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连第

作品数:13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北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吸虫
  • 4篇流行病
  • 4篇黑热病
  • 3篇吸虫病
  • 3篇流行病学
  • 3篇华支睾吸虫
  • 3篇寄生虫
  • 3篇虫病
  • 2篇支睾吸虫病
  • 2篇人体寄生虫
  • 2篇组织胞浆菌
  • 2篇组织胞浆菌病
  • 2篇菌病
  • 2篇华支睾吸虫病
  • 2篇白蛉
  • 2篇胞浆菌病
  • 1篇形态学
  • 1篇形态学观察
  • 1篇宣教
  • 1篇疫情

机构

  • 13篇湖北省医学科...
  • 1篇湖北医科大学
  • 1篇湖北省卫生厅
  • 1篇湖北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杨连第
  • 9篇左胜利
  • 9篇桂爱芳
  • 5篇张绍清
  • 4篇吴锦华
  • 4篇胡乐群
  • 3篇付在凤
  • 2篇桂希恩
  • 2篇陈建设
  • 2篇叶建君
  • 2篇李汉帆
  • 2篇吴炽煦
  • 2篇吴兴荣
  • 2篇陈尚全
  • 1篇方冬芬
  • 1篇裴速建
  • 1篇陈思礼
  • 1篇刘晓华
  • 1篇黄光全
  • 1篇明桂珍

传媒

  • 2篇中国寄生虫病...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中国寄生虫学...
  • 2篇湖北预防医学...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中国动物学会...

年份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5
  • 3篇1994
  • 1篇199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湖北省消灭黑热病后的白蛉监测被引量:1
2003年
1997~ 1998年在 2 2个县 (市 ) 6 3个自然村 ,用扑蛉管、扑蛉纸和灯光诱扑等方法 ,开展了白蛉监测 ,共扑获白蛉 12 0 8只 ,经鉴定 99.38% (12 0 0只 )为鳞喙白蛉 ,0 .6 6 % (8只 )为鲍氏白蛉 ,未发现黑热病的传播媒介—中华白蛉。
左胜利桂爱芳吴锦华胡乐群杨连第张绍清付在凤
关键词:黑热病中华白蛉传染源
湖北省黑热病流行态势的评估被引量:14
2000年
[目的 ]复查湖北省自 1989年起陆续报告的 14例“黑热病”,及评估我省黑热病的流行现况。 [方法 ]复查“黑热病”患者的骨髓片、免疫学检查 (L DT、IFAT)、接种动物及真菌培养、媒介 (白蛉 )和保虫宿主 (犬 )的调查。[结果 ]除 1例输入的和 1例残存的皮肤型黑热病外 ,其余 12例为播散型荚膜组织胞浆菌病。1997~ 1999年在 9个地市的 2 3个县 (市 )的 2 5个乡镇进行了免疫学监测 ,对 13 890人采用利什曼素皮内试验 (L DT) ,阳性率 0 .0 0 7% ,40岁以下的人群无阳性。其中 175 6人作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IFAT) ,结果均为阴性。在调查区内未发现中华白蛉。查犬 30 2只 ,未发现病犬。 [结论 ]湖北省已消灭黑热病 。
桂爱芳左胜利吴锦华桂希恩胡乐群杨连第张绍清
关键词:黑热病流行病学IFAT荚膜组织胞浆菌病
湖北省2000年疟疾疫情分析
2002年
裴速建杨连第
关键词:疟疾疫情分析流行病
湖北省人体寄生虫分布规律浅析
1994年
根据1987年至1991年全省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结果,结合历年来文献报道,确定湖北省存有人体寄生虫(医学昆虫除外)49种:线虫16种,吸虫11种,绦虫5种,原虫17种。其中肾膨结线虫、艾氏同杆线虫、美丽筒线虫、小杆线虫、铁线虫;肝片形吸虫、抱茎棘隙吸虫、异形异形吸虫、横川后殖吸虫、猫后睾吸虫、缩小膜壳绦虫、曼氏裂头蚴以及迈氏唇鞭毛虫13种属少见或罕见寄生虫。感染虫种以鄂东南丘陵地带和江汉平原为最多,达37种和33种,东北及西北地区的为最少,分别为25种和26种。而感染率则以江汉平原为最高(64.6%)、东北低山丘陵为最低(27.8%)。常见寄生虫遍及全省各地,少见寄生虫则为散在感染点片状分布,结果提示,本省寄生虫防治重点人群为儿童和青少年,优先防治虫种为血吸虫、疟疾、钩虫、蛔虫、鞭虫和蛲虫。
吴炽煦李汉帆陈思礼杨连第陈建设左胜利桂爱芳叶建君宋晓东雷吉初吴兴荣陈尚全
关键词:人体寄生虫
卫氏并殖吸虫生殖细胞第一次减数分裂各期的形态学观察
1990年
有学者认为,卫氏并殖吸虫分二倍体型和三倍体型,前者存在减数分裂。两型所致临床表现各异。日本学者 Miyazaki 推测湖北的卫氏并殖吸虫为三倍体型。我们1984年研究的鄂南卫氏并殖吸虫为二倍体型,本文又对鄂东卫氏并殖吸虫染色体核型及第一次减数分裂各期形态进行了观察。一、材料和方法按作者1984年的方法首先制备。
杨连第
关键词:卫氏并殖吸虫生殖细胞形态学
华支睾吸虫螺类宿主感染尾蚴的动态观察
1994年
根据地理、气侯及生态环境选点,连续2年观察鄂中及鄂东地区纹沼螺、长角涵螺生态情况.结果提示我国中原地区华支睾吸虫螺类宿主感染尾蚴远较北方持续时间长,螺体检出尾蚴的时间可长达半年.
杨连第桂爱芳左胜利宋晓东陆业新陈晓东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尾蚴
湖北地区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误诊为黑热病12例报告被引量:3
2000年
左胜利桂爱芳吴锦华桂希恩胡乐群杨连第张绍清刘立新付在凤
关键词: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误诊黑热病
湖北省已知人体寄生虫分布及流行概况被引量:1
1995年
我省确定的人体寄生虫达49种:原虫17种,吸虫11种,线虫16种,绦虫5种。还有医学昆虫9种。复盖于全省各地的寄生虫有17种,少/罕见的寄生虫13种,其中肾膨结线虫、铁线虫和抱茎棘隙吸虫系国内首次报导,小杆属线虫、横川后殖吸虫、异形异形吸虫和猫后睾吸虫均为省内新记录。各地区虫种差异明显,以鄂东南为最多,达37种;鄂东北最少,仅26种。常见寄生虫遍布全省各地,少见寄生虫散在感染,呈点片状分布。全省人群寄生虫平均感染率为52.04%,户感染率71.93%。各片区寄生虫感染率依次为江汉平原64.61%,西南丘陵61.47%,西北山区53.99%,东南丘陵44.28%,东北低山丘陵27.84%(P<0.01)。不同人群中以5~15岁的学生感染率最高(58.48~62.29%)。提示本省寄生虫病防治重点人群为少年儿童,优先防治虫种除血吸虫、疟原虫外,还有钩、蛔、鞭、蛲虫,以及华支睾吸虫、并殖吸虫和绦虫、囊虫。
吴炽煦杨连第陈建设叶建君刘晓华李汉帆关宇方冬芬吴兴荣陈尚全
关键词:人体寄生虫
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现状与防治对策被引量:11
1999年
左胜利桂爱芳杨连第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病学
湖北省消灭黑热病后的白蛉监测被引量:2
2001年
左胜利桂爱芳吴锦华胡乐群杨连第张绍清付在凤
关键词:黑热病白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