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丽

作品数:9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玻璃体
  • 3篇视网膜
  • 3篇网膜
  • 3篇黄斑
  • 3篇巩膜
  • 3篇玻璃体切割
  • 2篇视力
  • 2篇视网膜脱离
  • 2篇手术
  • 2篇手术治疗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内障
  • 2篇晶状体
  • 2篇白内障
  • 1篇电磁铁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动物实验研究
  • 1篇断层扫描

机构

  • 9篇大连市第三人...
  • 2篇武警辽宁总队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崔丽
  • 4篇邹吉新
  • 3篇刘新
  • 2篇赵艳辉
  • 2篇张立军
  • 1篇马翔
  • 1篇赵明威
  • 1篇黎晓新
  • 1篇崔明月
  • 1篇徐东风
  • 1篇李胜
  • 1篇祁媛媛
  • 1篇王海波
  • 1篇姜燕荣
  • 1篇刘宗明
  • 1篇赵丹
  • 1篇王丽雯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华眼底病杂...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23G玻璃体切割联合Ⅰ期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悬吊术治疗晶状体脱位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23G玻璃体切割联合Ⅰ期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悬吊术治疗晶状体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29例晶状体全脱位于玻璃体腔行手术治疗的病例资料,术前矫正视力≥0.06,瞳孔<5 mm。根据手术方式分为2组,其中23G玻璃体切割术后58~122 d(平均76d),行Ⅱ期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悬吊术者14只眼,为A组;23G玻璃体切割术联合Ⅰ期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悬吊术者15只眼,为B组,两组患者均通过3.0 mm透明角膜切口植入折叠人工晶状体,缝合固定于睫状沟。比较两组术后视力,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两组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悬吊术后1、6个月裸眼及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人工晶状体居中性良好,未见偏位或倾斜及其他并发症。结论23G玻璃体切割联合Ⅰ期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悬吊术治疗晶状体全脱位,未增加手术并发症,且避免了二次手术可能的风险,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视力。
崔丽邹吉新张立军刘新
关键词:晶状体脱位人工晶状体
眼球内磁性异物巩膜穿刺刀接力电磁铁取出一例
2017年
患者男,36岁。2016年5月5日因“右眼被砂轮打磨的铁屑崩伤半小时”来我院就诊。既往体健,无慢性病史。眼科专科检查:VOD指数,10cm,光定位确切,VOS1.0。右眼结膜充血明显,瞳孔区角膜全层裂伤约1.0mm(图1),瞳孔圆,d=3mm,直接光反射(+),间接光反射(+),晶状体混浊,玻璃体见少许棕红色血性浑浊,眼底可透见红光,视网膜情况窥不清。左眼前节及后节无异常。
王丽雯崔丽邹吉新
关键词:电磁铁巩膜眼结膜充血晶状体混浊专科检查
内界膜剥除联合C3F8填充治疗伴后巩膜葡萄肿的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被引量:10
2016年
玻璃体切割(PPV)联合气体或硅油填充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MH)视网膜脱离(MHRD)的主要治疗手段。由于高度近视眼多伴有后巩膜葡萄肿并存在黄斑区视网膜脉络膜萎缩,常影响手术后MH的闭合,为提高MH闭合率,多数学者辅助使用硅油进行玻璃体腔填充。但硅油填充患者需经历2次取出手术,同时硅油在眼内存留期间也可能导致相关并发症。为此,
邹吉新刘新张立军王海波崔明月崔丽
关键词:近视
白内障手术后单纯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的效果
2019年
目的观察白内障手术后单纯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80例白内障手术后单纯性RRD患者分作甲乙两组,每组40例。甲组施予巩膜扣带术治疗,乙组施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两组的黄斑前膜、黄斑囊样水肿、眼外肌运动障碍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乙组视网膜初次复位率与最终复位率均高于甲组(P<0.05)。结论白内障手术后单纯性RRD患者接受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可促进视网膜复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李胜祁媛媛崔丽徐东风
关键词:白内障RRD手术
特发性黄斑前膜玻璃体切割手术后视力与黄斑结构的变化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特发性黄斑前膜(idiopathic macular epiretinal membrane,IMEM)玻璃体切割手术后视力与黄斑结构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6年5月于本院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IMEM患者40例(40只眼)的临床资料,根据椭圆体区(ellipsoid zone,EZ)的完整性将病例分为完整组(n=26)和不完整组(n=14)。随访12个月,观察EZ结构修复、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fovea thickness,CFT)及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情况。分析CFT与BCVA的相关性,比较两组手术前后CFT及BCVA。结果:术后12个月,不完整组中10例EZ结构得到修复,4例EZ结构仍不完整。术后12个月,40例患者术后CFT为(306.30±136.82)μm明显低于术前(471.93±149.01)μm(P<0.05);40例患者中37例(92.5%)术后BCVA提高,术后最小分辨角对数视力(logMAR)为(0.44±0.17)优于术前(0.85±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VA与CFT无相关性(r=0.594,P=0.445)。术后12个月,两组的CF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完整组的logMAR(0.39±0.14)优于不完整组的(0.53±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MEM玻璃体切割术后CFT降低,视力得到改善,EZ完整性影响视力恢复。
崔丽邹吉新刘新赵丹
关键词:特发性黄斑前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黄斑改变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黄斑区结构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70例70眼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糖尿病组患者35例35眼,对照组患者35例35眼,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后观察6个月,对比术前及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术眼黄斑区厚度、视力。结果对照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黄斑中心凹厚度分别为(146.3±2.5)μm和(147.6±3.0)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83,P=0.064);糖尿病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黄斑中心凹厚度分别为(147.7±1.8)μm和(199.7±18.2)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776,P〈0.01);术后1个月两组的黄斑中心凹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679,P〈0.01)。术后1个月糖尿病组与对照组的视力分别为0.34±0.25、0.13±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74,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后黄斑中心凹厚度明显增加,黄斑水肿发生率高。
崔丽赵艳辉刘宗明
关键词:糖尿病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移植治疗角膜内皮功能衰竭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异种脱细胞角膜基质为载体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进行后板层角膜移植(PLEK)治疗角膜内皮衰竭的可行性。方法:新西兰白兔30只,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基质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术中去除角膜内皮细胞,建立角膜内皮衰竭动物模型,实验组和基质组行后板层角膜移植术,对照组仅去除角膜后板层组织,不进行移植。术后观察3mo,对三组角膜的水肿混浊程度和中央角膜厚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7d,实验组角膜水肿程度较基质组和对照组明显减轻,透明度增加。术后3mo时,实验组内皮细胞密度为2026.4±129.3个/mm2,中央角膜厚度平均为505.2±25.4μm,基质组中央角膜厚度平均为1 535.6±114.5μm,而对照组为1493.5±70.2μm。结论:实验以异种脱细胞角膜基质为载体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行后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角膜内皮衰竭取得了初步成功。移植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能够在活体上成活,并具有一定的角膜内皮细胞的生物学功能,维持角膜透明,为临床上治疗角膜内皮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崔丽马翔赵艳辉
关键词: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Ranibizumab辅助玻璃体手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2015年
目的探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术前应用Ranibizumab的有效性。方法对20例20眼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手术治疗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0例10眼术前行玻璃体腔内注射Ranibizumab,为A组;另10例10眼直接行玻璃体切除手术,为B组。术后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 A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71.4±9.6)min,B组为(102.8±11.4)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44,P<0.01)。A组术中需电凝止血者1例,B组6例。术中出现医源性视网膜裂孔者A组1例,B组4例。术后玻璃体腔再出血者A组0例,B组3例。术后视力A组改善优于B组。结论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手术前应用Ranibizumab,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
崔丽
关键词: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
巩膜扣带术与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累及黄斑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后对黄斑结构改变及视力预后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背景 视网膜脱离患者在成功完成视网膜复位手术后并不能很快恢复视力,其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 目的 比较累及黄斑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巩膜扣带术和玻璃体切割术后黄斑椭圆体区完整性、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下积液的发生率及留存时间,探讨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下积液存留对视力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确诊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66例66眼的病例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巩膜扣带术组和玻璃体切割术组,记录2个组患者病程、屈光状态、最佳矫正视力LogMAR、有无合并症等,观察黄斑区神经上皮下积液存留时间及黄斑椭圆体区完整性,计算2个组在术后1个月时黄斑区神经上皮下积液的发生率. 结果 术前巩膜扣带术组及玻璃体切割术组间年龄、性别、病程、屈光度及LogMAR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巩膜扣带术组视网膜下积液平均存留(96&#177;60)d,玻璃体切割术组为(21&#177;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66,P=0.000).术后1个月时,巩膜扣带术组黄斑区神经上皮下积液发生率为78.6%,大于玻璃体切割术组的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891,P=0.000),巩膜扣带术组黄斑区神经上皮下积液完全吸收患者与未完全吸收患者LogMAR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85,P=0.003);术后6个月时,巩膜扣带术组与玻璃体切割术组LogMAR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76,P--0.065),巩膜扣带术组黄斑区神经上皮下积液完全吸收患者与未完全吸收患者LogMAR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55,P=0.087).视网膜神经上皮下积液吸收后,2个组内黄斑椭圆体区连续患者与椭圆体区缺失患者LogMAR视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巩膜扣带术组:t=2.555,P=0.015;玻璃体切割术组:t=4.005,P=0.001). 结论 椭圆体区受损程度与�
崔丽姜燕荣赵明威黎晓新
关键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术玻璃体切割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