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动脉
  • 5篇冠状
  • 5篇冠状动脉
  • 4篇细胞
  • 3篇心肌
  • 3篇心肌梗死
  • 3篇心肌梗死患者
  • 3篇预后
  • 3篇造影
  • 3篇介入
  • 3篇老年
  • 3篇梗死
  • 2篇动脉介入
  • 2篇抑制剂
  • 2篇直接经皮冠状...
  • 2篇制剂
  • 2篇治疗预后
  • 2篇输血
  • 2篇晚期
  • 2篇细胞肺癌

机构

  • 15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北京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15篇李琳
  • 5篇叶绍东
  • 4篇孙中伟
  • 2篇吴永健
  • 2篇李琳
  • 2篇唐熠达
  • 2篇杨跃进
  • 2篇祁雨
  • 2篇慕朝伟
  • 2篇陆荣
  • 2篇李强
  • 2篇李萍
  • 2篇阎石
  • 2篇周雪丽
  • 2篇丰雷
  • 2篇胡小莹
  • 2篇邱洪
  • 1篇陈在嘉
  • 1篇徐亮
  • 1篇唐敏

传媒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2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天津药学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临床输血与检...
  • 1篇中国分子心脏...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危险因素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23年
根治性手术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目前辅助治疗及预后的判断主要依赖肿瘤原发灶-淋巴结-转移(tumor,node and metastasis,TNM)分期,随着肿瘤检测及治疗手段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临床、病理、分子、影像预后因素被发现及识别,本文对上述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这些因素可能有助于指导区分获益辅助治疗的高危人群,并在未来成为NSCLC根治术后复发转移风险评估的重要部分。
袁月李琳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预后
成人及儿童心脏憩室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00年
目的 :探讨成人与儿童心脏憩室的临床特点。方法 :将经心脏造影或手术证实为心脏憩室的 9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成人患者 (成人组 )皆因并发冠心病在冠状动脉及左室造影检查时被偶然发现。 5例儿童患者 (儿童组 )中 4例因并存其他严重先天性心脏畸形而施行外科矫治手术时被确诊 ,另 1例经左室造影证实。2成人组平均憩室瘤体径为 2 0~ 48(36 .3± 11.8) mm,憩室颈径为 10~ 17(14.0± 2 .9) mm;儿童组平均憩室瘤体径 2 5~ 80 (42 .0± 2 2 .0 ) m m,憩室颈径为 4~ 12 (8.6± 3.9) mm。 3成人组均为孤立性左室肌型憩室 ,无与憩室有关的并发症 ,未行手术治疗 ;儿童组中仅 1例为孤立性左室肌型憩室 ,其余 4例均根据其并存的心脏畸形类型分别接受了憩室缝合术和房、室间隔修补术、三尖瓣成形术、二尖瓣置换术或动脉导管结扎术等治疗。结论
尤士杰姚民杨跃进李琳高润霖乔树宾秦学文姚康宝陈纪林徐义枢陈在嘉
关键词:左心室造影
老年尿路上皮细胞癌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进展
2024年
尿路上皮细胞癌(UCC)是一种起源于尿路器官上皮的恶性肿瘤,手术是目前治疗UCC的主要方法之一,但目前的治疗效果依旧不佳。免疫治疗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治疗手段,旨在阻断肿瘤蛋白或与肿瘤蛋白结合的免疫细胞受体,从而激活免疫细胞,杀伤癌细胞而发挥作用。老年UCC患者的治疗方案的选择往往因其病理、生理特点而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但由于老年人群体的特殊性,目前尚缺乏有关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老年患者的大型随机对照试验。本文参考纳人老年UCC患者的临床试验,对免疫抑制剂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刘文博李琳
关键词:尿路上皮癌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征和介入治疗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所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特征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效果。方法连续入选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就诊于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的AMI患者33例,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罪犯血管为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回顾性分析并比较其临床特征和冠状动脉造影情况及PCI治疗效果。结果 33例左主干病变所致AMI患者男30例,女3例;平均年龄(60±13)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4例(42.4%),病变位于左主干远端及分叉部位28例(84.8%),左主干合并1~3支病变31例(93.9%),SYNTAX评分为(22±7)分,就诊时即出现心源性休克3例(9.1%),术中死亡1例、发生心源性休克4例(12.1%)、出现严重室性心律失常6例,院内病死率3.0%(1/33),1例随访期间死亡,1年内病死率为6.1%(2/33)。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45.4%(15/33)。根据患者住院及随访期间总的MACCE发生情况分为2组,发生MACCE组15例,未发生MACCE组18例,发生MACCE组既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史比例低于未发生MACCE组[13.3%(2/15)比50.0%(9/18)],冠状动脉解剖SYNTAX评分高危(≥32分)比例高于未发生MACCE组[20.0%(3/15)比0.0%(0/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左主干病变所致AMI病情危重,易伴发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室颤动等合并症。冠状动脉病变复杂及时行PCI治疗存活者远期预后较好。基线SYNTAX评分≥32分和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史与MACCE事件发生率高有关。
叶绍东祁雨孙中伟赵冬云李萍唐熠达李琳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介入左主干
冠心病新的长链非编码RNA loc338758生物学功能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中国人冠心病全基因组关联研究鉴定了4个新的冠心病易感区域,其中12q21.33区域中rs7136259位点附近有一个功能未知的长链非编码RNAloc338758,本研究旨在探索loc338758在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发生中的生物学功能。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一般人群和冠心病患者、对照人群外周血单个核细胞RNA中loc338758及其邻近基因ATP2B1mRNA的表达水平;应用ENCODE数据库分析loc338758所在基因组片段的功能调控元件;应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包含loc338758的基因组片段的转录调控作用;构建、包装过表达loc338758的腺病毒,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过表达loc338758,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loc338758临近基因ATP2B1的mRNA表达水平,应用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ATP2B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在一般人群样本中loc338758mRNA水平与冠心病易感位点rs7136259的疾病风险等位基因T的基因型分布显著相关。与对照组相比,loc338758mRNA水平在冠心病病例组中显著上升,而ATP2B1基因mRNA表达水平在冠心病病例组中显著下降。ENCODE数据库分析显示在血管内皮细胞中loc338758所在基因组片段具有丰富的转录调控元件。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表明包含loc338758的基因组片段显著抑制基因的转录活性。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腺病毒介导的loc338758过表达显著抑制ATP2B1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论冠心病易感区域12q21.33中新的长链非编码RNAloc338758具有抑制基因转录活性的作用,能够抑制临近基因ATP2B1的表达。提示loc338758可能通过负调控ATP2B1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
朱慧娟杨彬李宏帆李琳王来元
关键词:冠心病长链非编码RNA
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2年
肺癌是最常见的老年恶性肿瘤之一,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利用机体免疫系统达到有效的抗肿瘤效应。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药治疗及联合治疗已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现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类药物在老年晚期NSCLC患者中应用的效果、不良反应、超进展情况进行综述,为老年NSCLC免疫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袁月唐敏李琳
关键词:免疫抑制剂
ACEF评分对75岁以上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的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ACEF评分对年龄≥75岁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PCI短期临床获益的价值。方法连续收集2011年11月~2014年1月在阜外医院心内科住院的STEMI并行直接PCI患者104例,依据患者入院时ACEF评分分为低中危组18例,ACEF评分0.97~1.27(1.18±0.09)分,高危组86例,ACEF评分1.28~4.30(1.63±0.05)分。主要结局是30d全因病死率和1年全因病死率。单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低中危组和高危组与结局的相关性。通过ROC曲线评价ACEF评分系统预测30d及1年病死率。结果低中危组脑梗死、LVEF明显高于高危组[33.3%vs 8.1%,P=0.003;(64.8±6.3)%vs(50.8±8.6)%,P=0.001],年龄、身高、男性[(76.1±1.9)岁vs(78.3±3.6)岁,P=0.001;(1.6±0.1)mvs(1.7±0.1)m,P=0.048;38.9%vs67.4%,P=0.023]明显低于高危组。ACEF评分系统预测30d病死率和1年病死率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669和0.680。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高危组30d和1年死亡风险与低中危组无显著差异(HR=1.251,95%CI:0.151~10.387,P=0.430;HR=0.836,95%CI:0.177~3.935,P=0.820)。结论基于临床变量的ACEF评分对于在这一特定人群中缺乏进一步危险分层和评价预后的能力。
叶绍东李琳孙中伟胡小莹丰雷慕朝伟邱洪吴永健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血管成形术冠状血管造影术
GRACE评分对75岁以上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的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系统对75岁以上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短期临床获益的价值。方法:连续收集我院2011-11至2014-01之间,104例75岁以上以急性心肌梗死并行直接PCI治疗的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GRACE评分系统将患者分为低中危组72例[GRACE评分112~154(136.5±10.6)分],高危组32例[GRACE评分155~202(167.8±12.3)分],比较两组间基线差异及结局,主要结局是1年全因死亡率。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GRACE评分系统预测1年死亡率的价值。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单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低中危组和高危组与结局的相关性。结果:GRACE评分系统预测1年死亡的ROC检验曲线下面积0.788,敏感性70.0%,特异性84.0%。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GRACE评分高危组1年死亡风险明显高于低中危组(HR=5.75,95%CI:1.486~22.256,P=0.0113)。生存曲线分析示GRACE评分高危组1年死亡率明显高于低中危组(21.9%vs 4.2%,log-rank检验P=0.0039)。结论:针对老年急性STEMI患者,GRACE评分系统可以进一步区分低中危和高危人群并具有预测1年临床预后的作用。
叶绍东李琳王斯佳孙中伟邱洪胡小莹丰雷慕朝伟杨跃进吴永健
关键词:心肌梗死老年人
6A8α-甘露糖苷酶表达对人B淋巴细胞3D5增殖反应的影响
2000年
目的观察 6A8α-甘露糖苷酶表达对人 B细胞株 3D5增殖反应的影响。方法以重组腺相关病毒颗粒为载体,将正义 6A8 DNA或反义 6A8 DNA转导入 EB病毒转化的人 B细胞株 3D5,用单抗 6A8a染色反应和 Con A结合试验确认 6A8α-甘露糖苷酶高表达和低表达。以野生型细胞及转导空载载体的细胞作对照, MTT法检测细胞对 B细胞生长因子( BCGF)、葡萄球菌 Cowen I( SAC)或 IL- 6刺激的增殖反应。结果转导正义 6A8 DNA的细胞高表达 6A8α-甘露糖苷酶,转导反义 6A8 DNA的细胞低表达 6A8α-甘露糖苷酶。转导正义 6A8 DNA的 3D5细胞在 SAC诱导下的增殖反应明显增强( P< 0.05),但转导反义 6A8 DNA细胞的增殖反应无变化。对低分子量 BCGF或 IL- 6诱导的刺激,转导正义 6A8或反义 6A8对细胞的增殖反应均无影响。结论 6A8α-甘露糖苷酶活性增高使 3D5细胞对 SAC刺激的增殖反应增强。 6A8α-甘露糖苷酶活性变化对低相对分子质量 BCGF或 IL- 6诱导的增殖反应无影响。
赵方萄史耕先李琳朱立平
关键词:增殖反应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表现及其临床特征分析
2018年
目的:应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分析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及其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1至2017-06期间因胸部不适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冠状动脉CT检查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33例作为强直性脊柱炎组,另外选择同期年龄、性别匹配的无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3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传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炎症指标以及经CT检测的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结果:传统的心血管风险因素的比较:强直性脊柱炎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体重指数及高血压、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血肌酐、尿酸等指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直性脊柱炎组患者的炎症指标血沉[(14.15±12.81)m/s vs(7.79±6.26),P=0.013]、高敏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6.88±5.65)ng/L vs(3.16±3.13)ng/L,P=0.002]。强直性脊柱炎组中合并50%以上狭窄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23(69.7%)vs 14(42.4%),P=0.026]、冠状动脉钙化的患者[22(66.7%)vs 9(27.3%),P=0.001]均多于对照组;另外,强直性脊柱炎组患者的钙化积分高于对照组[(133.26±195.97)分vs(21.27±45.33)分,P=0.001]。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高,冠状动脉脉钙化程度明显增加。
叶绍东徐亮赵杰张海涛孙筱璐李琳
关键词:脊柱炎冠状动脉疾病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