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正慧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湿疣
  • 3篇尖锐湿疣
  • 2篇载量
  • 2篇尖锐湿疣患者
  • 2篇个体化
  • 2篇光动力
  • 2篇光动力治疗
  • 2篇HP
  • 1篇蛋白
  • 1篇多聚磷酸盐
  • 1篇血药
  • 1篇血药浓度
  • 1篇药浓度
  • 1篇生物学
  • 1篇皮肤
  • 1篇皮肤疾病
  • 1篇皮损
  • 1篇西藏小型猪
  • 1篇细胞
  • 1篇细菌

机构

  • 7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深圳市坪山新...

作者

  • 7篇杨正慧
  • 5篇曾抗
  • 5篇高琰
  • 4篇胡治丽
  • 2篇韩凯
  • 2篇刘晖
  • 2篇曹虹
  • 2篇张静
  • 2篇陈平姣
  • 2篇江丽芬
  • 2篇彭亮
  • 2篇魏姗姗
  • 1篇熊浩
  • 1篇王琦
  • 1篇曾美
  • 1篇王春慧
  • 1篇罗苏
  • 1篇王梦蕾
  • 1篇陈名华
  • 1篇刘清秀

传媒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皮肤性病诊疗...
  • 1篇2017全国...

年份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Hippo通路下游信号分子YAP在皮肤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7年
Yes相关蛋白(YAP)是Hippo信号通路的转录共激活因子,在调节器官大小及组织恶变中起着重要作用。当Hippo信号通路受到抑制时可促使YAP活化,引起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并使细胞密度、细胞分布发生变化。近来研究表明,在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黑色素瘤等皮肤肿瘤及瘢痕增生中,YAP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将对YAP在皮肤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杨正慧林乃余刘丽诗魏姗姗高琰胡治丽韩凯曾抗
陷窝蛋白1与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控蛋白激酶在尖锐湿疣皮损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6年
目的:探讨陷窝蛋白(caveolin)-1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控蛋白激酶(p-ERK)在尖锐湿疣(CA)组织中的表达及在CA发病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40例CA患者组织(CA组)和12例正常人包皮组织(正常对照组)中caveolin-1和p-ERK的表达和分布,比较二者在2组标本中棘层和基底层的表达差异及相关性。结果:1CA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棘层中caveolin-1的表达显著下降(P<0.05),p-ERK的表达显著上升(P<0.05),在基底层中caveolin-1和p-ERK的表达均无差异(P>0.05);2Caveolin-1和p-ERK在CA组棘层中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CA皮损组织棘层中caveolin-1表达下降,p-ERK表达上升,二者的表达成负相关,caveolin-1表达下调可能引起ERK1/2信号通路活化加强,参与CA的发病。
杨正慧熊浩刘清秀陈平姣陈名华张静高琰曾抗
关键词:尖锐湿疣
尖锐湿疣患者个体化治疗策略-HPV型载量在光动力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HPV分型及定量检测在ALA-PDT治疗尖锐湿疣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共有35例尖锐湿疣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治疗前行皮损部位脱落细胞检查,进行HPV分型及定量.微波去除肉眼可见病变后行光动力治疗.每次光动力治疗...
胡治丽高琰杨正慧刘丽诗江丽芬刘晖李俊鹏曾抗
尖锐湿疣患者个体化治疗策略-HPV型载量在光动力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HPV分型及定量检测在ALA-PDT治疗尖锐湿疣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共有35例尖锐湿疣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治疗前行皮损部位脱落细胞检查,进行HPV分型及定量。微波去除肉眼可见病变后行光动力治疗。每次光动力治疗...
胡治丽高琰杨正慧刘丽诗江丽芬刘晖李俊鹏曾抗
文献传递
多聚磷酸盐在细菌和哺乳动物细胞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15年
多聚磷酸盐(Poly P)广泛分布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中,是由几十个到几百个无机磷酸盐单体通过高能磷酸键聚合而成的线性多聚体。Poly P能影响细菌的毒力,有助于细菌抵抗环境中的压力刺激。在真核细胞中,Poly P与核仁的转录相关,可促进凝血和细胞分化、调节促炎反应,并和骨的重构、矿化及去矿化相关。同时,Poly P也是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激活物。本文综合阐述Poly P在微生物及哺乳动物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同时结合我们的研究工作,分析Poly P对大肠杆菌致病性的影响,以期引起研究者对Poly P的关注。
杨正慧彭亮黄慕芳曹虹
关键词:多聚磷酸盐细菌哺乳动物细胞
鬼臼毒素纳米脂质载体的靶向分布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西藏小型猪宫颈外用鬼臼毒素(POD)纳米脂质载体(POD-NLC)后POD黏膜分布情况和系统毒性作用。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将西藏小型猪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宫颈涂0.5%POD-NLC,对照组涂0.5%POD酊剂。观察24 h不同时间宫颈黏膜刺激性、POD荧光强度及血中鬼臼毒素含量。结果实验组用药后未发现局部刺激,对照组出现红肿,水疱、血疱、糜烂、破溃等严重局部刺激反应;药物分布显示对照组在涂药4 h后黏膜组织中荧光值达到最高;实验组POD荧光值上升较慢,在16 h达最大值。实验组用药6 h后POD的血药浓度达峰值(14.28±0.33 ng/m L),对照组用药4 h后即达峰值(42.46±0.32 ng/m L),在所有测试时间点,实验组的血药浓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浓度曲线下面积是实验组的1.38倍。结论 POD-NLC具有缓释性、在黏膜较长时间蓄积,动物实验显示无局部刺激性且系统吸收低。
张静韩凯王春慧陈平姣高琰王琦王梦蕾魏姗姗杨正慧胡治丽曾美曾抗
关键词:鬼臼毒素纳米脂质载体西藏小型猪缓释性血药浓度
ppk1基因缺失对脑膜炎大肠杆菌K1株生物学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比较大肠杆菌K1株E44敲除ppk1基因后与野生株之间差异并探讨ppk1基因在E.coli K1株致脑膜炎机制中的作用。方法(1)将野生株与敲除株置于56℃2、4、6 min,以比较二者对热刺激的抵抗力差异;(2)利用电子显微镜直接观察以及采用经典的粘附、侵袭率定量实验比较二者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BMEC)的粘附和侵袭能力;(3)将细菌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共同孵育后,利用激光共聚焦观察二者诱导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骨架重排现象。结果与野生株E44相比,ppk1敲除株对于56℃热刺激的抵抗力明显下降;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敲除株粘附和侵袭入HBMEC的数量均少于野生株,定量粘附、侵袭实验也进一步证实;借助激光共聚焦发现敲除株诱导HBMEC细胞骨架重排的能力要弱于野生株。结论 ppk1对于脑膜炎大肠杆菌K1株抵抗热刺激、粘附和侵袭HBMEC以及诱导HBMEC的细胞骨架重排具有重要作用。
彭亮潘嘉韵罗苏杨正慧黄慕芳曹虹
关键词:脑膜炎基因敲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