
  • 6篇显微结构
  • 5篇叶绿
  • 5篇植物
  • 5篇扫描电镜
  • 5篇生理特性
  • 5篇光合特性
  • 5篇果实
  • 5篇大豆叶

机构

  • 70篇东北农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植...
  • 2篇湖北民族大学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哈尔滨市农业...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莱阳农学院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黑龙江省农业...
  • 1篇湖北民族学院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北华大学师范...

作者

  • 70篇王学东
  • 49篇崔琳
  • 23篇苍晶
  • 15篇桂明珠
  • 6篇卜贵军
  • 6篇李英
  • 5篇李桂琴
  • 4篇胡宝忠
  • 4篇郝再彬
  • 4篇刘洪梅
  • 4篇吴秀菊
  • 4篇于洋
  • 4篇刘岩
  • 4篇吕薇
  • 3篇郝乃斌
  • 3篇潘立君
  • 3篇戈巧英
  • 2篇闵丽
  • 2篇朱祥春
  • 2篇李庆章

传媒

  • 22篇电子显微学报
  • 17篇东北农业大学...
  • 2篇植物学通报
  • 2篇大豆科学
  • 2篇果树学报
  • 2篇第二届全国扫...
  • 1篇中国乳品工业
  • 1篇北方园艺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中国兽医杂志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园艺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核农学报
  • 1篇湖北民族学院...
  • 1篇中国麻作
  • 1篇植物研究
  • 1篇中国麻业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4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7篇2005
  • 10篇2004
  • 9篇2003
  • 5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5篇1999
  • 4篇1998
  • 2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4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品种亚麻叶片表面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2
2000年
王学东李明刘秀梅
关键词:亚麻扫描电镜
大豆珠柄传输组织的显微形态观察
<正> 大豆光合作用产物是以淀粉粒的形式暂时贮存在叶片和豆荚的叶绿体中,以后在特定的时期降解为可溶性糖(碳水化合物)转移到需要的部位。这种光合产物的转移主要是在植物的维管组织中实现。
王学东苍晶张鹏崔琳
文献传递
不同品种亚麻纤维发育特点的研究被引量:3
1998年
通过对8个有代表性的亚麻品种即双亚三号、双亚五号、黑亚五号、黑亚七号、阿荷告斯(Agkaos)、贝林卡(Belinka)、维京(Viking)、阿里安(Ariane)(其中前4个为国内品种,后4个为国外品种)进行了不同生长时期纤维发育规律的研究。分别...
王学东崔琳胡宝忠
关键词:亚麻纤维发育特点
大豆根瘤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5
2017年
大豆与大豆根瘤处于一个共生的体系,大豆为大豆根瘤的生长提供适宜的微观环境,而大豆根瘤则为大豆植株的发育提供必要的养分。豆科植物的生物固氮能力是通过根瘤菌的侵染完成的。大豆根被根瘤菌侵染后,形成共生体根瘤,根瘤菌通过生物固氮作用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氨供给大豆利用。本实验以东农46为研究对象,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大豆发育过程中根瘤、根瘤菌和淀粉粒的结构特征、形态变化进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大豆发育过程中根瘤的发育可分为三个时期,即:根瘤菌的侵入和感染;根瘤的形成和发育;根瘤及根瘤菌退化。各时期的根瘤菌经历了形态及数量发育的变化,由初期数量较少、形态不规则,到数量大幅度增加充满侵染细胞,最终随着侵染细胞开始衰亡其内部的根瘤菌逐渐减少至全部消失。
郝天雪宋海慧崔琳王学东
关键词:大豆大豆根瘤菌超微结构扫描电镜
壳寡糖对酸乳后酸化抑制效果的研究被引量:10
2005年
采用过氧化氢氧化法制备壳寡糖,研究其对酸乳后酸化抑制作用的效果。结果表明,当壳寡糖的浓度为0.25%时,对酸乳的后酸化能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空白对照比添加0.25%壳寡糖酸乳的酸度高24.99°Т,其原因是壳寡糖能与细胞体内带有负电荷的细胞质结合,扰乱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改变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从而抑制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生长繁殖,有效的抑制了酸乳的后酸化。
曹维强王静张英春王学东
关键词:壳寡糖酸乳后酸化壳寡糖过氧化氢氧化法保加利亚乳杆菌选择透过性
大豆豆荚与叶片形态和生理特性比较研究被引量:13
2004年
以东农42、东农163二个大豆品种为试材,对不同生育期、不同节位大豆叶片和豆荚的面积、长度和宽度进行了形态学的比较.结果表明,豆荚平均长度占其功能叶片平均长度的34.3%~46.5%,东农42的豆荚面积约占其叶片面积的18.05%.以东农42为例,对结荚期大豆植株不同节位叶片及其豆荚的叶绿素含量、蛋白质含量及碳水化合物含量等生理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豆荚叶绿素总含量占叶片叶绿素总含量的3.5%,豆荚的淀粉的和还原糖含量都较叶片高,豆荚的蛋白质含量较叶片少,约占叶片含量的41.5%.
李茫雪王学东崔琳郝再彬苍晶闵丽
关键词:大豆豆荚叶片生理特性
大豆豆荚与叶片的光合特性比较
<正> 光合作用是决定作物产量的最重要因素,光合能力大小直接影响作物产量的高低。关于大豆叶片光合作用及其与籽粒生长发育关系的研究甚多,而大豆豆荚光合作用及其与籽粒生长发育的研究报道较少。本文对大豆豆荚和叶片的某些光合特性...
苍晶王学东崔琳郝再彬
文献传递
SPF雏鸡人工感染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后肝组织的超微结构观察被引量:1
1999年
通过对1日龄SPF雏鸡进行人工接种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观察其肝脏组织在透射电镜下细胞器的变化,接种REV后7~14d,出现线粒体嵴变短、断裂膨大、排列紊乱、细胞核浓缩、核碎裂等。雏鸡感染REV后21~42d,线粒体急性肿胀,嵴很多消失呈现空泡化,线粒体内出现包涵体,粗面内质网网池扩大,网状结构断裂呈单个囊泡状,细胞核溶解,坏死,出现髓样小体,细胞间胶原纤维增多,网状细胞增殖。
阿合买提.买买提崔琳刘忠贵刘忠贵
关键词:病毒REV超微结构SPF雏鸡
加热对胡萝卜超微结构和所含营养物质的影响
2005年
杨健王知非崔琳王学东
关键词:类胡萝卜素营养物质超微结构Β-胡萝卜素脂溶性维生素细胞壁
赤霉素对亚麻纤维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02年
在亚麻纤维的快速生长期,向叶片喷施不同浓度的赤霉素溶液,随着亚麻植株的生长,观察其纤维发育情况。通过对获得数据进行分析,证明赤霉素对亚麻纤维的生长及产量具有较大影响,可使亚麻纤维产量得到显著提高。
王学东李明崔琳
关键词:纤维发育亚麻赤霉素纤维产量植物生长激素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