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苏
- 作品数:63 被引量:336H指数:9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射频消融治疗临近特殊部位肝癌的并发症及预防被引量:17
- 2017年
- 射频消融是治疗肝癌的重要方法之一,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可重复治疗等优点。但是对于肝门静脉一、二级分支5 mm以内,肝静脉、下腔静脉主干旁,靠近胆囊、肠道5 mm以内或者肝包膜下、膈肌等特殊部位的肝癌,射频消融存在完全消融率低、局部复发率高以及严重并发症等问题。介绍了射频消融治疗靠近特殊部位肝癌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指出随着个体化、规范化的射频消融推广,这些"禁区"成为可能。
- 张俊超林苏朱月永
- 关键词:肝肿瘤导管消融术
- 急救护理对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有效率分析被引量:9
- 2022年
- 目的分析探究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接受急救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2020年1月—2021年6月随机遴选该院急诊确诊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62例展开对照研究,遵照随机数表法将所选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期间应用常规急救护理及综合急救护理,对比评估两组血糖水平、并发症发生概率、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对照组、观察组血糖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对照组的25.8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23%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接受综合急救护理对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加速患者康复进程,可以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
- 林苏颖颖林晶晶
- 关键词:急救护理临床疗效
- 血乳酸对HBV相关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评估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静脉血乳酸水平对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慢加亚急性肝衰竭(SACLF)患者近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10月至2012年2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病中心住院、确诊为HBV相关SACLF的患者,对其入院后3个月的预后进行随访,对生存组和死亡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静脉血乳酸及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等进行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静脉血乳酸对HBV相关SACLF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122例HBV相关SACLF患者,其中生存组67例,男性59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41.54±12.74)岁;死亡组55例,男性43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43.95±12.09)岁,两组年龄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存组静脉血乳酸水平低于死亡组[(2.60±0.99)vs(4.92±3.22)mmol/L](t=5.57,P<0.05)。MELD评分系统和静脉血乳酸水平预测HBV相关SACLF患者近期死亡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3和0.803。以2.68mmol/L为最优截断点,静脉血乳酸水平预测HBV相关SACLF患者3个月死亡的灵敏度为80%,特异度为68%。结论 HBV相关SACLF患者的静脉血乳酸水平与其近期预后密切相关,其评估价值稍低于MELD评分系统。
- 陈薇林苏陈靖江家骥
- 关键词:乳酸慢加亚急性肝衰竭乙型肝炎病毒
- 肝脏面积与腹部面积比在酒精性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中的预后意义
- 目的 研究肝脏面积与腹部面积比(LAAR)对酒精性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8年-2015年入住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病中心的酒精性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死亡为终点事件,...
- 陈娟林苏朱月永
- 41例青少年非病毒性肝病临床和病理分析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青少年非病毒性肝病的病因、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非病毒性肝病患儿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中有肝豆状核变性20例(48.8%),糖原累积症3例(7.3%),先天性肝纤维化2例(4.8%),非酒精性脂肪肝3例(7.3%),良性复发性肝内胆汁淤积症1例(2.4%),遗传性高胆红素血症3例(7.3%),原发性肝癌4例(9.7%),原因不明者5例(12.1%)。结论在青少年肝病的非病毒性病因中,以肝豆状核变性最常见;肝脏活检检查为非病毒性肝病诊断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 郑琦江家骥林苏
- 关键词:非病毒性肝病病因病理青少年
- 慢病毒载体介导siRNA沉默Id-1通过ERK1/2信号通路抑制裸鼠人肝癌移植瘤生长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构建慢病毒表达载体介导siRNA沉默Id-1,观察其对人肝癌HepG2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对ERK1/2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构建合成特异性针对Id-1基因的siRNA慢病毒载体,转染肝癌HepG2细胞系,经半定量RT-PCR鉴定筛选沉默效果最佳的细胞系,于倒置荧光显微镜(×400)下观察转染前后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取细胞浓度为5×106 mL-1的干扰效率最佳的稳定转染细胞系、稳定转染空载体病毒细胞系及正常HepG2细胞系悬液各0.2mL,分别注射到转染实验组、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的裸鼠右腋皮下,每周测量肿瘤体积及裸鼠体质量,绘制肿瘤生长曲线,28d后处死裸鼠,制作肿瘤组织标本,行常规病理检查,采用半定量RT-PCR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肿瘤组织Id-1,ERK1/2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及p-ERK1/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倒置荧光显微镜显示,转染前后细胞形态学变化不明显。经半定量RT-PCR筛选出Id-1基因的siRNA慢病毒载体的最佳细胞系为sh31,与稳定转染空载体病毒细胞系相比,目的基因Id-1的表达降低了80%以上,与未干扰的HepG2细胞相比降低了60%;转染细胞皮下接种后,转染组最终瘤体大小明显小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半定量RT-PCR显示,转染组肿瘤组织的Id-1及ERK1/2 mRNA分别为(0.389±0.058)及(0.475±0.079),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0.845±0.113),(0.977±0.082)]和空白对照组[(0.917±0.083),(0.978±0.056)](均为P<0.05)。Western-blot检测显示,转染组的Id-1及p-ERK1/2蛋白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 Id-1基因特异性siRNA的慢病毒表达载体通过靶向抑制Id-1的表达,明显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推测Id-1可能通过调节ERK1/2 MAPK信号通路参与肝癌的发生发展。
- 吴志贤曾达武林苏朱月永刘豫瑞
- 关键词:慢病毒属
-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后复发危险因素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IS)2型超声介入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71例临床诊断SIS2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单纯注射组(超声引导下肩峰下滑囊注射,n=16)及联合治疗组(超声引导下肩袖肌腱松解术+肩峰下滑囊注射,n=55),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治疗后复发的因素。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后1、3、6个月复发率明显低于单纯注射组(P均<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SIS2型病程均与复发无关,而治疗方法是治疗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采用超声引导下肩袖肌腱松解术+肩峰下滑囊注射治疗SIS2型患者可降低治疗后复发风险。
- 江昊林章雅赵作梁林苏叶真傅巧敏阮琴韵
- 关键词:肩撞击综合征复发
- 白细胞介素-6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发生与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17
- 2019年
-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发生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2012年7月—2018年3月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病中心诊断为HBV感染慢性肝病患者,分成HBV-ACLF组及非ACLF组。应用imLDR^TM多重SNP分型试剂盒检测IL-6基因rs1524107、rs1800795、rs1800797、rs2069827、rs2069830、rs2069837、rs2069840及rs2069845共8个位点的SNP分型。同时回顾病例资料,随访ACLF组3个月生存情况。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M(QR)表示,采用非参数检验;基因多态性与HBV-ACLF发生的相对风险度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分析IL-6SNP与HBV-ACLF的发生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共400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HBV-ACLF组122例(30.5%),非ACLF组278例(69.5%)。两组间总胆红素、白蛋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小板计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凝血酶原时间及其国际标准化比值、肌酐、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所有研究对象的IL-6基因rs1800795、rs1800797、rs2069827、rs2069830位点的基因型未见突变或突变频率低于1%。IL-6的rs1524107、rs2069837、rs2069840、rs2069845位点基因型分布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IL-6基因上述4个位点的SNP与HBV-ACLF发病风险无关,与HBV-ACLF3个月预后也无显著相关性。结论IL-6rs1524107、rs1800795、rs1800797、rs2069827、rs2069830、rs2069837、rs2069840、rs2069845共8个位点的SNP与HBV-ACLF发生及短期预后无关。
- 林烨鸿林苏周卿王明芳朱月永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单核苷酸多态性慢加急性肝衰竭
- 胆管微错构瘤超声表现被引量:1
- 2021年
- 胆管微错构瘤又称冯迈恩堡复合体(von Meyenburg complexe,VMC),临床少见,为肝内边缘胆管板畸形,最早由von Meyenbur于1918年报道。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对于该病有了较深入的认识[1]。本文报道4例VMC的超声表现。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7年7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病理学诊断为VMC的4例患者,男2例,女2例;均无明显临床症状;分别来自2个家族,其中家族A的女性患者及家族B的男性患者体检时经超声发现肝实质弥漫性病变,随后排查2个家族其他成员共10名,确诊2例。
- 庄勇林苏曾锦树叶小剑
- 关键词:错构瘤超声检查
- 慢性乙型肝炎肝脂肪变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脂肪变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临床及病理确诊的CHB患者1039例进行回顾性研究,了解肝脂肪变与其生物化学指标、肝组织学改变之间的关系。结果在1039例CHB患者中,男843例,女196例,平均年龄(37±11)岁,肝脂肪变发生率36.1%(375/1039),其中F_1占66.4%,男性脂肪变(38.8%,327/843)明显高于女性(24.5%,48/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B患者合并肝脂肪变组的年龄、UA、BMI、TC、TG、ApoA、ApoB、AFP及代谢综合征相关疾病的发病率高于无脂肪变组(P<0.05),2组HBeAg状态、HBV-D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脂肪变分级与肝脏炎性反应、肝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CHB肝脂肪变与BMI、TG呈正相关(β=0.323,β=2.255,P均<0.01),与AFP呈负相关(β=-0.008,P<0.05),结论CHB肝脂肪变并不少见,主要与宿主代谢因素有关,与HBeAg状态、HBV-DNA无关,不会加重肝脏的炎性反应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
- 王明芳林苏陈靖江家骥
- 关键词:肝脂肪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