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景荣

作品数:122 被引量:452H指数:15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浙江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期刊文章
  • 5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9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7篇脓毒
  • 33篇脓毒症
  • 31篇创伤
  • 29篇弧菌
  • 29篇创伤弧菌脓毒...
  • 28篇创伤弧菌
  • 26篇中毒
  • 18篇蛋白
  • 13篇细胞
  • 12篇急性中毒
  • 12篇急诊
  • 11篇肿瘤
  • 11篇基质
  • 10篇药物
  • 10篇菌药
  • 10篇抗菌
  • 10篇苦瓜蛋白
  • 9篇流行病
  • 9篇流行病学
  • 7篇支气管

机构

  • 119篇温州医学院附...
  • 16篇汕头大学
  • 10篇温州医学院
  • 3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汕头大学医学...

作者

  • 122篇李景荣
  • 99篇卢中秋
  • 75篇邱俏檬
  • 55篇吴斌
  • 30篇梁欢
  • 22篇洪广亮
  • 21篇熊术道
  • 19篇程俊彦
  • 19篇胡国新
  • 16篇章圣辉
  • 15篇刘刚
  • 15篇周铁丽
  • 12篇温博贵
  • 12篇李惠萍
  • 12篇赵初环
  • 12篇黄唯佳
  • 10篇尹丽慧
  • 10篇卢才教
  • 9篇李玉苹
  • 8篇杜林林

传媒

  • 10篇中国急救医学
  • 4篇中华急诊医学...
  • 4篇中国危重病急...
  • 4篇中国临床药理...
  • 4篇中国急救复苏...
  • 4篇第十二届全国...
  • 3篇中华劳动卫生...
  • 3篇医学研究杂志
  • 3篇2007年浙...
  • 3篇第二届中青年...
  • 2篇浙江临床医学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中国肿瘤
  • 2篇浙江医学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2006年急...
  • 2篇第一届中青年...
  • 2篇2007年浙...
  • 2篇第十一次全国...
  • 2篇浙江省中西医...

年份

  • 6篇2010
  • 13篇2009
  • 15篇2008
  • 44篇2007
  • 17篇2006
  • 12篇2005
  • 9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1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机械通气治疗脑干出血并发呼吸衰竭的护理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脑干出血并发呼吸衰竭的护理。方法:对32例脑干出血并发呼吸衰竭应用机械通气患者进行严密观察病情,人工气道护理,套管护理,营养支持等针对性护理。结果:经机械通气治疗后18例自主呼吸恢复,呼吸节律、频率...
金小慧卢中秋李景荣邱俏檬
文献传递
综合性医院急性中毒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调查综合性医院急性中毒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急性中毒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06年4月期间就诊于本院急诊科且临床资料完整的急性中毒患者,对其性别、年龄、职业、经济收入、...
卢中秋洪广亮邱俏檬刘刚吴斌李景荣
关键词:流行病学特征死亡率
文献传递
创伤弧菌脓毒症诊疗方案(草案)被引量:19
2008年
目的创伤弧菌脓毒症病情极为凶险,病死率超过50%。但由于病例分散,发病率低,目前国内外尚缺乏有循征依据的诊治方案或指南。方法基于本课题组经过近10年对创伤弧菌脓毒症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结果,并复习国内外文献,提出了《创伤弧菌脓毒症诊疗方案(草案)》,希望能有助于创伤弧菌脓毒症的诊断与治疗。结果在本方案中,我们提出:①创伤弧菌脓毒症早期临床诊断标准包括:患者4—11月急起发热,肢端特征性血性大疱样皮损、甚至大范围皮肤及肌肉坏死,迅速出现低血压或休克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有慢性肝病或长期嗜酒史以及近1~2周内有生食海鲜或接触带菌海水史等。②尽早、足量、联合应用三代头孢菌素及喹诺酮类药物疗效最佳。③早期对病变肢体进行外科干预及综合支持对症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结论本方案的推荐意见有助改善创伤弧菌脓毒症患者的预后,这只是初步的草案,有待进一步完善。
卢中秋卢才教邱俏檬潘景业程俊彦李景荣吴斌
关键词:创伤弧菌诊疗方案临床诊断标准三代头孢菌素诊治方案
急性百草桔中毒大鼠肺组织TM和EPCR基因水平表达的变化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急性百草枯(PQ)中毒大鼠肺组织中血栓调节蛋白(TM)和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PCR)基因表达的变化,以探讨丁M和EPCR在PQ致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8只)和PQ染毒组(PQ组,32只,腹腔注射1%的PQ溶液20mg/kg),分别检测肺组织中TM和EPCR mRNA的表达水平,并观察PQ组大鼠的中毒表现。结果PQ组大鼠在染毒后6h和第一天时肺组织TM和EPCR mRNA的表达水平均较NC组增强(均P〈0.05或0.01);PQ组大鼠在染毒后第一天时上述指标水平已开始下降,至第七天时降至正常。结论急性PQ中毒大鼠肺组织TM和EPCR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肺组织TM和EPCR mRNA的表达增强可能是PQ引起急性肺组织损伤的机制之一。
贺晓艳卢中秋洪广亮何飞梁欢邱俏檬李景荣
关键词:百草枯血栓调节蛋白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
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重度口服有机磷中毒(organophosphorous poisioning,OPP)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用 APACHEⅡ评分作为病情严重度的标志,并分析了脱机前的 ChE 水平与是否成功脱机的相关性...
李惠萍赵初环邱俏檬李章平李景荣卢中秋
关键词: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
文献传递
核基质与肿瘤标记物被引量:1
2002年
核基质蛋白参与染色质构成、DNA复制、转录及蛋白质翻译等一系列重要事件 ;核基质蛋白具有组织细胞特异性和肿瘤相关性。本文主要就核基质蛋白在肿瘤学上的应用作一综述。
熊术道李景荣温博贵
关键词:核基质肿瘤标记物核基质蛋白
人膀胱移行细胞癌EGFR基因片段与核基质蛋白的相关性
2007年
背景与目的:研究人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片断与核基质蛋白(nuclear matrix proteins,NMPs)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分别提取培养细胞和膀胱癌组织标本的核基质蛋白及其全细胞蛋白,同时抽提组织标本的基因组DNA和核基质DNA,根据EGFR cDNA序列合成两对PCR引物,分别以基因组DNA和各核基质DNA为模板,PCR扩增其结合片断;并对引物Ⅰ产物进行序列测定;以引物Ⅱ的产物制备探针,southwestern杂交进一步检测EGFR基因片断与核基质蛋白结合情况。结果:110 bp PCR(引物Ⅱ)产物见于基因组DNA和各核基质DNA(NM DNA0,NM DNA25,NM DNA50,NM DNA100);940 bp PCR(引物Ⅰ)产物出现在基因组DNA和除NMDNA100外其他核基质DNA中。940bp序列与EGFR基因DNA序列完全一致。South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全细胞蛋白及核基质蛋白中出现特异的分子量约为60kD的DNA-蛋白阳性杂交条带。结论:人膀胱移行细胞癌中,EGFR活性转录基因片段与核基质及核基质蛋白结合,NMPs可能和EGFR基因转录或转录后翻译等基因调控事件相关,核基质对EGFR在膀胱癌中高表达可能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熊术道李景荣温博贵李冠武李璟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核基质蛋白膀胱移行细胞癌
百草枯中毒大鼠肺组织血栓调节蛋白和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表达的变化及二巯丙磺钠的作用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观察急性百草枯(paraquat,PQ)中毒大鼠肺组织中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及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ndothelialprotein Creceptor,EPCR)mRNA表达的变化及二巯丙磺钠(Na-DMPS)的干预作用。方法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8只);Na-DMPS对照组(8只,腹腔注射200mg/kgNa-DMPS);PQ染毒组,32只,腹腔注射体积分数为1%的PQ溶液(20mg/kg)1;Na-DMPS保护组32只,腹腔注射200mg,kgNa—DMPS15min后再腹腔注射体积分数为1%的PQ溶液(20mg/kg)]。检测PQ染毒组及Na—DMPS保护组染毒后6h及1、3、7d肺组织巾TMmRNA、EPCRmRNA的表达,并观察大鼠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PQ染毒组染毒后3d内炎性细胞(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浸润明显,伴充血水肿;Na—DMPS保护组炎性细胞浸润较PO染毒组少,充血水肿轻。与对照组相比,PQ染毒组及Na—DMPS保护组大鼠肺组织中TMmRNA、EPCRmRNA的表达增强,在6h达高峰,1d开始下降,7d降至正常水平。Na—DMPS保护组6h及1dTMmRNA表达分别为1.071±0.097、1.055±0.051,与PQ染毒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Na—DMPS保护组6h及1dEPCRmRNA表达分别为0.678±0.005、0.650±0.007,与PO染毒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大鼠急性PO中毒后肺组织中TMmRNA、EPCRmRNA的表达升高,预防性应用Na—DMPS后,TMmRNA、EPCRmRNA的表达降低。
卢中秋贺晓艳洪广亮何飞梁欢邱俏檬李景荣
关键词:百草枯血栓调节蛋白二巯丙磺钠
多种血液净化方式联合治疗急性砷化氢中毒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 总结多种血液净化方式联合治疗急性砷化氢中毒的临床经验,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方法 对4例职业性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方法等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4例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闷、恶心、尿黄、腰痛、畏寒、皮肤及巩膜发黄,病例1、2,3尿量减少.对患者予一般支持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病例1、2、3予输浓缩红细胞和急诊血液透析,第2天,病例1、2改行血液灌流加血浆置换联合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或血液透析,连续治疗3.7 d后改行血液透析,每周2-3次;病例3给予血液灌流加血浆置换联合血液透析.病例1、2,3维持血液透析20.60d,直至尿量增多至正常水平、血肌酐水平波动于180-214μmol/L后停止血液透析,60.95 d好转出院.病例4入院当天行血液灌流加血浆置换1次,3d后黄疸消退,5d后治愈出院.结论 重度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救治的关键是治疗急性溶血引起的急性肾功能损害,应酌晴尽早行血浆置换联合血液透析或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血液灌流对中毒早期清除血中的砷是否有效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吴斌邱俏檬李景荣梁欢卢中秋
关键词:砷剂中毒血液透析过滤
289例急性中毒病例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5
2007年
目的调查急性中毒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急性中毒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06年4月期间就诊于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临床资料完整的急性中毒患者,对其性别、年龄等10项内容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2002年1月至2006年4月该院急诊科共收治急性中毒且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289例,男女性比为1.65∶1。中毒的年龄主要集中于20~49岁(62.28%),以农民为多(32.18%)。该资料中低收入患者占47.06%,小学及其以下文化程度占49.48%。中毒事件以第三季度高发(39.45%)。最常见的中毒原因是自杀(43.94%)。男性最常见的自杀毒物是农药,女性为镇静安眠药。急性中毒患者中农药中毒居第一位(32.87%),集中发生在第三季度(49.47%),明显高于其他季度。农民、外来务工者、待业者首位中毒毒物分别是农药、化学物品和镇静安眠药。急性中毒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是20.42%,死亡率2.08%,而外来务工者中毒死亡率达5.55%,显著高于其他职业。结论本研究提供了该院急性中毒流行病学的基本资料,为制定本地区急性中毒防治策略提供有用信息。
洪广亮邱俏檬刘刚卢中秋吴斌李景荣
关键词:急性中毒流行病学急诊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