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ascin蛋白、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上皮型钙粘着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 2009年
- 目的:探讨fascin蛋白、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上皮型钙粘着蛋白(E-cad)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5例结、直肠癌中fascin蛋白、EGFR及E-cad的表达,fascin蛋白及EGFR肿瘤细胞染色>5%的病例定为阳性,E-cad肿瘤细胞染色<50%的病例为异常表达(表达减少或丧失)。结果:45例结、直肠癌中22例(48.9%)fascin蛋白阳性,24例(53.3%)EGFR阳性,29例(64.4%)E-cad异常表达,而且都与肿瘤分化程度、浆膜侵犯、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均P<0.05),fascin蛋白表达与EGFR表达及E-cad异常表达也都具相关性(均P<0.05)。结论:fascin蛋白、EGFR及E-cad可以作为评价结直肠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 杨强杨磊王跃王蓓赵恭华
- 关键词:FASCIN结直肠肿瘤
- 胰腺癌组织中干细胞转录因子Sox2及Oct4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干细胞转录因子Sox2及Oct4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中日友好医院病理科存档的配对胰腺癌及其对应癌旁组织石蜡标本各67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胰腺癌及其癌旁组织中Sox2及Oct4蛋白的表达,并分析胰腺癌组织中Sox2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Oct4表达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Sox2及Oct4蛋白表达对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Sox2在胰腺癌组织中阳性34例,阳性率为50.75%,而在癌旁组织中均为阴性,胰腺癌组织中Sox2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Oct4在胰腺癌组织中阳性32例,阳性率为47.76%,而在癌旁组织中均为阴性,胰腺癌组织中Sox2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胰腺癌组织中Sox2及Oct4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AJCC分期相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直径、浸润深度、肝转移均无关(P>0.05)。Sox2与Oct4表达呈正相关(P<0.05)。胰腺癌组织中Sox2及Oct4阴性患者的术后生存情况显著优于阳性患者(P<0.05)。结论干细胞转录因子Sox2及Oct4蛋白表达与胰腺癌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患者预后有关,且Sox2与Oct4表达密切相关,Sox2及Oct4有望成为胰腺癌新的肿瘤标志物以及预后监测指标。
- 韩呈武杨强宋秦伟
- 关键词:胰腺肿瘤SOX2OCT4
- fascin蛋白在结、直肠腺瘤和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2
- 2006年
- 目的探讨fascin蛋白在结、直肠腺瘤和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1例结、直肠癌,38例腺瘤及20例正常上皮中fascin蛋白的表达。肿瘤细胞染色>5%的病例定为阳性。结果41例结、直肠癌中有17例(41·5%)表达,而且fascin蛋白的表达和浆膜侵犯(P=0·005)、肿瘤分级(P=0·002)、TNM分期(P=0·011)、淋巴结转移(P=0·011)、p53表达(P=0·047)及Ki-67表达(P=0·034)等因素相关,与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无关。27例中、重度异型增生腺瘤中仅3例(11·1%)表达,11例轻度异型增生腺瘤及正常上皮均不表达。结论在结、直肠癌的多步发生过程中,fascin蛋白表达看来是一迟发事件,通常在癌中表达,并与肿瘤侵袭和转移相关,有可能成为新的治疗靶点。
- 杨强卢朝辉罗玉凤万建伟曹金伶高洁武莎菲陈杰
- 关键词:FASCIN免疫组化
- 256层CT结直肠癌全肿瘤灌注成像与肿瘤分期及血管生成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结直肠癌全肿瘤灌注成像与肿瘤分期及肿瘤内血管生成相关性。方法对2010年7月至2012年11月在本院普外科术前经纤维结肠镜检查并由术后病理证实的结直肠腺癌患者37例[男23例,女14例,年龄(64.54±11.66)岁]进行256层螺旋CT全肿瘤灌注分析,并对术后标本多层面取材,采用鼠抗人单克隆抗体CD105(Anti-CD105/Endoglin)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患者为单位测定肿瘤组织内血管生成情况。将全肿瘤灌注参数与临床病理参数(TNM分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肿瘤内血管生成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分别运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全肿瘤灌注参数与肿瘤TNM分期、肿瘤内血管生成情况相关性。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淋巴结及远处转移阳性组与阴性组灌注参数之间差异。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肿瘤平均长度(5.93±2.35)cm。37例标本共取材97处(平均每例2.6处),以患者为单位计算肿瘤内微血管密度(MVD)平均值。37例患者Ⅰ期3例,Ⅱ期15例,Ⅲ期11例,Ⅳ期8例。全肿瘤灌注参数血流量(BF)、TTP与肿瘤TNM分期存在相关性(r=-0.673,P<0.001;r=0.644,P<0.001)。全肿瘤灌注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达峰时间(TTP)与肿瘤内MVD均无明显相关性(r=0.201,P=0.233;r=0.295,P=0.076;r=-0.178,P=0.292)。淋巴结及远处转移阳性组与阴性组灌注参数比较,BF、TTP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45;P=0.002),BV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134)。结论 256层CT结直肠癌全肿瘤灌注与肿瘤TNM分期具有良好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肿瘤临床病理学特征;但结直肠癌全肿瘤灌注参数与MVD值不具有明显相关性。
- 徐妍妍孙宏亮王武周雷姚力杨强
- 关键词:结直肠癌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血管生成
- 肾色素性副神经节瘤的病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肾上腺外色素性副神经节瘤的临床诊断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收治的1例罕见肾来源色素性副神经节瘤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复习文献,对肾上腺外色素性副神经节瘤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进行讨论。结果:该患者CT显示左肾中极肾皮质与髓质交界处可见一圆形孤立肿物,包膜完整,增强三期检查病灶均见不均匀强化。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术后病理免疫组化:CD56(+),Cg A(+),HMB45(-),根据病理学检测结果诊断肾来源色素性副神经节瘤。术后随访3年,未见复发转移。复习文献,肾上腺外色素性副神经节瘤十分罕见,临床及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因缺乏大样本随访研究,预后不详。结论:详细的组织病理学分析是诊断及鉴别肾上腺外色素性副神经节瘤的主要方法。
- 周晓峰丁振山王建峰赵培玉杨强王翔张冠刘乃波
- 关键词:病理诊断
- 乳腺恶性腺肌上皮瘤临床病理观察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探讨乳腺恶性腺肌上皮瘤(MAME)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1例罕见的乳腺恶性腺肌上皮瘤进行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化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镜下见肿瘤由增生的腺上皮和肌上皮两种成分构成,前者构成管状结构的内层,后者构成管状结构的外层以及实性区域。腺上皮可见鳞状上皮化生现象,局灶腺上皮呈高度非典型增生,局灶肌上皮过度生长并可见轻度非典型性,肿瘤边缘呈浸润性生长。结论乳腺恶性腺肌上皮瘤的上皮、肌上皮成分均可发生恶变,同时恶变者罕见。以组织学结合免疫组化检测是确诊本病的关键。
- 王蓓杨强佟杰王跃笪冀平
- 关键词:乳腺恶性腺肌上皮瘤免疫组化
- 黏蛋白在肺腺癌中的表达与鉴别诊断意义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总结黏蛋白家族成员MUC-1、MUC-2及MUC-5AC在肺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并分析它们在病理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中日友好医院72例肺恶性肿瘤患者,其中包括黏液性腺癌22例、非黏液性腺癌29例、其它原发性肺癌8例、消化道转移癌13例。观察这些病例的MUC-1、MUC-2、MUC-5AC蛋白表达情况,并与患者临床病理信息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MUC-1在非黏液性腺癌中的表达率高于黏液性腺癌(86.2%、54.5%);MUC-5AC在黏液性腺癌中的表达率(90.9%)高于其它类型肿瘤。来源于消化道的肺转移性癌高表达MUC-2(69.2%),肺原发肿瘤则较少表达MUC-2(13.6%)。黏蛋白MUC-2、MUC-5AC与患者的肿瘤来源存在相关性(P<0.05);黏蛋白MUC-1、MUC-2、MUC-5AC的表达与年龄、性别、吸烟史、有无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黏蛋白家族成员MUC-1、MUC-2、MUC-5AC是很好的一组生物标志物,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肺恶性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 杨磊王秋苹王也杨强王蓓笪冀平
- 关键词:黏蛋白肺肿瘤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