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志华

作品数:59 被引量:482H指数:13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卫生局中医药科技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8篇脂肪
  • 18篇脂肪肝
  • 18篇酒精
  • 18篇酒精性
  • 18篇酒精性脂肪肝
  • 18篇非酒精性
  • 18篇非酒精性脂肪
  • 18篇非酒精性脂肪...
  • 15篇电针
  • 13篇针灸
  • 10篇细胞
  • 9篇针灸治疗
  • 9篇灸治
  • 8篇疗效
  • 6篇蛋白
  • 6篇脂质
  • 6篇山药
  • 6篇配伍
  • 5篇胰岛
  • 5篇胰岛素

机构

  • 58篇重庆医科大学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西南医科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重庆市巴南区...
  • 2篇解放军324...
  • 1篇泸州医学院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江山市人民医...
  • 1篇重庆市中医骨...
  • 1篇宜宾市第二人...
  • 1篇四川医科大学

作者

  • 58篇曾志华
  • 16篇周萍
  • 15篇曾明慧
  • 15篇周滢
  • 8篇卓廉士
  • 5篇汪莹
  • 5篇黄学宽
  • 5篇冯雯琪
  • 5篇苏咏梅
  • 5篇龚标
  • 4篇黄思琴
  • 4篇陈康
  • 4篇黄欣
  • 3篇江琼
  • 3篇罗华丽
  • 2篇吕凯
  • 2篇王鹰
  • 2篇龙飞
  • 2篇蒋娟
  • 2篇陈蓉

传媒

  • 6篇针刺研究
  • 4篇中成药
  • 4篇实用中医药杂...
  • 4篇重庆医学
  • 4篇世界科学技术...
  • 4篇中华中医药杂...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光明中医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中医基础...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江西中医药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7
  • 7篇2016
  • 9篇2015
  • 9篇2014
  • 7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细胞色素P450 2E1表达及氧化抗氧化的影响
目的:研究电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肝细胞色素P450 2E1/(cytochrome P450 2E1,CYP 2E1/)表达及氧化抗氧化...
曾志华
关键词:电针非酒精性脂肪肝抗氧化
文献传递
山药和黄芪的临床配伍意义分析及应用被引量:13
2017年
山药和黄芪均为临床常用中药,故基于药对配伍原则、药组合特点及现代研究认识等通过研究历代及近现代文献,对山药和黄芪配伍组成的现代科学内涵及其临床运用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结果发现山药和黄芪配伍在补脾滋阴、补气升提和固精止泻、补肺滋阴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并对治疗消渴、胃痛、泄泻、咳嗽及气喘等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作用,希望这一结论能对山药和黄芪的临床配伍运用及科研提供参考。
周滢舒承倩唐欣曾志华杨军宣
关键词:山药配伍
电针配合穴位贴敷对非酒精性脂肪肝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穴位贴敷疗法对非酒精性脂肪(NAFLD)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的影响。方法: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立普妥口服,每次10 mg,每天1次;治疗组应用电针穴位同时结合穴位贴敷疗法,每天1次,两组均治疗1个月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ALT、AST、TC、TG明显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糖、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血清RBP4含量均明显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B超检查肝脏声像图明显好转,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配合穴位贴敷可通过降低血清RBP4含量,改善胰岛素抵抗(IR),达到治疗NAFLD的作用。
曾志华曾明慧陈康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电针穴位贴敷胰岛素抵抗
加减逍遥散联合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探讨加减逍遥散联合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腹泻型IB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给予中药加减逍遥散联合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蒙脱石散、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患者均进行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HAMA)评分比较,总体疗效比较。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在临床症状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或P<0.01),HAMD、HAMA评分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更明显的优势(P<0.05)。在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为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68.89%(P<0.05)。结论:加减逍遥散联合针灸治疗D-IBS能快速缓解胃肠道症状,改善焦虑抑郁情绪,是一种治疗D-IBS的有效方法。
周萍曾志华江琼苏咏梅叶学成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加减逍遥散针灸疗效研究
烫骨碎补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优选及其含量测定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优选烫骨碎补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建立柚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为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以柚皮苷提取量和出膏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烫骨碎补配方颗粒提取工艺的影响。采用HPLC测定柚皮苷含量,流动相甲醇-乙酸-水(35∶4∶65),检测波长283 nm。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泡0.5h,加10,8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0.5 h;柚皮苷质量分数0.77%,出膏率12.6%。柚皮苷在0.063~1.575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100.70%,RSD 1.2%;暂定本品配方颗粒每1 g含柚皮苷≥5.0 mg。结论:该提取工艺和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行,有效成分提取效率高,为烫骨碎补配方颗粒的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周滢曾志华
关键词:柚皮苷浸膏得率
电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细胞角蛋白18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研究电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肝细胞角蛋白18(CK18)表达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造模组大鼠模型建立成功后,再分为NAFLD模型组、药物组、电针组,药物组给予东宝肝泰灌胃,电针组针刺脾俞、丰隆、阳陵泉、三阴交穴。治疗4周后处死所有动物,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采用比色法检测肝内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CK18的表达。结果与NAFLD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和药物组大鼠肝组织脂肪变性得到不同程度的减轻;肝脏CK18表达均受抑制;肝内MDA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1;P<0.05),SOD活性升高(P<0.01;P<0.05)。结论电针治疗可能通过抑制肝脏CK18表达的上调,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
曾志华曾明慧黄学宽周萍陈康
关键词:电针脂肪肝细胞角蛋白18
小柴胡汤及其类方治疗脾胃相关疾病的临床运用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小柴胡汤出自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主治少阳证。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在生命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通过反复的临床实践证明小柴胡汤及其类方在治疗脾胃相关疾病有独到的疗效。
杨军宣舒承倩唐欣曾志华周滢
关键词:脾胃病小柴胡汤
电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脂及肝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观察电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血脂及肝功能变化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脂肪肝的机制。方法:33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1只)和(NAFLD)组﹙22只﹚。后者以高脂饲料饲养建立NAFLD大鼠模型,8周末,处死其中3只(正常对照组1只,NAFLD组2只),以验证造模成功,然后将NAFLD组进一步分为NAFLD对照组﹙10只﹚和电针治疗组﹙10只﹚,后者施以电针"治疗"。取"足三里"、"丰隆"、"三阴交"、"太冲"穴,电针参数为疏密波,频率1.6-2Hz,强度1-4mA,以下肢轻微抖动为宜。12周末处死所有动物,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肝指数、血清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肝组织病理学。结果:电针治疗组大鼠的血清TC、TG、LDL-C、肝指数、血清谷ALT及AST均显著低于NAFLD模型对照组(均P<0.05),其肝脂肪变性程度亦显著减轻。结论:电针治疗能显著地降低其血脂,改善其肝功能,从而有效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冯雯琪曾志华卓廉士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血脂肝功能电针治疗
中药熏洗法联合针灸治疗痔疮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4
2016年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法联合针灸治疗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0例随机分为针药组、中药组、针灸组各70例,中药组给予中药复方汤剂的熏洗治疗,针灸组给予针刺次髎、长强等穴位,针药组给予中药熏洗法联合针灸治疗,各组治疗时间均为20 d。观察3组的临床疗效、症状及体征改善、复发情况。结果针药组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中药组72.86%、针灸组71.43%(P<0.05)。与治疗前比较,三组便血、痔核脱出、肛门不适、肛门疼痛、肛门水肿等临床体征及症状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针药组对临床体征及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中药组和针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6、9、12个月后,针药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中药组及针灸组(P<0.05)。结论中药熏洗法联合针灸治疗痔疮疗效显著,优于单纯中药及单纯针灸治疗。
周萍李风华曾志华
关键词:痔疮针灸中药熏洗法针药联合
电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细胞色素P4501A1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方法:33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1只)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组(22只),后者以高脂饲料饲养建立NAFLD大鼠模型。8周末,处死其中3只(正常组1只,NAFLD组2只),病理组织学检查以验证造模成功,然后将NAFLD组进一步分为NAFLD模型组(10只)和电针组(10只)。电针"足三里""丰隆""三阴交""太冲"穴,每日1次,治疗4周。12周末处死所有动物,比色法检测肝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细胞色素P4501A1(CYP1A1)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SOD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增高,CYP1A1吸光度值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肝组织中SOD活性显著增高,MDA含量降低,CYP1A1吸光度值显著降低(P<0.05)。结论:电针治疗能抑制非酒精性脂肪肝CYP1A1表达的上调,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
冯雯琪刘群英曾志华卓廉士
关键词:电针非酒精性脂肪肝抗氧化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