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
- 作品数:11 被引量:52H指数:3
- 供职机构:济南军区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济南军区总医院院长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济南军区后勤科研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lC-3、BK型离子通道在脑胶质瘤侵袭性中作用的在体实验研究
- 卢培刚董元曹敬正李博梁媛郝振强李育鑫
- 连续动态颅内压监测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评价被引量:31
- 2014年
- 目的 研究连续动态颅内压监测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神经外科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7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头颅CT检查确诊,出血量在30~50ml之间.单纯基底节部出血42例,随机分为监测组与对照组,每组21例.基底节部出血并破入脑室者30例,随机分为监测组与对照组,每组15例.监测组连续监测颅内压3~7 d;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评价颅内压.当发现有颅内压升高的情况两组均采取及时降压的措施.对比患者出入院前后格拉斯哥评分(GCS)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对于单纯基底节部出血患者,出院时颅内压监测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颅内压监测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对于基底节部出血并破入脑室患者,出院时GCS评分监测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连续动态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可早期发现颅内压变化,进而指导采取相应合理的治疗措施,最终可以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残率,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史忠岚袁绍纪李博王晓雪尼娜李艳隋晓娜张玲玲
- 关键词:颅内压高血压脑出血颅内压监测
- HCN通道功能变化在SAH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观察大鼠模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脑内超极化激活-环核昔酸门控的阳离子(HCN)通道的表达变化。评估HCN通道功能变化在SAH后早期脑损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分组;大鼠神经功能评价;检测神经元凋亡情况及脑脊液(CSF)中谷氨酸(Glu)含量。结果给予HCN通道阻断剂(ZD7288)后进一步加重神经功能损害及神经元凋亡,CSF中Glu含量进一步增加;而给予非特异HCN通道激动剂(NO/Sp)后并未改善神经功能损害,未能显著缓解神经元凋亡情况及降低Glu含量。结论阻断HCN通道后,神经元损伤及神经功能损害进一步加重;给予NO/Sp干预后,神经元及神经功能损害情况并未显著改善。
- 赵彤李博袁绍纪卢培刚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神经元凋亡早期脑损伤
- HCN通道功能变化在SAH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 目的 观察大鼠模型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早期脑内HCN通道的表达变化。评估HCN通道功能变化在SAH后早期脑损伤发生中的作用。
- 李博卢培刚
- 关键词:SAH神经元兴奋性神经元凋亡早期脑损伤
- 脑电图反应性定量分析对颅脑外伤后昏迷患者预后评估的研究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外伤后昏迷患者脑电图(EEG)反应性,探讨EEG反应性定量分析在准确评估重型颅脑外伤后昏迷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自济南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3月至2014年6月符合纳入标准的66例重型颅脑外伤后昏迷患者进行EEG反应性检查,并观察分析随时间推移EEG反应性绝对功率变化百分比,比较其差异。结果 (1)痛刺激引起的EEG反应性的阳性率(44%~56%)高于声刺激(10.17%~16.67%)和光刺激(0%~13.33%)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EEG反应性对患者预后预测的准确度分别为:入院时77.27%,1周76.27%,2周86.53%,3周91.11%,4周88.89%。(3)EEG反应性的定量研究证实,各监测时间点绝对功率变化百分比呈持续阳性的脑外伤后昏迷患者,其预后良好率为82.6%;呈持续阴性的脑外伤后昏迷患者,其预后不良率为100%;在监测时间段EEG反应性由阴转阳的脑外伤后昏迷患者,其预后良好率为62.5%;而监测时间段EEG反应性由阳转阴的脑外伤后昏迷患者,其预后不良率为92.9%。结论EEG反应性及定量分析可作为预测颅脑外伤后昏迷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对临床重型颅脑外伤后昏迷患者预后的评估具有具体指导意义。
- 卢培刚梁媛赵彤李博
- 关键词:颅脑外伤昏迷
- 脑电图反应性定量分析对颅脑外伤后昏迷患者预后评估的研究
- 卢培刚梁媛董元李博王奎重郝振强李育鑫
- SWAN技术在DAI诊断分级及预后评判中的应用研究
- 2016年
- 目的研究磁共振磁敏感加权血管成像(SWAN)技术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诊断分级及预后评价。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于济南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符合纳入标准的50例DAI患者常规行核磁T1WI、T2WI、FLAIR、SWAN扫描,比较各系列之间病灶数目差异;将SWAN序列扫描结果结合患者GCS评分对DAI进行分级,进一步分析SWAN影像结果影响DAI患者分级及预后GOS评分的因素。结果 (1)SWAN对颅内微小出血灶数目检出率明显高于MRI常规序列T1加权成像、T2加权成像和流动衰减反转恢复序列(分别为985个对比53个,101个,204个,P<0.01)。(2)SWAN检出病灶累及部位、弥漫性脑水肿及脑干损伤程度等因素与DAI患者GCS评分分级呈正相关,与GOS评分分级呈负相关。(3)DAI预后呈两极分化状态,GCS评分分级越高,GOS评分越低、死亡风险值越大。结论 SWAN技术对DAI诊断分级及其预后评价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作为仅次于病理诊断的技术手段。
- 胡晓芳吕学明李博袁绍纪
- 关键词:弥漫性轴索损伤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 PAR-1拮抗剂SCH79797对SAH大鼠早期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BDNF、NGF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凝血酶受体-1(PAR-1)拮抗剂SCH79797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大鼠早期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PF级SD大鼠5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AH组、治疗组,每组18只。后2组采用枕大池单次注血法建立大鼠SAH模型,治疗组在造模成功后给予SCH79797(25μg/kg)腹腔注射。各组大鼠于术后24h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然后断头取脑,采用干湿重法检测脑组织含水量,采用ELISA法检测海马区脑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含量,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BDNF、NGF表达。结果与SAH组比较,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增高(12.11±2.62vs14.59±2.24),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减少(83.01%±0.38%vs79.79%±0.44%),海马区脑组织BDNF、NGF含量明显增加[(100.15±59.13)pg/mLvs(368.00±137.52)pg/mL;(33.44~2.21)pg/mLvs(37.49±2.29)pg/mL],BDNF、NGF免疫荧光染色强度明显增高(41.65±1.50vs91.40±1.30;23.50±1.70vs30.65±1.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R.1拮抗剂SCH79797对SAH大鼠早期脑损伤有脑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有效上调BDNF、NGF表达水平。
- 李育鑫袁绍纪朱伟杰于峰李博王奎重卢培刚
- 关键词:早期脑损伤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Progranulin(PGRN)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早期脑损伤(EBI)中的神经保护作用
- 李博袁绍纪卢培刚
- ClC-3、BK型离子通道与胶质瘤的侵袭性生长关系
- 2018年
- 目的观察ClC-3与BK离子通道在大鼠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推测ClC-3与BK在胶质瘤细胞侵袭性生长中的作用。方法常规建立Wistar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随机分为5组(荷瘤模型组、荷瘤模型+ ClC-3阻断剂Chlorotoxin组、荷瘤模型+BK阻断剂Iberiotoxin组、假手术组及空白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ClC-3与BK在荷瘤动物模型中的表达情况,并进一步观察荷瘤动物在分别给予相应离子通道特异性阻滞剂后各个时间点(7、14、21 d)成瘤体积的变化情况。结果C6胶质瘤系高度表达ClC-3离子通道,而BK离子通道在该系中的表达相对较低;应用Chlorotoxin后荷瘤动物各个时间点成瘤体积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而应用Iberiotoxin后荷瘤动物的成瘤体积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ClC-3离子通道在胶质瘤侵袭性生长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未来治疗胶质瘤的新靶标。
- 卢培刚董元李博王奎重郝振强仇冠中曹敬正
- 关键词:胶质瘤侵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