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进清
- 作品数:56 被引量:243H指数:9
- 供职机构: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三亚河沉积物中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与污染历史被引量:8
- 2015年
- 主要研究了三亚河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富集程度、生态风险以及污染历史,可为三亚河的污染治理和海洋环境保护提供参考信息。结果表明,三亚河表层沉积物中Cu、Zn、Pb、Cd、As、Cd、Hg、Ni等8种重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9±1.7)、(100.4±38.9)、(32.0±8.3)、(28.8±11.5)、(10.27±4.61)、(0.181±0.110)、(0.204±0.091)、(22.7±8.0)μg·g^(^(-1)),Al2O3、TOC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0.34%±5.49%、1.29%±1.23%。210Pbex放射性比活度被用于确定研究区的平均沉积速率并建立沉积年代框架。应用210Pbex稳定初始浓度模型得出三亚河沉积物的平均沉积速率约为0.89 cm·a^(-1),所获取柱状样的沉积年代为1918─2014年。基于柱状样底部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子样得到的研究区8种重金属的背景值分别为7.5、38.7、14.3、31.9、4.95、0.027、0.015和6.4μg·g^(-1)。三亚河表层沉积物中Pb、Zn、Cu、Cd、Hg和TOC经Al元素标准化后的富集因子的算术平均值都大于1.5,说明这些重金属和有机质大部分来源于人类活动的输入。柱状沉积物中Cu、Zn、Pb、Cd和Hg的质量分数和富集因子在45 cm深度以上(即上世纪60年代以后)也存在明显的由人类活动的输入引起的上升和富集趋势。研究区沉积物中TOC与富集重金属Pb、Cr、Cd、Zn和Cu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r值为0.56~0.85,表明有机质降解所产生的腐殖酸吸附是导致沉积物中重金属质量分数变大的主要原因。对照美国NOAA沉积物生物效应数据标准,三亚河沉积物中Hg含量在多数站位介于ERL和ERM阈值之间,已对底栖生物产生负面影响。三亚河目前重金属的沉积通量约为2.26g·m-2·a^(-1),所沉积的重金属主要为Zn,约占总通量的50.6%,其次为Pb、Cr和Cu,它们的比例分别为16.1%,14.5%和11.5%,毒性较强的Hg和Cd分别仅占总通量的0.10%和0.09%。
- 甘华阳何海军张卫坤林进清
- 关键词:重金属沉积物污染历史
- 广西北海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13
- 2010年
- 通过采集广西北海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的样品并进行重金属含量分析,结果表明:Cu、Pb、Cd、Zn、Cr、Hg、As 7种元素的空间变异系数都超过0.4,各重金属空间波动程度的顺序为Hg>Cd>Zn>As>Cr>Pb>Cu;从空间分布上看,重金属含量的高值点大多数分布在离岸较近的海域,并受沉积物粒度效应的控制;表层沉积物中Cr的污染程度最大,其环境效应不容忽视;区域上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大小顺序为As>Hg>Cd>Cr>Pb>Cu>Zn;各采样站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Eir)均远小于40,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也远远小于150,属于低生态危害范畴。
- 崔振昂郑志昌林进清梁开霍振海
- 关键词: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危害指数生态风险评价
- 南海北部湾全新世以来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分析
- 海洋沉积物成因及其物质来源的研究,是正确利用海洋沉积物进行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基础,也是近代海洋沉积作用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南海北部湾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其复杂的构造环境决定了其沉积物质来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既有陆源物质源源不断...
- 崔振昂夏真林进清刘文涛张亮
- 关键词:海洋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
- 文献传递
- 广西北海银滩4200 B.P.沉积物Sr/Ba时间序列分析
- 全新世以来环境演化历程及未来环境演化趋势当今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海水古盐度的研究是进行古环境恢复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对广西北海银滩近岸海域BBWZK8沉积柱样品的地球化学和年代学分析的基础上,运用ARIMA时间序列模型对...
- 崔振昂郑志昌林进清梁开
- 关键词:海洋沉积物时间序列分析ARIMA模型
- 文献传递
- 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区海水甲烷浓度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被引量:10
- 2017年
- 2011—2015年对东沙和神狐水合物钻探区进行了连续5年7个航次的海上调查工作,获取了大量研究区海水水文、水化学及溶解甲烷含量数据,为天然气水合物勘查与试采环境评价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数据及采前环境基线。调查期间,研究区海水甲烷浓度范围为0~31.4nmol·L^(-1),平均浓度为6.7nmol·L^(-1),高于全球平均海水甲烷浓度,表明南海海水甲烷浓度本底值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研究区海水溶解甲烷浓度及其分布特征不受区域海水水文特征、海水化学特征及季节等因素影响,且表层海水-大气甲烷交换并非单一的汇或者源的关系,而是根据时间的不同,海水-大气甲烷交换存在汇源转换;综合调查结果表明,研究区甲烷渗漏对海水、大气甲烷含量没有明显影响,且水合物钻探对区域环境没有明显的影响。
- 梁前勇赵静夏真杨胜雄康建华林进清雷知声邓义楠滕德强
- 关键词:影响因素环境影响
- 南海北部全新世古气候/古环境演变研究的现状分析与展望被引量:1
- 2016年
- 全新世气候环境演变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至关重要。南海北部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沉积环境,为研究海陆交互系统中的古气候演化提供了绝佳的实验场。本文综合分析和梳理了南海北部全新世古气候/古环境演变研究中重要科学问题的研究现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该领域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包括高分辨率的气候环境代用指标和序列的建立;多种替代性气候环境参数的综合对比研究;海—陆—气交互作用的研究。
- 常晓红甘华阳林进清
- 关键词:南海北部全新世
- 南海北部东沙陆坡主要灾害地质因素特征被引量:6
- 2017年
- 我国深水区海洋灾害地质研究成果较少,而南海北部东沙陆坡深水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进一步勘探急需弄清海底地质环境。研究区缺乏浅地层剖面资料,因此,本文基于高分辨率2D地震资料等实测资料,率先在东沙陆坡深水区开展灾害地质研究。文中识别出地震、活动断层、海底滑坡、浅层气、泥火山、陡坎及侵蚀沟(谷)共7种具有活动能力的破坏性灾害地质因素,还识别出浅埋基岩面、海底火山、岩浆底辟共3种不具有活动能力的限制性灾害地质因素,同时总结了各灾害地质因素的平面展布特征并研究了其地震反射特征及灾害性。基于以上研究,本文认为陆坡深水区应重点避让海底滑坡、活动断裂、浅层气、侵蚀沟等与海洋工程关系密切的灾害地质类型,研究成果虽然精度有限,但可初步为该区天然气水合物的进一步勘探及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 马云孔亮梁前勇林进清李三忠
- 关键词:灾害地质因素南海北部深水区
- 珠江口海水化学要素分布和水质特征被引量:7
- 2012年
- 2003-2005年在同一时段5~6月,在珠江口按年度分区进行了地质环境综合调查,其中包括海水取样和样品测试,测试项目有理化常规、营养盐、有害重金属等。对样品测试结果的分析表明,珠江口化学要素分布是来源、水体运动、迁移等一系列过程的最终反映,各要素分布的变异性差别较大;存在季节性低氧区,与受到污染或以南陆架盐水入侵有关;大量的径流输入使得NO3-N和硅酸盐含量很高,营养盐类型为磷限制型,氮硅比例则比较适宜;局部有害重金属Pb、Zn、Hg含量较高,与径流输入和沿岸排污直接有关,底床细颗粒沉积物受到扰动的二次释放对水体也有所贡献;硫化物对海水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局部石油类污染也需要引起关注,无机氮污染尤其严重,反映出人类以不同方式和途径影响着珠江口。最后,讨论了海水与表层沉积物化学要素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水质综合评价。
- 黄向青林进清张顺枝梁开
- 关键词:化学要素水质
- 琼东南、北部湾油气资源开发区灾害地质环境调查及评价
- 杨木壮李学杰陈俊仁石要红王宏斌林进清梁修权梁开
- 本专题应用当代先进的地质-地球物理勘察技术、现代土工测试手段和方法,获得了32个站位的地质样品。编制调查区1:100万比例尺的灾害地质基础图件,从而分析调查海区海底灾害地质因素的类型、规模、特征和作用过程,以及产生这些因...
- 关键词:
- 基于GIS的近海沉积物痕量元素空间分布特征插值方法选择被引量:7
- 2014年
- 基于GIS空间分析模块,对雷州半岛近海沉积物实测同步提取态金属砷(simultaneously extracted metals As,SEMAs)数据分别使用反距离权重法(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IDW)、张力样条法(tension spline,TS)和普通克里格法(ordinary kriging,OK)进行空间插值;通过交叉验证法和插值图像对比分析,对各插值方法的精度进行了评价。所得结果表明:三种方法的平均相对误差(mean relative error,MRE)的排序为OK
- 段志鹏林进清利锋甘华阳梁开吴昌华曾祥云刘鑫霍振海
- 关键词:GIS空间分布特征插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