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丰

作品数:209 被引量:775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7篇期刊文章
  • 29篇会议论文
  • 23篇专利

领域

  • 178篇医药卫生
  • 8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8篇心肌
  • 50篇动脉
  • 46篇细胞
  • 44篇血管
  • 40篇干细胞
  • 35篇冠状
  • 32篇冠状动脉
  • 29篇梗死
  • 24篇分子
  • 23篇介入
  • 22篇心肌梗死
  • 21篇影像
  • 21篇老年
  • 20篇间充质干细胞
  • 18篇充质干细胞
  • 17篇心脏
  • 17篇介入治疗
  • 14篇分子影像
  • 13篇动脉粥样硬化
  • 13篇老年人

机构

  • 120篇中国人民解放...
  • 96篇第四军医大学...
  • 15篇军事医学科学...
  • 9篇解放军医学院
  • 6篇空军军医大学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南开大学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青岛大学
  • 2篇西安电子科技...
  • 2篇中国科学院自...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郑州市第七人...
  • 2篇斯坦福大学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作者

  • 209篇曹丰
  • 48篇王亚斌
  • 38篇王海昌
  • 29篇贾国良
  • 21篇张荣庆
  • 21篇李成祥
  • 17篇范利
  • 16篇冯旭阳
  • 14篇裴雪涛
  • 14篇郭文怡
  • 12篇李聪叶
  • 11篇李霜
  • 10篇陈韵岱
  • 9篇曹瑞华
  • 9篇孟玲
  • 9篇范伟伟
  • 9篇牛丽丽
  • 8篇李艳华
  • 8篇李天志
  • 8篇李伟杰

传媒

  • 34篇中华老年多器...
  • 33篇心脏杂志
  • 13篇中华心血管病...
  • 9篇第四军医大学...
  • 9篇中华老年心脑...
  • 8篇中华保健医学...
  • 5篇临床心血管病...
  • 5篇解放军医学院...
  • 4篇生物物理学报
  • 3篇中国心血管病...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心血管病学进...
  • 2篇中国科学:生...
  • 2篇第17届全军...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临床荟萃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年份

  • 7篇2023
  • 7篇2022
  • 20篇2021
  • 22篇2020
  • 11篇2019
  • 14篇2018
  • 11篇2017
  • 13篇2016
  • 8篇2015
  • 11篇2014
  • 4篇2013
  • 11篇2012
  • 12篇2011
  • 7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 10篇2005
  • 13篇2004
  • 3篇2003
20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去乙酰化酶Sirtuins和细胞衰老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8年
细胞衰老是由自身老化或外部刺激诱发的细胞周期停滞。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基本病理生理学特征。最新研究发现,细胞衰老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Sirtuins是一类能够调节细胞新陈代谢并参与多种细胞生理功能的去乙酰化酶。以往研究已经揭示了Sirtuins的抗衰老作用,认为Sirtuins是一种与长寿相关的蛋白,可通过调节细胞衰老使动脉粥样硬化得到抑制或逆转。基于此,本文回顾了Sirtuins和细胞衰老与动脉粥样硬化的最新研究发现,并探讨Sirtuins活化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治疗新靶点的可行性。
张继彬马赛范利曹丰
关键词:衰老动脉粥样硬化去乙酰化酶
稳定表达报告基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与分子影像鉴定
2011年
背景:研究显示分子影像技术可以在活体细胞和分子水平对干细胞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对干细胞长程监测具有独特优势。目的:构建稳定表达报告基因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并运用报告基因成像等方法实现其体外和移植后的评价与鉴定。方法:繁殖与筛选携带β-actin-luc报告基因小鼠后,采用改良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其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取第3代细胞行表面标志鉴定;将脂肪间充质干细胞(1×106)植入BALB/c裸鼠后肢肌肉内,采用萤火虫荧光素酶(fluc)生物发光成像进行体外和体内移植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示踪和定量评价。结果与结论:转基因小鼠稳定携带β-actin-luc报告基因,分离培养出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高表达CD90及CD44,而CD45、CD34和CD31呈现低表达,其细胞数与fluc报告基因生物发光信号强度呈显著直线相关(r2=0.96)。细胞活体肌肉移植24h后存活,并显示较强的生物发光信号,在底物荧光素腹腔注射后0~42min内先迅速增强后平缓减弱,21min时最强,达(6.92×106±4.11×105)Photons·s-1·cm-2·sr-1。提示由携带β-actin-luc报告基因小鼠脂肪组织分离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高表达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可在体外和肌肉组织移植后稳定表达该报告基因并实现细胞的分子影像示踪与定量。
范伟伟王亚斌张荣庆李聪叶李霜曹丰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报告基因分子影像干细胞
瑞舒伐他汀通过PI3K/Akt及ERK信号通路提高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小鼠心肌梗死治疗作用
目的:探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AD-MSCs)植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分离F-luc/GFP转基因小鼠的AD-MSCs,建立小鼠心肌梗死模型,于梗死区周边注射AD-MSCs。BLI连续示踪3周...
张铮李霜王亚斌张荣庆李聪叶曹丰
改良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桡动脉压迫止血器解除方法的临床效果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 通过改良使用及解除桡动脉压迫止血器,探讨适合临床应用的方法。方法 选取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诊疗术的患者2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在使用及解除桡动脉压迫止血器中,对照组采用对穿刺部位减压时每次逆时针松半圈,7 h减压完毕,8~12 h解除桡动脉压迫止血器;试验组采用改良法减少了对穿刺点及周围皮肤的压迫时间,即对穿刺部位减压时每次逆时针松1圈,4 h减压完毕,4~8 h解除压迫止血器。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创口渗血、红肿直径范围、水泡、皮肤坏死,手指末梢循环、穿刺点及周围皮肤疼痛等止血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在创口渗血、皮肤坏死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穿刺点及周围皮肤疼痛、手指末梢循环、红肿直径范围、水泡方面,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传统法和改良法均能成功止血,使用改良法解除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可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增加舒适度,且对周围组织压迫少,对皮肤损伤小,能有效控制局部并发症的发生,适合在临床推广使用。
张艳张小天唐莲纪江霞曹丰
褪黑素通过激活NecroX降低高尿酸血症介导的大小动脉炎症损伤及程序性坏死
周浩张颖胡舜英马强金琴华田峰曹丰陈韵岱
Apelin促进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心肌定向分化的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Apelin对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hiPSC)的心肌定向分化作用。方法 hiPSC经悬浮法诱导形成拟胚体,分为Apelin处理组(Apelin组)和对照组。Apelin组在高糖DMEM培养液中加入10μmol/ml Apelin,分别于第3、7、11、15、21天采用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及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干细胞全能性标记物Oct4、心肌祖细胞标记物Nkx 2.5、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I(cTnI)的表达变化。结果 Apelin组iPSC在诱导分化后第3天Oct4和Nanog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分别为同期对照组的(63.2±10.1)%和(51.7±1.6)%(P<0.01);诱导分化后第7天Nkx 2.5和cTnI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分别为同期对照组的(162.4±22.5)%和(250.6±22.3)%(P<0.05,P<0.01);诱导分化后第15天时,cTnI表达为同期对照组的(156.2±6.4)%(P<0.05);免疫荧光染色显示,cTnI阳性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 Apelin可明显促进hiPSC的心肌定向分化。
马珂刘通黄炜卜庆婷李秀娟赵传旭李霜王亚斌曹丰
关键词:多能干细胞肌钙蛋白
自噬参与高糖缺氧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损伤机制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观察高糖缺氧状态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自噬水平的变化,探讨自噬在这一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方法通过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培养HUVECs并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高糖组、正常细胞缺氧组、高糖缺氧组、高糖缺氧+雷帕霉素组、高糖缺氧+3-甲基腺嘌呤(3-MA)组。各组经过相应处理后,通过流式细胞仪、Caspase-3活性试剂盒检测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1、Atg-5和STSQM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缺氧组相比,高糖缺氧组的自噬相关蛋白LC-3B、Beclin-1和Atg-5表达降低,STSQM1表达升高(均P<0.05),使用雷帕霉素可以上调高糖缺氧组自噬水平并且降低细胞凋亡率,加入自噬抑制剂3-MA使高糖缺氧组自噬下调,细胞凋亡率上升(均P<0.05)。结论高糖缺氧状态下HUVECs自噬功能受损,上调自噬可以降低凋亡率,发挥保护细胞的作用。
范文斯王亚斌韩东邱雅樊苗苗李秀娟曹丰
关键词:自噬缺氧内皮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异体移植修复慢性梗死心肌对左室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异体移植后在慢性梗死心肌中的存活、分化及对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左冠状动脉结扎的心肌梗死模型后4周,将经过4',6-二脒-2-苯基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DAPI)标记的同种异体MSCs移植到心肌梗死边缘区(n=11),对照组注射等量培养基(n=10)。移植后4周检测心功能并取心脏检测各种相关指标。结果MSCs移植后4周,异体细胞移植组与对照组比较左室收缩压升高[(129.07±2.70)和(112.52±8.30)mmHg,t=2.577,t=4.790,P<0.05],舒张末压明显降低[(16.48±4.6)和(21.23±2.8)mmHg;t=2.577,P<0.01]、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显著增快[上升速率为(3964±414)和(3336±528)mmHg/s;下降速率为(2761±278)和(2110±232)mmHg/s,t=3.031,5.510,P<0.05],冷冻切片可观察到移植组心肌内存在大量标记细胞,并由梗死周边区向瘢痕区迁移分布,免疫组化显示DAPI标记细胞cTnI及desmin阳性。病理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心肌梗死面积缩小[(38.01±3.40)%和(43.99±3.50)%,t=4.181,P<0.05)]。结论异体MSCs移植有利于慢性心肌梗死的功能修复。
曹丰牛丽丽张鹏陈琳贾国良裴雪涛
关键词:左室功能血流动力学
SIRT1在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3年
SIRT1是酵母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的同源基因,其主要通过对组蛋白及多种非组蛋白发挥去乙酰化作用,参与调节糖脂代谢、细胞周期调控、抑制炎症及氧化应激损伤等生理病理过程,与许多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心肌病、心肌缺血等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主要对SIRT1的基本特征、主要生理作用及其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做一综述。
马赛曹丰
关键词: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心血管疾病
重组人脑钠尿肽治疗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中不同水钠潴留程度患者的疗效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比较静脉注射重组人脑钠尿肽(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rhBNP)对伴有不同水钠潴留程度的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ADHF)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作用及临床疗效。方法:我院40例ADHF住院患者按水钠潴留程度分为试验组(中重度者,20例)和对照组(轻度者,20例),各组再随机抽取10例应用Swan-Ganz导管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记录给药前及给药后0.5、1、3、6及24 h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肺动脉压(PAP)和右房压(RAP)并通过热敏稀释法测定心排出量(CO),计算心脏指数(CI)。所有患者均给抗心力衰竭治疗并给予rhBNP,首先以2μg/kg静脉冲击,随后以0.01μg/(kg.min)连续静脉滴注24 h,记录两组患者给药前及给药后0.5、1、3、6及24 h的呼吸困难及整体临床状况改善程度,以及用药后24 h液体出入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呼吸困难及整体临床状况改善更明显,并伴随更佳的利尿作用[(2.7±0.8)Lvs.(1.7±0.4)L,P=0.01]。试验组PCWP及RAP下降较迅速、明显且稳定持久,两组间PAP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CI比较组内及组间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伴有中重度水钠潴留的ADHF患者较伴有轻度水钠潴留的患者应用rhBNP治疗有更好的急性血流动力学效应和临床效果,可能是rhBNP临床使用的最佳人群。
陶博曹丰赵志敬李伟杰王海昌
关键词:脑钠尿肽心力衰竭失代偿性血流动力学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