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军
- 作品数:38 被引量:495H指数:19
-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福建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黑脊倒刺鲃卵子发生中生殖质的产生被引量:13
- 2004年
- 采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对黑脊倒刺的卵原细胞和各期卵母细胞中生殖质的形成过程进行观察。仅在卵原细胞和Ⅱ时相卵中观察到了生殖质的产生过程 ,在Ⅲ、Ⅳ时相卵中未观察到生殖质的产生过程。生殖质来源于核仁。它从细胞核中释放出来 ,进入细胞质。卵原细胞和卵母细胞产生生殖质的方式不同。在卵原细胞的生殖质形成过程中 ,生殖质的前体物质先移到核膜内侧 ,核膜解体 ,形成囊泡 ,随后 ,在生殖质前体物质所在处的内侧重新形成核膜 ,这样 ,细胞核表面就形成一个凹陷 ,生殖质前体物质位于核表面的凹陷之中 ,就这样被隔离于细胞核之外而进入细胞质中 ,成为生殖质。生殖质形成后 ,在细胞质中与线粒体相结合。生殖质的这种形成方式与精原细胞中拟染色体的形成方式相似。而在卵母细胞的生殖质形成过程中 ,生殖质的前体物质移到核膜内侧之后 ,核膜并无囊泡化 ,核孔明显 ,生殖质的前体物质通过核孔离开细胞核 ,位于细胞核表面 ,形成生殖质。生殖质产生之后也与线粒体结合。以后 ,生殖质连同线粒体离开细胞核。生殖质最终与线粒体分离 ,分散于细胞质中。在Ⅲ时相卵中 ,生殖质细小 ;在Ⅳ时相卵中 。
- 尤永隆林丹军苏敏
- 关键词:黑脊倒刺鲃卵子发生生殖质线粒体核膜
- 性成熟黄颡鱼Pseudobugrus fulvidraco(Richardson)精巢的年周期变化Ⅰ:生精部的周年变化被引量:28
- 2000年
- 黄颡鱼的精巢从外形上分为上、下两段 .上段为生精部 ,下段为贮精囊 .性成熟黄颡鱼精巢的生精部为小叶型结构 ,其周年变化经历如下过程 : 期— 期— 期— 期— 期 .4月下旬开始生精活动的启动 .生殖季节为 5~ 7月 ,5月生精部处于 期 .6~ 7月生精部处于 期 ,产生大量精子 .8~ 1 1月虽非生殖季节 ,生精部仍进行生精活动 .1 2月至翌年 4月 ,生精部处于 期 ,并以 期精巢过冬 .贮精囊在生殖季节分泌活动旺盛 。
- 郑小真林丹军尤永隆
- 关键词:黄颡鱼性成熟鲇形目
- 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精子的超微结构被引量:73
- 1996年
- 黄颡鱼精子由头部、中段和鞭毛(尾部)三部分组成。头部的主要结构是细胞核。核中浓缩了的染色质呈颗粒状。染色质中有核泡存在。核泡中有致密颗粒状物。植入窝里井状,从核后端往前深陷入核的中央。中段的中心粒复合体位于植入窝中,结构独特。近端中心粒和基体首尾相对,排在同一直线上。某些精子的近端中心粒的中央腔中能见到一、二个粗大的颗粒状物。基体的中央腔中有一对中央微管。近端中心粒和基体之间有中心粒间体将两者隔开。中段的袖套连接于细胞核之后,其中分布着线粒体和一些囊泡。近袖套内膜处的细胞质中有一层膜与袖套内膜平行。鞭毛细长,其起始端位于袖套腔中。鞭毛上长有两排侧鳍。侧鳍呈波纹状,分居轴丝两侧,大致与轴丝的两条中央微管同在一个平面上。侧鳍的基部有囊泡。
- 龙永隆林丹军
- 关键词:鱼纲黄颡鱼精子超微结构
- 黑脊倒刺鲃生精细胞拟染色体的形成过程被引量:11
- 2003年
- 电子显微镜观察了黑脊倒刺把生精细胞中拟染色体的形成过程。拟染色体在初级精原细胞中形成。在初级精原细胞的细胞核中,拟染色体前体物质先附着于核膜内侧,该处核膜崩溃并在拟染色体前体物质的内侧,新核膜形成。新核膜将拟染色体前体物质分隔出细胞核之外新核膜呈凹陷状。拟染色体前体物质集中于该凹陷中,并聚集成拟染色体。新核膜上有较大的空隙核内还有少量拟染色体前体物质通过该空隙进入核表面的凹陷中,并结合到拟染色体上黑脊倒刺鲃生精细胞拟染色体的形成方式与通常认为的核内物质通过核孔排出核外的方式不同,似可表明核内物质向外运输存在着另一种机制。拟染色体形成后不久就与线粒体结合,并离开核凹在以后的发育过程中,拟染色体又与线粒体分离。
- 尤永隆林丹军
- 关键词:生精细胞鱼类
- 泥鳅的性腺分化及温度对性腺分化的影响被引量:28
- 2007年
- 通过组织学方法观察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原始生殖细胞(PGCs)的迁移、生殖嵴的生成和性腺分化,并且研究了不同温度下性腺分化的差异。结果表明:1日龄仔鱼PGCs位于消化管上方的脏壁中胚层中;5日龄时PGCs迁移到背部的腹膜上皮上;10日龄时生殖嵴生成;20日龄时PGCs迁入生殖嵴,形成原始性腺;25日龄时原始性腺开始向卵巢分化;30日龄时原始性腺向精巢分化。46日龄时,双侧卵巢已经合并成1个卵巢。仔鱼孵化后的25~30d为性腺分化的关键时期。在自然水温(23-25)℃和较低水温(22±1.0)℃中培育的幼鱼,雄性率分别为(51.1±1.5)%和(48.6±1.8)%,而培育于较高水温[(27±1.0)℃,(32±1.0)℃]中的泥鳅,雄性率分别达到了(82.0±3.4)%和(90.0±2.5)%,有些个体出现了雌雄同体的现象。研究表明,温度影响泥鳅的性腺分化,高温会诱导产生雄性。
- 陈玉红林丹军尤永隆
- 关键词:泥鳅温度性腺分化雄性率
- 黑脊倒刺鲃性腺早期分化的研究被引量:12
- 2008年
- 对黑脊倒刺鲃(Spinibarbus caldwelli)早期性腺分化的过程进行了显微和亚显微研究。结果显示:在5日龄仔鱼中,观察到生殖嵴出现;在28日龄稚鱼中,观察到精巢的早期分化;在32日幼鱼中,观察到明显分化;而直到42日龄幼鱼中,才观察到早期卵巢的早期分化;在90日龄幼鱼中,观察到明显分化。结果表明,黑脊倒刺鲃的精巢分化要明显早于卵巢的分化。
- 苏敏林丹军尤永隆唐良华
- 关键词:性腺
- 鱼类原生殖细胞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08年
- 苏敏林丹军尤永隆唐良华
- 关键词:原生殖细胞鱼类
- 卵胎生硬骨鱼褐菖精巢的周期发育被引量:40
- 2000年
- 研究了卵胎生硬骨鱼褐菖 (Sebastiscusmarmoratus)的精巢结构和生殖周期。褐菖精巢属于小叶型。每年 8~ 9月 ,精巢处于精原细胞增殖期。初级精原细胞分裂增殖 ,产生次级精原细胞。后者和支持细胞组成精小囊。 10月~翌年 1月进入精子发生期。精小囊中的生殖细胞进一步发育 ,逐渐形成精子。 2~ 7月是精子退化吸收期 ,精巢中仅有初级精原细胞和残余的精子。在生殖季节 ,精子经由输出管和输精管运至尿殖突 。
- 林丹军尤永隆陈莲云
- 关键词:褐菖YOU精巢结构生殖周期卵胎生硬骨鱼
- 线粒体可能参与鲫鱼精子发生中拟染色体的形成(英文)
- 2006年
- 运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鲫鱼生精细胞发育过程中拟染色体的形成和解体,以及拟染色体和线粒体的关系。在精子细胞阶段之前的各期生精细胞中都存在拟染色体。仅在精原细胞中观察到拟染色体的形成过程。拟染色体的形成方式与其它鱼类中拟染色体的形成方式相似。在生精细胞的发育过程中,线粒体的形态和数量发生变化。在初级精原细胞阶段,线粒体较大,多为球形,嵴少,基质电子密度低。随着生精细胞的发育,线粒体逐渐变小,多为长条状,嵴多,基质的电子密度升高。拟染色体形成后往往与线粒体结合。与拟染色体结合的线粒体往往解体,部分或全部的外膜和内膜破裂以至消失。线粒体解体后,其中的物质可能会转移到拟染色体中[动物学报52(2):328-334,2006]。
- 林丹军尤永隆
- 关键词:鲫鱼生精细胞线粒体
- 卵胎生硬骨鱼褐菖鲉卵巢的周期发育研究被引量:31
- 2000年
- 经组织学观察表明 ,褐菖鲉 (Sebastiscusmarmoratus)的卵巢由卵巢壁、卵巢绒毛和卵巢腔构成。卵巢壁的肌层较厚 ,卵巢上皮具分泌功能。卵巢绒毛位于卵巢腔中 ,呈树枝状。在卵巢绒毛上分布着滤泡。滤泡由卵母细胞和滤泡膜构成。滤泡膜包括内层的颗粒层和外层的鞘膜层。鞘膜层上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滤泡靠滤泡柄悬挂在卵巢绒毛上。卵巢发育分 7个时期。成熟卵排放在卵巢腔中受精。胚胎浸置在卵巢液中发育。卵巢发育、卵巢成熟系数和卵巢壁厚度随季节呈年周期变化。
- 林丹军尤永隆
- 关键词:褐菖YOU卵胎生卵巢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