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济洲

作品数:25 被引量:90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腰椎
  • 5篇颈椎
  • 5篇骨折
  • 4篇疗效
  • 4篇骨伤
  • 3篇腰椎退行性
  • 3篇腰椎退行性疾...
  • 3篇愈合
  • 3篇退行性
  • 3篇退行性疾病
  • 3篇中医
  • 3篇细胞
  • 3篇颈椎病
  • 3篇家兔
  • 3篇骨痛
  • 3篇骨痛膏
  • 3篇骨愈合
  • 3篇骨折愈合
  • 3篇骨质
  • 3篇骨质疏松

机构

  • 24篇北京中医药大...
  • 6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河南省洛阳正...
  • 1篇清华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宝鸡市中医医...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24篇杨济洲
  • 15篇俞兴
  • 12篇曲弋
  • 12篇王逢贤
  • 12篇杨永栋
  • 7篇徐林
  • 6篇毕连涌
  • 6篇赵子义
  • 5篇赵赫
  • 5篇曹旭
  • 4篇穆晓红
  • 2篇穆岭
  • 2篇焦勇
  • 1篇刘涛
  • 1篇李鹏洋
  • 1篇刘丽
  • 1篇王少杰
  • 1篇陈江
  • 1篇刘长松
  • 1篇周立群

传媒

  • 4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国骨伤
  • 2篇中国中医药现...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长春中医药大...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医正骨
  • 1篇河南中医
  • 1篇中国中医骨伤...
  • 1篇家庭用药
  • 1篇生物骨科材料...
  • 1篇组织工程与重...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3
  • 1篇2010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痛膏对家兔骨愈合过程中骨形态发生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骨痛膏对实验性家兔骨愈合过程中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成骨痛膏外用药组和空白对照组,再将每组15只随机分成3个亚组,即第1周取标本组(A组)、第2周取标本组(B组)、第4周取标本组(C组),均以手术造成双桡骨中段宽约3 mm、深达髓腔的骨缺损模型,空白对照组以石膏固定,用药组外敷骨痛膏后以石膏固定,用药组每2 d换1次药,1周处死A组,2周处死B组,4周处死C组。原位杂交法检测BMP-2mRNA。结果骨痛膏可以明显促进家兔骨愈合过程中BMP-2mRNA的表达。结论骨痛膏具有明显促进骨愈合作用。
杨济洲徐林
关键词:骨痛膏骨折愈合外用药骨形态发生蛋白家兔
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非融合与融合固定比较
2023年
[目的]比较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椎弓钉非融合与融合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2月62例三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30例采用椎管减压非融合椎弓钉-PEEK棒固定,32例采用减压常规钉-棒融合固定。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结果。[结果]两组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切口愈合等级、下地行走时间、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非融合组手术时间[(172.2±48.7)min vs(216.5±75.4)min,P<0.05]及术中出血量[(216.5±75.4)ml vs(268.8±94.5)ml,P<0.05]显著优于融合组。所有患者平均随访(28.1±3.8)个月,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ODI指数及LSDI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ODI指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7.2±4.1)vs(9.7±3.9),P<0.05]及末次随访时[(6.8±3.7)vs(8.9±3.6),P<0.05]非融合组的LSDI评分显著优于融合组。影像方面,术前两组间上位椎间ROM、固定节段ROM、腰椎整体ROM、Pfirrmann分级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非融合组上位椎间活动度均显著小于融合组[(5.2±3.4)°vs(6.3±3.2)°,P<0.001;(5.3±3.7)°vs(6.7±3.8)°,P<0.001]。术后3、12个月和末次随访时,非融合组固定节段ROM均显著大于融合组[(8.4±3.6)°vs(2.1±0.9)°,P<0.001;(9.7±2.3)°vs(1.4±0.5)°,P<0.001;(11.5±2.9)°vs(0.9±0.4)°,P<0.001]。末次随访时腰椎整体活动度显著大于融合组[(26.2±6.8)vs(23.4±3.5),P=0.012]。末次随访时,非融合组上邻椎间隙Pfirrmann分级显著优于融合组[Ⅰ/Ⅱ/Ⅲ/Ⅳ/Ⅴ:(5/15/7/3/0)vs(4/12/11/4/2),P=0.014]。[结论]非融合术后能保留固定节段部分活动度、患者腰背部僵硬感较轻,对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影响相对较小。
刘涛俞兴关健斌杨永栋杨济洲赵赫曲弋王逢贤赵子义赵丁岩
关键词:腰椎退行性疾病非融合固定邻近节段退变
骨痛膏对家兔骨愈合过程中Ⅰ型、Ⅲ型胶原蛋白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骨痛膏对家兔骨愈合过程中胶原蛋白影响,分析其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方法:将3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成骨痛膏组和空白对照组,再将每组15只随机分成三个亚组,即第1周取标本组(A组)、第2周取标本组(B组)、第4周取标本组(C组),均以手术造成双桡骨中段宽约3 mm、深达髓腔的骨缺损模型,空白对照组以石膏固定,骨痛膏组外敷骨痛膏后以石膏固定,骨痛膏组每2天换一次药,1周处死A组,2周处死B组,4周处死C组。每组处死后拍摄双侧桡骨侧位X光片;苦味酸天狼星染色法检测Ⅰ型、Ⅲ型胶原。结果:骨痛膏可以促进Ⅰ型胶原的表达,促进骨痂的形成,缩短骨愈合时间。结论:骨痛膏具有明显促进骨愈合作用。
杨济洲徐林穆岭
关键词:骨痛膏骨折愈合日本大耳白兔
颈椎病物理疗法大盘点
2022年
颈椎病,在中医学中归属于“瘦症”“颈筋急”“颈肩痛”等范畴。中医学认为,颈椎病的主要病机是体虚或久坐损气引发的,正气不足而损害卫表,时感外邪而入内,造成筋骨受损。虚者多因气血癌阻,或肾虚不足、阴气过盛而阴阳不调;实者多因经脉阻塞或损伤引起血癌,或痰阻引起血运不畅,不通则损。
杨济洲
关键词:颈肩痛痰阻颈椎病阴气物理疗法筋急
获得性异位骨化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2024年
背景:异位骨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临床中不同亚型的异位骨化具有不同病因或诱导因素,但在异位骨化中后期进展阶段又表现出相似的病理过程,其中由于创伤等因素引起的获得性异位骨化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目的:对近年获得性异位骨化发生发展相关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进行综述。方法:以“分子生物学,异位骨化,机制”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万方医学数据库进行检索,以“molecular biological,heterotopic ossification,mechanisms”为检索词分别在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及Google Scholar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时限为2016年1月至2022年8月,并根据获得文献进行补充检索,对所得文献进行筛选,最终纳入131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①获得性异位骨化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具有一定的隐匿性,因此该疾病的诊疗有一定的困难。②文章通过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获得性异位骨化涉及骨形态发生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Hedgehog、Wnt及mTOR共5条主要信号通路,同时在局部微环境中涉及到Run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缺氧诱导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Sox9共5项核心枢纽因子,核心机制可能是不同信号通路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机体成骨细胞前体细胞、成骨细胞微环境以及与此相关的细胞因子,进而影响机体骨代谢并导致获得性异位骨化的发生。③未来可以以异位骨化相关单细胞的成骨内稳态为研究方向,以成骨细胞前体细胞-成骨微环境-信号通路及细胞因子作为研究要素,探索各部分要素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的特征,比较不同种类、不同个体细胞成骨内稳态异同,从整体视角观察异位骨化分子信号网络调控机制,有利于未来临床防治异位骨化新方法的探究。④以中医药及靶向治疗为代表的治疗方法是近年的研究热点,如何将中医药与体内成骨稳态联系,并与靶向治
熊洋周世博俞兴毕连涌杨济洲王逢贤曲弋杨永栋赵丁岩赵赫仇子叶姜国正
关键词:异位骨化分子生物学机制HEDGEHOGWNT/Β-CATENIN低氧诱导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观察
2013年
目的观察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4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8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实验组采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Cobb's角和ODI评分均显著小于术前(P<0.05),实验组术后6个月VAS评分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3d和术后6个月的Cobb's角和ODI评分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骨水泥渗漏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可以作为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首选方法之一。
曲弋俞兴毕连涌王逢贤曹旭杨济洲焦勇
关键词: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压缩骨折
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督脉瘀阻证的近期临床疗效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督脉瘀阻证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东直门医院骨三科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督脉瘀阻证需要后路手术(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患者29例,比较术后3个月椎管扩大率[(术后椎管矢状径-术前椎管矢状径)/(术前椎管矢状径)×100%],以及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日本骨科协会脊髓功能(JOA)评分,颈部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和督脉瘀阻证候积分。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患者随访时间6~18个月。术后3个月椎管扩大率74.36%±10.59%.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JOA评分、督脉瘀阻证候积分较术前升高,VAS评分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可从解剖结构上解除脊髓压迫,扩大椎管容积,疏通督脉瘀阻,防止神经损害进行性加重,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明显提高近期临床疗效。
杨永栋俞兴杨济洲毕连涌曲弋赵子义王逢贤赵丁岩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椎管扩大成形术
距下关节外联合骑缝钉固定治疗脑瘫外翻足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距下关节外融合联合骑缝钉内固定术治疗脑瘫性外翻足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8月~2015年8月本科采用骑缝钉技术行关节外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脑瘫性外翻足畸形68例(104足),并根据畸形的程度给予相应的软组织重建手术,包括腓骨肌延长术、跟腱延长术。[结果]所有患儿术后平均随访2年8个月,所有患儿骨性愈合并且畸形没有复发,行走步态改善。3例出现骑缝钉松动、退钉,2例骑缝钉断裂,但没有出现延迟愈合、假关节形成,也没有出现行走时疼痛。[结论]采用骑缝钉技术行关节外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脑瘫性外翻足畸形疗效确切,目前本研究仅为中短期疗效,还需要长期的随访观察。
王逢贤俞兴曹旭曲弋杨济洲李鹏洋毕连涌
关键词:脑性瘫痪距下关节外翻足骑缝钉
骨痛膏促进家兔骨愈合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研究外用骨痛膏促进骨愈合的疗效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将3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成骨痛膏外用药组和空白对照组,再将每组15只随机分成三个亚组,即第1周取标本组(A组)、第2周取标本组(B组)、第4周取标本组(C组),均以手术造成双桡骨中段宽约3 mm、深达髓腔的骨缺损模型,空白对照组以石膏固定,用药组外敷骨痛膏后以石膏固定,用药组每2 d换1次药,1周处死A组,2周处死B组,4周处死C组。每组处死前均耳缘静脉取血,检测血中血中ALP、钙、磷、镁浓度;处死后拍摄双侧桡骨侧位X光片;免疫组化法检测BMP-2。结果:骨痛膏对血中ALP、钙、磷、镁及钙磷乘积的浓度没有明显影响,可以明显促进BMP-2的表达,促进骨痂的形成,缩短骨愈合时间。结论:骨痛膏具有明显促进骨愈合作用。
杨济洲徐林穆岭
关键词:骨痛膏骨折愈合外用药骨形态发生蛋白
聚醚醚酮棒半刚性椎弓根钉内固定在腰椎非融合术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棒半刚性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在腰椎非融合手术中的疗效。方法:将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双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74例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PEEK棒组和钛棒组。其中PEEK棒组34例,男13例,女21例,年龄51~79(62.4±6.8)岁;L1-L3节段1例,L2-L4节段7例,L3-L5节段20例,L4-S1节段6例。钛棒组40例,男17例,女23例,年龄52~81(65.2±7.3)岁;L1-L3节段3例,L2-L4节段11例,L3-L5节段19例,L4-S1节段7例。分别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通过腰椎过伸过屈X线观察椎间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时间22~34(26.8±5.6)个月。PEEK棒组手术时间(142.2±44.7)min和术中出血量(166.5±67.4)ml,低于钛棒组的(160.7±57.3)min和(212.8±85.4)ml(P<0.05),两组术后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PEEK棒组和钛棒组患者腰痛VAS[(0.8±0.4)分vs(1.0±0.5)分]、腿痛VAS[(0.7±0.4)分vs(0.8±0.5)分]和ODI[(9.8±1.6)%vs(12.1±1.5)%],与术前[(5.8±1.1)分vs(6.0±1.1)分]、[(7.2±1.7)分vs(7.0±1.6)分]、[(68.5±8.9)%vs(66.3±8.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EK棒组和钛棒组术后12个月ODI[(15.5±2.1)%vs(18.4±2.4)%]及末次随访[(9.8±1.6)%vs(12.1±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腰椎整体活动度术后均有下降,术后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PEEK棒组腰椎整体活动度与同时期钛棒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固定节段活动度均有下降,PEEK棒组固定节段活动度由术前(9.5±4.6)°降至末次随访时的(4.1±1.9)°,钛棒组固定节段活动度由术前
刘涛刘涛俞兴杨永栋杨永栋赵赫杨济洲曲弋王逢贤赵子义
关键词:腰椎退行性疾病非融合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