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红

作品数:70 被引量:404H指数:12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研基金四川医事卫生法治研究中心立项资助项目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5篇医药卫生
  • 8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脑梗
  • 12篇脑梗死
  • 12篇梗死
  • 11篇康复
  • 9篇神经损伤
  • 9篇脑梗死大鼠
  • 9篇脑脊髓
  • 9篇脑脊髓炎
  • 9篇脊髓炎
  • 8篇学习记忆
  • 8篇坐骨
  • 8篇反应性
  • 8篇变态反应
  • 8篇变态反应性
  • 8篇变态反应性脑...
  • 7篇电针
  • 7篇实验性变态反...
  • 6篇地平
  • 6篇事件相关电位
  • 6篇尼莫地平

机构

  • 53篇泸州医学院附...
  • 11篇泸州医学院
  • 5篇成都中医药大...
  • 5篇四川省人民医...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成都市第五人...
  • 2篇内江市第二人...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德阳市人民医...
  • 1篇四川省泸州医...

作者

  • 63篇李晓红
  • 28篇余茜
  • 21篇李作孝
  • 15篇余柯
  • 13篇谭华
  • 11篇何成松
  • 7篇张春银
  • 7篇雷晴
  • 5篇罗华
  • 4篇荣本兵
  • 4篇杜一华
  • 4篇何晓彬
  • 4篇吴士明
  • 3篇郝杰
  • 3篇张泽兰
  • 3篇陈正君
  • 3篇吴宗耀
  • 3篇吕志宇
  • 3篇李小刚
  • 2篇汪枫

传媒

  • 11篇中国临床康复
  • 6篇中华物理医学...
  • 6篇泸州医学院学...
  • 4篇陕西医学杂志
  • 3篇教学与管理(...
  • 2篇医学理论与实...
  • 2篇四川医学
  • 2篇放射免疫学杂...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教学与管理(...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核医学杂...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山西财经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7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9篇2006
  • 2篇2005
  • 10篇2004
  • 4篇2003
  • 4篇2002
  • 5篇2001
  • 2篇2000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鼠P_(3b)电位模型的建立及发生机制的研究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探讨大鼠P3b电位的模型建立及其形成机制 ,为人类P3b电位的研究提供动物模型及研究资料。方法 :记录颅骨内、海马CA1区的P3b电位且同步记录相应脑区细胞放电。结果 :在海马CA1区记录到的P3b电位形成期正是细胞放电高峰期。结论 :海马CA1区细胞在靶声刺激后的细胞放电高峰是P3b电位产生的重要机制。
余茜李晓红吴宗耀
关键词:事件相关电位海马动物模型
尼莫地平对脑出血患者脑损害保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7
2010年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脑损害机制以及尼莫地平对脑出血后脑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尼莫地平组与常规治疗组,患者均分别在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血肿体积、水肿带体积。结果: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值尼莫地平组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1);尼莫地平组总有效率为73%,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40%,P<0.05)。治疗后BI评分增加值尼莫地平组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1);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依赖程度尼莫地平组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尼莫地平组和常规治疗组经治疗后血肿体积均明显缩小,尼莫地平组治疗后血肿体积减小值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血肿体积减少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尼莫地平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水肿带均明显缩小,水肿带体积减少值尼莫地平组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临床神经功能缺损及临床残疾程度与脑出血后脑出血量、继发性脑水肿有着密切的关系。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有确切疗效,可减轻脑水肿,保护神经细胞,可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张春银谭华李作孝李晓红
帕金森病患者交感皮肤反应的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探讨交感皮肤反应(sympatheticskinresponse,SSR)对帕金森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SSR检测,并与52例健康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帕金森病患者SSR波幅上肢为(1.38±0.92)mV,下肢为(1.06±0.85)mV,较对照组(2.26±0.18),(1.73±0.74)mV明显降低(t=9.586,6.416,P<0.01);两组起始潜伏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SSR波幅异常率为47.6%,Hoehn-Yahr分级Ⅰ级患者受累侧与对侧SSR波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SSR波幅异常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病程相关。结论:SSR可作为评价帕金森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客观指标。
罗华谭华李晓红
关键词:帕金森病交感皮肤反应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病程
苏木醇提物治疗小鼠实验性重症肌无力的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观察苏木对重症肌无力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乙酰胆碱受体(AChR)加等量福氏佐剂多次免疫小鼠,复制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小鼠模型,将EAMG小鼠随机分为EAMG治疗组及EAMG对照组,治疗组胃内注入苏木醇提物,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小鼠体重、游泳时间和临床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前治疗组及EAMG对照组小鼠较佐剂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小鼠体重减轻、游泳时间缩短、临床评分增高,其差异具有显著性,但EAMG治疗组与EAMG对照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EAMG治疗组症状明显改善,小鼠体重增加、游泳时间延长、临床评分降低,与EAMG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苏木能明显缓解EAMG小鼠的肌无力症状,促进其功能恢复,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有效药物。
赖成虹李作孝荣本兵李晓红张仕善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
运动康复对脑梗死大鼠学习记忆与海马神经元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通道的影响(英文)
2006年
背景:学习和记忆的神经基础是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在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重组的过程中需要特定的康复训练。目的:观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大鼠分辨学习能力和一次性被动回避反应的记忆保持能力与健侧海马神经元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通道动力学特性的关系。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材料:实验于2000-03/2002-02在泸州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选择Wistar雄性大鼠24只,将其随机分为脑梗死自由活动组(模型组)、脑梗死康复训练组(康复组)和正常组,每组8只。方法:①模型制备:康复组和模型组大鼠建立右侧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正常组不做处理。②康复训练:4d后对康复组大鼠进行4周的滚笼训练器、网屏训练器、平衡训练器训练,模型组和正常组不进行训练。③学习记忆测试:各组大鼠于术后第35天进行学习记忆行为学测试。Y-型迷宫实验主要观察大鼠达到9/10正确反应(跑到暗臂)所需的训练次数;多功能条件反射箱实验主要观察大鼠在跳板上停留的时间(步入潜伏期)。④学习记忆测试完后采用细胞贴附式记录海马神经元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的单通道电流。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大鼠达到掌握迷宫结构标准所需的训练次数。②各组大鼠步入潜伏期。③各组大鼠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的单通道电流特性。结果:24只大鼠均进入分析。①康复组和正常组大鼠达到掌握标准所需次数分别为(68.02±11.67)次和(57.62±10.31)次,而模型组需要(107.07±16.32)次,与前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正常组和康复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②康复组和正常组电击前步入潜伏期中位数分别为286.7s和298.4s,而模型组电击前步入潜伏期中位数仅为126.7s,与前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正常组和康复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
余茜李晓红
关键词:海马神经元康复
优化督导模式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被引量:4
2008年
就当代教育管理思想来看,教学督导包含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的涵义。狭义的教学督导是指“督教”,就是对教师的“教学”进行监督和指导,重点是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督导.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效果进行检查和评估。广义的教学督导包括“督教“、“督学”和“督管”。其中“督教”如前所述;
余柯李晓红王亭婷汪枫
关键词:教育教学改革督导模式课堂教学质量教育管理思想教学督导
神经肽Y对多发性硬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2009年
将20只豚鼠随机分为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对照组、神经肽Y(NPY)干预组。观察两组豚鼠发病潜伏期、神经功能障碍评分、死亡率及病理改变。发现NPY干预组发病后潜伏期明显比EAE对照组延长,发病高峰期神经功能障碍评分明显降低,死亡率降低,且病理改变程度较轻。提示NPY对多发性硬化的动物模型EAE在发病症状和病理上都能起到保护作用。
李晓红谭华黄桂英李作孝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P300与记忆评估
2002年
目的 :观察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康复治疗前后P30 0电位变化和记忆评分。方法 :将 2 6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于认知康复治疗前后测定P30 0电位以及Rivermead行为记忆测试 ,同时测定同龄组P30 0电位和记忆测试作为对照。结果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认知康复治疗后P30 0潜伏期缩短 ,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差异(P <0 .0 5 ) ,记忆评分升高。结论 :P30
李晓红余茜刘曦叶世金
关键词: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P300记忆康复治疗HSV脑电图
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大鼠学习记忆与听觉P300认知电位的影响被引量:12
2004年
余茜李晓红何成松
关键词:康复训练脑梗死学习记忆听觉P300认知电位
运动训练后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与健侧脑内突触结构变化的关系被引量:45
2002年
目的 研究运动训练后脑缺血大鼠健侧突触结构参数的变化 ,探讨其代偿机理。方法 选用Wistar雄性大鼠制成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 ,采用运动训练进行干预 ,观察左侧大脑感觉运动皮层和海马CA3区突触超微结构参数的变化。结果 电镜下观察到康复组大脑感觉运动皮层和海马CA3区突触界面曲率、PSD厚度和穿孔性突触百分率增加 ,与对照组比较有意义 (P <0 .0 5 ) ,并有“U”形突触出现。相应行为学检测康复组在Y 迷宫分辨学习和一次性被动回避反应记忆能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余茜李晓红吴士明
关键词:脑缺血学习记忆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