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祥
- 作品数:37 被引量:162H指数:8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 浅论异叙在汉英翻译中的运用
- 2009年
- 异叙在英语中通常被当作一种修辞格,然而从词的搭配上看,异叙中一个词和其他两个词或更多词的搭配都符合语法规范,因此异叙也隶属语法范畴。在汉英翻译中恰当地运用异叙,常常可使译文变得简洁、贴切、生动。
- 李春燕孙志祥
- 关键词:语法范畴
- 从语用学角度探讨公示语的汉英翻译被引量:17
- 2009年
- 公示语是常见于公共场所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的一种特殊文体。本文旨在探讨公示语翻译的目的、功能、存在的问题以及翻译的原则,通过对部分公示语翻译中的语用失误现象进行分析,笔者认为语用等效是适用于公示语翻译的原则,并根据此原则,尝试提出公示语汉英翻译三原则:简洁、统一、易懂,并通过选取大量典型译例,分析原译文的翻译错误与问题,比较原译与改译来证明这三条原则对公示语汉英翻译具有理论意义和重要的指导作用。
- 王芳孙志祥
- 关键词:公示语语用学汉英翻译
- 勒菲弗尔和德里达翻译改写论对比
- 2012年
- 传统的翻译活动一直被看作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过程,认为翻译要忠实于原文。本文从翻译的改写观出发,将勒菲弗尔和德里达的改写理论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勒菲弗尔和德里达分别从文化转换和解构主义视角提出了翻译的改写观,二者的观点既有联系又存在差别:勒菲弗尔将翻译置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中进行研究,强调历史意识和文化观点,认为翻译即改写,受译者或当权者的意识形态和诗学的支配;而德里达认为翻译即"异延",任何文本没有确定性和单义性,任何翻译都是一种播撒、增补、嫁接和改写。
- 管玉华孙志祥
- 关键词:德里达
- 国内翻译的意识形态维度研究回顾与展望被引量:19
- 2009年
- 对国内近十年来的翻译的意识形态维度研究成果的梳理发现:对意识形态概念本身的厘定较少,基于翻译个案对勒弗维尔的意识形态与翻译理论的验证性翻译外部研究居多。本文认为翻译中的意识形态研究必须坚持辩证的意识形态观点,开展文学文本以及其他文本的翻译意识形态研究,践行文本意识形态翻译的内部研究与翻译的意识形态外部研究相结合的思想。
- 孙志祥
- 关键词:翻译意识形态批评话语分析
- 论翻译教学中的和谐理念导入
- 2007年
- 在翻译教学中导入和谐理念,主要是将不同翻译学派语言观的合理内容和语言研究出发点视为互补的关系,将翻译过程中的理性和非理性因素视为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认识形式,将翻译视为一种跨文化的交往活动,其本质是对话性的。
- 孙志祥
- 关键词:翻译教学语言观
- 汉语句尾助词“了”英译中的“时”的问题——以《骆驼祥子》两种英文译本为例被引量:4
- 2004年
- "界"是句尾助词"了"的核心意义,其功能是表示"状态的变化"。对《骆驼祥子》两种英文译本的有关数据统计和比较分析表明,句尾助词"了"可以翻译成目的语中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这进一步证明了句尾助词"了"并非"时"的标志,翻译中"时"的选择主要依赖于时间词语和其他语境信息。
- 孙志祥丁锡芬
- 关键词:时态
- 汉语句尾助词“了”的英译问题——基于《骆驼祥子》两种英译本的研究
- 汉语时体的研究离不开对助词‘了’的分析。汉语中的‘了’就其句法位置来看,一般划分为词尾和句尾两种。本文主要通过对著名作家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的两种英文译本中以‘了’结尾的句子的分布统计和翻译比较,探讨句未‘了’的语...
- 孙志祥
- 文献传递
- 翻译教学中的合理翻译差异观
- 2007年
- 翻译差异是语言、文化、意识形态及主体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语言学特别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翻译范式强调意义的确定性,忽视译者的主体性,因而排斥翻译差异。解构主义翻译范式强调意义的不确定性和主体性,无限度地张扬翻译差异。基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在翻译教学中应反对无限张扬翻译差异,主张翻译差异的合理性存在。
- 孙志祥
- 关键词:翻译差异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翻译范式
- 黑人回看被引量:2
- 2006年
- 探讨黑人如何认识及展示真实自我和社会现实以匡正其为主流文化所扭曲的社会形象,势必成为美国黑人民族文化重建和发展的关键性一步。小说《宠儿》较全面地揭示了托妮.莫里森对黑人民族审视及展现自我和世界方式的认识。莫里森认为,展现黑人真实自我须首先凸现黑人主体眼中的社会现实特别是黑人眼中的白人,努力探索黑人自己认识世界的方式及标准;此外黑人民族还须正确处理黑白民族关系,避免极端的民族主义。
- 毛卫强孙志祥
- 关键词:《宠儿》文化重建种族关系
- 从接受美学看家庭伦理剧中的“通俗性”与“民族性”
- 2010年
-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电视剧一直处于变化之中,从最初的青睐外国剧到名著拍摄高峰,再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平民叙事风格的呈现,由此促使了家庭伦理电视剧获得令人瞩目的大发展。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家庭伦理剧蕴含的本质特性为"通俗性"与"民族性",着眼于接受主体——观众的审美心理,从而达到实现甚而超越观众的期待视野的目的。
- 孙志祥杨蕊
- 关键词:接受美学家庭伦理剧