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文
- 作品数:37 被引量:246H指数:8
- 供职机构:武汉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卫生局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针刺对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神经功能及心理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对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chronic alcoholic peripheral neuropathy,CAPN)患者神经功能及心理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CAPN患者分为针刺治疗A组、针刺治疗B组及普通治疗组,每组40例。3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针刺治疗A组取穴脾俞、胃俞、血海、阴陵泉、足三里、阳陵泉、解溪、悬钟、陷谷、太溪、曲池、外关、合谷等治疗,针刺治疗B组在针刺治疗A组方案基础上加选四神聪、印堂、内关、太冲、三阴交、太阳治疗。每日1次,14日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隔日针刺1次,治疗14次,共4周。连续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下肢神经损害量表(Neuropathy Impairment Score in the Lower Limbs,NIS-LL)、神经系统症状评分(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NS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并检测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CV)变化。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8周后,3组NIS-LL、NS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普通治疗组比较,针刺治疗A、B组治疗后NIS-LL、NSS评分均降低(P<0.05),且针刺治疗B组评分下降更明显(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8周后,针刺治疗A组、针刺治疗B组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MCV、SCV均增加(P<0.05);普通治疗组正中神经MCV,腓总神经、胫神经MCV、SCV增加(P<0.05);与普通治疗组比较,针刺治疗A组及B组治疗后正中神经SCV、尺神经、腓总神经及胫神经MCV、SCV明显增加(P<0.05),针刺治疗B组尺神经MCV、腓总神经及胫神经MCV、SCV增加较针刺治疗A组更明显(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8周后,针刺治疗A组及B组HAMD、HAMA评分明显降低,普通治疗组HAMD评分亦明显降低(均P<0.05),针刺治疗B组HAMD、HAMA评分降低水平较针刺�
- 梅俊华王俊力罗利俊陈国华张忠文潘晓峰魏丹邵卫
- 关键词:针刺治疗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
- 逍遥散对慢性应激下拟阿尔茨海默病小鼠行为学和自由基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观察慢性应激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行为学和自由基的影响,并探讨逍遥散对此的干预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D-半乳糖组﹑复合模型组﹑逍遥散组。空白对照组给予0.9%生理盐水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组﹑复合模型组﹑逍遥散组均按120 mg/kg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溶液,连续42 d。造模第29 d逍遥散组开始给予逍遥散13 g·kg-1·d-1灌胃,连续14 d;每日灌胃以后复合模型组和逍遥散组均给予慢性束缚应激刺激,每天6 h。实验结束后对各组小鼠进行避暗试验和矿场试验,并于行为学检测后再检测自由基代谢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慢性束缚应激刺激导致阿尔茨海默病小鼠避暗试验中潜伏期缩短,错误次数增多;矿场试验中中央区域路程和总路程均减少,活跃度降低;自由基检测中SOD减少,MDA增多;逍遥散干预后小鼠行为学异常好转,SOD增多,MDA减少。结论慢性束缚应激刺激能加重阿尔茨海默病;逍遥散能明显改善慢性束缚应激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行为学的异常,并能减轻自由基损害。
- 邱昕吴磊彬陈国华魏丹李俐娟张忠文吴家顺梅俊华杨洁姜静余泽婷
- 关键词:逍遥散阿尔茨海默病自由基代谢
- 博心通胶囊治疗颈动脉不稳定粥样斑块的疗效观察
- 2012年
- 目的观察博心通胶囊对颈动脉不稳定粥样斑块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30例脑动脉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5例;治疗组口服博心通胶囊,对照组口服普罗布考片。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12个月后测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变化,同时记录不良事件和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6个月后TC、TG、LDL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HDL无显著改变(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均有显著好转,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血脂指标与6个月时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斑块的稳定及好转率比较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两组发生脑血管事件的比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服药期间,普罗布考组有部分患者出现胃部不适症状。结论博心通胶囊能防治动脉硬化,稳定斑块,可减少缺血性事件的发生,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邵卫黄蓓张忠文陈国华潘宋斌
- 关键词:脑动脉硬化中医药疗法普罗布考片不稳定斑块
- 米氮平联合治疗对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神经心理状态及临床症状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探讨米氮平联合治疗对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CAPN)患者神经心理状态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5月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就诊的CAPN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米氮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8周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得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得分、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得分、下肢神经损害量表(NIS-LL)得分、神经症状改变量表(NSS)得分,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共76例患者按要求完成了8周治疗,其中对照组39例,观察组37例。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HAMA得分以及SCL-90的总分、总均分、3个分量表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HAMA得分以及SCL-90的总分、总均分、3个分量表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S-LL、NS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NIS-LL、NSS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正中神经、腓总神经MCV,正中神经SC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尺神经、胫神经MCV高于对照组,尺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SCV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米氮平联合治疗可以改善CAPN患者的神经心理状态和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神经传导功能,建议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梅俊华王俊力罗利俊陈国华潘晓峰邵卫笱玉兰张忠文
- 关键词:米氮平焦虑抑郁
- 卒中单元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3年
- 目的观察卒中单元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10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每组35例。3组均给予卒中单元常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肢体康复训练、语言训练、心理治疗、健康教育等),常规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舍曲林(商品名:左洛复)药物治疗,联合治疗组则在卒中单元常规治疗及服用舍曲林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加用中草药方剂。治疗前及治疗第8,24周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的抑郁程度进行评定,利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HAMD、MMSE、MoCA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8周,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HAMD评分[(14.28±0.64)分、(13.32±0.91)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4周,常规治疗组HAMD、MMSE、MoCA评分[(12.65±0.75)分、(23.24±0.89)分、(23.36±0.88)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第24周HAMD、MMSE、MoCA评分[(10.15毒0.67)分、(25.21±0.92)分、(25.44±0.85)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HAMD、MMSE、MoCA评分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治疗组各指标评分均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卒中单元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显著改善PSD患者的抑郁程度,提高其认知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
- 罗利俊梅俊华陈国华笱玉兰潘晓峰邵卫张忠文周景芬
- 关键词:卒中单元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
- 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对脂多糖诱导BV2小胶质细胞神经炎症反应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对神经炎症反应的保护作用和可能机制,为黄连解毒汤在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方面提供依据。方法 LPS诱导BV2小胶质细胞活化建立体外神经炎症模型,用Griess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对体外神经炎症模型产生一氧化氮(NO)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抑制作用;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别检测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对LPS诱导BV2小胶质细胞TLR4、COX-2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5%、10%、20%)能抑制炎症因子NO和TNF-α的产生,且在实验浓度范围内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同时对COX-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TLR4的表达相关。结论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5%~20%浓度范围内可以抑制LPS诱导BV2小胶质细胞活化产生的炎症因子,其发挥药效的分子机制可能与TLR4信号通路有关。
- 王俊力罗卫东邵卫杨运梅俊华张忠文陈国华
- 关键词:脂多糖
- 神经心理因素与贝尔麻痹针刺治疗疗效关系观察被引量:12
- 2010年
- 目的研究神经心理因素对贝尔麻痹针刺治疗和总体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贝尔麻痹患者50例,分为手法组和非手法组进行针刺治疗,采用针灸疗效主观感受量表、卡特尔人格因素测试、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分,采用House-Brackmann分级标准评定治疗效果。结果通过House Brackmann评分,针刺治疗总有效率78.0%(39/50);且手法组疗效[89.2%(25/28)]优于非手法组[63.6%(14/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得气感受进行视觉模拟评分结果显示,与非手法组比较,手法组患者得气分值及医者得气分值高于非手法组(P<0.01);通过卡特尔人格因素测试(16PF)测试,乐群性、聪慧性、兴奋性、敢为性、独立性人群较为容易得气,且人格因素与疗效有明显相关性;通过HAMA评分,焦虑者占92.0%(46/50),且焦虑程度与疗效呈负相关(r=-0.9491,P<0.05)。结论神经心理因素在贝尔麻痹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采取药物、针灸、心理干预及康复治疗等多种手段结合以改善预后。
- 梅俊华高珊陈国华叶萍邱昕张忠文刘兵舰
- 关键词:针刺治疗预后
- 尼麦角林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对神经心理因素的影响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尼麦角林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对神经心理因素的影响。方法 138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尼麦角林片10mg,3次/d,同时在疼痛发作时口服双氯芬酸钠片50mg,q12h;对照组仅在发作时口服双氯芬酸钠。所有患者入组时进行16PF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及8周进行HAMA、HAMD评定及疼痛指数测定。结果 16PF评定显示偏头痛患者恃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忧虑性、自律性、紧张性因子分高于正常人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8周末治疗组AMD、HAMA评分及减分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尼麦角林及发作期使用双氯芬酸钠对症治疗偏头痛可提高疗效,同时改善焦虑及抑郁情绪。
- 梅俊华罗利俊陈国华张忠文李俐娟邵卫笱玉兰
- 关键词:尼麦角林偏头痛焦虑抑郁
- 逍遥散对肝郁型拟阿尔茨海默病小鼠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观察逍遥散对慢性应激下拟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记忆能力和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D-半乳糖组﹑复合模型组﹑逍遥散组﹑艾司西酞普兰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皮下注射,D-半乳糖组﹑复合模型组﹑逍遥散组﹑艾司西酞普兰组均皮下注射D-半乳糖溶液42 d造模。造模第29天开始,逍遥散组给予逍遥散灌胃,艾司西酞普兰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灌胃,连续14 d;每日灌胃完成后,复合模型组、逍遥散组和艾司西酞普兰组均给予慢性束缚应激刺激,每天6 h,连续14 d。实验结束后,对各组进行避暗试验,并检测血清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结果:避暗试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和D-半乳糖组比较,复合模型组潜伏期缩短,错误次数增多;与复合模型组比较,逍遥散组和艾司西酞普兰组潜伏期延长,错误次数减少,逍遥散组和艾司西酞普兰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与空白对照组和D-半乳糖组比较,复合模型组5-HT和NE均明显降低;与复合模型组比较,逍遥散组和艾司西酞普兰组5-HT和NE均有升高,逍遥散组较艾司西酞普兰组升高更明显。结论:慢性束缚应激刺激联合D-半乳糖注射可成功建立肝郁型AD病证结合模型;逍遥散能明显改善此模型的记忆能力,且提升血清5-HT和NE的含量。
- 吴磊彬邱昕陈国华魏丹邵卫李俐娟张忠文杨洁吴潇蔡薇娜周晓香熊晶
- 关键词:逍遥散阿尔茨海默病神经递质
- 重症脑血管病与三焦辨证被引量:3
- 2019年
- 为探索重症脑血管病的中医辨证方法及规律,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的临床实践中,发现重症脑血管病与“三焦”脏腑功能有着密切关系。中焦为中风酿病之本,中脏腑之本位,上焦为中风治疗的治节,下焦为中风病向愈之关键,调节及顾护三焦津液是中风闭证及脱证的治疗关键点。其预防当从中焦入手为主,急救当以化瘀通脉,通腑解毒为要,并发症的治疗以上焦、下焦为主,康复治疗重视下焦肾之作用。三焦辨证能体现五脏功能及毒损脑络在中风方面的病机作用,有利于重症脑血管病中医诊疗体系的建立和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的规范化治疗。
- 姜海伟陈国华笱玉兰张忠文
- 关键词:重症脑血管病中风中脏腑三焦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