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淑莲

作品数:13 被引量:236H指数:6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视网膜
  • 8篇网膜
  • 7篇视网膜病
  • 6篇早产
  • 6篇早产儿
  • 6篇产儿
  • 5篇早产儿视网膜
  • 5篇早产儿视网膜...
  • 3篇新生儿
  • 3篇新生小鼠
  • 3篇血管
  • 3篇婴儿
  • 3篇色素上皮
  • 3篇色素上皮衍生...
  • 3篇上皮
  • 3篇视网膜病变
  • 3篇小鼠
  • 3篇多中心
  • 3篇多中心研究
  • 3篇病变

机构

  • 13篇复旦大学
  • 1篇广东省妇幼保...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市儿童医...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山西省人民医...
  • 1篇玉林市第一人...
  • 1篇甘肃省妇幼保...
  • 1篇合肥市妇幼保...
  • 1篇昆明市妇幼保...
  • 1篇泉州市儿童医...
  • 1篇上海市嘉定区...
  • 1篇四川省妇幼保...
  • 1篇无锡市妇幼保...
  • 1篇浙江省宁波市...
  • 1篇九江市妇幼保...

作者

  • 13篇陈超
  • 13篇张淑莲
  • 7篇石文静
  • 4篇朱丽
  • 2篇钱甜
  • 2篇张蓉
  • 2篇王玉环
  • 1篇邱银萍
  • 1篇黄绮薇
  • 1篇杨晓丽
  • 1篇杨杰
  • 1篇汪吉梅
  • 1篇陈冬梅
  • 1篇严卫丽
  • 1篇林振浪
  • 1篇张澜
  • 1篇曹蓓
  • 1篇韩树萍
  • 1篇黎瑞春
  • 1篇杜鹃

传媒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国外医学(儿...
  • 1篇国际儿科学杂...
  • 1篇中国小儿急救...
  • 1篇2006(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第三届长三角...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4篇2006
  • 1篇200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早产儿视网膜病危险因素的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通过多中心调查,前瞻性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ROP)发病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2005年1月1Et至2006年2月28日在ROP协作网内11家医院出生或收治的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纳入研究,按时进行ROP筛查,并记录完整的临床资料,调查ROP发病率,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882例早产儿纳入研究,完成ROP随访752例,123例发生ROP(16.4%)。ROP组出生时平均胎龄为(30.82±0.20)周,平均出生体重(1430±25)g,平均吸氧时间为(11.6±1.4)d;无ROP组出生时平均胎龄(32.56±0.09)周,平均出生体重(1636±10)g,平均吸氧时间为(4.4±0.3)d。单因素分析提示窒息[相对危险度(RR)=1.462]、吸氧时间〉5d(职=2.644)、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RR:1.880)、肺炎(RR=2.138)、贫血(RR=3.039)、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RR=2.325)和酸中毒(RR=1.507)与ROP相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出生体重[比值比(OR)=0.998]、呼吸暂停(OR=1.653)和输血(OR=1.763)是ROP独立作用的因素(均P〈0.05)。结论在诸多因素中,窒息、吸氧、贫血、NRDS、酸中毒与ROP相关,出生体重、呼吸暂停、输血是ROP独立危险因素。
朱丽石文静张淑莲虞乐萍姚明珠施婴婴曾雪芹王三南陈冬梅林振浪阮芳箐黄绮薇钱燕陈超
关键词:视网膜病早产儿多中心研究
新生儿反应差和反复抽搐
2013年
住院医师汇报病史 患儿,女,15 d,因“反复抽搐5d”入院.患儿系G1P1,孕41周,剖宫产出生,无宫内窘迫,无胎膜早破,无窒息抢救史,出生时羊水清,脐带、胎盘无异常,出生体重3500 g,24h内解胎粪,生后4h开奶,母乳喂养,生后1周,患儿突然出现不吃、少哭,无发热,5d前于外院就诊,医生发现患儿抽搐,抽搐方式不详,每次抽搐约1 min左右,住院5d,给予头孢硫脒及头孢曲松抗感染,鲁米那止痉,甘露醇降颅压,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
张淑莲陈超
关键词:反复抽搐新生儿对症支持治疗住院医师宫内窘迫出生体重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对新生小鼠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对高氧诱导的新生小鼠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选取7日龄C57BL/6J新生小鼠吸75%高氧5d后返回空气制备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小鼠模型。通过对模型组(n=26)和模型对照组(n=26)小鼠视网膜比较,观察吸氧对视网膜血管的影响。治疗组(n=112):采用不同剂量和注药次数给ROP小鼠右眼玻璃体内注入PEDF,左眼作为自身对照,在生后17d各组取材做视网膜铺片和切片,对视网膜新生血管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定量研究。结果ROP小鼠在生后第12天和14天右眼注入两次PEDF后,第17天时计数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细胞核数,1μg组左右眼细胞核数分别是(39.43±3.28)个和(13.51±2.05)个(P=0.000);2μg组左右眼细胞核数分别是(48.40±6.24)个和(11.80±1.74)个(P=0.000)。血管形态和定量结果均显示眼内注射PEDF后新生血管形成明显减少。以2μg作为注射PEDF剂量,单次注药无效,二次和三次眼内注药有效果。结论玻璃体内注入PEDF能有效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的生长,同时不影响正常血管的发育,可能成为防治ROP有效的血管抑制因子。
张淑莲石文静陈超
关键词:舍平类视网膜新生血管化
新生儿先天性偏身肥大2例报告被引量:8
2017年
先天性偏身肥大(congenital hemihypertrophy)指身体一侧或某部位的肥大,多数先天性偏身肥大仅为单纯性偏身肥大(isolated hemihypertrophy,IH),偏身肥大发生率为1/15000,IH发生率约为1/86000。本文对来院收治的2例报告如下。
张淑莲钱甜张澜陈超
关键词:肥大先天畸形单纯性
早产儿视网膜病107例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评价早产儿视网膜病(ROP)临床特点及远期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01-01—2009-07-31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07例ROP患儿临床资料、ROP分期、治疗情况及远期预后。结果 1期和2期ROP共64例,6例2期病变达Ⅰ型阈值前病变而采用激光治疗,其他均未进行特殊治疗;除失访和死亡病例外,所有随访病例ROP病变均消退,远期视力不受影响。3期病变15例,其中14例达阈值病变者给予激光或冷凝治疗,1例未达阈值病变者不需要治疗。有完整随访资料的11例患儿中3例术后视力严重受损,仅存在光感,其余8例视力正常。4期和5期ROP共28例,随访的18例患儿中,仅1例手术后保存了正常视力(占5.6%),失明者达12例(占66.7%),其余5例虽保存视力,但视力极差,仅存光感(占27.7%)。结论 ROP防治关键在于预防ROP发生,当出现ROP早期病变时应严格筛查和及时干预,一旦疾病进入晚期,出现视网膜脱离时再治疗,则治疗效果不佳。
戴仪石文静张淑莲陈超
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视力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对新生小鼠视网膜病变血管增生的抑制作用
目的研究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对高氧诱导的新生小鼠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将生后7天(P7)的C57BL/6新生小鼠暴露于75%高氧5天,再返回空气,制备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的动物模型。通过不同的给药...
张淑莲陈超
文献传递
早产儿视网膜病危险因素多中心研究及PEDF的治疗作用
目的:近年早产儿视网膜病(ROP)发生率明显升高,因ROP致盲人数在增多,加强对ROP危险因素及防治研究非常迫切。本文主要进行以下3方面研究:(1)通过多中心合作研究,调查国内ROP 相关危险因素;(2)研究不同吸氧方式...
陈超石文静王玉环张淑莲朱丽
文献传递
早产儿肺功能检查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5年
早产儿肺功能检查是鉴定呼吸系统成熟度、揭示其生长发育规律以及研究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研究早产儿肺功能变化对更好地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判定疾病性质及严重程度、选择适宜的呼吸机参数、评价治疗效果和药物疗效、判断疾病预后以及随访都能提供重要信息。
张淑莲陈超
关键词:呼吸功能试验
中国不同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曲线研制被引量:181
2015年
目的 调查我国新生儿出生体重状况,制定新的新生儿出生体重标准,绘制不同出生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曲线.方法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新生儿协作网,收集产科出生的新生儿数据.在全国七大区域23个省、市、自治区,共有63家医院设立监测点.研究对象为2011-2014年各监测点出生的单胎活产儿,采用连续收集的方法收集产科出生新生儿的胎龄和出生体重数据.新生儿生后2h内用电子秤进行裸身体重测量,胎龄判断为母亲末次月经、孕早期超声检查和出生后胎龄评分相结合的方法.出生体重曲线拟合方法采用LMSP方法,利用R2.11.1软件中的基于位置、尺度、形状的广义可加模型(GAMLSS) 1.9-4软件包进行曲线绘制和检验.结果 共收集单胎新生儿159 334名,其中男84 447名,女74 907名,平均出生体重(3 232±555)g,其中男性平均体重(3 271±576)g,女性平均出生体重(3 188±528)g.对新生儿出生体重数据的正态分布进行检验,结果提示胎龄和体重数据分布均不符合正态分布,BCT分布拟合度最优.用虫形图检测和拟合模型残差图检验,提示本曲线较好拟合了本研究的数据分布.采用同样的方法分别绘制男性新生儿和女性新生儿出生体重曲线.结论 对我国不同出生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参考值进行了更新,使用GAMLSS方法建立新生儿出生体重曲线,分性别制定不同参考曲线,制定的出生体重曲线经统计学检验提示较为准确拟合实际情况.
朱丽张蓉张淑莲石文静严卫丽王晓莉吕勤刘玲周勤邱全芳李晓莺何海英汪吉梅黎瑞春陆嘉荣尹兆青苏萍林新祝郭芳张慧李树军新华韩彦青王红云陈冬梅李占魁王慧琴邱银萍刘华艳杨杰杨晓丽李明霞李文静韩树萍曹蓓易彬张亦慧陈超
关键词:出生体重
早产儿视网膜病遗传易患性及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2年
目前,早产儿视网膜病仍是儿童致盲和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它是一个多因素引起的疾病,除了早产、低体重及吸氧等原因,该病也存在遗传易患性,并有大量的基因参与其发病,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能深入了解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发病机制,为防治该病提供新的临床思路。
张淑莲陈超
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基因早产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