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锦华

作品数:6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北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黑热病
  • 2篇血吸虫
  • 2篇血吸虫病
  • 2篇组织胞浆菌
  • 2篇组织胞浆菌病
  • 2篇吸虫
  • 2篇吸虫病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菌病
  • 2篇白蛉
  • 2篇胞浆菌病
  • 2篇虫病
  • 1篇血吸虫病疫情
  • 1篇疫情
  • 1篇中华白蛉
  • 1篇误诊
  • 1篇灰色预测
  • 1篇荚膜组织胞浆...
  • 1篇荚膜组织胞浆...

机构

  • 6篇湖北省医学科...
  • 2篇湖北省卫生厅
  • 1篇湖北医科大学
  • 1篇湖北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吴锦华
  • 4篇左胜利
  • 4篇桂爱芳
  • 4篇杨连第
  • 4篇张绍清
  • 4篇胡乐群
  • 3篇付在凤
  • 2篇桂希恩
  • 2篇李建屏
  • 2篇施艳声
  • 2篇蔡碧
  • 2篇任先平
  • 1篇向清
  • 1篇向清

传媒

  • 2篇湖北预防医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中国血吸虫病...

年份

  • 1篇2003
  • 1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湖北省消灭黑热病后的白蛉监测被引量:1
2003年
1997~ 1998年在 2 2个县 (市 ) 6 3个自然村 ,用扑蛉管、扑蛉纸和灯光诱扑等方法 ,开展了白蛉监测 ,共扑获白蛉 12 0 8只 ,经鉴定 99.38% (12 0 0只 )为鳞喙白蛉 ,0 .6 6 % (8只 )为鲍氏白蛉 ,未发现黑热病的传播媒介—中华白蛉。
左胜利桂爱芳吴锦华胡乐群杨连第张绍清付在凤
关键词:黑热病中华白蛉传染源
湖北省黑热病流行态势的评估被引量:14
2000年
[目的 ]复查湖北省自 1989年起陆续报告的 14例“黑热病”,及评估我省黑热病的流行现况。 [方法 ]复查“黑热病”患者的骨髓片、免疫学检查 (L DT、IFAT)、接种动物及真菌培养、媒介 (白蛉 )和保虫宿主 (犬 )的调查。[结果 ]除 1例输入的和 1例残存的皮肤型黑热病外 ,其余 12例为播散型荚膜组织胞浆菌病。1997~ 1999年在 9个地市的 2 3个县 (市 )的 2 5个乡镇进行了免疫学监测 ,对 13 890人采用利什曼素皮内试验 (L DT) ,阳性率 0 .0 0 7% ,40岁以下的人群无阳性。其中 175 6人作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IFAT) ,结果均为阴性。在调查区内未发现中华白蛉。查犬 30 2只 ,未发现病犬。 [结论 ]湖北省已消灭黑热病 。
桂爱芳左胜利吴锦华桂希恩胡乐群杨连第张绍清
关键词:黑热病流行病学IFAT荚膜组织胞浆菌病
湖北地区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误诊为黑热病12例报告被引量:3
2000年
左胜利桂爱芳吴锦华桂希恩胡乐群杨连第张绍清刘立新付在凤
关键词: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误诊黑热病
血吸虫病疫情的中长期预测被引量:5
1999年
利用灰色理论建立的预测模型,对血吸虫病各项疫情指标进行了中长期预测。为了得到准确可信的预测结果,采取了如下措施和方法:用“残差建模”提高原点精度;用“等维递补及数动态预测”来动态地预测未来结果;引进“环境干涉因子”修正预测结果。最后,根据研究分析和预测的结果对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提出了概要的对策。
吴锦华蔡碧任先平施艳声李建屏向清
关键词:血吸虫病流行病学
血吸虫病灰色预测的研究被引量:7
2000年
目的探讨灰色系统理论对血吸虫病8项疫情指标的预测可信性。方法用灰色理论对血吸虫病8项疫情指标建立预测模型。用“残差建模”提高原点精度;用“等维递补灰数动态预测”来动态地预测未来结果;引进“环境干涉因子”修正预测结果。结果对血吸虫病各项疫情指标进行了中长期预测。根据研究分析和预测的结果对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提出了概要的对策。结论这一研究为血吸虫病的预测提供了新的重要方法,近期预测结果已得到证实,未来预测将进一步验证。
蔡碧李建屏任先平向清施艳声吴锦华
关键词:血吸虫病
湖北省消灭黑热病后的白蛉监测被引量:2
2001年
左胜利桂爱芳吴锦华胡乐群杨连第张绍清付在凤
关键词:黑热病白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