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全顺

作品数:38 被引量:121H指数:5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5篇骨折
  • 16篇关节
  • 14篇手术
  • 9篇软骨
  • 8篇髋臼
  • 6篇髋臼骨
  • 6篇髋臼骨折
  • 6篇关节面
  • 5篇髋关节
  • 5篇外科
  • 5篇外科手术
  • 5篇老年
  • 5篇股骨
  • 5篇粉碎性
  • 4篇颈骨
  • 4篇颈骨折
  • 4篇老年股骨
  • 4篇老年股骨颈骨...
  • 4篇骨软骨
  • 4篇股骨颈

机构

  • 34篇解放军第25...
  • 4篇解放军第二五...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解放军251...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解放军第26...

作者

  • 38篇张全顺
  • 24篇康锦
  • 23篇张绪斌
  • 12篇汤守营
  • 9篇刘晓伟
  • 9篇王晓军
  • 8篇张正孟
  • 7篇恩和
  • 7篇张立军
  • 6篇马成利
  • 6篇高杰
  • 3篇王爱民
  • 3篇郭庆山
  • 3篇韩凤莲
  • 2篇史威
  • 2篇吴思宇
  • 2篇石会玲
  • 2篇王丁
  • 2篇贺伟峰
  • 2篇张忠荣

传媒

  • 3篇中国临床医生...
  • 3篇中华创伤杂志
  • 3篇中国临床康复
  • 3篇华北国防医药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创伤外科杂志
  • 2篇河北北方学院...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解放军医药杂...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广西医学
  • 1篇贵阳医学院学...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3
  • 6篇2012
  • 7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6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1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延迟手术修复陈旧粉碎性髋臼骨折24例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陈旧粉碎性髋臼骨折的适应证、手术技术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003年10月-2010年6月因合并其他脏器损伤而延期治疗的陈旧髋臼骨折24例(24髋),男18例,女6例;年龄22~68岁[(42.2±10.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3~6周[(4.6±1.3)周]。按Letournel分型:简单骨折11例,其中后壁6例,前壁1例,后柱1例,前柱1例,横行2例;复合骨折13例,其中后柱伴后壁6例,横行伴后壁2例,“T”形骨折1例,伴后方半横行骨折2例,双柱2例。手术入路选择髂腹股沟入路2例,髋臼后侧入路13例,联合入路9例。结果24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0-36个月[(15.6±10.5)个月]。依据Matta复位标准:解剖复位21例,不满意2例,差I例。依据改良d’Aubigne-Postel临床结果评分:优21例,良2例,差1例。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1例,异位骨化11例,坐骨神经一过性麻痹6例。结论延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陈旧粉碎性髋臼骨折可取得满意疗效。
康锦刘晓伟马成利高杰张绪斌张全顺
关键词:髋臼骨折
低分子肝素预防老年患者髋部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分析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预防老年患者髋部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疗效。方法:选取老龄髋部骨折患者166例,按入院先后分为治疗与对照2组,治疗组采用低分子肝素结合足底静脉泵物理预防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结合足底静脉泵物理预防治疗,对比2组患者用药前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情况及术后1、10 d后血常规、凝血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DVT的发生率为5%,对照组DVT的发生率为29.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血红蛋白均较术前下降(P<0.01),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龄患者髋部骨折后早期采用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措施是必要的,低分子肝素能有效的预防早期深静脉血栓形成。
张全顺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老龄患者髋部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
强直性脊柱炎的规范化治疗被引量:2
2012年
患者男性,36岁,因"骶髂部、腰背疼痛伴进行性活动受限7年,双髋疼痛伴进行性活动受限2年"入院治疗。患者无明显诱因于2005年3月出现腰骶部疼痛,疼痛为酸痛,腰部活动无明显受限,双下肢无疼痛、麻木,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腰椎退行性改变",给予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理疗等保守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并逐渐加重,出现腰背部疼痛;
张正孟张绪斌康锦张全顺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退行性改变腰背疼痛腰骶部疼痛腰背部疼痛腰部活动
髋关节置换和内固定修复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再手术及并发症分析
2016年
目的 探讨髋关节置换和内固定修复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再手术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手术治疗86例65岁以上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髋关节置换术(包括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者51例,内固定修复术(包括闭合复位和切开复位三枚正或倒三角加压空心螺钉固定)者35例.对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以及术后3年内再次手术和相关并发症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以及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置换组再次手术患者5.89%,内固定修复组再次手术患者20.2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固定修复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有着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的优点,相对卧床时间较长,但是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卧床时间短,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避免长期卧床产生的并发症,并且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较高,疗效显著,显著改善了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并且3年内髋关节置换手术的再次手术率低于内固定修复手术.老年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着,值得我们推广和应用.
恩和张绪斌张全顺史威张立军贾艳辉李超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股骨颈骨折再次手术
髋关节置换和内固定修复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再手术及并发症分析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和内固定修复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再手术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手术治疗86例65岁以上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髋关节...
恩和张绪斌张全顺史威张立军贾艳辉李超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再次手术并发症
可吸收螺钉在粉碎性髋臼骨折关节面重建修复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辅助重建髋臼粉碎性骨折的软骨与骨性关节面解剖结构及对损伤软骨愈合、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髋臼复杂粉碎性骨折88例(90髋),均为关节内粉碎性骨折。选择髂腹股沟、后外侧或前后联合入路。术中粉碎严重的关节面(碎裂软骨下骨及未游离的关节软骨)采用可吸收螺钉(聚左旋乳酸可吸收骨固定系统)先予以固定、阻挡、拼接,完成骨折块与主体骨一体化后再应用骨盆重建接骨板固定。术后根据固定情况给予穿矫形鞋或皮牵引限制髋部活动4~6周,床上行关节屈伸、收展功能锻炼。随访11~22个月评价疗效。结果 88例X线片示骨折全部愈合,关节面平整,无明显塌陷及骨性游离体形成。临床功能评价优86髋,良3髋,差1髋。结论利用可吸收螺钉完成复杂粉碎性髋臼骨折折块间固定,可明显提高重建接骨板在严重髋臼骨折的复位质量、骨软骨折块愈合率,使髋关节获得满意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康锦张绪斌张全顺张立军张正孟恩和
关键词:髋臼骨折可吸收螺钉
干细胞研究的理论与实验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通过探讨近年来干细胞研究的进展,对干细胞的概念、调控、特征及应用进行进一步的阐述,说明作为“种子细胞”的干细胞的研究对胚胎发育研究及临床疾病治疗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1980-01/2001-01有关干细胞研究的进展及临床价值的文章,检索词“embryonicstemcells,embryonicstemcell,hematopoieticstemcell,HSC/HPC,mesenchymalstemcell”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纳入标准:①有关干细胞的研究。②有关干细胞研究的进展及临床价值的研究。排除标准:重复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05篇有关干细胞的研究与进展的文章,排除重复或类似的同一研究,31篇符合研究要求。资料综合:①干细胞的基础研究及其特性。干细胞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不对称分裂对干细胞自我复制非常重要,而这一行为是通过干细胞内的一些结构蛋白和多肽因子调控的,同时干细胞的分化还受到其周围组织细胞及细胞外基质等外源性因素的影响。②干细胞研究的进展。最近干细胞的研究有两个重大的技术突破,一是人类胚胎干细胞在体外培养成功,为胚胎干细胞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另外一个重大突破是成体干细胞的横向分化。此外分离纯化技术的进步,加速了应用干细胞治疗疾病的速度。③基于对不同种类干细胞特性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及其前景。④国内目前干细胞研究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结论:通过近年来对干细胞的研究,发现干细胞在不同条件下的特性,从而确定对干细胞的研究必将对胚胎发育的临床研究及临床疾病的治疗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张绪斌王丁杨博贵王晓军张全顺
关键词:干细胞全能干细胞间质干细胞
可吸收螺钉在髋臼粉碎性骨折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评价可吸收螺钉在髋臼粉碎性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应用可吸收螺钉及骨盆重建钢板手术治疗髋臼粉碎性骨折78例(80髋)。手术选择髂腹股沟、后外侧或前后联合入路。术中粉碎严重的关节面(碎裂骨软骨折块)先用3.5mm或4.5mm可吸收螺钉予以固定、阻挡、卡压、拼接、加压等,完成骨折块与骨折近端一体化,变粉碎骨折为单纯骨折,后再用骨盆重建接骨板固定骨折部。术后穿矫形鞋或皮牵引限制髋部活动4~6周后,床上行渐进主动关节功能锻炼,3个月后下床活动。结果 78例(80髋)患者均随访10~22个月,平均14个月,骨折复位影像学评价采用M atta标准,X线片示骨折全部愈合,关节面线自然,无大于3mm以上的台阶、塌陷、分离、隆起及骨性游离体存在。临床疗效按改良后D′Aub igne和Postel6分制法分别从髋部疼痛、行走和髋关节功能进行评定,其中优76髋,良3髋,差1髋。结论应用可吸收螺钉可有效提高髋臼粉碎性骨折的复位质量及骨折愈合率,降低髋关节并发症的发生。
康锦张绪斌张全顺张立军张正孟恩和
关键词:可吸收螺钉髋臼骨折手术
L型解剖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胫骨Pilon骨折被引量:3
2013年
的:探讨L型解剖锁定加压接骨板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胫骨Pi’lon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L型解剖锁定加压接骨板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切口愈合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切口均I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2—19周,平均15.25周,无感染及钢板外露病例发生。结论:L型解剖锁定加压接骨板固定术治疗胫骨Pilon骨折疗效确切。
张全顺
关键词:胫骨骨折PILON骨折接骨板有限内固定外固定支架固定
关节内粉碎性骨折骨软骨损伤联合体的手术修复策略
康锦刘晓伟张全顺韩凤莲张旭斌杨英粉
随着大量高动能创伤的出现,在创伤中软骨下骨与软骨损伤绝大数是同时存在,伤后关节功能的预后质量与软骨下骨、软骨修复及愈合质量直接相关,该研究可应用于大面积关节面损伤合并骨与软骨的严重粉碎损伤髋、膝关节损伤修复治疗过程,以达...
关键词:
关键词:关节内粉碎性骨折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