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
- 作品数:16 被引量:129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 天津蓟县中元古界铁岭组叠层石灰岩中原地海绿石的沉积学意义被引量:13
- 2009年
- 天津蓟县剖面中元古界铁岭组二段叠层石灰岩中普遍发育海绿石。野外观察表明,海绿石主要分布在叠层石柱体间的泥晶灰岩中,呈薄膜状富集在叠层石鞘外缘;微观特征分析表明,海绿石呈不规则状的胶体形式,显示了原地海绿石的基本特点。电子探针的组分分析表明,铁岭组中的海绿石为中成熟度的海绿石。由于产在潮下高能柱状叠层石灰岩中,铁岭组中的海绿石并不反映低沉积速率或沉积间断的沉积条件,与现代海绿石的形成环境具有明显的差异。因此,中元古界铁岭组叠层石灰岩中的中成熟度原地海绿石是特殊沉积背景下的独特产物,为研究海绿石在地质历史时期产出的多样性提供了一个重要实例。
- 周锡强李楠梁光胜李林汤冬杰付星梅
- 关键词:海绿石叠层石
- 湘中龙山穹隆构造特征及其与低温成矿元素关系研究
- 湘中盆地处于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的结合带西侧,以典型的穹盆叠加褶皱为主,该区域发育以锡矿山锑矿和龙山金锑矿为代表的一系列的低温矿床。这些低温矿床大多直接赋存于穹隆构造体之中。龙山穹隆位于湘中盆地中部,是白马山-龙山东西向构...
- 李林
- 关键词:叠加褶皱地球化学
- 文献传递
- 色度实验在地质学的应用被引量:5
- 2009年
- 根据理工科院校的特点,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色度学实验.部分学生将色度学的知识应用到地质学领域去解决古气候学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王亚芳黄永建李林赵斌吴德新
- 关键词:色度学地质古气候学
- 采用机器学习建模来判别锆石宿主岩石和成矿环境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机器学习建模来判别锆石宿主岩石和成矿环境的方法,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建立锆石对宿主岩浆岩和矿床的判别模型,顺应了当下地质学界数字化发展的方向。此模型不再受限于传统二元图解,而是更多维度...
- 温子豪许博李林
- 湘中盆地龙山穹窿构造样式及其成因机制被引量:9
- 2019年
- 本文选取湘中盆地龙山穹窿体为研究对象,主要沿二条近正交剖面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构造解析工作。系统地对龙山穹窿体进行了地层产状、轴面劈理产状、逆冲断层及其擦痕线理进行了测量和统计。根据褶皱样式与轴面劈理的配套关系,并结合卷入叠加变形的地层,以及轴面劈理的错切关系综合分析,确定NE-SW向褶皱叠加在近WNW-ESE向(近EW向)褶皱之上,确定叠加干涉样式属于Ramsay分类中典型的穹盆叠加样式。在区域地质关系与演化对比基础上,确定龙山穹窿是加里东期和燕山期褶皱复合叠加变形的结果;依据剖面构造分析及前人研究成果,确定泥盆系与前泥盆系间的区域性角度不整合和南华系与基底间拆离断层为两套区域性潜在滑脱层,并认为滑脱层在龙山穹隆体形成和发育过程中具有控制作用。通过对二期古构造应力场的恢复,重建了区域构造演化,建立了龙山穹窿体由拆离断层及软弱层控制的褶皱叠加构造模型。龙山穹窿体的褶皱叠加过程在华南大陆,特别是雪峰山造山带构造演化中具有代表性,表明加里东运动和燕山运动的叠加和复合是雪峰山造山带的重要构造表现形式,这为深入研究雪峰山造山带结构与演化提供了依据。
- 李智李智颜丹平陈文李林
- 关键词:叠加褶皱
- 华北地块北缘中元古界几个重要不整合面的地质特征及构造意义
- 华北地块北缘中元古代沉积层序中出现多个沉积间断和不整合面。此次研究对其中5个不整合面进行了野外考察,分析了它们的地质特征和空间分布,认为它们与不同的地质过程有关。大红峪组底部不整合面是早期裂谷盆地演化为被动大陆边缘的记录...
- 曲永强孟庆任马收先李林武国利
- 关键词:华北地块北缘中元古界不整合面超大陆
- 文献传递
- 美学视角下唐诗英译中的意象重构——以许渊冲译本为例
- 毋庸置疑唐代诗歌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巅峰。意象不仅仅是诗歌的基础,而且是意境——古典诗歌之魂所依附之处,更是诗歌美学的重要载体。唐诗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精髓,其所蕴含的意象自然是“精髓”最重要的构成部分。如何在诗歌翻译中进...
- 李林
- 关键词:美学唐诗
- 文献传递
- 中美环境行政许可制度比较
- 环境行政许可是环境管理机关进行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行政管理相对人获得相关权利和确认相关义务的唯一途径。本文在环境行政许可的主体、主体、程序、监管等方面对中国和美国的环境行政许可制度进行比较。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
- 李林
- 关键词:环境行政许可
- 重力流沉积:理论研究与野外识别被引量:51
- 2011年
- 重力流沉积是(半)深海和深湖环境中一种重要的沉积现象,因此准确识别重力流沉积对恢复古代沉积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从沉积物重力流的基本理论出发,介绍四类重力流沉积的特点和野外鉴别特征。碎屑流沉积表现为颗粒大小混杂,底面平坦,板条状砾石平行层面排列;超高密度流沉积的砂岩呈厚层状或块状,砂岩内部经常出现较大砾石或泥岩碎片,泄水构造和液化构造常见,具逆粒序的颗粒流也属于超高密度流;高密度流沉积兼具超高密度流和浊流沉积的特点;鲍玛层序Ta-d段是一次浊流事件的产物,但只有Ta段为浊流沉积,Tb-c段为牵引流沉积,Td段为悬浮沉积。在重力流发展过程中可出现各种流动转换。底流和过路流对重力流沉积的改造也是一种普遍现象。
- 李林曲永强孟庆任武国利
- 关键词:碎屑流浊流底流
- 华南地块雪峰山中生代板内造山带构造样式及其形成机制被引量:31
- 2018年
- 华南大地构造核心问题之一是江南—雪峰山造山带的属性。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对横切雪峰山造山带的地质剖面进行了详细的区域地质、构造变形和部分重点区段地震反射剖面深部构造解释,划分出5个大地构造单元:(1)湘中复合逆冲构造带。该带位处雪峰山造山带东部,以龙山复合构造穹隆等为代表,是近EW向加里东造山带与NE向燕山造山带复合叠加的结果;其中燕山期构造样式总体为倾向SE逆冲断层控制的尖棱背斜构造。(2)雪峰山厚皮逆冲构造带。该带西以大庸逆冲断裂为界,带内板溪群浅变质褶皱基底大面积出露,总体发育指向NW的断层-褶皱组合。断坪-断坡式逆冲断层从板溪群内部薄弱层发育,向浅部产状明显变陡,并导致新元古界板溪群逆冲于古生界之上,控制了沅麻等中生代盆地的形成,沿断坡形成紧闭背斜和沿断坪形成宽缓向斜;表明其为典型的断层相关褶皱。断层褶皱组合与地表剥蚀共同作用,形成飞来峰和构造窗。(3)以梵净山构造穹隆为代表的梵净山—走马构造穹隆带。该带呈NE向长垣状,核部出露新元古界下部梵净山群。断坪-断坡式逆冲断层深切梵净山群,在断层上盘形成不对称箱状背斜。因此总体为典型的厚皮逆冲作用下的断层相关褶皱。(4)隔槽式逆冲构造带。此带主要发育一系列轴向NE的箱状背斜和尖棱向斜。箱状背斜核部为寒武系,向深部卷入震旦系—板溪群,形成基底卷入的断层-褶皱组合,其浅部形成叠瓦状逆冲断层-褶皱组合,从而构成主动双重逆冲构造。(5)华蓥山断裂与齐岳山断裂间的隔档式薄皮构造带。带内以发育尖棱背斜和箱状向斜为特征,是倾向SE断坪-断坡控制下的断展褶皱组合。上述5个构造单元变形区域卷入了上三叠统—下侏罗统,但为上白垩统角度不整合覆盖,表明变形时间为中生代中晚期,并且有从SE向NW渐次变新的
- 颜丹平邱亮陈峰李林赵磊杨文心张翼西
- 关键词:断层相关褶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