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怀胜

作品数:30 被引量:212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0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8篇玉米
  • 13篇基因
  • 11篇多基因
  • 11篇性状
  • 11篇主基因
  • 10篇主基因+多基...
  • 5篇种子
  • 5篇种子活力
  • 4篇玉米产量
  • 4篇农艺
  • 4篇农艺性
  • 4篇农艺性状
  • 4篇主要农艺性状
  • 4篇相关性状
  • 3篇杂种
  • 3篇杂种优势
  • 3篇种植密度
  • 3篇主基因-多基...
  • 2篇雄性不育
  • 2篇玉米穗

机构

  • 28篇河南科技学院
  • 2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河南省新乡市...

作者

  • 30篇张怀胜
  • 26篇陈士林
  • 24篇王铁固
  • 21篇马娟
  • 7篇佘宁安
  • 7篇赵新亮
  • 2篇吴向远
  • 2篇进茜宁
  • 2篇林亚楠
  • 2篇杨慧丽
  • 2篇薛亚东
  • 1篇卫晓轶
  • 1篇丁冬
  • 1篇王春虎
  • 1篇徐丽娜
  • 1篇李静

传媒

  • 7篇河南农业科学
  • 6篇广东农业科学
  • 3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江苏农业学报
  • 2篇贵州农业科学
  • 2篇河南科技学院...
  • 1篇玉米科学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作物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核农学报
  • 1篇河南科技学院...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 19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植物CMS不育基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8年
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是指植物的生殖器官不能产生雄配子,而雌器官发育正常,可接受外来花粉正常结实的一种生物学现象。细胞质雄性不育是由核基因和线粒体基因互作共同起作用,影响了植物花药的绒毡层和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从而导致植物体花粉产生败育。在生产上细胞质雄性不育对于作物杂种优势的利用、杂交种的制种都有重要意义。雄性不育现象无论是在遗传方向还是分子水平上一直以来都是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深入研究细胞质雄性不育的机制有利于更有效地在生产上加以利用。对近年来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中发现的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的来源及分类、细胞质雄性不育与杂种优的相互关系、细胞质雄性不育的机理及目前发现的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进行概述,并探讨了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研究的发展前景。
杨慧丽杨露张怀胜林亚楠李冰薛亚东
关键词:细胞质雄性不育线粒体基因
玉米株高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被引量:18
2012年
以玉米杂交组合PH4CV/昌7-2(组合I)和PH6WC/7873(组合Ⅱ)的6世代P1、P2、F1、B1、B2、F2为试验材料,在春播和夏播条件下,研究玉米株高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规律。结果表明,春播条件下,组合Ⅰ的株高符合E-3模型,组合Ⅱ的株高符合E-1模型;夏播条件下,组合I和组合Ⅱ的株高均符合C-0模型。春播条件下,组合Ⅰ和组合Ⅱ株高均以主基因遗传为主;夏播条件下,组合Ⅰ和组合Ⅱ株高均表现为多基因遗传。在利用这两个组合对株高进行遗传改良时,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应该采用不同的选育方法。
王铁固马娟张怀胜陈士林
关键词:玉米株高主基因-多基因
玉米雄穗主轴长度和分枝数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被引量:13
2012年
以PH4CV/昌7-2(组合Ⅰ)和PH6WC/7873(组合Ⅱ)的P1、P2、F1、F2、B1和B2六世代群体为材料,用主基因+多基因六世代联合分离分析方法,研究了春播和夏播环境下雄穗主轴长度和雄穗分枝数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2个组合雄穗主轴长在春播环境下均符合E-1模型。夏播环境下,组合Ⅰ雄穗主轴长符合C-0模型,组合Ⅱ雄穗主轴长符合E-3模型。在2个环境下,组合Ⅰ的雄穗分支数符合D-2模型,组合Ⅱ的雄穗分支数符合D-3模型。春播环境下,组合Ⅰ雄穗分支数表现为主基因遗传或以主基因遗传为主,主基因和多基因对2个组合雄穗主轴长的影响相当,可以采用单交重组或简单回交转育进行改良。夏播环境下,2个组合雄穗主轴长和组合Ⅱ雄穗分支数表现为多基因遗传或以多基因遗传为主,可以采用聚合回交或轮回选择累积增效基因的方法,以提高育种效率。
王铁固马娟张怀胜陈士林
关键词:玉米雄穗主基因+多基因
玉米产量的边际效应及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被引量:31
2012年
研究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边际效应指数的相关性,为选育耐密植玉米品种提供参考。以品比试验中的10个玉米杂交组合为试验材料,对玉米产量边际效应曲线进行拟合,同时对产量边际效应指数与玉米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玉米产量的边际效应曲线符合方程Yi=e-ai,t值及Xc2值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玉米产量边际效应指数与穗长、穗粗、行粒数、出籽率等性状的边际效应指数相关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穗行数边际效应指数与玉米产量边际效应指数的相关未达到显著水平。由此可见,在选育耐密植玉米品种时,应注重穗长、穗粗、行粒数、出籽率等性状的边际效应,可不考虑玉米穗行数的边际效应。
王铁固赵新亮张怀胜马娟陈士林
关键词:玉米
玉米千粒重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计算玉米(Zea mays L.)千粒重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并进行排序,为玉米育种性状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玉米杂交种的行粒数、抽丝期、株高、穗行数、穗长、穗粗、秃尖长、雄穗1级侧枝数目和穗位比率9个主要农艺性状与千粒重的关系。[结果]秃尖与千粒重的灰色关联度最大,其次是雄穗1级侧枝数目,再次是穗粗,穗位比率和千粒重的灰色关联度最小。[结论]玉米育种工作在保证穗行数较多、穗较长、较粗的基础上,应主攻秃尖小,雄穗1级侧枝数目多,并协调各穗粒性状。
王铁固赵新亮张怀胜马娟陈士林
关键词:玉米千粒重主要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分析
玉米杂交种不同产量水平穗部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对河南省近3a(2008-2010年)参加60 000株/hm2密度组区域试验的低、中、高3个产量水平玉米杂交种的产量与穗部性状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以期为选育耐密植高产玉米新品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6 000~7 500kg/hm2较低产量水平,对产量直接作用比较大的有行粒数、千粒重、穗行数、穗粗和穗长;在7 500~9 000kg/hm2产量水平,对产量直接作用比较大的有出籽率、穗长、千粒重、穗粗和行粒数;在9 000kg/hm2以上高产水平,对产量直接作用比较大的有穗长、虚尖长、行粒数、穗粗、轴粗,净效应值比较大的有穗长、千粒重、出籽率和轴粗。由此可见,在选育耐密植的高产(9 000kg/hm2以上)玉米杂交种时,应重视穗长、穗粗、出籽率和千粒重的选择。
王铁固赵新亮张怀胜陈士林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穗部性状通径分析
玉米种子活力相关性状的杂种优势被引量:3
2012年
以7个玉米自交系为母本,5个自交系为父本,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组配35个杂交组合,田间和室内测定种子活力相关性状并进行杂种中亲优势分析。结果表明,各指标中亲优势明显,利用杂种优势可以改善种子活力及其相关性状;所有性状中亲优势的平均值均为正值。大多指标正向的中亲优势个数比例较高,室内发芽试验,所有指标正向的中亲优势个数均超过70%;田间测定中,除出苗势外,其余各指标正向的中亲优势个数均超过70%,出苗势为49%。对于某一性状,亲本在所有组合中都表现正向杂种优势的,较易出现较强的杂种优势组合。
王铁固张怀胜马娟佘宁安陈士林
关键词:玉米种子活力杂种优势
玉米穗轴粗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利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以玉米杂交组合济533/PH6WC(组合Ⅰ)、济533/H5818(组合Ⅱ)和2394/PH6WC(组合Ⅲ)的6个世代(P1、P2、F1、B1、B2、F2)为材料,研究了玉米穗轴粗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组合Ⅰ的穗轴粗符合E-5模型,由2对完全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遗传,受主基因和多基因共同影响;组合Ⅱ符合A-4模型,即1对负向完全显性主基因模型,在B1世代的选择效率最高;组合Ⅲ符合D-4模型,受1对负向完全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在B2世代没有检测到多基因的存在。组合Ⅰ玉米穗轴粗3个分离世代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6.0%、42.5%、75.0%,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71.4%、37.5%、5.0%。组合Ⅱ玉米穗轴粗3个分离世代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63.0%、54.6%、54.2%。组合Ⅲ的玉米穗轴粗3个分离世代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7.0%、40.5%、17.8%,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47.5%、0、50.4%。
李静陈士林张怀胜王铁固
关键词:玉米主基因+多基因
玉米穗三叶叶面积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以玉米组合PH6WC/7873的六世代P1、P2、F1、B1、B2、F2为材料,在春播和夏播条件下,研究了玉米穗三叶叶面积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规律,旨在为玉米株型、高光效育种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春播和夏播环境下,穗三叶叶面积均检测到主基因,穗三叶叶面积在春播环境下符合D-2模型,夏播环境下符合E-1模型。春播环境下,穗三叶叶面积的多基因遗传率在B1、B2、F2世代分别为87.22%、83.64%、49.38%,以多基因遗传为主。夏播环境下,穗三叶叶面积在F2世代存在较大的主基因遗传率(75.82%),以主基因遗传为主。由此可见,叶面积在夏播和春播环境下,受主基因和多基因的控制表现并不一致,因此要注意在不同的环境下,选择不同的方法对叶面积进行改良。
马娟王铁固张怀胜陈士林
关键词:玉米叶面积主基因+多基因
玉米茎粗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以玉米杂交组合PH4CV×昌7-2(组合I)和PH6WC×7873(组合Ⅱ)的6个群体P1、P2、F1、B1、B2、F2为材料,研究了春播和夏播条件下玉米茎粗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规律。结果显示,组合Ⅰ的茎粗在2种环境下均受D-2模型控制。组合Ⅱ的茎粗在春播环境下符合E-1模型,在夏播环境下符合D-2模型。在春播环境下,组合Ⅰ和组合Ⅱ的茎粗均以主基因遗传为主,可以采用单交重组或简单回交转育的方法来提高育种的效率。在夏播环境下,组合Ⅰ和组合Ⅱ的茎粗均表现为多基因遗传,可以采用聚合回交或轮回选择来累积微效基因,从而提高育种效率。
王铁固马娟张怀胜陈士林
关键词:玉米茎粗主基因+多基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