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顺枝

作品数:34 被引量:96H指数:5
供职机构: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8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天文地球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8篇水质
  • 8篇近岸
  • 6篇地下水
  • 6篇全新世
  • 6篇沉积物
  • 5篇地质
  • 4篇气候
  • 4篇重金
  • 4篇重金属
  • 4篇珠江三角
  • 4篇珠江三角洲
  • 4篇钴结壳
  • 4篇结壳
  • 4篇航次
  • 4篇富钴结壳
  • 3篇地质灾害
  • 3篇多金属结核
  • 3篇浅层
  • 3篇浅层地下
  • 3篇浅层地下水

机构

  • 24篇广州海洋地质...
  • 9篇国土资源部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地质矿产部

作者

  • 34篇张顺枝
  • 26篇黄向青
  • 18篇梁开
  • 16篇潘毅
  • 15篇夏真
  • 14篇林进清
  • 10篇霍振海
  • 8篇陈太浩
  • 7篇甘华阳
  • 6篇石要红
  • 6篇马胜中
  • 5篇郑志昌
  • 4篇梁东红
  • 4篇何高文
  • 4篇朱克超
  • 4篇崔振昂
  • 4篇李振韶
  • 4篇陈玄武
  • 4篇路剑飞
  • 4篇曾瑞坚

传媒

  • 5篇中国地质调查
  • 4篇海洋湖沼通报
  • 4篇广西科学
  • 3篇水资源与水工...
  • 2篇地球学报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广西科学院学...
  • 1篇广东地质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勘察科学技术
  • 1篇南海地质研究
  • 1篇2006年粤...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2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西廉州湾海水环境质量综合监测被引量:4
2018年
随着广西最大的河口三角洲廉州湾海洋环境压力的不断加大,地质环境综合监测评价工作难以满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需求。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岸段排污特征,在廉州湾布设了20个监测站位,于夏、冬两季通过取样分析、现场测量等手段相结合进行数据采集,并分析了需氧量、营养盐、重金属等要素的时空分布以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受径流输入和沿岸排污共同影响要素而变化较大,要素等值线呈现带状或者小尺度半闭合状分布,在南流江出海口等值线较为密集;氮营养盐以硝酸盐(NO3-N)为主,平均含量0. 066~4.35 mg/L,含量较高的重金属有Pb、Zn、Cd、As;与历史数据对比显示营养盐增加明显,且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较高的状况并未有改善;以滩涂养殖区污染最为严重,夏、冬两季几乎均为富营养化和重污染级,重污染等级比例两季平均值超过50. 00%。总体上来看,该湾成为河流污染输入和周边陆源污染物的承纳海盆,并受到地质环境条件的限制而导致海水交换能力较差,现有污染状况同时还与人类对海岸利用开发加大有关。监测成果为进一步实施广西重点规划区海岸带立体化地质监测提供基本资料,并为当地海岸带防灾减灾等提供依据。
崔振昂滕德强张亮夏真林进清黄向青张顺枝
关键词:南流江海水环境
北部湾北部近岸全新世沉积环境变化及对8.2ka小冷期的响应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北部湾北部是东亚夏季风、印度季风以及蒙古冷高压影响的交汇处,对气候变化敏感,该区沉积物要素在全新世的分布与变化,可反映该区气候波动特征和海岸格局演进之影响因素。【方法】在北部湾北部广西水域依次钻取3孔岩芯并进行粒度、矿物、元素、微体古生物测试鉴定以及^(14) C测年,综合分析对比沉积物要素的垂直分布、变化以及响应特征。【结果】全新世孢粉组合为热带-亚热带山地组合。岩芯粒度波动旋回变化,经历了自河床向浅海湾的变迁,沉积物具有陆源性,元素等几乎与沉积旋回细组分同步变化。早期三角洲盆地钻孔显示为盐沼环境;相对晚更新世或者末期,全新世早期沉积物颗粒粗减细增,有机质增幅超过700%。碎屑矿物种类增加,孢粉和硅藻化石逐步丰富,硅藻属种数也保持增加趋势,沉积速率为全新世平均值的1.36~1.85倍,具有风化较强、水沙丰沛、沉积快、物质分配活跃、生物较为繁盛的特点,与邻区全新世中早期气候适宜期相符合。早期气候仍然波动,可辨认出8.2ka小冷期事件的影响,Sr/Ba比值偏低。【结论】研究区作为东亚低纬度季风区海陆过渡界面,其环境变化与气候变化相联系。
黄向青梁开林进清张顺枝潘毅霍振海刘雄
关键词:全新世
珠江三角洲近岸海洋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调查
夏真林进清郑志昌石要红马胜中梁开陈太浩黄向青张顺枝甘华阳曾宁烽郑凯清温明明霍振海潘毅
该项目在珠江三角洲近岸进行了如下六个重要方面的海洋地质环境调查研究工作:海岸海洋地质地理环境与海岸保护;海底层圈物质交换环境及其沉积作用;晚更新世以来地质环境演化及预测;海底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海底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和评...
关键词:
关键词:地质灾害调查珠江三角洲
北部湾广西海岸带地质环境综合监测进展及成果被引量:5
2016年
广西沿海地处我国东南沉陷地震带,地震活动比较活跃,热带气旋影响频繁,地质环境和灾害风险性问题日益突出,但缺乏有效的海陆联测手段和长期监测资料。通过综合物探、地质取样、海水取样及海流剖面测量等综合技术手段,首次在北部湾广西近岸进行了5年次的海洋地质环境综合监测,对地形、地层、沉积物、矿物、重金属以及水质要素等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广西海岸带环境要素时空变化较大,滩面平衡点摆动,冲淤变化较大;海水污染物主要是营养盐、石油类和部分重金属;局部岸段人为改造明显,水质总体趋好与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有关;海岸脆弱性较高,灾害的突发性风险增加,需要进一步加强监测工作。
夏真林进清郑志昌梁开马胜中张顺枝陈太浩石要红
关键词:地质环境
太平洋中部海流、海水温度、盐度及气象特征研究
李林绮陈宗胜张顺枝罗三民黄向青
该研究运用调查区实测数据和所收集的研究区(0°-20°N,130°-160°W)历史资料海流、水文气象要素分布特征、天气系统对调查区的影响和海气热交换。道流系中以北赤道逆流最强,有南极底层流途径调查区,区内一些山丘顶作用...
关键词:
关键词:洋流盐度中太平洋
应用混合理论分析雷州半岛东岸海水入侵Ca^(2+)的迁移被引量:2
2015年
依据雷州半岛东岸的东寮岛滨海地下水测井潮周期取样测试数据,以Cl-为保守离子,应用海水稀释方法,探讨了在海水入侵过程中Ca2+的迁移性。结果显示,Ca2+含量随海水进退呈现波动势态,含量很高,远高于背景值和雷州半岛东岸其它测井,也明显高于海水中的含量;Ca2+表现出明显的非保守性和迁移性,实际数据点位于理论稀释线TDL的上方,存在明显的阳离子交换现象;Δ表示测井实测值与理论值的差异,可体现出海水入侵过程中孔隙介质对离子的吸附和释出。ΔCa2+平均为527.26~574.85mg/L,ΔNa+、ΔMg2+、ΔK+均<0,ΔCa2+与这三者逐时变化存在着反相特征,ΔNa++ΔMg2++ΔK+绝对值很高为阳离子充分置换提供了基础,ΔNa+当量比例超过50%,三种阳离子共同参与对Ca2+的置换,但以Na+为主;ΔCa2+时间变化趋势为基本不变,线性或者对数缓慢单增;Ca2+的阳离子置换促使Na+滞留于孔隙介质,降低了测井地下水的总溶解性盐类含量,但同时大量钙离子的迁出又使得测井地下水硬度增高。
黄向青林进清张顺枝甘华阳潘毅
关键词:地下水钙离子海水入侵
珠江口海水化学要素分布和水质特征被引量:7
2012年
2003-2005年在同一时段5~6月,在珠江口按年度分区进行了地质环境综合调查,其中包括海水取样和样品测试,测试项目有理化常规、营养盐、有害重金属等。对样品测试结果的分析表明,珠江口化学要素分布是来源、水体运动、迁移等一系列过程的最终反映,各要素分布的变异性差别较大;存在季节性低氧区,与受到污染或以南陆架盐水入侵有关;大量的径流输入使得NO3-N和硅酸盐含量很高,营养盐类型为磷限制型,氮硅比例则比较适宜;局部有害重金属Pb、Zn、Hg含量较高,与径流输入和沿岸排污直接有关,底床细颗粒沉积物受到扰动的二次释放对水体也有所贡献;硫化物对海水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局部石油类污染也需要引起关注,无机氮污染尤其严重,反映出人类以不同方式和途径影响着珠江口。最后,讨论了海水与表层沉积物化学要素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水质综合评价。
黄向青林进清张顺枝梁开
关键词:化学要素水质
北部湾全新世气候与古生态环境演进特征及其驱动因素被引量:2
2022年
北部湾地处南海西北端,区域广布硅酸盐和石灰岩类,迄今对其全新世气候、古生态环境演进过程及其背景驱动因素等还有待加强了解。为此,在北部湾南部海盆钻取了全新统岩芯,进行了孢粉、粒度、δ^(18)O(氧同位素)等鉴定分析以及^(14)C测年等。分析显示,孢粉化石主要属种有木本松属、栲属等,蕨类为水龙骨科、鳞盖蕨属,6.0 ka之后蕨类含量总体较高,含量均波动变化,以该界线点粉砂等为上升趋势以及分选变好。常量元素Al_(2)O_(3)等和微量元素总体升高,而SiO_(2)、CaO、Sr等为降低,优势矿物为石英等,风化矿物含量较高。δ^(18)O总体下降了21.20%呈降温趋势,其分布特征与中国全新世古气温变化可对应,并以全球和区域气候变化重要节点9.0 ka等划分了气候阶段,中全新世气候格局转换且西风带南进之后,北部湾演进成为夏季风和西风带前缘相互作用地带而使得降水增加,加强了化学风化以及重矿物赤铁矿水成效应。地表受到热胀冷缩以及淋溶风化双重作用,大暖期鼎盛期亦为风化剧烈阶段,“4.2 ka事件”造成化学风化滞缓,约自4.0 ka之后CIA等指示的化学风化开始加强。中全新世以来植被多样性指数以节点经历了升-降-升三个基本阶段,总体为提高趋势,海洋古生产力指标变化与植被多样性指数旋回可对应,陆源输入增加而使得前者呈增高趋向。研究得出如下认识:北部湾碎屑物质具有陆源性并对全球和区域气候变化响应敏感,西风带推进对其先干后湿气候模式建立具有积极的机制效应,地表风化在太阳迫胁力周期运动和气候调节之下有序旋回进行,古植被环境趋向总体改善,由于陆-海之间关系密切,北部湾亦成为南海北部海洋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黄向青崔振昂林海夏真张顺枝
关键词:全新世古生态古生产力
雷州湾东海岛滨岸地下水化学要素变化特征和水质现状被引量:4
2013年
对位于雷州湾东海岛滨岸测井地下水进行了小、大潮周日取样及其化学测试。对Ca2+、K+、Na+、Cl-、SO42-、TDS和总硬度变化与相互关系的分析显示,离子平均值范围为35.65~3 610.41 mg/L,K最低,Cl-、Na+依次最高,TDS为4 970.89~6 441.48 mg/L,总硬度为1 054.75~1 409.65 mg/L,统计特征随潮期有所不同;离子比例较为稳定性,Cl-含量占88~98%,为Cl-·SO42--Na+·Ca2+型水,潮周期内要素变化较剧烈,但同步性较好,绝对振幅以Cl-、Na+最高,相对振幅以SO42-、Na+最高,Na+、Cl-占离子强度I的比例较高,离子重新配对,盐效应明显,具有侵入特征;γNa+/γCl-为0.75~0.83,γHCO-3/γCl-为0~0.015,测次SAR平均值分别为16.60、20.17,活性系数r最高为0.77;线性拟合表明:阳离子对Cl-趋向性以K+最高,其次是Na+;离子平均含量序列很好地满足指数规律;上述要素线性相关显著,又以Na+、Cl-与各要素相关系数最高,再次表明两者具有主导性;γCl-/γHCO-3表明咸化程度较高,潮周期内离子拟合趋势线斜率k>0,表明调查期间呈现缓慢咸化趋势;水质除了总硬度为IV^V类,其它均为V类,总体结果为较差。
黄向青甘华阳路剑飞张顺枝潘毅
关键词:地下水化学要素水质
中国多金属结核开辟区及富钴结壳靶区资源勘查与评价(DY95-7航次)
陈圣源何高文朱克超李振韶朱本铎张国祯陈玄武梁东红陶军曾瑞坚张顺枝赵祖斌陈宗胜
该项目“海洋四号”船于1997年执行DY95-7航次调查任务,主要是为完成开辟区东区经30%区域放弃后的保留矿区下一步的20%区域放弃的地质勘查任务,确保我国政府按时于1999年3月向联合国履行20%区域放弃任务,初步确...
关键词:
关键词: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