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学成
- 作品数:11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军事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 籍礼与《诗经》农事诗的礼乐内涵被引量:3
- 2011年
- 《诗经》农事诗反映的古礼,是籍礼的扩大化和具体化。随季节变化,籍礼的内容也相应变化,《诗经》里不同季节的农事诗具有籍礼乐歌特征。《诗经》农事诗对丰年的祈祷,是对农耕生活的雅化与礼化,含有"贵土顺时"等文化蕴味。籍礼的存在与传承,呈现着与天相合的价值观念,追求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与人定胜天的征服观念明显不同。
- 战学成
- 关键词:《诗经》农事诗礼乐文化
- 建安散文艺术简论
- 2002年
- 建安散文朴实、简明而尚质 ,无论是议论散文、叙事散文、写景散文 ,还是奏疏、诏令等都带有抒情追求 ,艺术上日臻成熟 ,文质相副 ,为骈文的成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反映了人们对文学美的认识和要求 ,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及其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体现出散文的重大进步。它表现出鲜明的个性化特征 ,规定和制约着作品的风格 。
- 战学成
- 项羽新论
- 2007年
- 一、权力欲与荣誉欲方面,项羽是极强的;二、人格与性格方面,项羽人格高尚、宽容,独立自由,真君子。性格上乃血性男人;三、失败之因方面,一是战略上,短权谋,二是过信于叔父,三是背关怀楚;四是逐义帝,杀子婴;四、史公评价:有褒有贬,褒大于贬,充满同情与惋惜。
- 战学成
- 关键词:项羽人格
- 五礼制度与《诗经》时代社会生活
- 战学成
- 关键词:诗经诗歌文学研究
- 宾礼与春秋时代赋《诗》风气被引量:1
- 2012年
- 春秋时期,贵族士人保留着温文尔雅的周代君子遗风。《诗》在对外邦交活动中发挥着特殊作用,邦国交际过程几乎通过《诗》来完成。在主观上,赋《诗》行礼、以《诗》明礼,主要在意其外交意义;在客观上,赋《诗》言志具有文艺鉴赏的意味。赋《诗》是以断章取义的方式遵礼而行,所以《诗》意本身便在政治和道德层面得到了最充分的阐释,或作为真理的依据而被运用。朝聘诗为"陈己德"的重要手段,是外交语言的诗化。《诗》本身的价值和影响往往与赋《诗》者的品德境界相辅相成。
- 战学成
- 关键词:春秋时代宾礼
- 祭礼与《诗经》祭祀诗的文化内涵
- 2013年
- 祭祀诗包括反映人们对天地神灵的崇拜观念及敬畏情感。祭祀诗重在表达人类对于自然力量的向往。在祭礼中,由于诗乐的介入,人类敬天地畏鬼神的情感拥有了仪式化的表达方式。《雅》《颂》中大量出现的寄托"追养继孝"之情的享祖诗,反映了祭祀的重心从天地转向人本身,祭祖成为祭祀的中心内容。从天地崇拜到祖先崇拜,这是一个重要转折,体现上古人类把特定人群加以神化的过程,"人的神化"由此开始。
- 战学成
- 关键词:《诗经》祭礼祭祀诗文化生活
- 军礼与《诗经》战争诗被引量:1
- 2009年
- 《诗经》是一部礼乐文化经典,《诗三百》篇皆合于礼义,而殷周时代,战争依军礼而行,并与诗乐结合,艺术地体现了周代礼乐文明精神。本文主要根据传世文献《周礼》和清人《会要》中关于军礼的分析,结合《诗经》文本,从“战争与祭祀”、准军事活动与祭祀方面考察军礼与《诗经》战争诗之间的内在联系。
- 战学成李世莲张志超
- 关键词:《诗经》军礼战争诗
- 丧礼与《诗经》悼亡诗被引量:5
- 2006年
- 丧礼反映了上古先民的丧葬礼俗,表达了事死如事生的观念,更是对于人生最后阶段的高度重视。丧礼的存在强调了对于个体生命归宿的尊重,对于个体生命价值的肯定,同时亦包含着对个体生命一生行为品质的总结。丧礼表达的是生命终结时的恭送情怀。丧礼的重要特征是体现孝道,这是君子品德的重要体现。“人为歌声以助哀”的《诗经》悼亡诗,体现了臣对君、子对父、妻对夫的情感,反映的是生命世界的伦理秩序。与此同时,丧礼与挽歌,反映了个体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丧礼的规格大小之别,不仅是生命世界等级秩序的体现,更是强调死者对于社会贡献大小的区别。丧礼越是隆重,个人的价值就越是充分,对于生者的示范意义就越大,事死如事生的意义就越明确,死者为大的意义就更加突显。
- 战学成
- 关键词:《诗经》丧礼悼亡诗
- 五礼制度与《诗经》时代社会生活被引量:4
- 2006年
- 礼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是不可缺少的。周代五礼的形成,标志着礼的日益体系化、完备化。五礼是指嘉礼、宾礼、凶礼、军礼和祭礼五个基本方面,它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广泛运用。诗与礼乐相结合,共同为培养贵族社会所需要的君子人格服务,《诗》成为宣传礼乐制度的重要手段。
- 战学成
- 关键词:《诗经》时代社会生活
- 婚冠之礼与《诗经》婚俗诗被引量:2
- 2007年
- 人生成长离不开礼的教育,而《诗》正是礼的教育的重要形式。作为礼之始的冠礼,是进入婚礼的前提(它来源于氏族社会的成丁礼),包括缁布冠、皮弁和爵弁等程序,每一程序后面各有其规范教育意义;婚礼是礼之本,包括纳采、纳吉、问名、纳徵、请期、亲迎等六种礼仪,每一礼仪亦包含其伦理示范意义。《诗经》婚俗诗与礼结合,是上古人类自然行为的仪式化肯定与约束,是先秦文化的集中体现。
- 战学成
- 关键词:冠礼《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