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雪松

作品数:8 被引量:52H指数:5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组织化学
  • 4篇细胞
  • 4篇免疫
  • 4篇免疫组织
  • 4篇免疫组织化学
  • 4篇病理
  • 3篇肿瘤
  • 3篇临床病理
  • 2篇细胞瘤
  • 2篇临床病理分析
  • 2篇淋巴
  • 2篇母细胞
  • 2篇母细胞瘤
  • 2篇病理分析
  • 1篇蛋白
  • 1篇定量聚合酶链...
  • 1篇端粒
  • 1篇端粒酶
  • 1篇端粒酶活性
  • 1篇星形

机构

  • 8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合肥市第一人...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方雪松
  • 5篇王晓秋
  • 4篇陈柯
  • 2篇程荣璇
  • 2篇王志华
  • 2篇邢晓皖
  • 2篇丁敏
  • 2篇翁海燕
  • 2篇胡闻
  • 1篇吴正祥
  • 1篇吴红阳
  • 1篇汪健
  • 1篇牛俊扬
  • 1篇螘国铮
  • 1篇蚁国铮
  • 1篇叶茂昌
  • 1篇戴海明
  • 1篇黄强
  • 1篇张开光
  • 1篇张志宏

传媒

  • 4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探讨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 (MCN)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 :6例MCN均行B超或CT检查。除 1例外 ,均作了手术切除治疗。对 6例MCN作常规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果 :6例MCN中 ,女性 4例 ,男性 2例 ,平均年龄 4 7岁 ,均位于胰腺体尾部。黏液性囊腺瘤 (MCA) 3例 ,囊壁内衬高柱状黏液上皮 ,上皮周围可见卵巢样间质组织 ;黏液性囊腺癌(MCC) 3例 ,黏液上皮有不典型增生 ,均有囊壁或胰腺组织的浸润 ,1例上皮周围可见卵巢样间质。CEA和CK7在上皮中均阳性 ,c erbB 2均阴性 ,间质SMA均阳性。结论 :胰腺MCN是好发于中年女性的少见肿瘤 ,绝大多数发生于胰腺体尾部。MCA内衬高柱状上皮 ,上皮外由卵巢样间质包绕 ;MCC上皮细胞有不典型增生 ,浸润性生长。MCN手术切除率高。
王志华黄强王晓秋方雪松程荣璇
关键词: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临床病理CTB超
肝圆韧带透明细胞肌黑色素细胞瘤被引量:6
2001年
目的 :探讨肝圆韧带透明细胞肌黑色素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通过HE、组化、免疫组化及电镜观察 1例透明细胞肌黑色素细胞瘤。结果 :女性 2 2岁 ,发生于肝圆韧带 ,肿瘤由中等长梭形及上皮样梭形细胞组成 ,胞质透明或淡染伊红 ,胞核圆或卵圆形居中或偏位 ,明显小红核仁 ,核分裂象罕见 ,肿瘤内富有明显玻璃样变厚壁血管 ,呈分支状、条索状或团块状广泛分布 ,将瘤细胞分隔成束状或巢状结构 ,组化染色显示胞质富含糖原颗粒 ,黑色素染色阴性。免疫表型 :HMB45强阳性 ,SMA及actin阳性 ,S 10 0蛋白部分阳性。超微结构 :瘤细胞质内可见Ⅱ~Ⅲ期黑色素小体。结论 :该例为具有独特的、以梭形透明细胞为主的肌样黑色素细胞肿瘤 。
邢晓皖螘国铮王晓秋吴红阳陈柯胡闻方雪松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超微结构
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及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探讨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PXA)及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GCG)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4例PXA及6例GCG进行临床病理学观察,免疫组化分析。结果PXA患者组织学特征:肿瘤由巨怪瘤细胞、梭形细胞和泡沫样瘤细胞组成,有丰富的网状纤维及淋巴细胞浸润,坏死和核分裂像少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GFAP、Vim、S-100阳性,呈弥漫性表达,CD34阳性率75%。GCG患者组织学特征:瘤细胞多形性,以巨怪形瘤巨细胞为主,核分裂像和出血坏死多见,网状纤维沿血管周围分布,有淋巴细胞浸润。瘤细胞弥漫性表达Vim、S-100,GFAP灶性阳性,CD34阳性率17%。结论PXA及GCG临床及病理组织形态非常相似,两者鉴别诊断的要点在于有无泡沫样瘤巨细胞、核分裂像、坏死以及CD34、GFAP的表达不同。
翁海燕丁敏王晓秋顾萍方雪松
关键词:星形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
细针吸取细胞学联合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在诊断淋巴结结核中的作用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比较细针吸取细胞学联合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核分枝杆菌DNA与抗酸染色法对淋巴结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2004年6月至2008年6月的72例患者,均为体表有肿块、针吸活检为肉芽肿性改变、随访抗结核治疗有效的病例,其中男22例,女50例,年龄1-83岁,中位年龄48岁。用细胞学剩余材料或重新取材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核分枝杆菌DNA(TB-DNA),直接涂片抗酸染色,同时对病例的细胞学表现进行分型,分别计算不同类型病例的TB-DNA和抗酸染色检测结果。不同细胞学类型及抗酸染色结果TB-DNA拷贝数比较采用Wilcoxon法进行秩和检验。结果72例标本中46例TB-DNA为阳性(46/72,64%);细胞学分型为1型、2型、3型的患者分别有7、34和31例,其中TB-DNA阳性分别为0/7、21/34(61%)和25/31(81%)。72例中有64例进行抗酸染色(14/64,22%),且此14例TB-DNA均为阳性。2型和3型之间TB-DNA的拷贝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14,P〈0.05)。抗酸染色阳性和阴性组TB-DNA拷贝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778,P〈0.05)。结论细针吸取细胞学联合荧光定量PCR检测TB-DNA,较抗酸染色法可更加准确、快速地诊断淋巴结结核引起的体表肿块。
余小琴方雪松
关键词:活组织检查针吸聚合酶链反应结核淋巴结
端粒酶活性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检测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性检测在口腔鳞状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用相同患者的相同组织块分别行病理形态学诊断和端粒酶活性检测 ,将二者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端粒酶活性检出率与目前作为诊断依据的病理形态学诊断仍有差距。
张志宏叶茂昌戴海明汪健陈柯胡闻方雪松
关键词:鳞状细胞癌口腔肿瘤活性
COX-2与LR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观察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及肺耐药蛋白(lung resistance protein,LR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COX-2介导胃癌耐药与LRP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3例胃癌标本与30例非胃癌胃组织中COX-2和LRP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的关系.结果:COX-2和LRP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高于非胃癌胃组织(87.3%vs53.3%,66.7%vs43.3%,均P<0.05).胃癌组织中COX-2和LRP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组织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等无明显关系;COX-2在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转移者(100%vs69.2%,P<0.05),而LRP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关系.在胃癌组织中COX-2与LRP的表达呈正相关(r=0.033,P<0.05).结论:LRP可能是引起胃癌原发性耐药的耐药蛋白之一;COX-2可能通过影响LRP的表达介导胃癌耐药性的发生.
王俊先张开光王巧民吴正祥陈柯王晓秋丁敏方雪松
关键词:胃癌环氧合酶-2肺耐药蛋白免疫组织化学
原发性骨恶性淋巴瘤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观察被引量:11
2001年
目的 :观察原发性骨恶性淋巴瘤 (PLB)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征。方法 :对 8例PLB进行临床病理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ABC法 )。结果 :8例PLB平均年龄 5 1岁。X线片示溶骨性破坏或伴有骨质疏松 ;组织学观察均为弥漫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 ,大细胞性 4例、中心细胞性 2例、混合细胞性 (中心细胞 中心母细胞 )和淋巴浆细胞样各 1例 ;免疫组化显示B细胞 6例、T细胞 2例。结论 :PLB好发于 5 0岁左右 ,X线片主要表现为溶骨性破坏和骨质疏松。病理类型为弥漫性NHL ,细胞形态主要是大细胞 ,免疫表型则以B细胞多见。
王志华王晓秋方雪松牛俊扬程荣璇
关键词:骨肿瘤淋巴瘤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表型
成人肝母细胞瘤被引量:3
2000年
翁海燕方雪松邢晓皖陈柯蚁国铮
关键词:病理诊断肝母细胞瘤成人染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