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耑

作品数:31 被引量:192H指数:7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教兴卫”专项资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帕金森
  • 7篇帕金森病
  • 5篇脑片
  • 5篇黑质
  • 4篇血小板
  • 4篇中脑
  • 4篇中脑黑质
  • 4篇脑黑质
  • 3篇抑制剂
  • 3篇制剂
  • 3篇芍药
  • 3篇芍药苷
  • 3篇神经麻痹
  • 3篇特发性
  • 3篇特发性面神经...
  • 3篇卒中
  • 3篇纹状体
  • 3篇细胞
  • 3篇面神经
  • 3篇面神经麻痹

机构

  • 30篇苏州大学
  • 5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江苏大学附属...
  • 1篇嘉兴市第二医...
  • 1篇苏州高新区人...
  • 1篇无锡市惠山区...

作者

  • 30篇徐耑
  • 19篇孔岩
  • 13篇董万利
  • 9篇蔡秀英
  • 7篇段晓宇
  • 6篇方琪
  • 5篇曹碧茵
  • 4篇张正春
  • 3篇倪健强
  • 3篇刘春风
  • 3篇蒋建华
  • 3篇刁珊珊
  • 2篇杨玲
  • 2篇曹健
  • 2篇赵长振
  • 2篇毛新良
  • 2篇曹碧茵
  • 2篇王国防
  • 2篇郝亚南
  • 1篇陈泽军

传媒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苏州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康复理论...
  • 2篇临床荟萃
  • 2篇中风与神经疾...
  • 2篇江苏医药
  • 2篇江苏省第十七...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6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脂质沉积性肌病2例分析
2006年
方琪董万利徐耑蔡秀英曹健谢芳柴玉海
关键词:脂质沉积性肌病肉碱缺乏
多发性肌炎5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分析多发性肌炎(PM)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56例PM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与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45±19)岁,男∶女为1∶1.9。以亚急性起病者居多,首发症状以四肢无力多见。叠加综合征患者血清中抗核抗体(ANA)、抗干燥综合征-A(SS-A)抗体、抗干燥综合征-B(SS-B)抗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特发性PM患者(均P<0.05),抗Jo-1抗体在合并肺损害的PM患者中多见,92.9%的患者血清CK升高;11例行肌肉MRI,其中81.8%有异常信号;肌电图检查有肌源性损害占87.0%;肌肉病理检查85%呈肌源性损害。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静脉丙种球蛋白和雷公藤多甙等药物联合治疗后,94.6%的患者预后良好。结论 PM多以亚急性起病为主,发病率女多于男,首发症状多为四肢无力。血清部分自身抗体可用于筛选伴叠加综合征的PM患者;抗Jo-1抗体阳性提示可能伴有肺部损害;血清肌酶增高,结合肌电图、肌肉MRI、肌肉活检等诊断技术可提高PM临床诊治水平。
方琪俞佳孙鑫王云霞蔡秀英徐耑董万利
关键词:多发性肌炎肌电图肌肉病理
大鼠中脑黑质器官型脑片与在体发育黑质结构的形态学比较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比较不同时间离体培养黑质脑片与在体发育黑质结构的形态学变化。方法:选出生当天SD大鼠,制备中脑黑质器官型脑片(厚度350μm)。用Millicell-CM微孔膜脑片离体培养技术分别培养脑片至7、14、21和28 d,光镜观察,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及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化反应染色,并与同龄SD大鼠作形态学及TH阳性反应细胞计数比较。结果:培养0~28 d内器官型脑片黑质细胞的体积及细胞密集程度均小于同期在体发育的黑质结构;离体培养与同期在体发育的黑质结构比较,TH阳性反应细胞趋于幼稚,细胞间连接也出现较晚,两者细胞计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D大鼠黑质发育的成熟时间约为生后14 d;离体培养的黑质脑片与在体生长的黑质结构发育过程相似,但离体培养的黑质脑片发育滞后于在体发育的黑质结构。
徐耑孔岩董万利曹碧茵刘春风
关键词:中脑黑质发育形态学
芍药苷对MPP^+所致大鼠黑质脑片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研究芍药苷(paeoniflorin,PF)对MPP+所致大鼠黑质脑片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并观察PF对α-synuclein(α-syn)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离体培养SD大鼠黑质器官型脑片,培养的d10给予不同浓度的MPP+(0.1、0.5、1.0mmol·L-1)处理24h,并在0.5mmol.L-1MPP+处理的基础上,给予1μmol·L-1或10μmol·L-1的PF进行干预。免疫组化法计数黑质致密部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阳性细胞数,定量RT-PCR法检测α-syn mRNA的表达丰度。结果MPP+(0.1、0.5、1.0mmol.L-1)处理导致黑质致密部TH+细胞数较正常对照组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MPP+(0.5mmol.L-1)使α-syn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PF(10μmol·L-1)有效增加了TH+细胞的数量(P<0.01),并明显下调了α-syn mRNA的表达(P<0.05)。结论PF能有效拮抗MPP+导致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受损死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α-syn的表达有关。
曹碧茵孔岩徐耑杨亚萍刘春风
关键词:芍药苷多巴胺能神经元MPP+
可视法膜片钳术观察大鼠黑质-纹状体脑片中黑质细胞电生理特性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建立大鼠黑质-纹状体脑片,探讨中脑黑质细胞的电生理特性。方法应用红外微分干涉相差(IR—DIC)技术在直视下对黑质-纹状体脑片中100个黑质细胞动作电位及超极化激活的内向电流(Ih)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可视法脑片膜片钳术可对脑片中黑质细胞进行准确定位和功能状态的筛选。记录的100个细胞中94个可见自发动作电位,其中频率〈10Hz的85个(A类细胞),平均为(5.0±2.7)Hz;〉10Hz的9个(B类细胞),平均为(14.0±2.6)Hz。后者电位变化过程与前者相比缺少明显的超极化。92.9%(79/85)的A类细胞诱发出明显的Ih电流(-120mV,47.5pA±5.8pA),提示为多巴胺能细胞;B类细胞则没有或只有很小的Ih电流(-120mV,4.9pA±1.5pA),提示为γ-氨基丁酸能细胞。两者比较P〈0.001。结论通过在可视条件下对黑质-纹状体脑片黑质细胞进行基本电学特征观察,可有效地识别黑质细胞的类型,为深入研究黑质-纹状体通路电信号的发生和传递提供了基础。
孔岩徐耑董万利曹碧茵刘春风
关键词:帕金森病膜片钳术动作电位
重症肌无力伴胸腺瘤或胸腺增生的临床特征及预后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分析伴胸腺瘤或胸腺增生的重症肌无力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伴胸腺瘤重症肌无力患者118例和伴胸腺增生重症肌无力患者42例,统计并比较两组发病年龄、性别、首发症状、临床分型、受累肌群、肌无力危象、低频重复神经电刺激及完全稳定缓解资料。结果与伴胸腺增生重症肌无力患者相比,伴胸腺瘤重症肌无力患者平均发病年龄大,Ⅲ型比例高,术后完全稳定缓解率低(P<0.05),更易发生呼吸肌受累(χ~2=6.364,P=0.011)及肌无力危象(χ~2=5.455,P=0.022)。不同病理分型胸腺瘤伴发的重症肌无力患者之间呼吸肌受累(χ~2=8.532,P=0.036)和肌无力危象(χ~2=8.956,P=0.030)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以B3型最高,A+AB型最低。伴胸腺瘤重症肌无力患者重复神经电刺激阳性率高于伴胸腺增生重症肌无力患者,但无显著性差异(χ~2<1.357,P>0.05);不同病理分型胸腺瘤重症肌无力患者有上升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χ~2<6.623,P>0.05)。结论伴胸腺瘤重症肌无力多见于中老年人,临床症状重,易有呼吸肌受累和肌无力危象,伴胸腺增生重症肌无力更能从手术中获益。重症肌无力低频重复神经电刺激阳性率与胸腺病变类型无明显关联。重症肌无力呼吸肌受累和肌无力危象与胸腺瘤病理分型有关。
杨玲王国防丁意平刁珊珊徐耑
关键词:胸腺瘤胸腺增生重症肌无力肌无力危象
阿米洛利对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对LAMP2a表达影响
2011年
目的研究阿米洛利对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对LAMP2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pH 6.0的酸性培养液诱导PC12细胞损伤,同时给予阿米洛利进行干预,四甲基偶氮唑盐(MTT)、乳酸脱氢酶(LDH)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存活率、损伤程度及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LAMP2a表达水平。结果酸性培养液处理24 h,细胞存活率降低至(67.2±5.1)%,上清液中的LDH增多至(407.9±11.1)U/L,凋亡率升高至(27.8±2.6)%。阿米洛利(100μmol/L)提高PC12细胞的存活率至(84.9±2.2)%,LDH降低至(314.1±5.2)U/L,细胞凋亡率降低至(17.8±1.3)%,与pH 6.0组相比(P<0.001)。酸处理导致LAMP2a表达升高,而阿米洛利能够显著抑制LAMP2a的表达(P<0.05)。结论阿米洛利通过下调LAMP2a的表达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赵长振徐耑张润娉孔岩
关键词:阿米洛利PC12细胞帕金森病
大鼠中脑黑质器官型培养脑片与在体发育黑质结构的形态学比较
目的探讨大鼠中脑黑质器官型脑片的体外培养方法,比较不同时间离体培养黑质脑片与在体发育黑质结构的形态学变化。方法选出生当天(P0)SD大鼠随机分为在体对照组及脑片培养组,培养组用乙醚麻醉,迅速断头取脑,倒置显微镜下剥离软脑...
徐耑孔岩曹碧茵刘春风
文献传递
心房颤动与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致出血转化的相关性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与急性缺血性卒中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致出血转化的相关性,分析房颤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147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将入选病例分为非房颤组与房颤组,比较两组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HT)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房颤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 147例入组患者中房颤患者66例,非房颤患者81例,房颤组HT与非房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27%(18/66)与14.81%(12/81),χ2=3.071,P=0.028],房颤组症状性HT与非房颤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12.12%(8/66)与3.70%(3/81),χ2=3.798,P=0.01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伴发房颤的患者基线收缩压高(OR=11.285,95%CI 1.576-68.377,P=0.035)、基线NIHSS评分较高(OR=2.608,95%CI 1.072-4.380,P=0.013)、早期头部CT有缺血改变(OR=1.595,95%CI 1.164-3.258,P=0.023)、起病-溶栓时间(OTT)较长(OR=93.114,95%CI 7.385-177.972,P=0.006)、溶栓24h内血压变异性大(收缩压变异性OR=18.638,95%CI 1.433-65.634,P=0.004;舒张压变异性OR=21.449,95%CI 1.528-56.420,P=0.003)与溶栓后发生HT显著相关。结论房颤与静脉溶栓后HT具有相关性。基线收缩压高、基线NIHSS评分较高、早期头部CT有缺血改变、OTT较长、溶栓24h内血压变异性大是房颤患者静脉溶栓后发生HT的危险因素。
徐耑孔岩蔡秀英段晓宇董万利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心房颤动静脉溶栓出血转化
特发性全面强直阵挛癫痫撤药与复发危险因素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抗癫痫药物(AEDs)有效控制的特发性全面强直阵挛发作癫痫患者在撤药后的复发情况,探讨影响复发的危险因素及缩短AEDs维持治疗时间的可能性。方法选择2005年10月至2008年10月间我院就诊的经AEDs有效控制特发性全面强直阵挛发作癫痫的患者,随机列入对照组(维持用药36个月逐渐减量至撤药)及研究组(维持用药24个月逐渐减量至撤药),指导其撤除AEDs,随访24个月,记录复发情况。采用Kaplan-Meier模型及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的复发率,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对照组46例患者复发14例,累积复发率为30.4%;研究组40例患者复发13例,累积复发率为32.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统计值=2.29,P=0.34)。Cox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病程、发作频率及合并用药数是影响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特发性全面强直阵挛发作患者经有效控制后维持用药24个月撤除药物并未增加复发的风险。根据患者的年龄、病程、发作频率、合并用药积极审慎地调整维持用药时间是可行的。
徐耑孔岩段晓宇
关键词:脑电描记术物质戒断综合征复发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